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有什么风俗?

作者&投稿:冶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泸沽湖有什么特色?~

泸沽湖:蓬莱仙境,碧水青山,还有走婚的特色习俗


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与盐源县的其他地区的蒙古族语言相通,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走婚的男女双方分别叫“阿注”、“阿夏”,故称“阿夏婚”。

泸沽湖摩梭人仍保留着母权制家庭形式,被称之为“神秘的女儿国”,母系家庭中母亲主宰一切,女性在家庭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摩梭人几乎全民信教,除了信奉自己的原始宗教“达巴教”外,还信仰喇嘛教。

扩展资料:

泸沽湖畔居住着众多民族,以蒙古族为主(注:不是“摩梭族”,中国56个民族中没有“摩梭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委等部门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而四川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则为蒙古族)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与四川省盐源县左所乡之间,距宁蒗县城76公里。泸沽湖是由断层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湖泊,水面海拔为5685米,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泸沽湖内,有5个海岛,泸沽湖水美,泸沽湖岸山也秀,群山之中尤以格姆山(狮于山)为人们所喜爱。

这座山雄伟高大,状如雄狮在湖边蹲伏静息,狮头面湖,倾斜的横岭似脚,要是细心观察,还指得出口耳鼻眼,使人越看越觉得维妙维肖。人们常呼它为狮子山。沪沽湖畔村落棋布,当地居民以摩梭人(纳西族支系)为主。摩梭人民居建筑为方木垛成的井千式木楞子房,以木板当瓦。

泸沽湖河畔的神秘“女儿国”被摩梭人称为“母亲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是一个未被污染的湖泊。在现代文明的包围下,这里一直沿袭母系氏族社会的,过着“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生活,“女儿国”也因此得名。

泸沽湖古称鲁窟海子,又名左所海,俗称亮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滇泸沽湖



1、民族

蒙古人是生活在泸沽湖的主要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蒙古人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母系社会的大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习俗,一家之中以“母亲”为首,以“女性”为主,独特的“走婚”风俗决定了它独特的社会背景。

但遗憾的是,各种文化的侵入、旅游者的到来、现代商品的冲击,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蒙古的火塘文化和母系文化,也改变着蒙古人的生活方式。

2、走婚风俗

蒙古人的走婚习俗,是世界种种婚俗中绝无仅有一朵奇葩。走婚的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终身都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是由男子的“走”而实现的婚姻。

男方晚上到女方偶居,次晨回到自己家,双方都不是对方的家庭成员。有走婚关系的男女彼此称“阿肖”或“肖波”。“阿肖”,就是有夫妻意义的情侣。

3、民居

泸沽湖民房大多为方木垛成的井干式木楞子房,壁用削皮后的圆木,两端砍上卡口衔楔垒摞而成,屋顶则以木板铺盖,每块长约、1米,宽0.17至0.26米不等,上压石块,整幢房屋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砖瓦,不仅冬暖夏凉,而且用衔楔整架结构特别防震。

内部结构为适应其母系原则而组成家庭特点,有火塘所在的正室,为全家的中心。旁有老人及未成年孩子住的地方;另一幢二层楼房为“客房”,上为青壮年妇女与他们的“阿注”的居室,保留着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一些特点。

4、转山节

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摩梭人最盛大的节日,是朝拜格姆女神山的日子,也是最有“摩梭味”的节日。转山节是格姆山一道亮丽的风景。

转山节的当天,清晨太阳还未升起,整个永宁坝还沐浴在晨雾中的时候,村子里就已欢闹起来。年轻人穿上民族盛装,老人们在为欢度转山节而准备着经幡。

扎美寺的僧侣们骑着马,头戴高高的鸡冠帽,后面跟着的是朝拜的队伍。鲜艳服饰的长长队伍会让你的相机忙得不可开交。

扩展资料:

泸沽湖简介:

泸沽湖,俗称左所海,古名勒得海、鲁枯湖,纳西族摩梭语“泸”为山沟,“沽”为里,意即山沟里的湖,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湖东为盐源县泸沽湖镇(原左所区),湖西为宁蒗县永宁乡。

湖泊略呈北西一东南走向,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5.2公里,湖岸线长约44公里,湖泊面积50.1平方公里,集水面积247.6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05.3米,平均水深为40.3米,湖水库容量为22.52亿立方米,湖水最大透明度达12米,湖面海拔2685米。 

泸沽湖属高原断层溶蚀陷落湖泊,由一个西北东南向的断层和两个东西向的断层共同构成。属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砻江支流理塘河水系。

泸沽湖入湖河流共18条(云南部分11条,四川部分7条),湖水经东侧的大草海注入盐源县境内前所河,再注入盖祖河(下游称永宁河),再注入卧龙河(又名卧落河、盐源河),入流理塘河,最后排入长江上游干流段金沙江的支流雅砻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泸沽湖



一、婚姻习俗

1、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持着古老的阿夏走婚制。“阿夏”意为亲密的情侣,异居婚就是男不娶回、女不嫁出,男女双方各居母家,男阿夏只是夜晚到女阿夏家中居住,清晨返回母家参加劳动,俗称“走婚”。建立阿夏关系完全以感情为基础,不受家财、地位的影响,一般年龄达到21岁便可寻找阿夏。

2、阿夏异居婚所生子女,属女方家庭成员,姓氏随母,由女方家庭承担抚养义务。父亲不抚养孩子,他抚养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自己的孩子又由阿夏家的舅舅抚养。男女双方一生可结交多个阿夏,但不能同时结交两个以上,只有跟一个终止阿夏关系后,才能结交另一个。

二、饮食习俗

1、摩梭人传统的饮食,有奶香四溢的酥油茶,还有清凉爽口的苏浬玛酒。它以沪沽湖山泉和滇西北独有的高原红米、青裸、苦荞等为原料,加人当地草药酒曲酿制,酒精度不高,仅10度左右,富含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解乏又解渴,索有“摩梭啤酒”的美称。

2、吃的方面,除了鲜嫩可口的酸腌鱼。最具特色的要算摩梭人的猪膘肉了。它是冬天把猪宰杀后,在腹腔上划一道口子,取了内脏,剔除骨头,放上佐料,再把口子缝起来压扁风干成琶琶状,因而也叫琵琶肉。猪棘肉制成后可存放数年,不论妙吃或煮吃,肉味清香,肥而不腻。

三、居住习俗

摩梭民居的传统住宅房屋都比较矮小,都是用圆木交叉搭建而成的“木楞房”。这种房屋不仅冬暖夏凉,而且还特别抗震。摩梭人的房屋结构,一般是由四栋二层楼房组成四合院,设大门的这栋叫骑门楼,大门进去正对是正房母屋,左边的楼是经堂,右边的楼叫花楼,也称阿夏楼。这种建筑结构,与摩梭人的宗教信仰、婚姻形态和家庭组织相适应。

四、信仰习俗

永宁泸沽湖地区的摩梭人信仰达巴教、本教、花教、黄教,而黄教是摩梭地区最主要的宗教,最具代表性的黄教寺庙是永宁扎美寺。

扩展资料

泸沽湖畔居住着众多民族,以蒙古族为主(注:不是“摩梭族”,中国56个民族中没有“摩梭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民委等部门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将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识别为纳西族,而四川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则为蒙古族)。

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与盐源县的其他地区的蒙古族语言相通,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

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走婚的男女双方分别叫“阿注”、“阿夏”,故称“阿夏婚”。

泸沽湖沿岸居住有蒙古族和彝、汉、纳西、藏、普米、白、壮等7种民族,约1.3万人,其中蒙古族约6000人(四川泸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云南四川差不多各3000)。风景区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泸沽湖 (川滇两省界湖)



根据泸沽湖居住的少数民族,泸沽湖有这些风俗:

1、走婚习俗:这是摩梭人最具代表性的婚俗,流行于永宁摩梭。女性和男性均不结婚,除非是家族需要女性继后或男性劳动力才会娶妻或招婿。青年女男日间多为集体活动,透过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达心意,具有感情基础后,二人均同意,可以进行“走婚”。

走婚时,男方只能在入夜后偷偷潜入(摩梭人称为“摩入”)女方“花楼”(即女方房间),与女方同床后,天亮之前离开(“梭出”)。这种走婚只依赖感情,与经济等一切外界条件均无关。走婚时摩梭人常以苏里玛酒为饮品。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

二人走婚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抚养,男方不需负担,但父亲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亲子关系。走婚的男女分手后,仍可以自由与其他人重新进行走婚。

2、彝族年:彝族年是川、滇、黔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彝语称“库施”。各地过年时间不一,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吉日过年。

3、火把节: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集中在村寨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选美等,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早上,人们要杀牲祭祖;晚上,要举着火把在庄稼地中转游,意为烧死害虫,祈求庄稼丰收。

4、转房习俗:彝族传统婚姻中有转房习俗,有生育能力的妇女丈夫去世后,子女又尚未成年,则须转嫁给死者的同胞兄弟或近亲叔侄。如彝族家中无子嗣,家支内部有权分配其财产,称为“吃绝业”。

5、杀年猪宴亲习俗:兰坪一带有杀年猪宴亲的习俗,不论来客多少,总要馈赠每人一份火烤肘肉和一碗骨头汤,以示“亲如骨肉”、“情同手足”之意

参考资料:泸沽湖 (川滇两省界湖)-百度百科



只有两个,走婚风俗、转山节

走婚风俗:

梭人的走婚习俗,是世界种种婚俗中绝无仅有一朵奇葩。走婚的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终身都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是由男子的“走”而实现的婚姻。

男方晚上到女方偶居,次晨回到自己家,双方都不是对方的家庭成员。有走婚关系的男女彼此称“阿肖”或“肖波”。

“阿肖”,就是有夫妻意义的情侣。
建立男女阿肖的走婚关系,不受法律约束,也不注重门第。阿肖走婚并非杂乱无章,更不是群婚制。

近亲间严禁结交阿肖。一个女子不能同时结交多个正式阿肖。一个男子也不能同时与多个女子结交正式阿肖。

转山节

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是摩梭人最盛大的节日,是朝拜格姆女神山的日子,也是最有“摩梭味”的节日。转山节是格姆山一道亮丽的风景。

转山节的当天,清晨太阳还未升起,整个永宁坝还沐浴在晨雾中的时候,村子里就已欢闹起来。年轻人穿上民族盛装,老人们在为欢度转山节而准备着经幡。

扎美寺的僧侣们骑着马,头戴高高的鸡冠帽,后面跟着的是朝拜的队伍。鲜艳服饰的长长队伍会让你的相机忙得不可开交。

到山脚祭拜林后,人们纷纷把准备好的“风马旗”布条拴在树上,喇嘛们则坐成几排吹响长号和唢呐,人们此起彼伏面山叩拜,那种壮观的场面让人感动而难忘。

扩展资料:

摩梭人是生活在泸沽湖的主要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母系社会的大家庭制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习俗,一家之中以“母亲”为首,以“女性”为主,独特的“走婚”风俗决定了它独特的社会背景。

但遗憾的是,各种文化的侵入、旅游者的到来、现代商品的冲击,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摩梭的火塘文化和母系文化,也改变着摩梭人的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泸沽湖-百度百科



去泸沽湖景区各摩梭村寨游玩的攻略是什么?
答:尊重当地文化:摩梭人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游客在参观时应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例如,不要随意进入摩梭人的花楼(女性的住所),在参与当地的节日或仪式时,应遵守当地的规矩。特色活动体验:在泸沽湖,可以尝试一些特色活动,如乘坐猪槽船游湖、参加篝火晚会、品尝摩梭美食等。这些活动不仅能...

行旅传闻录之泸沽湖摩梭人
答:摩梭,仅有语言无文字,人口仅五万,无法以民族定义,中国唯一一个母系族群,有言,女人的世界,男人的世界,东方女儿国。 以泸沽湖为心,重重山脉相围,千年的民族与世隔绝,神秘的风俗民情,种种传言蒙上莫测的面纱,让人惊叹,让人猜想,让人神往。 银便宜,银容易失色,银容易发黑。 金银珠宝,唯有少数民族衷爱银器。 泸沽湖...

泸沽湖自助游zui佳线路+全攻略
答:风俗与禁忌: 有人称泸沽湖是“水中女儿国”,这是因为泸沽湖上居住的大多是摩梭人,摩梭人有走婚的习俗。 也就是男方只能在天黑后潜入女方房间,并在天亮前离开,所以摩梭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父亲,在泸沽湖畔摩梭人聚居区,不能问孩子的父亲是谁。 泸沽湖是当地人赖以为生的水面,所以,不能在湖中洗澡游泳。酒店...

泸沽湖值得去玩吗
答:泸沽湖区域内设有丽江泸沽湖摩梭文化旅游区、凉山州泸沽湖旅游景区。泸沽湖自然风貌也很有特色,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也是一大亮点,比如摩梭族的走婚等。泸沽湖在行政区划上,隶属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共同管辖,其中四川省盐源县管辖东部的29.6平方公里,云南省宁蒗县管辖西部的27.0平方公里。泸沽湖中有5...

四川泸沽湖导游词5篇
答:据说呢,在这个桥修建之前草海两岸的年轻男女要走婚是非常困难的,由于相隔有草海,草海里面的草常常会把来往的船给给缠上,所以坐船到对岸是相当不方便的,为了让两岸的男女不再受相思之苦,便有了我们现在的这个情人桥了。 说到情人桥,就不能不提到我们泸沽湖所特哟的婚姻习俗了。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我们摩梭男女...

泸沽湖简介泸沽湖简介及历史
答:泸沽湖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尤其是以摩梭人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俗使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不可替代的世界文化遗产。那醉人湖光山色,古老原始而又神秘的的民族风情,原始的宗教文化,如痴如醉的歌舞之乡,是旅游者的天堂。 问题九:泸沽湖位于凉山州的哪个县?四川这边是归凉山州盐源县管辖...

泸沽湖蒗放村的哪些景点值得推荐?
答:里格半岛:里格半岛是泸沽湖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几乎把泸沽湖分成了两部分。半岛上布满了临湖而建的摩梭人木屋,半岛尽头有观景台,可以一览湖光山色。摩梭家访:在蒗放村,你可以参观当地摩梭人的家庭,了解他们独特的母系社会结构和风俗习惯。摩梭人以女性为家庭中心,实行走婚制度,这在全世界都是较为...

泸沽湖景区附近有哪些少数民族村落值得游客打卡?
答:藏族村落:虽然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等地,但在泸沽湖周边也有一些藏族村落。这些村落通常位于山区,藏族人民以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建筑风格而闻名。在这里,游客可以参观藏传佛教的寺庙,了解藏族的宗教文化和生活习俗。访问这些少数民族村落时,游客应该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居民的生活习惯。在拍照和参与当地...

如何玩转泸沽湖?
答:走婚桥位于东南水域的草海区域,是湖上仅有的一座桥,湖边的原住民按照古老的风俗''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走婚桥也正是为了走婚的情侣而提供的便捷的通道。泸沽湖的走婚桥有着天下第一鹊桥的美誉。夏天走在上面,被一片翠绿的芦苇和水草包围。美景无话可说。有机会,你也一定要在...

泸沽湖三绝是哪三绝
答: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奇特的民族风情,使这里成为著名的小说家、诗人、画家、摄影家、音乐家及中外游客的采风创作之地和游览胜地。泸沽湖光照充足,湖水全年不结冰。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那么古朴,无论是成丁礼、阿夏婚、母系家庭、丧葬,都是绝无仅有的。每个礼仪,每种风俗,都是一个个优美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