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10月为什么少了10天?

作者&投稿:肇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582的10月为什么少了10天?拜托各位大神~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格里历,这个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儒略历法是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目的是取代旧罗马历法。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而在天文学中,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65.2422天。因此,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儒略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
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于是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中国历代以来所有的历法都给予每年一个标准日期,规定每年的阳历元旦(亥子之交)必须是冬至日,阴历又制定月建规则,阴历月跟着阳历辰转,超辰之月即是上月之闰月,所以中国的历法是不会出现西方历法这种盲目现象的。

华为手机日历出现了Bug?1582年竟然莫名少了十天!

1582年少了10天是因为先前历法的不完善造成的。
虽然当时的历法已经非常精确,但是闰年的设置和地球公转周期相比,还是有偏差,大约每128年会偏差1天。这样到了公园16世纪下半叶,偏差已经累计至10天。
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再次修改历法。闰年从之前的每400年100闰改为每400年97闰,即能被4整除的设闰年,而逢世纪年一定要被400整除才能算是闰年,这样一来3300年才会产生1天的偏差。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于是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

10月4日星期四(儒略历) -意大利、波兰、西班牙、葡萄牙将次日定为新历10月15日星期五,

是因为先前历法的不完善造成的。

1、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格里历,这个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儒略历法是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目的是取代旧罗马历法。

2、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3、而在天文学中,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65.2422天。因此,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儒略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

4、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于是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

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5、中国历代以来所有的历法都给予每年一个标准日期,规定每年的阳历元旦(亥子之交)必须是冬至日,阴历又制定月建规则,阴历月跟着阳历辰转,超辰之月即是上月之闰月,所以中国的历法是不会出现西方历法这种盲目现象的。

扩展资料:

当年解决时间问题的详情

朱利安历法现在走快了10天,必须拉回到与太阳年一致。克拉维斯建议用官方声明把这10天抹掉!教皇格利戈八世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

当时以及后来有许多人对此感到惊愕,目瞪口呆,有人认为是荒唐、武断。“教皇一纸训令就能抹掉日历上的10天?”

但是,这10天的确不存在了,这10天什么也没有发生,这10天根本就没过日子。如果你能找到当时的日记,10月4日记完后,下一页就是10月15日的事。用科学语言表达,这10天的持续时间为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582年



01 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闰年的存在。当时按照儒略历法计算,年的近似长度和真实长度之间的差异已累计约10天。为了让历法和回归年重新对应,消去10天重新使用公历。

众所周知,世界通用的纪年方式是公元纪年,其前身是罗马时期实行的《儒略历》,儒略就是凯撒大帝。长期以来,罗马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却没有完整的历法,法国学者伏尔泰曾经讽刺说:“罗马人打了许多胜仗,却不知道是在哪一天打的。”凯撒称帝后,决心改变这一现状。公元前46年,凯撒请希腊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索西琴尼,到罗马整理编制历法。最终,凯撒采纳了索西琴尼的建议,以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重新编制了历法,即《儒略历》。公元前45年1月1日,凯撒下令在罗马实行这一历法,这使得之前的混乱状况得到了改善。该历法第一、二、三年都是365天,第四年366天,也就是闰年。于是重复365,365,365,366的周期,每年都是整数。可是,这一历法也有问题。

《儒略历》是以太阳年为基本单位的历法,当时计算的回归年长度是365.25日,比实际上回归年的365.2422日长了11分14秒。起初,这不算什么问题,但是误差累积越来越多,麻烦就越来越大。比如,在《儒略历》的历法中,最早设定的春分节气是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但几百年过后,春分在《儒略历》上的日期却越来越提前,这给现实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因为农民要根据节气种地的。此外,这对于宗教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教会要根据春分确定复活节,长此以往,耶稣究竟在哪一天“复活”的,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在教众们看起来,这是非常不严肃的。

到了公元1582年,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实际上春分已经提前到了3月11日,比原定的3月21日提前了十天!这该怎么办?当时,欧洲最有地位的人是教皇,时任教皇是格里高利十三世,他感到这个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于是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由天文学者和高级僧侣组成一个委员会,数学家克利斯多弗·克拉维斯(Christopher Clavius)任主席。

最终,委员会比较了各种方案后,决定采用意大利医生、天文学家、哲学家、年代学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约1519-1576)的方案,即一年有365.2425天,这大大接近了回归年的实际。但是这一方案仍有误差,只不过两者相差非常少,每3323年误差还不到一天,对普通人的生活没什么影响。不久后,教皇就开始推行起这一历法,《格里高利历》也就是后来通称的“公历”。

虽然历法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但是差十天的问题怎么办?克拉维斯等人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到办法,干脆直接向教皇提了一个现在看来颇为不严谨的建议,就是直接地从日历中抹掉十天!具体来说,就是让老百姓过完1582年10月4日后直接过10月15日。接到这个建议后,教皇也十分惊讶,但也感到没有办法,只得把心一横,发布教皇训令,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这个指令下达后,尽管民间怨声载道,但是大家只能遵照执行。这样误差总算是暂时没有了。

就这样,教皇大笔一挥,十天就这么离奇地消失了。但是,英国最初并不买教皇的账,坚决反对,使用起自己单独的日历,跟欧洲大陆其他各国的都不一样,英国人就这样坚持了170年,到了最后,英国人实在是扛不住了,通过立法,同样把多出来的这些天抹去了。

由于格里高利历的内容比较简洁,便于记忆,而且精度较高,与天时符合较好,因此它逐步为各国政府所采用。人们将这一历法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今天世界上所通用的历法,简称格里历或公历。

历史上的1582年发生了什么?

1月15日 -俄罗斯割让利沃尼亚与爱沙尼亚给波兰。

2月24日 -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新的历法,即现行国际通行的公历。

6月10日 -葡萄牙宣布独立。

6月21日(日本天正十年六月二日) -“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1534 - 1582)被其下属明智光秀杀害于京都本能寺。

7月9日(明神宗万历十年) -大明首辅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逝世。

8月7日 -利玛窦抵达澳门港,获准进入中国。

10月4日星期四(儒略历) -意大利、波兰、西班牙、葡萄牙将次日定为新历10月15日星期五。

12月9日星期日(儒略历) -法国将次日定为新历12月20日星期一。

最近在抖音上流传出一个视频,说人类之所以能够平安度过2012年世界末日是因为玛雅人给删除了十天。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原来1582年10月份少的那十天是因为时间计算的误差导致的!所以当时的教皇才下令删除了十天。



历史上丢失的一天是怎么回事?
答:由于历法的误差,到十六世纪80年代,当时的历法已经不能准确显示太阳的轨迹。公元1582年3曰1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布诏修改儒略历。将1582年10月4日之后的一天定为10月15日。即1582年10月5日-10月14日这十天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1582年为什么没有10月1日?
答:因为现在的年份叫法是公历,而公历是在1582年,由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西方的历法每一年是没有标准日期的,所以西方人过了一千五百多年才发现他们的历法日期已经比实际日期迟了10天,他们决定重新制定历法的闰年规则,并把1582年的10月5日跳过10天改成10月15日跟上实际日期。实际...

1582年为什么是十月少十天?
答:公元1582年时,罗马教皇高利将儒略历纪年方式更换为新历纪年方式即公历纪年法。但由于对闰年的算法不同,新旧历法之间产生了十天的偏差。教皇高利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方式将1582年的10月5日至14日直接抹去,以求历法的完整。因此我们现在会看到1582年10月的日历会缺少十天。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格里历,这个历...

1582年的十月份发生了什么
答:01 1582年10月少了10天,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因为闰年的存在。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365.2422天,年的长度接近于365.25天,因此,以365天作为基本年长,每四年增加额外的一天,才能得到很好的近似。儒略历法一直使用到16世纪。当时年的近似长度和真实长度之间的差异已累计约10天。为了消除...

好象历史上有一天被取消了?是哪天?
答:好象是因为有一个外国的天文学家算的,说是到那阵,刚好少算了1天,那天就被取消了。大家帮帮忙。解析:在现在通行的历法记载上,全世界居然有十天没有任何人出生过,也没有任何人死亡过,也没有发生过大大小小值得纪念的人或事。这就是1582年10月5日至10月14日。原来,在1582年以前,通行儒略历...

1582年10月为什么少十天
答:是因为当时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进行了历法改革。当时使用的是儒略历,该历法将一年的长度定为365.25天,但实际上一年的长度只有365.2425天,因此与实际太阳的运行轨迹有一定的偏差。为了纠正这个偏差,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了《教皇诏谕》,在1582年10月4日之后的第二天就是1582年10月15日,直接跳过...

日历上1582年十月为什么少十天
答:日历上1582年十月少十天,是因为历法不够严谨导致的。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在这个历法中,一年有十二个月,全年365天,特殊的闰年有366天。但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天6小时9分9.5秒。如果一直按照儒略历法计算的话,儒略历法跟太阳年的误差会越来越大。所以到了1582年的...

为什么1582年没有十月?
答:1582年十月份少了10天是因为先前历法的不完善造成的。1582年时,儒略历的春分日(3月21日)与地球公转到春分点的实际时间已相差10天。因此,格里历开始实行时,将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为格里历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即有10天被删除,但原星期的周期保持不变。也有国家如法国选择将1582...

1582年十月份为何消失了?
答:一、1582年10月5号-14号10天消失的原因 这个和我们现行的历法有关,不是消失了,而是被人为的抹掉了。 人为的说法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历法纠正、一种是世界末日。 1、我们先来了解比较科学的说法--因历法纠正而抹掉10天 过生日都采用的是太阳历,也就是公历,但在老一辈人哪里一般过的都是月亮历,也就是我们说...

1582年10月,日历为何少十天?
答: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天6小时9分9.5秒。如一直按照儒略历法来计算,随着时间的流逝,儒略历法跟太阳年的误差会越来越大。所以到了1582年的时候,误差已经达到了十天的时间。为了弥补这十天的误差,当时的罗马教皇决定在日历中抹去十天,于是就出现了1582年10月的日历少了十天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