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59-1铜 是纯铜吗

作者&投稿:焦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59黄铜 是什么~

59黄铜全称应该为H59黄铜,简称59黄铜,其中59并不表示其铜含量为59,H59黄铜中铜含量大概为57.0%~60.0%,只是因为其牌号为H59黄铜,所以人们常常称其为59黄铜。
H59为价格最便宜的黄铜,强度、硬度高而塑性良好,但在热态下仍能很好地承受压力加工,耐蚀性一般,其他性能和H62相近。
市面上常见的59黄铜有三种:
1、HPb59-1,环保HPb59-1,以及企业标准H59。
2、国标HPb59-1材质:Cu:57-60,Pb<1.9,Fe<0.5,Al<0.2,杂质<1;
3、环保HPb59-1材质:Cu:57-60,Pb<1.9,Fe<0.5,Al<0.2,杂质:1(<1.2),Cd(镉)<100(或者65等等)PPM,一般都是空调阀门厂常用的;
企业标准H59材质:Cu:57-60,Pb<1.9,其他没有要求。
热处理规范:
热加工温度730~820℃
退火温度600~670℃

扩展资料:
两相黄铜(从H63至H59),合金组织中除了具有塑性良好的α相外,还出现了由电子化合物CuZn为基的β固溶体。β相在高温下具有很高的塑性,而低温下的β′相(有序固溶体)性质硬脆。故(α+β)黄铜应在热态下进行锻造。含锌量大于46%~50%的β黄铜因性能硬脆,不能进行压力加工。
当含锌量小于 35% 时,锌能溶于铜内形成单相 a ,称单相黄铜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当含锌量为36%~46%时,有 a 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β固溶体,称双相黄铜, β相使黄铜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若继续增加锌的质量分数 ,则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代号用“ H +数字”表示, H 表示黄铜,数字表示铜的质量分数。
如 H68 表示含铜量为 68% ,含锌量为 32% 的黄铜,铸造黄铜则在代号前加“ Z ”字,如 ZH62。
如 Zcuzn38 表示含锌量为 38% ,余量为铜的铸造黄铜。
H90 、H80属于单相黄铜,金黄色,故有金色共称之,称为镀层,装饰品,奖章等。
H68、 H59 属于双相黄铜,广泛用于电器上的结构件,如螺栓,螺母,垫圈、弹簧等。
一般情况下,冷变形加工用单相黄铜 热变形加工用双相黄铜。
普通黄铜是铜锌二元合金,其含锌量变化范围较大,因此其室温组织也有很大不同。根据Cu-Zn二元状态图,黄铜的室温组织有三种:
含锌量在35%以下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由单相的α固溶体组成,称为α黄铜;含锌量在36%~46%范围内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由(α+β)两相组成,称为(α+β)黄铜(两相黄铜);含锌量超过46%~50%的黄铜,室温下的显微组织仅由β相组成,称为β黄铜。
热加工温度750~830℃;退火温度520~650℃;消除内应力的低温退火温度260~270℃。
环保黄铜 C26000 C2600 塑性优良,强度较高,切削加工性好,焊接,耐蚀性好,热交换器,造纸用管,机械,电子零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H59黄铜

国际纯铜是采用国际标准的含铜量最高的铜,因为颜色紫红又称紫铜。
国际59铜是采用国际标准的H59普通黄铜。

不是H59-1是含铜量为59%左右,含铅量为1%左右,其余为锌的铅黄铜。

不是。
H59-1铜材料的成份:
铜 Cu :58.0~60.0
锌Zn:余量
铅 Pb:0.8~1.9
硼B:≤0.02
铝 Al:≤0.2
铁 Fe:≤0.5
铍 Be:≤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