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特点

作者&投稿:姬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温州是什么气候~

温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灾害频繁。

(一)冷热适中、热量丰富。

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这是人类活动最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6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4%。全年>0℃活动积温约650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

温州市各地平均年雨量约1800毫米,比我国同纬(500-1500毫米)多得多。既是全省降水资源最丰地区,又是我国多雨地带,与世界同纬相比雨量之多尤为突出,因地球上该纬度区的其他各国多为干旱的沙漠气候所占据,年雨量大部地区在100毫米以下,因此,我市的年雨量要超过同纬平均值的好几倍。

大气中的水汽是成云致雨,产生许多声声色色,千姿百态的云天现象的原因所在,我市有仅以温暖多雨著称,空气中水汽含量也极为丰富,年平均水汽压达18-19百帕,居全省首位,年平均相对湿80%左右,山区和海岛更大些,也是省相对湿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季风是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强大的蒙古高压,温暖的海洋是低压,温州盛行偏北冬季风。相反,夏季海洋是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我市盛行偏南风(或偏东风),随着风向的季节交替,气温、降水、温度等主要气候要素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年变化。冬季风干燥,寒冷,夏季风湿润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稳定的偏北风,天气晴朗,春夏之间季风交替频繁,阴雨多,气候变化复杂。

温州春夏秋冬四季俱全,且各季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与温州同纬的世界各国,最冷月温度平均在15℃左右,大多只有春夏秋三季,而我国的西部高原有长冬而无盛夏。对照同纬,四季更替十分鲜明。

(四)气候类型多样,天气灾害频繁

本市地形复杂,岛屿、海洋、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区样样多有,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气候条件,有利发展多种经营以及交通、旅游、能源等综合开发利用。但由于季风活动变化,使光、热、水在时间、究竟上分配不均,风云雨雪嬗变明显,台风、洪涝、干旱、大风、冰雹,低温阴雨等灾害时有发生,给工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带来较大影响。温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灾害频繁。

(一)冷热适中、热量丰富。

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这是人类活动最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6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4%。全年>0℃活动积温约650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

温州市各地平均年雨量约1800毫米,比我国同纬(500-1500毫米)多得多。既是全省降水资源最丰地区,又是我国多雨地带,与世界同纬相比雨量之多尤为突出,因地球上该纬度区的其他各国多为干旱的沙漠气候所占据,年雨量大部地区在100毫米以下,因此,我市的年雨量要超过同纬平均值的好几倍。

大气中的水汽是成云致雨,产生许多声声色色,千姿百态的云天现象的原因所在,我市有仅以温暖多雨著称,空气中水汽含量也极为丰富,年平均水汽压达18-19百帕,居全省首位,年平均相对湿80%左右,山区和海岛更大些,也是省相对湿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季风是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强大的蒙古高压,温暖的海洋是低压,温州盛行偏北冬季风。相反,夏季海洋是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我市盛行偏南风(或偏东风),随着风向的季节交替,气温、降水、温度等主要气候要素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年变化。冬季风干燥,寒冷,夏季风湿润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稳定的偏北风,天气晴朗,春夏之间季风交替频繁,阴雨多,气候变化复杂。

温州春夏秋冬四季俱全,且各季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与温州同纬的世界各国,最冷月温度平均在15℃左右,大多只有春夏秋三季,而我国的西部高原有长冬而无盛夏。对照同纬,四季更替十分鲜明。

(四)气候类型多样,天气灾害频繁

本市地形复杂,岛屿、海洋、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区样样多有,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气候条件,有利发展多种经营以及交通、旅游、能源等综合开发利用。但由于季风活动变化,使光、热、水在时间、究竟上分配不均,风云雨雪嬗变明显,台风、洪涝、干旱、大风、冰雹,低温阴雨等灾害时有发生,给工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带来较大影响。

温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 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这是人类活动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6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4%。全年>0℃活动积温约650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季风是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强大的蒙古高压,温暖的海洋是低压,温州盛行偏北冬季风。相反,夏季海洋是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我市盛行偏南风(或偏东风),随着风向的季节交替,气温、降水、温度等主要气候要素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年变化。冬季风干燥,寒冷,夏季风湿润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稳定的偏北风,天气晴朗,春夏之间季风交替频繁,阴雨多,气候变化复杂。   温州春夏秋冬四季俱全,且各季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与温州同纬的世界各国,最冷月温度平均在15℃左右,大多只有春夏秋三季,而我国的西部高原有长冬而无盛夏。对照同纬,四季更替十分鲜明。

气候:

温州市为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温度适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19.4摄氏度,1月份平均气温4.9-9.9摄氏度,7月份平均气温26.7-29.6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饮食:

温州居民,自古喜食海鲜。生食海鲜,是温州人饮食的一个重要特点。远古四五千年前,已有吃蛇蛤、喜生吃海鲜的记述。生食海鲜,最具特色的是吃江蟹、牡蛎肉,现仍是温州的风味菜肴。

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如东莞佛山苏州无锡嘉兴这些城市的发展潜力温州比不上,温州独立一方只是偏居浙南闽北一隅的中心城市,只能带领几个周边山区和沿海的小城市。

但温州城市特性还是比较强,全国来说现在大部分城市完全没有个性,没意思,在温州游山玩水很方便,温州十大支柱产业最高的是电气行业,并不是鞋帽小商品类,也有出现千亿企业青山集团,除了城建不行,温州其它不差。

扩展资料: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和丽水地区的缙云、青田、景宁畲族自治县相接,北和东北与台州地区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为界。全境介于北纬27°03’~28°36′,东经119°37′~121°18′之间。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属浙南中山区,迤东高度逐渐降低为丘陵地,东部是沿海平原。全市陆地总面积11784平方千米,海区负200米等深线以内的面积6.67万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州



温州气候特点:  温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湿度蒸发较小。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季风显著;气候多样。   (一)冷热适中、热量丰富   温州常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这是人类活动最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根据温州气象台历年各月逐日逐时气温记录及人的冷热舒适要求,温暖舒适期(10-28℃)每年长达9个月,出现时数可达6500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4%。全年>0℃活动积温约6500℃,无霜期275天,是全省热量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   温州市各地平均年雨量约1800毫米,比我国同纬(500-1500毫米)多得多。既是全省降水资源最丰地区,又是我国多雨地带,与世界同纬相比雨量之多尤为突出,因地球上该纬度区的其他各国多为干旱的沙漠气候所占据,年雨量大部地区在100毫米以下,因此,我市的年雨量要超过同纬平均值的好几倍。   (三)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季风是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有显著变化的现象,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强大的蒙古高压,温暖的海洋是低压,温州盛行偏北冬季风。相反,夏季海洋是高压,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我市盛行偏南风(或偏东风),随着风向的季节交替,气温、降水、温度等主要气候要素也随之发生明显的年变化。冬季风干燥,寒冷,夏季风湿润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稳定的偏北风,天气晴朗,春夏之间季风交替频繁,阴雨多,气候变化复杂。   温州春夏秋冬四季俱全,且各季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与温州同纬的世界各国,最冷月温度平均在15℃左右,大多只有春夏秋三季,而我国的西部高原有长冬而无盛夏。对照同纬,四季更替十分鲜明。温州饮食习惯:主食
市区以大米为主食,小麦粉为辅。山区、半山区、海岛渔村以番薯、玉米等杂粮为主食。麦类次之,大米甚少,故昔有“种到老,苦到老,番薯丝吃到老”的民谣、农村水稻地区丰年以大米为主食,杂粮稍少;歉年以番薯丝为主,掺米同煮。80年代,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主食结构随之改变,平原地区都吃细粮,山区和渔区大米比重亦不断增大,粗粮大部作为饲料。
粮食复制品种类繁多,家常食品有面条、麦饼、包子、馒头、粉干(丝)、饺子、米饼、松糕、水晶糕等、成食佐料多为猪肉、炊虾、鲜笋、咸莱;甜食佐料刚为白糖、肥肉、芝麻、豆砂。
瓯菜
瓯菜源远流长,自成体系,为浙江菜系的四个流派之一。从宋代发展至今温州已筛选出250多R美食佳肴,大多以鱼虾蟹贝为主料,传统特色菜有马铃黄鱼、锦绣鱼丝、三丝敲鱼、蒜子鱼皮、爆墨鱼花、双味蝤蛑、鸡法鱼唇、桔络鱼脑、松炸虾球、桃花扇贝、鸡翅海参、凤尾敲虾、扎带鱼筒、炸蛏筒、荷包粉蒸肉等。

温州附近下雪的地方
答:是的,温州附近有一些地方会下雪。温州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温州地区通常冬季温和,不像中国北方那样严寒。然而,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局部气象条件的影响,近年来温州附近一些地方在冬季也偶尔会出现降雪。温州的高海拔山区,如永嘉、文成、泰顺等地的山区,...

温州是什么
答:冬季风干燥,寒冷,夏季风湿润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稳定的偏北风,天气晴朗,春夏之间季风交替频繁,阴雨多,气候变化复杂。 温州春夏秋冬四季俱全,且各季时间都在两个月以上,与温州同纬的世界各国,最冷月温度平均在15℃左右,大多只有春夏秋三季,而我国的西部高原有长冬而无盛夏。对照同纬,四季更替十分鲜明。 已赞过...

温州历史最高气温多少度 温州市历史上最高温度是几度
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之为“全人类的红色警报”。温州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相关专家表示,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则是6月以来全球多...

温州最晚入秋时间
答:温州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入秋的时间会相对较晚。根据气候数据统计,温州市的入秋时间通常在每年的10月中旬到下旬左右。然而,具体的入秋时间还是会受到气候变化、今年的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预测。所以,这个日期可能会有一定的浮动。另外,入秋的定义也有所不同,...

温州何时入梅及出梅
答: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南沿海的温州市,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类型,其显著的气候特征之一就是每年的梅雨季节。这个时节通常在每年的6月中旬开始,而具体何时入梅,历史数据显示,一般发生在6月10日左右。然而,出梅的时间则稍有波动,大致在7月25日至8月10日之间,每年的具体日期会因气候条件的细微变化而有所差异...

贵阳、温州、北京三地去哪里旅游比较好??
答:夏天到贵阳 凉快得很,山清水秀。 春天去北京 ,阳光明媚, 秋去温州,吹海风 静下心情(温州冬季风干燥,寒冷,夏季风湿润多雨,秋季各地多吹稳定的偏北风,天气晴朗,春夏之间季风交替频繁,阴雨多,气候变化复杂

温州乐清正常用水只能保障50余天,寒冬缺水会有什么影响?
答:冬季通常天气干燥。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生活,农业生产,河流湖泊都会带来影响。在冬季,气温很低,而且来自西北的大陆风非常干燥。如果缺水,周围的环境会更加干燥。对于我们的身体是非常不友好的。冬季环境温度低,人们身体所需要维持体温平衡的能量更多。如果缺水,血液流通慢,就会导致。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

地球是不是在变冷了? 温州这边20年之内从不下白雪 最近两年都下白雪了...
答:气候变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全球变暖对于整个地球来说是一个趋势,但不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变暖,相反地,有些地方还可能变冷。而且,在整个地球变暖的过程中,气候变化也是波动地变化,也就是说时冷时热,但趋于温暖,而不是直线式地变暖。另外,气候变暖也会导致局地气候异常,也就是说有些...

温州空气质量
答: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7、提倡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8、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9、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问题。10、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共同建设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去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游玩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 穿着舒适:雁荡山地势复杂,有山路、石阶等,所以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方便行走。同时,由于山上气候变化较大,建议带上一些防寒或者防晒的衣物。2. 注意安全:在游玩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山上行走时,要注意脚下的路况,避免滑倒。同时,不要随意攀爬,以免发生危险。3. 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