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梁海战的历史真实性与当时明朝怎么支援的高丽

作者&投稿:凌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真实的鸣梁海战是怎么样的~

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即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国海军将领李舜臣指挥朝军与日军在今韩国鸣梁海峡进行了一场海战。朝军利用鸣梁海峡特殊的地理特征以十二艘板屋船击退日军战船一百三十艘。
在壬辰倭乱时期屡立战功的朝鲜名将李舜臣因谗言一度入狱。接管朝鲜海军的元均在漆川梁海战中指挥不利大败于日军。朝鲜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元均也阵亡。日军占领了包括釜山在内的朝鲜多个岛屿。危机时刻,李舜臣被复职。当时朝鲜海军只剩下漆川梁海战后残余的12艘板屋船。由于与日军的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李舜臣决定在鸣梁海峡与日军决一死战。
鸣梁海峡是珍岛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海峡,水流湍急。每隔3个小时鸣梁海峡内的海流方向会发生逆转。海峡仅宽约294米,狭窄到可以在两岸拉钢索,方便李发挥龟船、板屋船质量胜于日军船的优势而不让日军的数量优势得以发挥,之后李又动员百艘民船拉上军旗在后以壮声威。
10月26日的清晨,一切准备就绪后,李舜臣派出一艘军舰引诱敌军进入事先设好的圈套。在日舰驶入鸣梁海峡时,李舜臣早已在对面准备好了。等日舰靠近时,隐蔽在山脚的李舜臣海军对日舰发起猛烈的炮轰。由于日军的舰船是尖底的,在湍急的海流中摇晃不定,加之李舜臣海军有山体的遮掩,日军的炮火无法打中目标。
而朝鲜海军使用的是平底船,船身平稳因此炮火命中率高。另外李舜臣在海峡内事先已经拉起了钢索使入侵的日舰处境更加悲惨。入侵的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日军将领来岛通总也被击毙。很快鸣梁海峡的海流开始逆转,日舰开始相互磕磕碰碰,一片混乱。
李舜臣趁乱率领朝鲜海军对日军展开猛烈攻势。大量的日舰拥挤在狭窄的鸣梁海峡内,成了极其被动的攻击目标。虽然李舜臣只有12只军舰,但是凭借着地利天时撞破了倭寇31艘军舰。李舜臣在鸣梁海峡的胜利,有效地切断了日军从黄海对稷山之战的供给,使日军最终撤退。

扩展资料:
战役背景:1592年闲山岛大捷后,日本海军实行防御的政策,在占领平壤后,日军停止了攻势。后于1593年开始议和。李舜臣也因为闲山岛等一系列战功,被朝鲜王封为二品正宪大夫、三道水军统制使。据说,“三道水军统制使”是朝鲜专为他而第一次设置的官职。但好景不长,日本为了拔去这颗眼中钉,使用反间计诬李舜臣居功自傲,阴谋篡权。
1597年1月,小西行长用丰臣秀吉的计策,利用朝鲜的党派之争,派人在汉城散布谣言,陷害朝鲜水军名将李舜臣。朝鲜国王李昖中计,将李舜臣下狱。幸亏一些爱国将领出面死保,李舜臣才得以免死;但被贬为士兵,白衣从军。
得知反间计成功后,丰臣秀吉立刻于2月21日再度下令,调动14万陆军和7200名水军入侵朝鲜。从动员到集结,共花费5个月时间,在7月集结完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鸣梁海战

鸣梁海战没有提明朝援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鸣梁海战发生在公元1597年,而明朝的统治者曾在1592年至1593年期间派遣过一支军队对朝鲜进行援助,即明朝军队的第一次远征。然而,在鸣梁海战之前的谈判中,朝鲜和日本签订了合约,中国远征结束,明朝的军队已经班师回朝了,因此在鸣梁海战中并没有参战。
2. 由于鸣梁海战是李舜臣率领朝鲜军队进行的一次战役,其目的是为了阻遏日本军队的进攻。在这场战役中,朝鲜的败局已经被扭转了过来,不再需要明朝军队的援助。因此,在鸣梁海战中没有提到明朝援军。
总的来说,鸣梁海战中没有提及明朝援军是因为当时明朝的军队已经回国,而朝鲜军队已经在李舜臣的带领下成功扭转了战局,不再需要明朝的援助。

鸣梁海战的确是高丽自己打的,不过当时对日本的大部分的战役都是明朝和日本的PK,只有少数几场战役是高丽自己打的,韩国就是这么无耻,就从中间挑出一场战役说是高丽打败了日本,其实没有明朝,高丽早就被灭了

《鸣梁海战》影评
答:是啊,这毕竟是朝鲜历史上最残酷却又无比辉煌的战役,十二艘板屋船击退倭寇战船一百三十余艘,这样的海上战役的辉煌历史,别说在中国历史对外战争中也几乎没有过,就是在世界海战中也屈指可数。而本次指挥鸣梁海战的大将军是当时年已高龄作战经验极为丰富的李舜臣。实际上,中国人知道,甚至韩国人也知道,...

《鸣梁海战》以少胜多,让人热血沸腾,为何让人不寒而栗?
答:这样一部不带任何反战思维的主旋律电影,用丰满的细节、宏大但不浮夸场面、热血的情节以及相对合理的过程讲述了一段以少胜多的传奇历史。我比较欣赏韩国做大片的态度,追求情绪饱满,煽情比好莱坞还厉害;特效宁缺毋滥,追求整体的真实氛围;野心体现在细节打磨而不是烧钱上场面。虽然《鸣梁海战》完全不符合...

鸣梁海战最后出现的是什么船
答: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是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朝名将李舜臣与入侵的日本丰臣政权在朝鲜半岛鸣梁海峡的一场海战。李舜臣将军利用鸣梁海峡的特殊地理特征在此以十二艘板屋船击退日舰三百三十余艘,创下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奇迹。板屋船(龟船),(韩语:판옥선),是约在朝鲜之役...

韩国与日本围绕G7的“面子之争”,何时才能落下帷幕?
答:最后就是韩国一直要求日本对历史进行道歉,但是日本一直没有道歉。首先日本和韩国之间的问题是从历史上带来的,双方有非常大的争端。其实不仅仅是近代,从古代开始,日本就一直对韩国图谋不轨。从16世纪就有李舜臣率领韩国海军痛击日本海军的事情,历史上称之为鸣梁海战,韩国方面称之为鸣梁大捷。此战中,...

鸣梁海战朝鲜为什么找中国帮忙?
答:鸣梁海战又称鸣梁大捷,即公元1597年10月26日,朝鲜王国海军将领李舜臣指挥朝军与日军在今韩国鸣梁海峡进行了一场海战。朝军利用鸣梁海峡特殊的地理特征以十二艘板屋船击退日军战船三百三十艘,成为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战争争议围绕鸣梁海战的争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有观点认为李舜臣是副手,实际指挥...

中国史上最壮阔的海战,是如何从历史书里抹去的
答:我并不特别喜爱看战争片,但回想一下,除了以李舜臣为中心的《鸣梁海战》,倒还看过一些海战片。有荷兰的《海军上将》,主角是勒伊特,指挥荷兰舰队重创了大英帝国海军;日本的《海军进行曲》,主角是东乡平八郎,指挥日本联合舰队打赢了对马海战;俄罗斯的《无畏上将高尔察克》,主角是高尔察克(就是被...

[电影推荐]韩国历史与人物
答:《摩加迪沙》(8.1分)</,索马里内战中的外交困境,展现了韩朝外交官在生死边缘的合作与分离,为两国关系史留下了独特的一页。《延坪海战》(6.6分)</,这场2002年世界杯期间的冲突,揭示了半岛局势的紧张与冲突,以及和平与战争之间的微妙平衡。《特工》(8.7分)</,基于真实事件改编,讲述在...

历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议但是却真实发生的事件?
答:1965年湖北江陵县出土了这把越王勾践剑,上面刻着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当时出土的时候,人们都惊呆了,经历了2300多年,没有一点锈迹。而且锋利无比,稍稍用力,16层材质轻易划破。此剑的工艺难度巨大。就算是现代技术仿制也是极为困难。

《鸣梁海战》怎么样?
答:知道在历史上,九鬼嘉隆仅仅因为比较屌、比较华丽的旗舰“日本丸”号被朝鲜大破,未被击沉,就惹得秀吉大怒而遭到罢免。按照这样,电影里遭到如此损失的加藤和藤堂应该会当场切腹。 电影里的日军指挥官来岛通総也表现的像个痴汉。明明你是优势方啊,我求求你不要采取分兵分波次进攻好不好我求求你!!

...朝鲜名将和明朝将士在朝鲜海联合与倭寇发生海战,现在有一部电影叫...
答:现在只有一部《鸣梁海战》,韩国拍的,去年上映的。据说明年会上映一部中韩合拍的电影,题材也是万历朝鲜战争,但也只是有这么个消息而已。描写这段历史的小说倒是有不少。推荐给你一个:《大明征伐录:壬辰风云》,写得挺不错的,而且是从中、日两个角度、两条线来描写这场战争。战争描写和各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