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演变 详解

作者&投稿:臾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言的演变 课文详解~

●课文说明

一、课文内容

本文选自《语文常谈》,全书共八篇,包括:1.语言和文字,2.声、韵、调,3.形、音、义,4.字、词、句,5.意内言外,6.古今言殊,7.四方谈异,8.文字改革。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原题为“古今言殊”,含四个标题: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选入课本时,删去了最后一节,并将前面三个小标题换为序数词一、二、三,题目也由作者改为“语言的演变”。

语言包括语音、语汇(也称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语言的演变同样也涉及这三个方面,其中语汇的变化最明显、最迅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文章先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接着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各种不同方式,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最后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全文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语言发展的全貌。

语言的演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现象,为了把这个复杂的问题说得浅显易懂,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综合运用了分类、举例、比较和引用等说明方法。

从分类说明看,文章先把语言的演变分为三大类,即语汇、语法和语音;再把这些大类分成小类,如语汇的变化,分为语汇的消失、出现、渗透和词义的变化、事物改变了名称;再把词义的变化细分为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弱化等。特别是语汇部分的分类说明,不仅说明了语汇变化的社会原因和内部原因,显示了语汇变化的梗概,而且细致地展示了语汇变化的具体特征,更易于为读者理解。

从举例说明看,有三种类型:一是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就从语音具有时代特征的角度说明了语言的演变,既明确,又使人感到有趣味。二是典型举例,如第一部分说明古今汉语差别大,就举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例子,从字形、语汇、语法等方面加以证明,有代表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又如在讲到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时,就举了《诗经·鲁颂·》这首诗,其中提到马的十六种名称,由于现代社会马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了,所以绝大多数现在已经不用了。三是列举举例,如用形声法说明汉字无论声母、韵母、声调都已有很大变化时,就列举了“江”“潘”“泣”“提”“通”“路”等一连串例子,非常明确。

从比较说明看,本文各部分都运用了这种说明方法,因为,没有古与今的比较,就无法说明语言在不断变化这个问题。因此,本文大量运用比较法,是非常有道理的。

从引用说明看,主要是引用资料,借以说明语言演变的情况。如以“涕”为例说明词义的转移,就引用了《庄子》和王褒的《僮约》;说明“信”与“书”古今不同,就引用了《世说新语》。这些引用针对性强,具有说服力。

二、学习重点

1.理清层次,把握重点。

课文的标题点明了本文论说的重点:语言的演变。这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问题,但是作者用通俗的语言,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地展示了语言的这一特征。教学时,应该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层次来说明这个问题的,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文章从人们的认识规律出发,第一部分用典型实例总说古今语言的发展变化,第二部分说明语汇的变化,第三部分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语汇的变化是重点,因为语汇的变化最快、最显著,在语文学习中最应该给予重视。

语汇的变化,内容比较复杂,课文中讲的也比较多,可以帮学生作一下梳理。文中谈到的变化情况:(一)语汇的消长:1.旧词消失: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2.新词出现:有些字眼儿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3.外来词渗透: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二)词义的变化:1.词义缩小:“几”“床”等;2.词义扩大:“江”“河”等;3.词义转移:“涕”“信”等;4.词义弱化:“很”“普遍”等。(三)事物改变了名称:1.词语替换;2.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把这些变化梳理清楚了,学生对语汇演变的种种情况、演变的原因也就比较清楚了。

2.迁移运用,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学习本文,了解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这就可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古汉语和现在的汉语不同,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本文语汇方面的变化讲得比较多,语法和语音讲得比较少,教学时,可以结合学过的文言文,补充一些语法和语音方面的例子,让学生作出解释,看看变化在哪里。语法方面,如古汉语中的“……者……也”句式、宾语前置、状语多用补语表示、极少使用量词等。语音方面,可介绍古诗词中因读音变化而影响押韵的词语。这些迁移,可以联系学过的文言课文,简明扼要,不求详解,只要能稍微增加一些了解就可以了。

●解题指导

一、本题旨在训练学生概括要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第一部分,从总体上举例说明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

第二部分,分类说明语汇变化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部分,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二、设计本题,意在让学生融会贯通,掌握语汇演变的主要内容。

1.语汇的消长

(1)旧词消失: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

(2)新词出现:有些字眼儿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

(3)外来词渗透: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

2.古今词义的变化

(1)词义缩小:“几”“床”等;

(2)词义扩大:“江”“河”等;

(3)词义转移:“涕”“信”等;

(4)词义弱化:“很”“普遍”等。

3.事物改变了名称

(1)词语替换;

(2)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

三、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意在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注意联系学过的有关知识、从各种渠道搜集有关材料,要体现出汉语语言的变化。

●教学建议

一、教学本文,可以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入手,也可以从学生学过的语汇、语法或语音的变化入手,引出“语言的演变”这个主题。

二、语汇的变化是重点。在梳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几点:(一)古今语汇变化较大,阅读古代著作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非今,要实事求是。比如古代“去”有“离开”意,不是今天的“往”;“是”经常当“这”讲,偶尔表示判断;“坐”有时是“因为”的意思等,不注意就会出错。当然“叶公好龙”的“叶”也不一定非要依古音读“shè”,如此等等。(二)因为语言在变,就不免会出现一些新的语汇和新的表达方法,只要社会上已经约定俗成,就要承认它们存在的合法性。(三)语言虽然在变,但就某一阶段说,不变是绝对的,因此某些词义、某些说法、某些句式还要认认真真掌握和使用。(四)因为语言在变,要想学好,就要下苦功,多熟悉。

三、讲解语法和语音的变化时,可由老师或请学生补充些例子,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演变的认识。

四、要重视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是用学到的知识和道理解释文言文中遇到的一些语言现象。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吕叔湘(1904—1998),中国语言学家。江苏省丹阳县人。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1938年回国,历任云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52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1977年5月起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曾任所长。一生曾任许多社会兼职。

吕叔湘先生长期从事汉语语法研究,是我国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人,同时在语言文字的应用和语文知识普及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语文论集》等。他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在社会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有《吕叔湘文集》(六卷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行世。

二、补充注释

朱熹的《论语集注》主要是集宋人的注释,兼采古注,而以发挥义理为主。其优点是注释简明扼要,阐发含意透辟,便于阅读;缺点是多用宋儒理学来解释,颇有不符原意的地方。

外来语、意译词、音译词、译音词:外来语,也叫外来词或借词,指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语。汉语的外来语,一般分为音译和意译两种。把别种语言中的词连音带义都接受过来的词就是音译词,如咖啡、沙发、苏打;利用汉语构词方式,把别种语言中的词所表示的概念介绍过来的词就是意译词,如电话、发动机、铁路。若再细分,音译词中还有一部分是译音加表意的词,如卡片、芭蕾舞、啤酒等,可称为译音词。

涕:《说文》:“涕,泣也。”段玉裁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说文》:“洟,鼻液也,从水,夷声。”《周易·萃卦·上六》:“赍咨涕洟。”孔疏:“自目出曰涕,自鼻出曰洟。”《诗·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哭泣的时候,眼泪鼻涕一起流下,所以汉朝以来有人把鼻液也叫“涕”。但是应当看到,并非汉以后诗文里所有的“涕”都指鼻液,也有人照古人的用法,仍然把眼泪叫做“涕”。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登岳阳楼》:“凭轩涕泗流。”这几个“涕”字,都是指的眼泪。

信:《说文》:“信,诚也。从人言。”段玉裁注:“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在这些古籍里,“信”都是“诚”的意思。说“信”在古代只指送信的人,那仅仅就其和书信有关的意义,古今用法相比较而言。若笼统地讲“信”在古代只指送信的人,就欠全面、欠确切了。

“俄而谢玄淮上信至,(谢安)看书竟,默然无言。”此句出自《世说新语·雅量》,原句为“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谢公,即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曾指挥过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谢玄,谢安之侄,东晋名将,曾在淝水之战中立下战功。此句是说谢安在战报传来时,不喜不忧,从容冷静,有大将风度。

三、关于语汇的演变

(一)新词的产生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新事物和新概念不断出现。随着新事物和新概念的出现,也相应地创造出一些新词来代表它们,以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

新词的产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的。

1.造词。造词是利用原有的材料和方法创造新词。例如,现代汉语“火”和“车”复合成新词“火车”,英语由highway加上前缀super构成新词“superhighway”(高速公路)。这些虽是新词,但是都是利用原有的材料和方法造出来的,人们对它们并不陌生,而是有似曾相识之感,掌握起来并不困难,所以一经创造出来,很快就被群众接受了,成了通用词汇的成员。

2.借词。对借用者来说,借词也是新词,这种新词都是随着事物和思潮的传入而借来的。例如,汉族本来没有沙发这种东西,后来沙发这种东西传入了汉族社会,于是也借来了它的名称“沙发”。我国的茶由陆路传入俄国,于是俄语就产生了依照北方方言发音的“чай”(茶)这个借词;由海路传入英国,英语就有了依照福建方言发音的“tea”(茶)这个借词。民族间的接触是经常发生的,因而各种语言大都有数量不等的借词。

只有把音和义都借过来的词,即一般所说的“音译词”才是借词。不过这种借词很少,一般情况是,根据本族语言的特点,对借词的音、义加以适当的改造。例如,英语的“mutton”(羊肉),借自法语的“mouton”(羊,羊肉),音与义都与原词有所不同。

意译词(“火车”“飞机”等)、仿译词(“马力”“蜜月”等)是汉语的自造词,并不是借词。

有的词,从甲语言借给乙语言,又从乙语言借给丙语言……周游列国,好像“旅客”似的。当然,词汇中“旅客”的旅游路线,不像人的旅游路线那么明确,还需要我们去仔细考察。有的词,从甲语言借出去(或者还周游了列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甲语言又从乙语言(或者丙语言)借了回来,对甲语言来说,这种词好像是个“归侨”。例如汉语“大风”──英语“typhon”──汉语“台风”。

一个词,如果从甲语言借给乙语言,又从乙语言借给丙语言,那么对乙语言来说,这个词是直接借入的,对丙语言来说,是间接借入的。这是词“旅游”的一种结果。

汉语的借词有两种特殊的现象。

①半借半译。新词的一部分是音译,另一部分是意译。例如,“剑桥”来自英语的“Cambridge”“Cam”音译为“剑”,“bridge”意译为“桥”;“新西兰”来自英语的“New
Zealand”,原来是个固定词组,借来以后,把“New”意译为“新”,“Zealand”音译为“西兰”,组合成一个词“新西兰”。

②音译加注。为了便于理解,在借用成分之后加上汉语的表示类名的成分或意译成分。例如,“沙丁鱼”“卡车”“沙皇”,都是在借用成分“沙丁”“卡”“沙”之后,分别加上表示类名的“鱼”“车”“皇”这些成分构成新词。

3.旧词新用。这是一种“旧瓶装新酒”的现象,指的是有的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被沿用下来,只保留在古文献里,成为旧词。后来由于交际需要,这些词又被“起用”,赋予新义,从而被改造成为现代语言的词汇的新成员。例如汉语的“革命”,在《易经》中就出现过,(《易经·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意思是“改朝换代”。它没有沿用下来。现代汉语又“起用”了它,意思是“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

4.词义分化。词义的分化可以产生新词。这种新词多与孳生它的词同音,但也不尽然。这里仅举汉语的一个例子。

“叉”,《说文》的解释是“手指相错也,从又一,象叉之形。”段玉裁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歧头皆曰叉。是以首笄曰叉,今字作钗。……此字(按:指“一”)今补。像指间有物也”。(《说文解字段注》121页,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影印本。)这就是说,从“叉”分化出了“钗”;现代汉语的“汊”(河流的分岔)、“杈”(一种用来挑柴草等的农具)、“杈”(旁出的树枝)、“衩”(“裤衩”的“衩”)、“衩”(衣裙两边开裂的缝子),也都是从“叉”分化出来的。

(二)旧词的消失

在词汇的发展过程中,有些词由于不为人们使用而逐渐消失。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种。

1.旧事物消失。在无文字的语言里,某种事物消失了,代表这种事物的词也就随之消失了。在有文字的语言里,代表已经消失了的旧事物的词很多保存在文献中。

2.社会生活的改变。以畜牧业为主的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跟牛、羊、马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对牲畜的区别极为严格,只要毛色、年龄、公母不同,就要用不同的词来代表它们。例如公马叫“骘”(zhì)、母马叫“”(shè)、后左脚白色的叫“”(zhù)、四条腿膝下都白的叫“”(zēng)、三岁或四岁的叫“”(táo)、七尺以上的叫“”(lái)……汉族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以后,人们不再重视牲畜肤色等方面的区别,因而它们的名称大大简化,从而引起大量旧词的消失,只用一个“马”称呼了。如果要加以区别,那就用短语来表示,如“白马”“大马”之类。

(三)词语替换

词语替换就是“事物改名”,是词汇发展中的常见的现象。从旧词被淘汰来说,这是旧词的消失,从新词出现来说,这是新词的产生。

词语替换现象的产生,有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变了,于是就用另外的词去代替原先代表那种事物的词,被替换下来的词也就逐渐消失了。解放以后,现代汉语中反映旧社会意识的词语改变了说法,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如“北平──北京”、“演员(艺人)──戏子”、“炊事员──厨子”,等等。有的词并不反映社会意识,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改变了说法,出现了词语的替换现象。下面是汉语词语替换的例子:

头 代替 首
  脖子 代替

  脸 代替 面
  眼 代替 目
  嘴
代替 口
  牙 代替 齿
  脚 代替 足
  电话
代替 德律风
  民主 代替 德谟克拉西

……

被替换下来的成分大都成了构词词素,有的仍以词的身份保留在词语中。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替换现象,原因相当复杂,有的我们能够说出,有的则还说不出替换的原由来。

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失,是词汇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但它们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更替关系,在各种语言中,旧的消失总比新的产生要少,词的数量是越来越多。此外,还产生了一些意义更概括和差别更细致的词。结果是词汇越来越丰富。

(选自《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四、关于词义的演变

词义演变的结果有三种,那就是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词义的扩大是指有些词原来概括和应用的范围比较狭小,可是后来它概括和应用的范围比以前广泛。

词义的扩大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类型是一个词的一个义项概括的范围扩大了,“手”原来是指身体的一部分,后来扩大到指“人”,如“拖拉机手”。这就是用部分来代替全体。又如“江”古代专指“长江”,后来变为指所有的江,由专门名词变为普通名词,概括的范围就扩大了。词义扩大的另一种类型是一个词概括的范围扩大,因而增加了新的义项,变成多义词。由于两种事物的特征、性质、功能相似,或者由于感觉上的相似,使用原来的词称呼另一种事物或感觉。这样便使一个词的意义扩大了,义项也比原来增多了。如“根”是植物茎干最下端吸收营养的器官,后来用它来指事物的本源,就产生了“祸根”“刨根问底”等词语。又如“健康”本指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现在我们说“思想不健康”,那就扩大到指思想意识有毛病了。再如“甜”和“苦”两个词,本来都指一种味觉,由于感觉的相似,后来扩展到形容幸福、愉快、舒适的感觉也叫甜,如“甜蜜”,凡是生活和工作上有困难或心情难受都叫苦,如“愁眉苦脸”。这样一来,一个词便增加了一个新的义项。随着词义的发展,词义概括的范围越宽,义项就增加得越多。

词义的缩小是指有的词原来概括的范围比较大,后来变得狭窄了。如“丈人”一词原指一般的年长的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这里“丈人”就是年长的人。唐朝以后,以妻父为“丈人”,从一般称呼变为专用称呼,以后一直沿用至今,词义明显地缩小了。

前面讲词义的扩大和缩小是指词义在概括范围大或小方面的变化。而词义的转移却是指词义由一个范围转到另一个范围里去了。如“权”的原义是“秤锤”,所以衡量轻重也叫权,如“权衡得失”就是衡量的意思,现在这个词的意思变为:人对事物有支配和指挥的力量就叫“权”,如“掌握大权”,这个“权”就是由权衡的意思转变过来的。“权”的原意几乎没有了,词义便发生转移。又如“涕”本来指“眼泪”,现在却指“鼻涕”,原义已经改变。英语的pen,俄语的перо原意是“羽毛”,后来人们用它来作书写工具,所以现在“钢笔尖”也叫pen、перо。

词义演变的三种结果中,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主要趋向,词义扩大使词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使语言在表达意义时能够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选自《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五、关于语法和语音的演变

人类语言的语法结构是千百年来的产物,是语言中最稳定的部分。语法比词汇的变化慢得多。但语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只是处于缓慢的演变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变化还是看得出来的。

语法的历史演变主要表现在类化、异化、实词虚化等方面。类化是指表示同一语法意义的几种形式由于其中一种形式的影响而统一起来的过程。词序的改变是类化的主要表现。在古汉语中,“动──宾”组合方式占优势,而“宾──动”式只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由于类化的作用,现代汉语中“宾──动”式已基本上消失了。再如,在古代日语中,“宾──动”组合方式占优势,“动──宾”处劣势,也是由于类化的作用,但现代日语已经几乎看不到“动──宾”组合方式了。此外也有类化还在进行之中的现象,例如英语修饰语按传统语法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而在当代英语中,修饰语却可以移到中心词后面。这就出现了“教师的书”既可用“the
teacher’s book”表示,也可用“the book of the
teacher”表示。用“of”表示原来属格所表示的意义,使修饰语后置,是类化规律的作用,但这种类化并未完成。

与类化相反,异化是指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某一种形式,在其他几种形式的影响下,发生异化的过程。例如,俄语动词“дать”(给)、“есть”(吃),在古代现在时的第一人称是:

单数第一人称   复数第一人称

дам       дамим

ем        едим

后来由于异化的作用,复数形式分别变成了“дадим”和“едим”,因为现代俄语中“ь”已消失,“ь”单独也就不起作用了。再如,法语是由拉丁语演变而来的,在演变过程中,由于语音的演变,重音之后的语音部分消失,词形变化大量减少,原有的某些词形变化消失,终使语法结构失去平衡。这就要求有新的语法形式予以补充,这方面的典型实例就是人称表示法的异化过程。以上事例告诉我们,异化实际上是一种补充,即创造新形式以弥补“空缺”,使失去平衡的语法结构再度平衡,进而使语法结构体系更加严密。

实词虚化是指表示词汇意义的实词逐渐变成单纯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这是词汇补充语法的例证。例如,现代汉语中的时态助词“了”“着”“过”在古代汉语里是没有的,它们是隋唐以后逐步发展出来的。“了”最初是“完了”的意思,南北朝时,“了”已经半虚化为“终了”之意。到了唐代,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了”已完全虚化为表示动作完成的时态助词。“着”最初写为“著”,表示“附著”“著落”意思。到唐代以后,“著”已作“着”,完成了实词虚化过程。“过”是从“过去”的“过”演变而来的。又如,古代汉语中只有少数表示主从关系的连词,而现在的“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即使……也”等,都是在最近一个历史时期中出现的。“关于”“对于”“通过”以及“──上、──下、──起、──住”等,也都正在实词虚化,逐渐成为表示语法意义的助词。再如,英语里的助动词“have”,俄语系词“быть”也都是实词虚化的结果。

语法规则的民族性决定了每一种语言语法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但它们发展的趋势是雷同的。未来的语法将日益精密和完善,抽象性和概括性将大大增加,规律也将更为整齐,以之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选自倪明亮著《人类语言纵横谈》,中信出版社1992年版)

汉语语音的演变就很有规律性,从其演变现象可以概括为公式。例如,汉语语音的浊音清化就是一条语音规律。在代表中古汉语的隋唐时期,其语音中有一整套全浊声母。后来,这些全浊声母逐渐朝着同部位同方法的清声母演变。到近古时期,元代周德清著《中原音韵》中全浊声母大部分已经消失,这标志着浊音清化过程已基本完成。至今,现代汉语普通话里,一个全浊声母也没有了。浊音清化规律是:第一,全浊塞音和塞擦音声母,一律演变为同部位的清声母,属平声字的变为同部位的送气清声母,属仄声字的变为同部位的不送气声母,如表4所示。

表4 浊音演变规律简表



第二,全浊擦音声母一般变为同部位的清擦音,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如表5所示。

表5 全浊演变规律简表



中古时期全浊擦音声音演变结果例字Z(邪)S寺、颂续、序、详(禅)睡、逝、树(匣)雄、学、贤x华、滑、黄

通过表4、5的例子可知,汉语语音演变规律的成效主要在辅音方面,而辅音作为声母尤为突出。

(选自倪明亮著《人类语言纵横谈》,中信出版社1992年版)

六、教学《语言的演变》的一些想法(张中行)

(一)关于讲课文

课文条理清楚,深入浅出,不少概括的甚至抽象的知识,总是用“能近取譬”的办法讲得浅易明白,所以讲解不会有什么困难。自然也要适当组织,分别轻重。课文分一、二、三,共三节。一是总说语音、语汇、语法的变化,二是说语汇的变化,三是说语法、语音的变化。语汇的变化是重点,因为变化最大,在语文的学习中应注意之点最多。语法、语音的变化列为其次;但也不可轻视,因为语文课有文言教材,想学好文言,古今语言文字的语法,语音差异就必须知其梗概。

语汇,也可称为“词汇”,课文谈得多,内容比较复杂,帮助学生整理一下也许是必要的。比如可以顺序排列多少种情况:(一)不变的情况:有些词,古今都用,意义相同。(二)变的情况:

比较流行也最容易理解的说法来源于瓷器china一词,还有一种说法也比较流行,China与两千多年前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Chin”有关。英文中“秦”音译成Chin,加上a,就是秦人居住的国家。

有一种说法比较新颖也更有说服力,认为China来源于中国的丝绸。
上海东华大学教授周启澄曾在2002年公布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他认为,按照欧洲语言的演变历史,在古希腊文明时期,中国的丝绸已经通过远古“丝绸之路”来到欧洲,于是希腊语中出现了“丝”这一词汇“seres”,而希腊人称呼中国也是“Seres丝国”。
古罗马的拉丁文则继承了古希腊文字,根据自己的发音作了稍微的改动,罗马的拉丁文中“Sinae”意思是“丝国”说的就是中国,罗马人称呼中国人“Serica”丝国人,罗马人把长安称为Serica metropolis,丝绸之都。
法语中“丝绸”chine则来源于拉丁文的Sina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从法文“过渡”到现代英文China一词。

周教授的“丝绸说”,应该比“瓷器说”和“秦朝说”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历史脉络,毕竟丝绸的发明要远远早于瓷器的发明和秦帝国。
【圣经-创世纪】第15章无删减版的原文记述:“迦南人中的希尼人Sinites到了中国,留在这里的迦南人,神要以色列人杀死那些当地的迦南人”。
波斯语的希尼Cini是中国人,希尼斯坦Cinistan则是中国斯坦,希的发音都像“丝”。不管是希腊语的Seres,拉丁语的Sinae,希伯来语的Sini,波斯语或其他语言的Cina,都是从古希腊语演化后的拉丁语转变而来,都发“希”音,且都与“丝绸”有关。
而Sino则是从希腊化的拉丁语Sinae而来,被引申为“中国的”或“东方的”意思,通常不单独使用,而作为一个名称的连接词出现。

Sino和Chinese是类似的含义,但比Chinese更具有褒义,后来发展出的Sinology,是“东方逻辑”或“东方学”的意思。英国人把非洲人叫“黑鬼Nigger”,而将黄种人称为“Chinese”。
因为在英语中, 加后缀“-ese”来表示那些他们认为“低等的”,“弱小的”, “怪异的”, 甚至“带有疾病的”,“从虫子演变而来“的种族。
比如中国人Chinese,日本人Japanese,越南人Vietnamese,葡萄牙人Portuguese,缅甸人Burmese,刚果人Congolese,尼泊尔人Nepalese,Sudanese苏丹人。
而他们用后缀“-an“来表示那些所谓“优等“的种族,例如美国人American,加拿大人Canadian,英国人Britain,德国人German,澳大利亚人 Australian、奥地利人 Austrian等等。
扩展资料:
在英语中,把china中的字母c变成大写就是中国China,c字母小写就是瓷器china,因为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就是瓷器,瓷器就是中国,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凭此就说中国一词来源于瓷器,这种说法似乎牵强。
其实瓷器在英语里的规范说法是porcelain,瓷器的前身是陶器pottery,陶器胎质疏松容易渗水,而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改用更致密的胎体,然后表面施釉后烧制出来的器皿。这种工艺东汉以后才出现,而国外称呼中国显然不是东汉以后才有,因此这种说法看上去有道理,但经不住推敲。
有人说中国在商代就有了瓷器,但那只是在泥胎里加上一些磨碎了的长石或加细沙,这只是增加了硬度的陶器,而且表面没有施釉,还是解决不了表面渗水的问题,工艺改良了的陶器远远不能称之为瓷器。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
古代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的了,幸而留传下来一些古代的文字。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如实记录,但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其中有些是离语言不太远的,通过这些我们可以对古代语言的演变获得一定的认识。为了具体说明古代和现代汉语的差别,最好拿一段古代作品来看看。下面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战国策》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篇的头上一段: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把这一段用现代话来说一遍,就会发现有很大的差别。不能光看字形。光看字形,现代不用的字只有四个:昳、曰、孰、吾。可是联系字的意义和用法来看,真正古今一致的,除人名、地名外,也只有12个字:八、我、能、城、国、不、客、从、来、坐、谈、问。大多数的字,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大致说来,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意义没有改变,但是现在不能单用,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有的构词的能力还比较强,如:形、貌、衣、镜、北、何、自、信、日、外;有的只在极少数词语里出现,如:丽 (美丽、壮丽)、朝(朝霞、朝气、朝发夕至)、窥(窥探、窥测)、妻(夫妻、妻子)、甚(欺人太甚)。
第二种情形是意义没有改变,可是使用受很大限制。例如:作为连词的“而”“与”,只见于一定的文体;表示从属关系的“之”只用于“百分之几”“原因之一”等等;起指代作用的“者”只用于“作者”“读者”等等;“美”现在不大用于人,尤其不用于男人 (“美男子”口语不说,也不能拆开);“有余”现在能懂,但不大用,“八尺有余”现在说“八尺多”。
第三种情形是这里所用的意义现代已经不用,尽管别的意义还用。例如:修(长)、服(穿、戴)、谓(对……说)、其(他的;“其余”“其中”“其一”里的“其”是“那”的意思)、公(尊称)、及(比得上)、君(尊称)、也(助词;现代的“啊”只部分地与“也”相当)、旦(“旦日”,“明日”,这里作“次日”讲)、之(他)、若(比得上)。还有一个“尺”字,似乎应该属于古今通用的一类,可是这里说邹忌身长八尺有余,显然比现在的尺小,严格说,“尺”的意义也已经改变了(汉朝的一尺大约合现在七寸半,这里的尺大概跟汉朝的差不多)。
在语法方面,也有不少差别。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底下“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代句法相同。“君美甚”现在说“您漂亮得很”,当中必须用个“得”字。“忌不自信”也是古代的句法,现代的说法是“邹忌不相信自己 (比徐公美)”,不能把“自己”搁在动词前边,搁在前边就是“亲自”的意思(如“自己动手”),不是动作对象的意思(“自救”“自治”“自杀”等,是古代句法结构遗留在现代语里的合成词)。“客从外来”现在说“有一位客人从外边来”,“客人”前边得加个“一位”,头里还要来个“有”字,否则就得改变词序,说成“从外边来了一位客人”。“与坐谈”也是古代语法,现在不能光说“和”,不说出和谁,也不能愣说“坐谈”,得说成“坐下来说话”。“不若君之美”的“之”字,按照现代语法也是多余的。
这短短的一段古代的文字,大多数的字都是现在还用的,可是仔细一分析,跟现代汉语的差别就有这么大。

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例如《诗经·鲁颂》的《駉》这一首诗里提到马的名称就有16种:“驈”(身子黑而胯下白的),“皇”(黄白相间的),“骊”(纯黑色的),“黄”(黄而杂红的),“骓”(青白杂的),“駓”(黄白杂的),“騂”(红黄色的),“骐”(青黑成纹像棋道的),“驒”(青黑色而有斑像鱼鳞的),“骆”(白马黑鬃),“駵”(红马黑鬃),“雒”(黑马白鬃),“駰”(灰色有杂毛的),“騢”(红白杂毛的),“驔”(小腿长白毛的),“鱼”(两眼旁边毛色白的)。全部《诗经》里的马的名称还有好些,再加上别的书里的,名堂就更多了。这是因为马在古代人的生活里占重要位置,特别是那些贵族很讲究养马。这些字绝大多数后来都不用了。别说诗经时代,清朝末年离现在才几十年,翻开那时候的小说像《官场现形记》之类来看看,已经有很多词语非加注不可了。
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古代席地而坐,没有专门供人坐的家具,后来生活方式改变了,坐具产生了,“椅子”“凳子”等字眼也就产生了。椅子有靠背,最初就用“倚”字,后来才写做“椅”。凳子最初借用“橙”字,后来才写做“凳”。桌子也是后来才有的,古代只有“几”“案”,都是很矮的,适应席地而坐的习惯,后来坐高了,几案也不得不加高,于是有了新的名称,最初就叫“卓子” (“卓”是高而直立的意思),后来才把“卓”写做“桌”。
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虽然汉语对于外来语以意译为主,音译词 (包括部分译音的)比重较小,但是数目也还是可观的。比较早的有葡萄、苜蓿、茉莉、苹果、菠菜等等,近代的像咖啡、可可、柠檬、雪茄、巧克力、冰淇淋、白兰地、啤酒、卡片、沙发、扑克、哔叽、尼龙、法兰绒、道林纸、芭蕾舞等等,都是极常见的。由现代科学和技术带来的外来语就更多了,像化学元素的名称就有一大半是译音的新造字,此外像摩托车、马达、引擎、水泵、卡车、吉普车、拖拉机、雷达、爱克斯光、淋巴、阿米巴、休克、奎宁、吗啡、尼古丁、凡士林、来苏水、滴滴涕、逻辑、米(米突)、克(克兰姆)、吨、瓦(瓦特)、卡(卡路里)等等,都已经进入一般语汇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比如有了桌子之后,“几”就只用于“茶几”,连炕上摆的跟古代的“几”十分相似的东西也叫做“炕桌儿”,不叫做“几”了。又如“床”,古代本是坐卧两用的,所以最早的坐具,类似现在的马扎的东西,叫做“胡床”,后来演变成了椅子,床就只指专供睡觉用的家具了。连“坐”字的意义,古代和现代也不完全一样:古代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差不多,所以《战国策》里说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坐行就是膝行 (蒲服即匍匐);要是按现代的坐的姿势来理解,又是坐着又是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再举两个名称不变而实质已变的例子。“钟”本是古代的乐器,后来一早一晚用钟和鼓报时,到了西洋的时钟传入中国,因为它是按时敲打的,尽管形状不同,也管它叫钟,慢慢地时钟不再敲打了,可是钟的名称不变,这就跟古代的乐器全不相干了。“肥皂”的名称出于皂角树,从前把它的荚果捣烂搓成丸子,用来洗脸洗澡洗衣服,现在用的肥皂是用油脂和碱制成的,跟皂角树无关。肥皂在北方又叫“胰子”,胰子原来也是一种化妆用品,是用猪的胰脏制成的,现在也是名同实异了。
也有一些字眼的意义变化或者事物的名称改变,跟人们的生活不一定有多大关系。比如“江”原来专指长江,“河”原来专指黄河,后来都由专名变成通名了。又如“菜”,原来只指蔬菜,后来连肉类也包括进去,到菜市场去买菜或者在饭店里叫菜,都是荤素全在内。这都是词义扩大的例子。跟“菜”相反,“肉”原来指禽兽的肉,现在在大多数地区如果不加限制词就专指猪肉,这是词义缩小的例子 (“肉”最初不用于人体,后来也用了,在这方面是词义扩大了)。“谷”原来是谷类的总名,现在北方的“谷子”专指小米,南方的“谷子”专指稻子,这也是词义缩小的例子。
词义也可以转移。比如“涕”,原来指眼泪,《庄子》里说:“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可是到汉朝已经指鼻涕了,王褒《僮约》里说:“目泪下,鼻涕长一尺”。又如“信”,古代只指送信的人,现在的信古代叫“书”,《世说新语》:“俄而谢玄淮上信至,[谢安]看书竟,默默无言”,“信”和“书”的分别是很清楚的。后来“信”由音信的意思转指书信,而信使的意思必得和“使”字连用,单用就没有这个意思了。
词义也会弱化。比如“很”,原来就是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可是现在已经一点也不狠了,例如“今天很冷”不一定比“今天冷”更冷些,除非“很”字说得特别重。又如“普遍”,本来是无例外的意思,可是现在常听见说“很普遍”,也就是说例外不多,并不是毫无例外。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事物怎样改变了名称,那么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像前边分析《战国策》那一段文字的时候已经讲过的,很多古代的单音词现代都多音化了。这里再举几个人体方面的例子:“耳”成了“耳朵”,“眉”成了“眉毛”,“鼻”成了“鼻子”,“发”成了“头发”。有的是一个单音词换了另外一个单音词,例如“首”变成“头” (原来同义),“口”变成“嘴”(原来指鸟类的嘴),“面”变成“脸”(原来指颊),“足”变成“脚”(原来指小腿)。有些方言里管头叫“脑袋”“脑壳”,管嘴叫“嘴巴”,管脸叫“面孔”,管脚叫“脚板”“脚丫子”,这又是多音化了。
动词的例子:古代说“食”,现代说“吃”;古代说“服”或“衣”,现代说“穿”;古代说“居”,现代说“住”;古代说“行”,现代说“走”。形容词的例子:古代的“善”,现代叫“好”;古代的“恶”,现代叫“坏”;古代的“甘”,现代叫“甜”;古代的“辛”,现代叫“辣”。
字眼的变换有时候是由于忌讳:或者因为恐惧、厌恶,或者因为觉得说出来难听。管老虎叫“大虫”,管蛇叫“长虫”,管老鼠叫“老虫”或“耗子”,是前者的例子。后者的例子如“大便”“小便”“解手”“出恭” (明朝考场里防止考生随便进出,凡是上厕所的都要领块小牌子,牌子上写着“出恭入敬”)。

语法方面,有些古代特有的语序,像“吾谁欺?”“不我知”“夜以继日”,现代不用了。有些现代常用的格式,像“把书看完”这种“把”字式,“看得仔细”这种“得”字式,是古代没有的。可是总起来看,如果把虚词除外,古今语法的变化不如词汇的变化那么大。
语音,因为汉字不是标音为主,光看文字看不出古今的变化。现代的人可以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就掩盖了语音变化的真相。其实古今的差别是很大的,从几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来。第一,旧诗都是押韵的,可是有许多诗现在念起来不押韵了。例如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róng)。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shēng)。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chéng)。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qíng)。”这还是唐朝的诗,比这更早一千多年的《诗经》里的用韵跟现代的差别就更大了。其次,旧诗里边的“近体诗”非常讲究诗句内部的平仄,可是许多诗句按现代音来读是“平仄不调”的。例如李白的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郭”“白”“一”“别”四个字原来都是入声,归入仄声,可是现在“郭”“一”是阴平,“白”“别”是阳平,于是这四句诗就成为“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了。又其次,汉字的造字法里用得最多的是形声法,常常是甲字从乙字得声,可是有许多这样的字按现代的读音来看是不可理解的。例如“江”从“工”得声,“潘”从“番”得声,“泣”从“立”得声,“提”从“是”得声,“通”从“甬”得声,“路”从“各”得声,“庞”从“龙”得声,“移”从“多”得声,“谅”从“京”得声,“悔”从“每”得声,等等。
从上面这些事例看来,汉字的读音,无论是声母、韵母、声调,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