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中学化

作者&投稿:陀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中学化~

(1)CO或H 2 (2)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尾气处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4)排除管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发生爆炸 试题分析:(1)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还有:CO或H 2 (2)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Fe 2 O 3 高温 2Fe + 3CO 2 ,还原出来的是黑色铁粉,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因为一氧化碳有剧毒,如果任由多余的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所以利用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将一氧化碳燃烧形成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4)纯净的一氧化碳可以安静燃烧,不纯的一氧化碳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的时候应先通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主要的目的是:排除管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发生爆炸

(1)3CO+Fe 2 O 3 2Fe+3CO 2 ;(2)石灰水变浑浊;(3)燃烧多余的CO(或消除CO对空气的污染);(4)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证明空气已经排尽 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实验装置、实验现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污染,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将氧化铁还原成铁,反应的方程式是:3CO+Fe 2 O 3 2Fe+3CO 2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3)由于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燃烧多余的CO;(4)由于一氧化碳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所以,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证明空气已经排尽。

(1)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木炭和氢气;
(2)由于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将氧化铁还原为铁,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实验中玻璃管里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是红色粉末变黑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
(3)为了防止一氧化碳对大气的污染,所以,实验时要在装置末端导管口处燃着一盏酒精灯除去反应剩余的CO;
(4)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和氧气混合在点燃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是赶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
故答案为:(1)C或H2;(2)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尾气处理,防止CO污染空气;(4)排除管中的空气,防止CO爆炸.

中国象棋的棋面一般都是楚河汉界,来源是因从汉朝开始的吗?
答:中国象棋的棋面一般都是楚河汉界,来源是秦朝末期的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的楚汉之争,而最终定型于北宋末年,在南宋开始,广为流传。象棋,是我国的国粹,在一如平湖秋水的棋面背后,是两方势力的绝杀、追逐。象棋的起源很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有了象棋,如在《楚辞·招魂》记载的六博棋...

谁会这道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
答:回答:(1)2; (2)3CO+Fe 2 O 3 2Fe+3CO 2 ; (3)2%——4.3%; (4)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只要合理都对).

剪纸的来历能50字左右吗
答: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历史有着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这是早在纸张出现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的,虽不是纸张制作,但却如出一辙,这就为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出现奠定了基础。据说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就可以为此证明。北朝时期,人们用纸...

仿写 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她是中华民族...
答:其次,中华民族精神还表现为各民族追求祖国统一的团结互助精神。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相当长的大统一时期,也有不短的时期处于地方政权割据分裂状态。分裂给各族人民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破坏,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灾难。因此,追求团结统一和共同发展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孔孟大一统思想,...

99表在我国古代叫九九歌 早在什么时期就开始使用?
答:99表在我国古代叫九九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用了。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

九九表在我国古代叫九九歌早在什么时期就开始使用?
答:“九九表”在我国古代叫“九九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古代农业生产没有科学的气象服务,人们通过记载“九九”期间天气阴、晴、冰、雪、风等各种物象和天象的变化,用来指导农事活动。另外,穷苦百姓在千里冰封、寒风凛冽的冬天是最难熬的日子,用“数九”记天数的方式,盼着春天到来;数九...

2013中考化学实验题
答:29.(8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 (4)实验开始...

墓碑碑文最后一句一般是什么内容
答:碑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碑文,仅指为制作碑刻而写的文字,广义的碑文指的是所有刻在碑上的文字。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立碑,但古代宫馆中的碑没有刻文章,只是用以取日影计时间的;而古代宗庙中的碑也不刻文字,是用来栓系祭祀用的牛羊的;墓上的碑也只是木头柱子,凿有窟窿,以便穿绳...

剪纸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简略点)
答:1、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历史有着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这是早在纸张出现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的,虽不是纸张制作,但却如出一辙,这就为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出现奠定了基础。据说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就可以为此证明。2、而关于中国...

九九表在我国古代叫九九歌早在时期就开始使用吗?
答:99表在我国古代叫九九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用了。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