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华歆

作者&投稿:裔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与邴原,管宁称为“一龙”。他还是曹操手下一名谋士,很有才华……

华歆和管宁是一对好朋友,但管宁名扬四海,可华歆却臭名远扬。人们对他的评价都很不好。说他背信弃义,唯利是图……

像这样的评价我看多了,也觉得华歆非常坏,再加上看过三国演义中华歆逼迫汉献帝让位,对他更是没有好感。

但是,在看了几个故事后的我彻底改变了想法……

华歆将要远行,宾客,故人们上千人都赶来送华歆,赠送了上百的黄金。华歆一个也没有拒绝,纷纷“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却用笔在礼物上面纷纷写着是谁送的,到华歆临走的时候,将东西聚集起来,对来送别的宾客们说道:“我本来没有要不给你们面子,但是因为你们给的礼物太多了。考虑到我这次是自己远行,将因为怀藏壁玉而引来杀身之祸。希望你们能理解我。”听了这话,众人只好将给的东西全部收回,对华歆的德行更加佩服。

读了这段话,我觉得华歆是一个非常有德行的人,能够不收礼,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可我转念又想,既然华歆有这么高的品德,可为什么会臭名远扬呢?没准华歆只是表面上装好人,其实是在笼络人心,毕竟有了才能,有了人们的好评,想赚钱还不容易吗?

《三国志》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华歆一直非常清贫,不管是皇帝赏赐的财物,还是自己挣的俸禄都用于救济自己的亲戚朋友,以及有困难的人。救济这个救济那个,到最后甚至于家中没有一石米的储粮。

看到这里,我心目中的华歆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由此可见,华歆并不是装的,他确实有这样高尚的品质啊!

还有一次,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看到了,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心想:我和他素不相识,到底该不该让他上船呢?他有些为难。可王朗却说:“咱们所乘的船还比较宽敞,让他上来吧,为什么不可以呢?”那人上船后,又行了不久后,忽然间来了许多强盗,王朗一看,大惊,就想要将那人抛弃,赶紧避开强盗。华歆看到之后对王朗说:“刚开始我有些为难,就是怕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既然已经允许他搭我们的船了,又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华歆仍像当初那样将那人留在船上并关照他。天下的人们都已此确定华歆与王朗的品德高低。

在这个故事中,华歆完全是“正义的使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华歆非常有智慧,他不向王朗那样想也不想就让陌生人上了船,而是要在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决断。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后面有盗贼,又怎能将人抛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都已经答应了人家上船,又怎能赶他下船?华歆的机智,以及诚实守信实在是令人敬佩令人称赞。

华歆机智,诚实,不贪心,时常帮助他人的品质,立刻让他在我的心目中变得高大起来!

华歆王朗的典故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答: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感到十分为难而没立刻答应。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面的贼寇已经追上来了,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之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

于《世说新语》的读后感
答:而华歆的不专注是管宁所厌恶的,于是他们做不成朋友。 我非常羡慕《世说新语》中描写的当时士族们的生活,似乎总是那么悠闲,每天游山玩水,写写书法,写写文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我愿生在那样的时代的名士家中,日日品酒赏花,定能成就一身风流。然而透过士族们悠闲奢靡的生活,也可...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全文翻译
答:从中 看出:华歆 处事 谨慎,考虑 事情 全面,做事 有 始 有 终,信 守 承 诺;王 朗 在 认为 对 自己 无 害 时,能 助人 时 则 助人,一旦 事情 有 变,危 及 自身 利 益 时,就只 考虑 自己。【出处】《世 说 新 语》“德 行 第 一”中 第 十 三 则,原 文 标 题 为...

管宁和华歆两个人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讲讲你从中得到的...
答: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傅子》曰:“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齐相管仲之后也。”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魏略》曰:“宁少恬静,常笑邴原、华子鱼有仕宦意。及歆为司徒,...

华歆与王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及启示
答:这人好不容易跑到船跟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船都被人叫完了,没有人肯收留我,我远远看到这边还有一条……船,就跑过来……求求你们……带上我……一起走吧……”华歆听了,皱起眉头想了想,对这个人说:“对不起得很,我们的船也已经满了,你还是再去另想办法吧。”王朗却很大方,责备...

管宁割席的故事的启示(管宁割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答: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但管宁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实在过于片面。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未免苛求于人,也过于绝情寡义。而仅以这两件小事就断定华歆对财富、官禄的向往之心,...

管宁与邴原文言文
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要《世说新语》中有管宁与华歆的古文和翻译 管宁好学,结交了几个后来很著名的学友,一个叫华歆,一个叫邴原,三个人很要好,又很出色,所以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他们最尊敬的大学者是当时著名的陈仲弓,陈仲弓的学识行为...

文言文乘船
答:华歆见了,认出他是管宁,便低头不语。 王朗把船停住,等他过来。管宁满头大汗跑了过来,对两人说:“你们好,能不能让我搭船?留在城中,必死无疑啊!” 华歆抬头看了看他,脸上忽然露出为难的神情,摇头说:“不行啊。” 王朗冷笑一声,抬头看了看平原城,城中火光冲天,显然黄巾军已经占据了城堡。他再看了看管宁,...

管宁割席断交的典故
答: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华歆因心神不一,管宁割断席子与之断交。后用来形容与朋友断交。原文: 管宁与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

文言文华歆避难的翻译?
答:【译文】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很为难。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有什么可为难的。”眼看后面的贼寇要追上来了,王朗想丢下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 刚才我所以犹豫,正是这个原因。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就继续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