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怎样规划?

作者&投稿:江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任务。如果某个年龄阶段的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那么过了这个年龄阶段,一旦后悔了想要补课,要么没有机会了,要么有机会也要付出巨大代价!

这就涉及到一个人一生各个阶段的职业和人生规划问题。大部分人是没有规划的:不立志,没有目标,更没有长远的计划和持久的努力。人生如浮萍般随波逐流,到老了也没弄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擅长什么?以致于一生碌碌无为。

一小部分聪慧之人,或是有高明师长点拨的普通人,很小就立下了远大志向,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有目标,心里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擅长什么,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并且持续精进,最终在某一领域做出了巨大成绩。

七零后八零后很多人都有这个经历和体验,那就是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到底报哪个专业或是哪个学校,心里其实是糊里糊涂的。因为当时年龄阶段没有经历过什么,根本就不了解 社会 。而家长和老师大部分由于自身格局和视野的局限,也不能根据孩子特点提出切实的建议。最后很多人稀里糊涂地报了某个专业,进入了某个行业。等到发现自己不喜欢、不擅长某个行业时,除了个别能闯敢干之人坚决改行之外,大部分人都舍不得丢掉多年来的付出(沉没成本),硬着头皮继续在这个行业干,效果可想而知。

那么人一生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任务是什么?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往往说不清楚,但是可以通过学习弄清楚。书本、网络、家长、过来人等等都可以学习。一个人亲身经历过后才弄清楚这个问题,往往又错过了某个阶段,于事无补,只落下了经验和教训。当然这也是收获,可以传授给年轻人,给年轻人的成长以有益的指点。

少年得志和大器晚成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下面说的是普通人的情况。

人生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任务都是什么呢?

一、学龄前儿童(七岁前)

初来人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主要任务就是睡、吃和玩。在吃和玩的过程中锻炼各种感知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初步体验 社会 规则。

幼儿园还是要上的,有人与人交往的更大的平台。艺术一类的特长班,如果孩子有特长、喜欢而且年龄符合要求,可以报一两个,不要报多。文化课不要学,到了小学会讲的。现在学了小学时就是学第二遍了,那时孩子反而养成了不认真听讲的坏习惯。

那些把文化课看得很重,甚至报文化课补习班的家长,和看到孩子识得数、认得字比同龄人多而沾沾自喜的家长,以及报天价幼儿园的家长,智力和认知大多有问题。

伤仲永的故事一定要相信。“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毒鸡汤一定别相信,那是培训机构等相关利益方在收割家长。

二、小学阶段

从这时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小学阶段要注意几点。一是养成做事情注意力集中的习惯,不要拖拉,学就认真学,玩就使劲儿玩。二是养成看书的习惯。这两个习惯都会受益终生。三是不要太看重学习成绩。小学成绩有一定的虚假性,因为小学对孩子记忆力的要求多些,对理解力和创造力的要求少些。特长兴趣班当然要报,但别多。四是小学毕业之前父母一定要多陪孩子。因为孩子给你的陪伴时间只有大概十年。到了初中进入青春叛逆期,你想陪孩子,孩子也不大给你机会了,那时孩子会喜欢跟同龄人玩,对家长的依赖性越来越淡。

三、初中阶段

初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比高中还重要。中招的录取率不到50%,高考的录取率大概80%,可以说中招比高考还重要。

首先孩子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开始质疑以前深信不疑的父母的说教,变得叛逆。这个时候言传作用已减弱,身教的作用愈发重要。其次部分孩子有了早恋行为,只能疏导了。再者初二是个突变和分化的时期,很多小学成绩拔尖的孩子,到了初二成绩突然下滑了,又有部分小学成绩一般的孩子到了初二成绩却突飞猛进。为什么这样?小学靠记忆能力,初中靠理解能力;青春期躁动的影响;有无阅读积累;孩子有没有“开窍”。最后要预防孩子手机电脑成瘾。成年人一拿起手机都放不下,何况自控力差的孩子?手机用的好是有利的学习工具,用不好就是毒品。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孩子学习时你看书!限定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和内容。

同一个地区小学和幼儿园是否重点区别不大,但是初中和高中是否重点,是否好班区别就很大了。不只是师资力量,还有学习氛围和同龄人的相互影响。

四、高中阶段

高度集中精力学习,冲刺高考的阶段,就一个字“学”。除了艺考学生,特长兴趣班基本停了。没办法,到目前为止,高考仍然是中国最公平的一项制度,仍然是改变命运的一大机会。需要注意别给孩子太大压力,文体 娱乐 活动还是要适当参加。会玩儿才会学是有一定道理的。

五、大学阶段

学习占的比重相比中学减少许多,很多时间被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勤工俭学、 社会 实践活动所占据,是学生阶段进入工作、 社会 阶段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学生大都离开了父母,有种解放了的感觉。有一部分自控力差的学生彻底放飞自我,沉迷于 游戏 和 娱乐 ,学习更不用提,混了几年,专业没学好,各种能力也没提高。实在失败。

也有很多有心的学生,不但学业不放松,更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毕业参加工作、进入 社会 做积极的准备,部分学生甚至还没毕业就找到了称心的工作。

十年后,你会发现,高中和大学的同学友谊,不但是一份纯真的感情,而且是你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

六、参加工作至35岁左右

参加工作、进入 社会 了,以后不会有人像父母一样惯你宠你了。你以后要独立生存了。有十年左右的时间供你尝试、犯错、积累经验、经营关系。屡战屡败不可怕,怕就怕不敢屡败屡战。

有几点要注意。一是选工作时别把收入看得太重,要看重能否提升自己的能力,有无发展前景,能否积累关系和资源。二是如果不合适,要敢于辞职重新开始,甚至是更换专业重新来过。三是不要频繁地辞职,这样只能说明你这人不踏实不专注。即使辞职也要做到好合好散,这是基本的人品问题。四是35岁以前一定要弄清自己的长处和短板,确定要干一辈子的事业和目标,剩下的只是深耕和积累了。如果35岁还没完全确定,那么你以后很难取得事业成功。

欧美国家不少年轻人进入 社会 摸索几年后,才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和使命所在,又重新返回大学上学。在中国没这种条件,但你可以自学和参加 社会 助学。

30岁前,一定要找好人生伴侣成家。否则过了30岁,男人如果有钱仍然可以遇到“真爱”,但是男人如果没钱、女人无论有钱与否,遇到“真爱”的几率就变得很小了。

35岁前(尤其是女人),要生孩子。35岁之后,体力、脑力、精力都有些跟不上了,而且生的孩子天资也有影响。

这个年龄阶段,不少人是不是后悔上学时怎么没好好学习?

七、35岁左右至45岁左右

干事业的黄金时期,一个字就是“干”。还有孩子的教育问题,坚决不能丢。

这个年龄阶段,是不是不少人后悔以前怎么不敢闯,怎么没多尝试?

八、45岁左右至退休(60岁)

收获和守成的阶段。到了45岁,事业还没“成功“(从政的升官、经商的发财、搞学术的有成果),这辈子“成功“的可能性几乎就没了。

人到中年,一个男人,如果荷包都丰盈不了,就不要埋怨女人招蜂引蝶。一个女人,如果身材都控制不了,就不要埋怨男人沾花惹草。

还有孩子的教育问题,坚决不放下。

这个年龄阶段,是不是不少人后悔,以前怎么三心二意,没有深耕一项事业?

九、退休(60岁)以后

人生的最后阶段。没钱可就惨了!只要身体 健康 、不缺钱就是享受的阶段。

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要有个好身体(其实从年轻是就要有保养、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否则金山银山你也享受不了。二是有爱好,书法、绘画、 旅游 、钓鱼等等有益于身心 健康 的都行,这会让你过得充实。三是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把家底交给孩子。说句现实的话,孝顺是用钱买来的。农村不孝顺的比城市多,穷人不孝顺的比富人多,其实都是因为钱。如果一早就把家底交给孩子,等你卧床不起时可就完了!四是不要色迷心窍,栽在女人手里。不要因为有比你年轻又漂亮的女人恭维,就认为自己多有魅力,就认为女方多么体贴,就掏心掏肺掏老二的。很快你就会发现最终掏的是钱。你个老头了,哪有什么魅力和真爱,就是为了钱。

这个年龄阶段,不少人后悔,一辈子怎么没做出什么成就?

另外,有三件事情是贯穿一生的的,哪个阶段都离不了。即身体、学习和交友。

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要有保养、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否则到了中老年有病了就晚了。

社会 在一直在发展,知识在快速更新。如果不被 社会 淘汰,就要终身学习。

无论从感情、生活还是事业上来说,友情都是必须的。但因为交友不慎造成的人间悲剧也很多。所以要会选择朋友。

总结一下什么叫男人的“成功”:

3岁,不尿裤子;

5岁,能自己吃饭;

18岁,能自己开车;

20岁,有女朋友;

30岁,有钱;

40岁,有钱;

50岁,还有钱;

60岁,还有女朋友;

70岁,还能自己开车;

80岁,还能自己吃饭;

90岁,还不尿裤子;

100岁,还没有挂在墙上!

如何规划人生
答:了解认识自己 老子曾经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规划人生之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对自己有一个透彻深刻的自我剖析与认识。搞清楚自己的优点、不足、兴趣爱好等。问五个问题:我要去哪里?我在哪里?我有什么?我的差距在哪里?我要怎么做?了解别人远比了解自己更加容易...

你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答:我认为人的一生,应该在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有意义的生活当中度过的。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也会让我们人生的目标更清晰更明确,能够更好的去规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自己也可以从中得到进步。规划自己的人生需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决心,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
答:因为太过于笼统的目标往往会使人手足失措,不知该从何处入手去实施。所以,在确定目标的时候,不仅要根据自身能力和所处的环境去树立,还要尽可能详细地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当人的行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目标之间的...

如何正确规划自己的人生
答:如果你想将来当老板,那么在校期间你应该在课程容许的范围内,多参加一些兼职活动,推销员特别锻炼人。你应该多做笔记,多观察市场,接触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者去旁听一些相关课程等等。三·人生定位:这上升到哲学问题,这就需要你自己培养并了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想想自己到底想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这是你...

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答:它能确保你更加合理地规划时间和精力,去做那些对你有帮助的事情,让你活得更有意义。如果不设定目标,你会觉得自己每天不知道要干些什么,人也会觉得懒散。在工作中做到哪里就算哪里,忙碌的只是去实现周围人对你的期望,而从没有为未来计划过。二、 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还要做好为...

怎样规划自己的一生?
答:假如你这辈子活75岁.其中就有25年用来睡觉.这是每个人少不了的.一天睡8小时.三分之一的时间睡觉.你就只剩下50年.学龄年前7年.除去你就只还有43年.然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16年.就只还有27年 然后.再用10年的时间来谈恋爱.陪老婆.生儿子.就只还有17年的时间.然后.中途来回周转.换工作....

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答:人的一生因该是一个圆,从最初的一个点出发,最终再回到这个点。对此,我们中的许多人却并不曾领悟。如何让人生变得完美,关键在于领会圆的哲学。 别让人输在起点上——广东金融学院 林丽 人总得有个目标去追寻,要让希望带来光明。当别人在喊着“郁闷”时,我开始规划我的蓝图:大一拿到英语四级证书,大二第一...

我们该怎么规划自己的人生呢?
答:下面,咱就上干货,结合我亲身的实践经验,告诉你应该怎样去做人生规划,保证方法可复制,可落地,内容详细到几乎手把手了~ 如何做出有效的人生规划? 整个方法论一共是六个步骤~这六个步骤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逐个来聊~ 1.把你的一生分成很多辈子,每一辈子都是一段不一样的风景。 你看到这句话可能很不理解,人只...

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答:第一步: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人生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是人生规划的基础和原则。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会随年龄的增长、对社会的认识不断的改变和清晰。人生规划也应该根据这些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第二步:充分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确定自己的性格特质与天赋。

人到中年,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答:无所谓对错,能让自己得到最大程度的安心就好。自己做人的原则 有些天资聪明的人不是在30岁才开始做事,更没有到40岁才开始做人,我只是想说,一个人如果在30岁还没有开始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凝聚到一件事上,到40岁还不知道自己做人的原则,这个人的一生可能将永远处于糊涂混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