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伊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这首诗的意思加注释~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出处】:
全唐诗:卷615-26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陵人(今属湖北天门市)人。懿宗咸通八年 (867)登进士第。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古诗今译 :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桂花本来就洁白如玉,在月光的照耀下更显得晶莹。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 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的吧!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全唐诗》) 皮日休(约833--?), 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1、译文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2、原文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3、出处

此诗是唐朝时期的竟陵文学家皮日休创作的七言绝句,记载于《全唐诗》卷六百十五。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阴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诗人创作此诗正是在中秋的夜晚,联想到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而此刻正是诗人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所以在如此佳节,又是诗人得意之时,以此背景,诗人创作了此诗。

2、赏析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综合此诗,神话传说中吴刚学仙有过,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所以必须不断砍伐,却始终砍不倒这棵树。但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额怅、哀绵,全诗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自在,毫无忧愁的。

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读者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内容是诗人的联想,却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不禁让人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出处】:
全唐诗:卷615-26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陵人(今属湖北天门市)人。懿宗咸通八年 (867)登进士第。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古诗今译 :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桂花本来就洁白如玉,在月光的照耀下更显得晶莹。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 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的吧!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郑与人。
译文: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桂花本来就洁白如玉,在月光的照耀下更显得晶莹。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 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的吧!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出处】:
全唐诗:卷615-26
皮日休(834至839~902以后),唐代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陵人(今属湖北天门市)人。懿宗咸通八年 (867)登进士第。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古诗今译 :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桂花本来就洁白如玉,在月光的照耀下更显得晶莹。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 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的吧!

古诗今译 :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 -拾起殿前的桂花,桂花本来就洁白如玉,在月光的照耀下更显得晶莹。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 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的吧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挂子古诗带拼音
答:【拼音】yù kē shān shān xià yuè lún ,玉颗珊珊下月轮,diàn qián shí dé lù huá xīn 。殿前拾得露华新。zhì jīn bú huì tiān zhōng shì ,至今不会天中事,yīng shì cháng é zhì yǔ rén 。应是嫦娥掷与人。【诗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作者】唐代:...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诗句与诗意
答:《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译文: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里面撒落下来,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刚凝结起来的露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意思
答: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在天竺寺欣赏桂花。原文: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译文: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

皮日休最著名的诗
答:皮日休最著名的诗是《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原文: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诗意: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到现在也不知道天上发生了什么事,这...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古诗内容是什么?
答:作品原文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综合此诗,神话传说...

中秋节诗词之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答:中秋佳节,人们团聚庆度良宵。中秋民俗中积淀了久远的诗意。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秋祀祭月,月亮与嫦娥民间传说的丰富和定型,为中秋赏月注入灵动的活力。历代文人的咏唱,丰富了中秋赏月的内涵。以下是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作者:皮日休【唐代】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

古诗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意思
答:《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意思:零碎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似的从月亮下边散落下来,我走到大殿前拾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珠。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想来想去,这些桂花和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抛掷下来送给我们的吧!

<<天竺寺8月15日夜桂子>>的意思
答:意思: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相关介绍:《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此诗是唐朝时期的竟陵文学家皮日休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运用了比喻,联想的修辞手法, 咏物...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的意思
答: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注释: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 山麓。桂子:桂花. 玉颗:原指珍宝,这里指飘落的桂花。珊珊:同“姗姗”,形容桂花慢慢飘落的样子。露华:桂花在露水中润泽的光彩。不会...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翻译
答: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送给我们的吧!《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七言绝句。原文:玉颗珊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