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九中学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解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南京市第九中学的历史沿革~

南京市第九中学始建于1925年秋,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派遣翟光朝神父来南京石鼓路天主堂,创办“上海震旦大学预科学校”,旋即迁至南京市长江路,学校只有十多位学生,学校与教会成一体,教师就是神职人员。1927年,北伐军进驻南京,翟光朝神父因抗拒搜查被击毙,学校停办。1929年,天主教堂重以“震旦大学法文补习班”名义恢复活动,学校实质上是一个法语专修科,招收初中以上学生,共分A、B、C、D四个班级,采用密集式教学法专教法语。1931年,学校改名为“震旦初级中学”至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学校被日军飞机轰炸,又停办。1933年 易名为南京私立震旦中学三个初中班,学生近100人国。校址设在南京碑亭巷大仑园。1939年,为纪念意大利著名旅行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天主教传教士玛太奥·利济(汉名利玛窦),将校名改为南京利济中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取代法帝国主义而霸占学校,恢复“震旦中学”校名,并增设“震旦中学女子部”,地址在石鼓路天主教堂(莫愁路355号)1946年11月22日,南京震旦中学为避免与扬州震旦中学校名重复,改为南京私立弘光中学,并增设高中部。 1949年时,学校有七个班(初中4个,高中3个共163人)。1951年5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管制委员会发布命令,责令市公安局对破坏中央政府法令,从事反动活动的六名外籍传教士分别作出驱逐出境和限期出境的决定,同时又责令南京市文教局接办私立弘光中学,并改为“南京市第九中学”。1959年,学校发展到34个班(初中20个班,高中14个班)当年初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60年5月初,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60年代曾有十几名优秀毕业生被清华、北大录取。1968年12月,南京市革委会决定将学校下放到栖霞区八卦洲办学,并将南京市二十五中搬至九中校址办学。1974年,延安中学并入二十五中。1979年,南京市革委会,批准在原南京九中校址恢复“南京市第九中学”,撤消二十五中校名。学校当时有52个班,高中27个班,初中25个班。1984年,学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南京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85年,学校被市教育局命名为文明学校。1986年,学校被南京市玄武区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95年,南京市政府批准南京市第九中学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学。2002年7月,南京市新宁中学初中部并入南京九中,命名为南京市东南中学,为“南京九中北校区”。2004年7月,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并入该校,命名为南京九中震旦校区。2005年7月,南京市在银城东苑新建一所初级中学交给南京九中办学,命名为南京九中弘光校区。2011年8月,南京九中、九中初中部和九中弘光校区分设,并成立了九中教育集团,弘光校区独立为南京市弘光中学。2012年4月,南京九中长江路校区和震旦校区又进行了实质性的合并,九中高中部“一校两区”的格局正式形成。2014年,南京九中的长江路校区为高一、高二年级,震旦校区为高三年级 。

平顶山市第九中学建校于一九七三年。学校占地面积24236平方米,建筑面积12700平方米。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八十年代初改为初级中学。现有24个教学班,教职工111人,其中高级教师58名、一级教师30名,省级骨干教师7名,省级学科带头人5名,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教师队伍。08年前后,市九中在学生管理上注重实效性,通过变简单呃说教为开展一系列具体活动的特色管理方式,使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显著提升。近十年来,先后荣获“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先进单位”、“省级环境教育先进单位”、“省级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省级体育达标先进单位”、“市级教育质量先进单位”、“市级优质课先进单位”和“市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市级绿色学校”等多个省、市级荣誉。

南宁市第九中学创建于1956年。1956年初,南宁市第四初中筹备工作小组成立,当年秋季,第四初中在平等小学(现人民东小学)成立,当时有三个初中班,正式教师6人,代课教师若干名。第一任书记是谢彬,第一任校长是兰源福(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学校为南宁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为全日制高完中,为全民事业单位,职责是为各类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所需毕业生。 学校成立后第二年,即1957年,第四初中与附设于共南小学的第一初中合并,在现址成立第一初中,共有6个班,约二十名教职工。秋季,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为18个班,教职工页增加到五十多名。1958年元月,学校师生百余人前往南宁市人民公园接受毛泽东主席接见。当年春季学期,学校修建教学楼两栋。秋季学期,学校继续扩大招生,班额达22个班。1958年大跃进,学校在五里亭、苏芦、校门口空地(即今民族商场)办起了三个农场。
1959年初,学校办有石灰厂,耐火砖厂等。1960年,学校正式改名为南宁市第九中学。秋季,招收三个高中班,全校扩为28个班,已配备有实验室,教学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建起学校图书馆,方便师生图书借阅。1963年,九中第一届高中108人毕业,当年学生参加高考,考上本科22人(当时大学录取率约为1/10),九中的大学上线是南宁市二、三中之后排南宁市第三位。1963年底,第一批初、高中毕业生40多人到宁明县海渊农场上山下乡。 1966年底,学校成立文革筹备小组,开展文化大革命。1968年3月,九中成立革委会。1969年1月,大批学生到武鸣双桥、灵马等地插队落户。同时于当年年初,九中接收南宁613工读学校,成立南宁九中金鸡农场。
1970年秋,在金鸡农场建立南宁九中农村分校。长驻三个班,每周有一两个班劳动,一直持续到1978年。1971年,九中办了电镀厂,后改为机械厂。1973年,九中办了印刷厂。 1978年,南宁九中撤消农场分校。在朝阳校区新建第一栋教学楼(现启智楼),同时重新招收高中三个班。1979年,九中恢复原学校建制。1981年,南宁九中恢复高中三年制。1983年,九中得到汽运总站,区储备局,广西二建,广西银校,西江水利局,南宁海关等单位的支持,拆除旧舞台,原地建4层综合实验楼(现科教楼),1984年竣工。
1988年,新建办公楼(现敬业楼)。1990年,第二栋教学楼(现思进楼)竣工。开设理化生各类实验室,建成第一语音室。1995年10月,重建学校新大门,并在实验楼加建一层,扩建两边一至四层,次年8月竣工。 1996年9月,九中建校40年,学校举行了40周年校庆,同年学校成立校科研室。学校科研工作得到了加强,通过开展教研,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1997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二等奖。之后,学校认真抓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强化高中考备考工作,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进入了良性的循环阶段。教学质量年年迈上新台阶。1998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1999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2000年,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一等奖,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优秀学校称号。 2001年9月,举行45周年隆重的校庆庆典活动。2001年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未开展评估。2002年,学校高考成绩优异,本科一本上线人数为历史之最,在普通中学中首屈一指,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评估优胜奖(最高奖)。2003年,九中的高考成绩优异,与南宁二中、三中同获南宁市高中教学质量卓越奖(最高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普通中学。2003年,学校被自治区政府批准为广西“普通高中一级学校”。
2004年,南宁九中入选南宁市首批教育科研“品牌学校”。新建图书综合楼(现书香苑)竣工,目前,学校图书馆的总藏书量约6万多册,种类多,品种较为齐全,配备两位图书管理员,图书馆正常对师生开发,满足了师生的借阅要求。2004年起,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教育的需要,学校高强度财力、物力投入,为高中所有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有电脑、投影和实物展台投影仪器等,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的变革。
2005年,南宁九中新校区规划建设列入南宁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同年,新的语音实验室、电脑室、健身馆的建设完成,投入使用。2006年9月,隆重举行建校50周年庆典活动。2006年秋季学期,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冯君南任校长,杨子君任书记,谭仕华、黎汉春、梁永玲任副校长。2007年,4月,评为兴宁区人民政府 “2005-2007年平安建设先进单位”。10月被评为第一批南宁市中小学校常规管理示范校优秀学校(市属学校共评出11所)。荣获市教育系统宣传工作先进集体。
2008年,修建彩色球场、塑胶跑道及文化街。荣获广西“卫生优秀学校”、南宁市先进单位称号。8月,修建教工宿舍区停车场。10月,首届英语文化节隆重开幕。荣获兴宁区2005-2007年三年禁毒人民战争先进单位。2009年,九中数学、英语特级教师工作室正式揭牌启动。冯君南校长荣获南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学校荣获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先进单位”。 党总支荣获党建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至2010南宁九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开展,活动效果显著,得到了上级部门高度评价。
2009年9月,南宁九中成立党总支部。经过多年的发展,南宁九中的党员人数已达到64人,符合党总支部成立的条件,经上级党委批准,我校于2009年9月成立总支部,并选出支委5人,总支部书记陆强华,副书记冯君南,纪律保卫与委员蒋应辉,组织与宣传委员黄中华,青年与统战委员龙晓晖。 2010年秋季学期,学校成立新的领导班子,陆强华任校长, 蒋应辉任党总支副书记兼副校长,谭仕华、黎汉春、梁永玲任副校长。2011年,谭仕华副校长调离九中,后任命韦苏为校长助理,具体负责学校旧房改造改造。
2011年5月21日隆重举行55年校庆庆典活动。到2011年5月止,学校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校旗、校徽、校歌。修定校训:爱国、博学、尚美、奋进。校风:爱校、文明、务实、求真。教风:爱生、敬业、严谨、善导。学风:尊师、守纪、励志、向上。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2011年,2012年的高考成绩不断刷新,达到近年的历史新高。
2012年秋季学期,学校成立新的领导班子,蒋应辉任校长,韦建忠任总支书记,韦苏、周敏为副校长,后增加张晟为副校长。经过南宁九中几代人孜孜不倦地最求,2012年,南宁九中新校区立项建设获得南宁市批准,九中的发展迎来新的机遇,现在,南宁九中在南宁市和南宁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全校师生同心协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在“以改革创新求发展,用特色内涵铸辉煌”理念引领下,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满怀信心,向着九中的新目标奋勇前行。



涪陵九中的历史沿革
答:其前身为1965年4月创建于涪陵易家坝南侧的海陵中学,1966年8月更名为涪陵县第五初级中学校分校。1974年9月,始招高中班,更名四川省涪陵县第九中学校。1983年10月,更名为涪陵市第九中学校。2012年,涪陵九中高中部与师院附中合并成涪陵二十中,高中对涪陵九中来说,从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哈尔滨九中与哈尔滨第九中学校有什么区别
答: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Harbin No.9 High School)是黑龙江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中、市教育局直属的省重点高中。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48年的工农速成中学;1952年,正式命名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学校有江南、松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有教师435人。开设96个教学班级,有学生4600人。历史沿革:1948年...

鸡西市原第九中学建于哪一年
答:相关历史沿革:2005年9月,成立民办初中“鸡西市金华中学”。2006年7月,“鸡西市金华中学”与原第九中学合并。2011年8月,学校转为公办初中,归属鸡冠区教育局。2012年3月,复名为“鸡西市第九中学”。鸡西市第九中学始建于2005年,是鸡冠区区属公办初中。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教职工110人,在校生...

东港市长安中学历史沿革
答:东港市长安中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当时名为安东县第九中学,作为县文教科管辖的一部分,于同年正式开始招生。最初,学校接纳了三个初一班级,学生总数大约为520人。1960年和1961年,学校继续扩展,又接纳了三个班级,学生总数有所增加。1963年,随着校址的变更,学校更名为长安中学初级中学。随着行政...

一汽九中的历史沿革
答:拥有标准化的理、化、生探究实验室。09年十四小学划归为九中小学部,占地为1.4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76人,学历达标100%,学生2200人。46个教学班(中学30个、小学16个)。学校现已成为长春市首批AAA学校,长春市首批国家级绿色学校、首批一类一级示范学校。荣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长春市教师专业...

湖北襄阳九中在哪里
答:本科65人。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66年4月,坐落于襄樊市樊城区风华路30号。1958年襄樊二中在此建校准备迁入此地,后未迁入。1963年前陈家营小学借用此地。1966年4月新开襄樊市第九中学定于此地后,前陈家营小学迁出,并于同年7月开始招收。1986年前先后开办文书打字、烹调技术、园林绿化、管道工程、...

西乡塘区简介及详细资料
答:清朝实行行省制,改布政使司为广西省,今西乡塘为南宁府宣化县辖地,并为府治、县治治所。 西乡塘区是原城北区、永新区撤销后新组建的城区,因城区内有南宁市著名的"西乡塘"历史地名而定名为西乡塘区,根 2004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79号)调整南宁市部分行政区划:设立南宁市西乡塘区。将原永新区和城北区...

瑞金九中校址在哪里
答:瑞金九中的相关知识 1、历史沿革:瑞金九中前身是瑞金县第一小学的初中部,1969年独立办学,命名为城关镇第九小学,1977年更名为瑞金县第九中学,1983年秋开始办高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2004年9月,瑞金九中高中部分剥离到新办的瑞金第一中学,2005年9月,瑞金九中初中部并开始办独立高中。2、办学...

仙游县龙华中学的历史沿革
答:1960年春,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仙游县人民政府决定在龙华灯塔创办“仙游第九中学”,1962年2月,由于国家处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学校被迫下马停办,1964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县府决定在原校址创办“仙游县农业职业学校”,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大风暴,使刚办两年的“农职”顷刻...

沾益县三中学校历史沿革
答:1982年9月,学校落成并招生,更名为“沾益县第二中学”。在仅有23亩的土地上,16位敬业的教职员工挥洒汗水,播撒希望,艰难地开启了办学的历程。1983年,曲靖市与沾益县合并,学校更名为“曲靖市第九中学”。1990年9月,学校扩展高中教育,教育工作迈向新阶段,校名的频繁更换映射出学校曾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