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的1-15课的知识点归纳

作者&投稿:欧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了解宗法制和的分封制基本内容;宗法制和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武王采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分封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使王位在一家一姓中流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知道皇帝制度的创立和郡县制的史实;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中央和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特征:皇权至上。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200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汉朝郡国并行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元朝的行省制度等;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朝废宰相设内阁 。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在明清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等级秩序为诸侯—卿大夫—士,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太尉掌军事。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最主要的差别是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的长官不得世袭,由皇帝直接任免。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5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其官职职责分工明确,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6、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打破了分封制,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格局。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2.3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样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4、秦朝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掌军事。
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 。后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
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5、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
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杯酒释兵权);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大部由中央掌控。
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6、 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杀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史称“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7、皇太极设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帝亲政后,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南书房三足鼎立 ;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8、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有得于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
消极: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总之君主专制的加强,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2、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
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
4、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着明显缺陷。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奴隶、外邦人及下层公民都没有真正的民主。
5、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着成文法诞生;
6世纪,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撰法律汇编《民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因此,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公民法的发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
万民法的创立(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6、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用是维系帝国,影响后世: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统治。 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 负责。首相实际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首相由下院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主要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国王的作用:对外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必修三复习 知识点整理(人民版)
必修三8 \' u1 S" q+ }) h: a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c' w8 R" N4 K0 {, v一、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9 @; n; E/ Z' a" H" ]# U) J
道家 老子(春秋)、庄子(战国)
) }; Y t5 G) X* x6 K儒家 孔子(春秋)、孟子、荀子(战国)3 t$ U+ S) r1 W1 L! `& ^" Y) z
墨家 墨子(战国)
$ ?5 D6 F3 g( Y3 f# s" C/ G' {法家 韩非子(战国时期)
2 o/ X8 I8 R( {$ V1 w$ r二、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0 c1 A. p3 T6 P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 o# d4 b; v3 o: r(1)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兴办私学、因材施教。
3 b/ g2 R2 J P! Y' C(2)政治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德治,维护周礼。
' A' K# G9 }! n3 h孔子死后其言论被编纂成《论语》。
' N9 h& u5 M# t6 h2、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发展了儒家思想,地位仅次于孔子):
0 ?! s7 b4 o/ f7 c- O% ~(1)发挥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学说;发挥了孔子民本的思想,提出了“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提出性善论。
( K9 W2 `* j. t; Q' e/ m1 h3、荀子(战国末期人,改造了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 u" W, f) {7 @9 H9 g(1)政治思想:施政用“王道”和“仁义”;发展了孔孟民本的思想,最早提出“君舟民水”论;提出性恶论。<br>. C* P4 v6 q8 q(2)哲学思想:在天人关系上,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8 S& ~6 p9 {8 X/ `<br>三、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0 ]/ v0 l7 E3 D- A$ B, Z3 J<br>1、为适应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br>2 c _& y# n" \ G8 Z(1)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禁止和儒家相异的学说传播,通过思想统一以维护政治统一;<br>+ Y- O- B( k; R% k* m) m(2)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 a4 Q5 g: y' b. S
(3)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经后人概括为三纲五常的观念。
* P% n: \7 J- q4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结束了各派学术平等竞争的局面,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h+ {5 ]' {( Z$ V$ ^5 x<br>3、汉武帝创建太学,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弘扬了儒家思想必修三复习 知识点整理(人民版)<br>必修三8 \' u1 S" q+ }) h: a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c' w8 R" N4 K0 {, v一、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9 @; n; E/ Z' a" H" ]# U) J
道家 老子(春秋)、庄子(战国)
) }; Y t5 G) X* x6 K儒家 孔子(春秋)、孟子、荀子(战国)3 t$ U+ S) r1 W1 L! `& ^" Y) z
墨家 墨子(战国)
$ ?5 D6 F3 g( Y3 f# s" C/ G' {法家 韩非子(战国时期)
2 o/ X8 I8 R( {$ V1 w$ r二、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0 c1 A. p3 T6 P
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 o# d4 b; v3 o: r(1)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兴办私学、因材施教。
3 b/ g2 R2 J P! Y' C(2)政治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德治,维护周礼。
' A' K# G9 }! n3 h孔子死后其言论被编纂成《论语》。
' N9 h& u5 M# t6 h2、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发展了儒家思想,地位仅次于孔子):
0 ?! s7 b4 o/ f7 c- O% ~(1)发挥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学说;发挥了孔子民本的思想,提出了“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提出性善论。
( K9 W2 `* j. t; Q' e/ m1 h3、荀子(战国末期人,改造了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 u" W, f) {7 @9 H9 g(1)政治思想:施政用“王道”和“仁义”;发展了孔孟民本的思想,最早提出“君舟民水”论;提出性恶论。<br>. C* P4 v6 q8 q(2)哲学思想:在天人关系上,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8 S& ~6 p9 {8 X/ `<br>三、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0 ]/ v0 l7 E3 D- A$ B, Z3 J<br>1、为适应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br>2 c _& y# n" \ G8 Z(1)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禁止和儒家相异的学说传播,通过思想统一以维护政治统一;<br>+ Y- O- B( k; R% k* m) m(2)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 a4 Q5 g: y' b. S
(3)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经后人概括为三纲五常的观念。
* P% n: \7 J- q4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结束了各派学术平等竞争的局面,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h+ {5 ]' {( Z$ V$ ^5 x
3、汉武帝创建太学,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弘扬了儒家思想。
0 E- I7 V8 e# i0 w7 B。
0 E- I7 V8 e# i0 w7 B

高中历史必修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
答:高中历史必修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理解古 代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关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 识记理解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这一观点 2.过程与方法 情景分析法、比较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批判地继承古典文化 ...

高中历史必修三的全部知识点
答: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点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点3.1.1 诸子百家及其主要代表人物A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韩非子 3.1.2百家争鸣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B指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称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

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理性之光知识点总结(岳麓版)
答: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1、是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内涵,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3、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而且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4、对近代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追问 请问有必修3每课的总结么350083734@qq ...

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时间轴,今晚搞定,谢谢
答:1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的思想主张:A、思想的核心是 ,“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 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B、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 。2孟子的思想主张 A、“仁政” B、“民贵君轻” (“民贵”是就百...

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理性之光 知识点总结(岳麓版)
答:一、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指导思想 1、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科技: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2、启蒙运动的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文化的解放运动 3、启蒙运动的指导...

高中必修3历史详细总结
答:高中历史必修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⑵政治思想:主张“德治”(含民本思想);⑶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⑷教育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孟子 ⑴“...

求高中历史必修3的复习知识点
答:求高中历史必修3的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①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②政治——周

高中历史必修3 前四个单元的知识点整理。急求急求!!
答:高中历史必修3 前四个单元的知识点整理。急求急求!! 我们要考试了,大家帮帮忙、最好是精炼的... 我们要考试了,大家帮帮忙、最好是精炼的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实用的心理学知识?苦头佗 2009-10-23 · TA获得超过28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8...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总结,直接打印!
答:今天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总结,该资料结合了课本和高考,从整体角度为大家做了归类和汇总,更加直观和具体,方便大家更好的复习,建历史不是很好的小伙伴,可以好好观看学习一下哦!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