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的要道,北京历代都有哪几个城门?

作者&投稿:迟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京的历史~

京城建成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自辽、金、元、明、清至今均作为国都。今天的北京城与历史上元朝、明朝的格局基本相似,它的早期规划是从元朝开始,1267年(至元四年)开始营造,中都城址和规划主要由刘秉忠负责,以金代的琼华岛离宫(现在北海公园)为中心,1271年(至元八年)开始造大内即皇城,第二年改中都为大都,并正式定都。忽必烈称帝。

元大都的设计思想,完全是按照《周礼》所规定的“匠人营国,国方九里,旁三门,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设计的。大都坐北朝南是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它的南墙在今天北京城东西长安街南侧,北墙在德胜门外的小关一带。现在学院路以西的蓟门烟树和北面小月河水系旁的北土城,均已建成元大都遗址公园,土垣遗迹宛然可寻。东、西两侧基本与明代的城墙相吻合。城围为二万八千六百米,共有十一门。皇城在城的南部,皇城北面是海子,海子又叫积水潭,是对北海、南海、积水潭的总称。海子东岸有中心阁,阁西有石,上刻“中心台”,这是元朝的中心点。它构成了全城的基准。

元朝的中心阁是元大都的几何中心,其位置为现在城内的钟楼。明一统志介绍说:中心阁在府西,元建,以其适都城中,故名。阁东十余步有台,缭以垣,台上有碑刻“中心台”三字。《图经志》一书则明确写到,钟楼在金台坊东,即万宁寺之中心阁。由此可见,钟楼应为元大都之中心无疑。

明朝统一中国后,洪武初期,就曾有过建都北平的设想。有人向明太祖朱元璋建议汴梁为宋之旧京,漕运方便。还有人说北平宫室完备,可省民力。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民生未息,在北平元的旧都之上建都,还需进一步改建,何况当时元人在北方仍有势力,因而未采纳在北平建都的建议。他得天下后,衣锦还乡之念甚浓,便决心在祖籍临濠(今凤阳)建起明中都。据资料记载,明中都的营建比现故宫还要华丽奇巧。由于工匠身受劳役之苦“病无所养,死无所归”,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抗。朱元璋在洪武八年被迫宣布“罢中都役作”,并向人民认错。朱元璋仍不失为开明皇帝。

明永乐帝即位后,由于朱棣本人曾被封为燕王,他对北平的地理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便在1403年(永乐元年)将北平改为北京。1420年(永乐十八年)修建的宫殿完成,并正式定都北京。

营建北京都城,永乐皇帝以朱元璋在凤阳建的明中都为蓝本,再追溯起来应是以南京宫殿为楷模。凤阳的中都主要筹划者是李善长和汤和二人。所以北京城最初设计者也应是其二人。

明朝的都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的,大将军徐达,在攻占元大都后,感到其城围太广,不便防守,遂将北城墙向南移五里,并将原城墙全部用砖包砌起来,使其更加坚固。

现在西直门外还残存元大都的城遗址。明洪武初年在压缩元朝都城时,为了灭掉元朝的“王气”,将元朝故宫拆掉了。这项破坏性的工作为后来有计划地营建北京提供了前提条件。永乐十五年(1417年)开始大规模兴建北京。

相传,朱棣皇帝一心想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新都城,其气势要压过朱元璋的中都城。一天夜里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四四方方的城池中央有一仙山玉阁,仙山玉阁往南是层层叠叠、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群四角各有一座七十二条脊的角楼。皇帝一觉醒来后,将梦中的情景讲给文武大臣们,并限期绘出宫殿图样,找出都城的中心点,还要在山上建一座亭子,使其距四周尺寸要一样长。

这一下可难坏了有关的文武大臣,尤其是工部的大官们,象热锅上的蚂蚁。眼看期限临近,他们突然想出了个主意,何不问问军师刘伯温和姚广孝呢?于是,他们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请二人吃饭。酒过三巡,乘刘伯温醉意朦胧之际,工部的大官们才将他们的苦恼说了出来,刘伯温、姚广孝二人一听哈哈大笑,姚广孝说:“这事何难?我有一铜钱,明天我的铜钱放在哪里,那铜钱方孔便是这座城的中心点。”刘伯温随后说:“我今天带来一枚钉子,明天请你们看,我的钉子钉在什么地方,那儿就是中心点。”大家听后似信非信。只好宴后派人,于明日寻找铜钱和钉子。

第二天清晨,大家发现一土山上,一颗钉子正好钉在了一枚铜钱的方孔中。这土山便是后来的景山,山正中建有亭子一座。

以后在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又在山峰上建起五座亭子,居中的名叫万春亭。它是北京城垣中轴线的中心点,也是封建时代北京城的最高点。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
1949年1月,在原国民党时期20个区的基础上临时划定32个区,4月将32个区合并为26个区,6月接管任务完成后调整为20个区。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率领25万国民党军队投向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市,北京和平解放。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1952年,北京市由华北行政委员会领导。7月,将河北省宛平县全部及房山、良乡2县部分地区划归北京市。
1956年~1958年间,将河北省昌平、良乡、房山、大兴、通县、顺义、平谷、密云、怀柔、延庆等县划归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区域。
1956年3月9日,撤销昌平县,将昌平县所属行政区域(高丽营镇除外)划归北京市,并命名为昌平区。将河北省通县所属的金盏、长店、北皋、孙河、崔各庄、上新堡、前苇沟等7个乡归北京市。
2002年2月7日,北京市撤销怀柔、平谷两县,设立北京市怀柔区、平谷区。2010年7月1日,北京市撤销原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撤销北京市原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
2015年11月17日,北京市撤销密云、延庆两县,设立北京市密云区、延庆区。至此,北京告别县治时代。

扩展资料: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地处中国华北地区,中心位于东经116°20′、北纬39°56′,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北京市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下辖16个市辖区。截至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3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万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

城门总述
具体如下: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古老记忆(20张)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龙脉口四门:中华门、端 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宫城四门:午 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近代城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水关门
内城九门
概述
“内九外七皇城四”中“内九”指的是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正阳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原名丽正门,原由瓮城墙连为一体,后因修路分割成了两个部分。但一般人们也把大栅 正阳门
栏那个地方叫做前门,所以说严格意义上来说,前门的概念是一个区域,范围是正阳门和它前面的珠宝市、大栅栏等区域,而正阳门是指正阳门城楼和箭楼的统称。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城楼与箭楼。 正阳门箭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筑形式为砖砌堡垒式,城台高12米,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走龙车凤辇。箭楼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上下共四层,东、南、西三面开箭窗94个,供对外射箭用。箭楼四阔七间,宽62米,北出抱厦五间,宽42米,楼高24米,门两重,前为吊落式闸门(即千斤闸),后为对开铁叶大门。 正阳门在砖砌城台上建有城楼,占地3047平方米,城台高13.2米,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宇墙。城台正中辟有券门,门内设千斤闸。城楼高两层,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三滴水结构。城楼的楼上、楼下均四面有门。面宽七间(41米),进深三间(21米)。上下均有回廊。楼身宽36.7米,深16.5米,高27.3米。整座城楼的整体高度为42米,在北京所有城门中最高大的一座。 正阳门城楼南设有箭楼,占地2147平方米,砖砌壁垒式建筑。顶部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顶。箭楼上下共有四层,南边为楼北边为抱厦;南侧面宽七间,宽62米,进深12米;楼高26米,连城台通高38米,也是北京所有箭楼中最高大的一座。箭楼设四层箭孔,每层13个(内城其余八门箭楼为每层12个箭孔),东西各设4层箭孔,每层4孔。 正阳门箭楼形式比较独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征。 箭楼与城门楼之间为瓮城,宽108米,深85米,东西设有两座闸楼,于闸楼下开券门,门内也有千斤闸。平时箭楼及东闸楼下的城门关闭,出入百姓绕行西闸楼下券门。
崇文门
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崇文门以瓮 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著名。此外崇文 崇文门
门税关之苛也使外埠客 商望门生畏。“崇文铁龟”名遍响京都。走酒车,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运酒的车先进了外城的左安门,再到崇文门上税。收的酒税,在祟文门指定了十八家,由它们统一收售,统一纳税,俗称

北京历代共有城门32个,分别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龙脉口四门,宫城四门,现代城门等。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

具体如下: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龙脉口四门:大清门、端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宫城四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扩展资料:

北京近代城门有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以及水关门。

近代城门的建造要迟于其他城门,历史相对较短,多为民国及民国以后建造。主要的现代城门有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以及水关门。

和平门

位于内城南城墙,正阳门和宣武门之间。它建于1926年,并非是北京的传统城门,该门无城楼、瓮城之设,而只是在城墙上开的两个拱形券洞,并将该处墙体略增高增厚,用来连通南新华街与北新华街,便利内外城之间的交通。

和平门初名“新华门”,1927年改名“和平门”,以区别于中南海新华门。张作霖时期此门曾改名为兴华门,后改回。门洞高13米,宽10米,各装两扇铁门。1958年将门洞拆除,改为豁口。

建国门

不属于老北京城中的内九外七中的老城门,而是在民国时期日本人发动侵华战争占领北平后,为了出入方便,将位于东边老城墙扒开的缺口取名叫启明门。1945年抗战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改启明门为建国门,名字一直到1949年中共建政延续至今。

复兴门

不属于老北京城中的内九外七中的老城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北平之后,为了东西方向运输便利,将位于城市西边老城墙扒开的口子,当时取名为长安门意为长治久安,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接管北平后将长安门改为复兴门,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沿用至今。

水关门

是清末(1905)将正阳门东水关盖板后扩建成“门”,为便利东交民巷“使馆界”人员进出之用。照片为水关门建成不久,自南向北拍摄的南侧面。经历“庚子之变”后,担心因“事件”再次成为“困兽”,“使馆界”的御河出水孔道——正阳门东水关被改造成了“门”,便于出入登临赴天津的火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城门



北京旧城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指得是内城九门、外城七门以及皇城四门。
具体如下: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
古老记忆
古老记忆(20张)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古老记忆(20张)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龙脉口四门:中华门、端 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宫城四门:午 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近代城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水关门

具体的每个门资料上网搜一下

北京城门引分为内城九门,外城七门,皇城四门,皇城其他三门,宫城四门,现代城门等。

内城九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古老记忆(20张)
外城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城四门: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龙脉口四门:中华门、端 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宫城四门:午 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近代城门: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水关门

为什么北京有两个长城,北京为什么有2个长城?
答:1、北京为什么有2个长城?长城只有一个,但是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经过壕堑359.7千米,自然天险2232.5千米。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

写出几个有名的古代军事关口。搜索资料介绍其中一个?
答:我来答 jbp93b9fbc45e LV.20 2018-02-03聊聊 十大名关 第一名:居庸关 居庸关在北京市昌平县境内,为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旧称军都关。关隘两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山峦问花木葱茏,犹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迭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这里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

北京都有哪些桥
答:…立交桥成了北京的新城门。环城道路,已像年轮一样扩充至三环、四环,沿途的立交桥,都有着响亮的名字(如燕莎桥、长虹桥),北京的桥,有着最古典的意境,也有着最现代的风景。歌词 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金玉鳌栋望北海,十七孔桥连玉带。卢沟桥,龙王把水卖,金水桥,皇上挂...

穿过北京市的山脉有几个,都叫什么山脉?
答:1、燕山山脉 燕山山脉是冀北山地南部的重要山脉。位于河北省和北京市北部。南临华北平原,并以桑干河一线与太行山交界;北以冀北中部山地过渡到内蒙古高原。东西走向,长约 350公里,宽约100多公里,中段南部的军都山构成北京北部山区的主体。以低山和中山为主,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海坨山、大南山、...

穿过北京市的山脉有几个都叫什么山脉
答:1、燕山山脉 燕山山脉是冀北山地南部的重要山脉。位于河北省和北京市北部。南临华北平原,并以桑干河一线与太行山交界;北以冀北中部山地过渡到内蒙古高原。东西走向,长约 350公里,宽约100多公里,中段南部的军都山构成北京北部山区的主体。以低山和中山为主,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海坨山、大南山、...

北京的古刑场为何会在菜市口、西四、柴市口这几个地方?
答:皇太极与袁崇焕苦战数年,北京城都难以攻破。强攻不行,只能智取。皇太极便利用“反间计”,故意让战俘在释放前听到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的假情报。崇祯居然信了,将袁崇焕轻易定罪。皇太极借刀杀人,昏君崇祯降明朝惟一的救命稻草拔掉了。袁崇焕死得太惨了,他在西市被凌迟处死,不仅无人哭送,而且...

中国历史首都变迁
答: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京都的迁移还必须考虑各种地理因素: ①京都应建立在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

新中国成立选首都时有哪些城市入选了?最终为何选在北京?
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选址首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1949年,共有11座城市成为首都候选,它们是哈尔滨、西安、延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以及北平(北京)。最终,北京以其独特的优势被选定为新中国首都。哈尔滨作为候选城市,拥有东北地区发达的交通、经济和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其靠近...

我国历史上22个著名的关隘,看看都有哪些,分别位于哪些地方?
答:后来,了解到「 ”关”这种设施是建在一个国家的要地、险地、要道,用于作为交通枢纽和军事上控制出入,并且还有经济上征收赋税等功能。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拥有过很多著名的关隘,还在这些关隘中留下了一幕幕多彩的、波澜壮阔的篇章。下面咱们就系统的把我国历史上有名的「 ”关”逐一的梳理出来,看看都有哪些: ...

北京中轴线的中轴线
答: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格局,目的是为突出皇宫,不与西苑太液池连在一起,避开琼华岛和西海子众多的楼台亭阁,中间有相应的空间,更使宫殿显得凝重富丽,唯此独尊。因此,北京中轴线其实并不完全在城市中心线上,如正阳门与崇文门之间的距离就比与宣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