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朝世系表(包括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

作者&投稿:海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各朝代各时期有多少人口呀?~

我国现存的最古人口统计数字是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王朝创建人夏禹时的人口记录。

根据《帝王世纪》,当时的人口为13553923人。
这一数字以后为历代史书所采用,成为世界各国最古人口数字之一。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人口为13714923人。在奴隶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加战乱频繁,全国人口始终停滞在一千万左右。
进入封建社会时期,人口发展较快。
西汉平帝元始2年(公元2年)全国在籍人口为59594978人(《汉书》地理志)。
东汉桓帝永寿3年(公元157年)为56486856人(《晋书》地理志)。以后经历三国分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已,人口颇有减少。

在公元六世纪末,隋朝建立以后,全国重归统一,炀帝大业5年(公元609年)全国在籍人口恢复到46,019,956人(《隋书》卷29,《通考》户口1)。
唐代统治达250年,政局安定。玄宗天宝14年(公元755年)人口数字最高达52,919,309人(《通典》食货7),同西汉最高数字相比。仅少600多万。

九世纪中期以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战乱将引近百年。人口又一度减少。
公元976年宋朝统一全国。真宗景德3年(公元1006年)全国在籍人口恢复到16,280,254人(《宋会要辑稿》食货12)。
徽宗大观4年(公元111O年)达到46,734,784人(《宋史》地理志)。北宋全期,人口没有超过唐代最高数字。

十一世纪初期,金人入侵统治黄河流域,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全国政局又陷于南北对峙。
在公元1193—1195年之间,宋金两朝在籍人口合计曾达76,335,486人(《据《通考》户口2所载南宋口数,《金史》食贷志所载金口数合计)。

元代统治中国近90年(公元1279—1368年)。
世祖至元28年(公元1291年)全国在籍人口为59,848,964人(《元史》卷16世祖本纪13)。

明朝统治全国近三百年,留有详细的人口记录。
太祖洪武14年(公元1381年)全国户数为10,654,362户,口数为59,873,305人,每户平均口数5.62人(《明太祖实录》卷140)。
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全国户数为11,415,829户,口数为66,598,337人(《明成祖实录》卷26)。
整个明代历年在籍人口数字介于5,000—6,700万之间。

清朝时期人口增殖最快。顺治、康熙、雍正三代只有人丁数,没有人口数。一般所称口数包括男女老小在内,指的是全部人口总数。丁数是把每户所出壮丁人数,只指成年男子可任军役和劳役的数字;每户丁数平均只有一至二人,而人口总数每户平均都在5人左右。
顺治、康熙、雍正三代,人丁数历年都在两千万左右,估计人口总数均在六千万至一亿人左右。到乾隆年间,丁赋(人头税)并入地税,以后滋生人丁不再课税,人口隐瞒少了,人口增加甚快。
乾隆6年(公元1741年)在籍人口总数为143,411,559人(《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57),这在中国历史上全国总人口数第一次达到一亿以上。
到乾隆28年(公元1763年),人口总数为204,209,828人(《清实录·高家实录》卷701)。
乾隆59年(公元1794年)人口总数为313,281,795人(《清实录·高宗实录》卷1467)。从乾隆6年到乾隆59年,经历53年,人口由1.43亿增加到3.13亿。乾隆是清朝极盛时期,五十年内人口翻一番是完全可能的。道光14年(公元1834年)人口总数为401,008,574人(《清实录·宣宗实录》卷261),全国人口第一次增加到4亿以上
。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生产力在增长中,全国人口从1亿迅速增长到4亿。

严格来说是商朝,延续600年时间里国王的权利一直都没有旁落过。
如果只是朝代的苟且延续的话,那就是周了

中国朝代历史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顺序表: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民国再共和,
代代往下传
夏商周春秋.战国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西汉 新朝东汉 三国吴 229-280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316 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420-581 隋朝 581-618 杨坚 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长安 五代十国 907-960 宋朝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26个朝代

按时间,从里现在最远时间的朝代排列到离现在时间最进的朝代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对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朝代至此完。

中国历史朝代简表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前1600-1100 汤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镐
东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战国 前475-221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阳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汉高祖 长安
新朝 8-23 王莽 长安
东汉 25-220 光武帝 洛阳
三国 魏 220-265 曹操 洛阳 蜀 221-263 刘备 成都
吴 229-280 孙权 建业
西晋 265-316 司马炎 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 建康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420-581
隋朝 581-618 杨坚 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长安
五代十国 907-960
宋朝 北宋 960-1127 赵匡胤 开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临安
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兴庆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 北京

1、夏:帝禹;太康失国,羿代夏政,后少康复国,桀亡国;2、商:汤;末代帝王帝辛(纣王)3、周:武王(发);亡国:周赧王(延)4、秦:始皇帝(政);亡国:秦王子婴;5、汉:高祖刘邦;亡国:献帝刘协6、三国:魏:文帝曹丕;亡国:元帝曹奂;

夏朝
约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县禹商朝
约前1675-1029年 亳河南商丘汤周西周约前1029-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周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春秋
前770-476年

战国
前475-221年

秦朝
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汉新朝9-23年

王莽
汉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三国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三国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
三国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西晋265-316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晋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十六国
304-439

南朝宋420-479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南朝齐479-502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
南朝梁502-557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南朝陈557-589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北386-534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北朝魏
洛阳河南洛阳

北朝东魏534-550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
北朝西魏535-556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
北朝北齐550-577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
北朝北周557-581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
581-618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唐朝
618-907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五代十国后梁907-923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
五代十国后唐923-936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
五代十国后晋936-947汴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
五代十国后汉947-950汴河南开封汉高祖刘暠
五代十国后周951-960汴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
宋北宋960-1127开封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宋南宋1127-1279临安浙江临安宋高宗赵构辽国
907-1125皇都辽宁辽国耶律阿保机大理
937-1254太和城云南大理

西夏
1032-1227兴庆府宁夏银川


1115-1234会宁阿城(黑)金太祖阿骨打金
1115-1234中都北京


1115-1234开封河南开封

元朝
1206-1368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明朝
1368-1644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清朝
1616-1911北京北京皇太极中华民国
1912-1949南京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北京

历代朝代表
答:十六国里有两个秦,氐族苻健的前秦和羌族姚苌的后秦。后秦是反前秦建立的,也自称秦,故以前后秦区分。“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且像孙功达《氐族研究》所称,还是“最早尝试由少数民族来统一全国”的历史政权。“先秦”通常指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之前,特指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历朝一览表 中国朝代速记歌诀
答:1、朝代时间表:夏朝前2100年-前1600年;商朝前1600年-前1066年;西周前1066年-前771年;东周前770年-前256年;秦朝前221年-前206年;西楚前206年-前202年;西汉前206年-23年;新朝8年-23年;东汉25年-220年;三国220年-280年;西晋265年-316年;东晋317年-420年;南北朝420年-581年;...

中国古代各朝代建立与灭亡时间
答:黄帝:公元前2495年-公元前2395年 共计:100年 尧:公元前2168年-公元前2097年 共计:71年 舜:公元前2097年-公元前2037年 共计:60年 禹:公元前2029年-公元前1978年 共计:51年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共计:470年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共计:554年 周朝:公元...

古代历史各朝代的顺序
答:11、唐:(618年-907年),是隋朝后的新的大一统王朝。12、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13、宋(北宋-南宋):(960年-1279年)分为北宋,南宋两个时期,历经18位皇帝。14、元:(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15、明:(1368年-1644年),是由...

中国古代各朝代顺序表中国古代各朝代顺序是怎样的
答:1、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秦朝、楚汉相争、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220年-280年)、蜀汉、孙吴、西晋、东晋、十六国(304年-439年)、南朝(420年-589年)、南齐、南梁、南陈、北朝(386年-581年)、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前期」、武周、唐朝「中后期」、五代(907...

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顺序及年份 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顺序及时间是什么...
答: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顺序及年份 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顺序及时间是什么1、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2、夏朝: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3、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4、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5、...

古代各个朝代的顺序及年份
答:开封 河南开封(注:1206年元太祖建立蒙古帝国;1271年元世祖至元8年改国号“元”;1279年统一中国)元朝

中国历朝历代的先后顺序排列
答:11.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朝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朝代是界定某一个政权时期的名词,“朝代名称”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

中国古代各朝代顺序表!
答: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 朝代名称是由什么决定的 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

中国古代史上各个朝代的名称建立者建立时间
答:中国古代史上各个朝代的名称建立者建立时间如下:一、奴隶社会:1、虞朝:约前36世纪初-约前21世纪初有虞(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黄帝颛顼虞幕。2、夏朝:约前2070年-前1600年斟_阳城(今河南洛阳)(今河南登封)夏王禹夏王启夏王少康。有穷:前1981年-前1973年_(今河南滑县)有穷王夷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