我们用什么界定冬天秋天?夏至,秋分吗?

作者&投稿:扈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气象学上怎样定义四季:春夏秋冬?????????????~

1、春季:
春天由冬转春,天气渐暖,温度上升较快。2月份平均0 ℃等温线已由淮河推过黄河,3月份到达内蒙方南部,4月份除大兴安岭北段、阿尔泰山、天山西部及青藏高原等山地地区外,其它地区都回升到 0℃以上。
东北和准噶尔盆地 0℃至6℃,黄、淮流域和塔里木盆地达12℃至16℃,长江以南达16℃至26℃。春季降水很少,除江南地区产生一个范围相当广阔的春雨区外,其它地区仍是干旱少雨。
2、夏季:
夏天夏季的主要特征是高温多雨。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广大地区7月气温在20 ℃至28℃。淮河流域以南,一般在28℃至30℃。吐鲁番盆地极端最高气温达48.9℃。青藏高原在10℃以下。夏季风来自热带海洋, 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最多的季节。
在长江以南到南岭以北的地区以及新疆西北部山地,占全年降水量的40%以下,华北、东北大于60%,青藏高原大部分在70%以上。在宜昌以东、北纬26℃至34℃之间是梅雨区,一般 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期, 前后持续近一个月。
3、秋季
秋天秋季是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气温与春季成相反方向变化,由暖变冷,10 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基本上与4月份相似。大兴安岭、天山以及青藏高原地区,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华北地区月平均气温在6℃至16℃之间。
淮河、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地区,在16℃至22℃之间。华南在22℃至24℃之间。降水量较少,除东南沿海、青藏高原东侧、秦岭以南及川黔地区占全年降水量的 30%以上外,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在15~20%之间。
4、冬季
冬天冬季是全年最冷的季节,1月又是冬季最冷的月份,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国土,平均气温在0℃以下。l 月等温线中的0℃等温线,大致通过淮河、秦岭一直向西延伸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然后穿过横断山脉到达西藏的林芝、德让宗。这条线以北地区,江河一般都冰冻。
东北、西北以及大部分青藏高原,一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其中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阿尔泰山及藏北高原还在一20℃以下,大兴安岭以北在一30℃以下。我国的“北极村”漠河镇极端最低气温达一52.3℃。在0℃等温线以南地区,江河无冰冻期,只有飘雪现象。
南岭以南地区都在10 ℃以上。台湾、海南岛南端及南海诸岛都在20℃以上。总之,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自南向北,随着纬度的增高逐渐降低,南北气温相差极大,达50℃以上。平均每向北增加一个纬度,气温递降1.5℃。

扩展资料
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节划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位置确定的。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
划分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1、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2、天文学分类法(即西方分类法)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这种四季比我国传统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3、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既近代学者张宝坤分类法,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
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这种方法,可以结合各地的具体气候,农业,故运用较多。
4、气候统计法,因为一般以1月份为最冷月,因此,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这种四季分类法,比较适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浅论: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都等于全年的平均值,具有从极大值(或极小值)向极小值(或极大值)过渡的典型特征。
因此,把春分作为春季的中点,和把秋分作为秋季的中点是非常合理的;夏季里,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该日地表获得太阳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为夏季的中点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为冬季的中点也是很科学的。
但是,从实际气候上讲,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时候,气温高低的极值都要分别推迟1~2个月。我国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别安排为夏季和冬季的开始日期,与实际气候能更好地对应。
所以,西方四季划分更能体现实际的气候意义。 无论是我国的具有天文意义的四季划分,还是西方具有气候意义的四季划分,都是天文上的划分方法。
这是因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确切的含义,都是把全年分成大体相等的四个季节,每个季节三个月,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它们都不能反映各地气候的实际情况。通过这种方法划分的季节,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在半球的范围内,每个季节有统一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并且在半球范围内,每一地点均存在着这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是等长的。天文四季具有理论意义,气候四季具有实用价值。天文四季是气候四季划分的基础。
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气候四季则是局部区域(中纬地区)统一的。天文四季的划分取决于天文现象的变化,气候四季的划分取决于气温的变化。
无论哪个半球的哪个地点,都有等长的天文四季;而气候四季则在同一地点也不一定等长。这是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的四季气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季

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气象学最重要的是 “二分”、“二至”。就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
春分和秋分,是指白天与黑夜的时间相同的那一天,春天的那一天叫做春分,秋天的那一天叫做秋分。
冬至,是指在北半球的日影最长的那一天;夏至,是指在北半球日影最短的那一天。
至,是 到头儿 的意思,不是到来的意思。是指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或南回归线,日影的长短变化规律。
气象学上,把连续 5 天的日平均气温高于摄氏 20 度,叫做 夏天。20 -- 10 度的日子叫做春天或者秋天;低于 10 度的日子叫做冬天。

中国一般用二十四节气 指导农事。所以立秋 之类的

气象学的定义是连续N天的平均气温在某范围,即为某季节。

农历呗

四季的开始是什么?
答:在中国民间,四季的划分通常依据气候,尤其是气温。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四季的长度不一,有时差异很大。春夏秋冬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四个季节。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清·褚人获的《隋唐演义》中。春天始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夏天始于立夏,秋天始于立秋,冬天始于立冬,这一说法在黄河流域尤为准确。...

春夏秋冬,每个季节代表了什么意义?
答:意义:春天始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夏天始于“立夏”,秋天始于“立秋”,冬天则始于“立冬”。春季是在我国农历从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一、二、三月,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其气候特点为温暖潮湿。夏季是在从立夏至立秋的这一段时间,即农历四、五、六月,...

中国有哪5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
答:中国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节气,分别代表着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然而,这四个节气并不完全对应四季的五天,因为四季的划分是基于气温和物候变化的,而非特定的五天。若非要选出五天来代表四季,可以主观地选择每个季节中最具代表性的几天,但这并不是固定的。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二十四...

五天指的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答:夏至,于每年6月21日或22日,象征夏季的开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气候炎热。秋分,通常在9月22日或23日,太阳再次直射赤道,昼夜等长,之后黑夜渐长,气温下降,树叶开始凋零,秋意渐浓。而冬至,12月21日或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黑夜最长,标志着冬季的来临,气温寒冷。在...

二十四节气,分别指什么
答:夏至:斗指午;太阳黄经为90°。公历6月21-22日交节。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公历7月06-08日交节。小暑是干支历未月的起始。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3、秋季 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为135°。公历8月07-09日交节。立秋是干支历申月的起始。处暑...

中国有哪五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答:中国有五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以及四季交替的土王日。首先,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节气,分别标志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开始。春分是春天的中点,通常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大致相等,之后白天逐渐变长,气温开始回暖,万物复苏,...

12月算秋季还是冬季
答:12月是冬季。人们通常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做为一年四季开始,其实,季节的划分有多种:天文、气象、节气等。1天文划分法 天文划分法,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开始;2气象划分法 以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2月为冬季;3节气划分法 以立春、立夏、立秋...

中国有哪5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
答:1. 春分: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气温回升,万物复苏。2. 夏至:代表夏季的高温,阳光炽热,植物生长旺盛。3. 秋分:气温逐渐下降,农作物成熟,秋高气爽。4. 冬至:气温最低,动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寒风凛冽。这四个节气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但并不等同于四季中的特定五天。四季的划分是...

中国有哪5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还有哪个天
答:中国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节气,分别代表着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节气——立春,虽然它也属于春天,但通常被视为春季的开始,与春分有着不同的意义。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它们准确地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

春 夏 秋 冬是怎么分出来的?
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