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指挥部旧址属于哪里

作者&投稿:欧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封锁线指挥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线指挥部旧址位于宜章县境内,是1934年11月长征初期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第三道--线时的指挥和活动中心,包括指挥部旧址(邝氏宗祠清白堂、元公祠),毛泽东居住旧址(文昌阁),周恩来、刘伯承居住旧址,红军银行兑换所旧址,白沙河渡口战斗遗址,红军伤员养伤旧址,红军扩红遗址(粤汉铁路遗址—宜章白石渡段)等八处文物遗址。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开始率领中央红军从江西省瑞金等地出发,实行战略转移。11月10日,毛泽东、周恩来、刘伯承等率部进驻宜章,指挥夺取了国民党粤汉铁路防线重镇白石渡,并在白石渡广泛开展建党建政和扩红工作,执行党的工商政策。宜章县城和白石渡的夺取,是中央红军成功突破国民党军第三道--线的重要标志。11月7日至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共8.6万余人历时12天,顺利通过宜章继续西进,迈开了万里长征第一步,树立了红军继续前进的强有力的信心。
2019年10月7日,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线指挥部旧址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五岭逶迤腾细浪背后的故事
答:郴州是湖南最南端的一个城市。 1934年11月初,中央红军在突破了国民党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后,由江西进入湖南郴州.在郴州,中央红军先后突破了国民党设置的第二道、第三道封锁线。红军长征到湖南境内,在郴州地区停留的时间也是最长的,经过了九个县,时间长达二十二天。当年的硝烟已经远去,而历史的遗迹...

万里长征过程
答: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军团离开江西瑞金,开始了艰难的万里长征。他们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经过粤赣边、湘粤边和湘桂边的行进,于11月15日成功突破了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和李德的决策失误导致红军陷入困境。在12月1日的湘江之战中,红军虽然渡过了湘江,但损失惨重。毛泽东在黎平...

红军万里长征
答: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

关于红军的故事
答: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湘江一战,是红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血的事实...

三个长征感人故事简写50字
答:1、断肠就义红军师长 1934年12月初,中央红军突破敌军三道封锁线后,在湘江进行了一次惨烈的血战。除少数红军突出重围外,6000名将士几乎全部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江面。中央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带领的百余名官兵在突围中因寡不敌众全部阵亡,他本人腹部受重伤,不幸被捕。在被敌军抬往县城的路上,...

《长征》王树增每章内容概括
答:第三章 十送红军———1934年10月,江西瑞金:因为红军反围剿失利, 红军主力8.6万人被迫长征。但是地方部队1.6万人,留在苏区!这个时候苏区百姓依依不舍,都来送别红军。第四章 路在何方———1934年11月 粤北与湘南:在长征前夕,粤系军阀 陈济棠命令军队放开防线,红军 突破粤军封锁线,长征开始...

哪次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艰苦的一仗
答:军委纵队和红军主力相继入湘,胜利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11月5日以后,中央红军乘胜由湘南向纵深挺进。当红军向郴州、宜章西进时,蒋介石紧急颁布“堵剿”电令,命湘军、粤军在北起衡阳,经郴州、宜章至广东乐昌的交通线上构筑起第三道封锁线,然而旋即被红军瓦解。1934年11月25日,中革军委发布作战...

红军在湘江渡江中为什么八万减少到三万呢?
答:二、一些红军士兵对前途失去信心,开始逃离。由于 国民党政府在红军长征途中布置了四道封锁线,使得红军的未来看上去十分迷茫,特别是当时红军生活各方面都很困难,这就使得一些一直不够坚定的分子开始脱离大部队,后来甚至发生大规模的逃亡。三、敌军兵力的过于强大。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为了把中央红军扼杀在中国...

红军强渡湘江突破了几道封锁线
答: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撤离中央苏区,连续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后,于11月下旬进抵湘桂边境。这时,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在湘江以东地区(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一带)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试图将中央红军全歼在此。面对生死存亡的危境,红军将士浴血奋战7昼夜,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分别由兴安县的界...

简要概述长征的过程及遵义会议的意义
答: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