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作者&投稿:高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2017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第一部分:

  1.结合语境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乡愁:

  海峡:

  2.填空:

  (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诗的第二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愁》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著名诗人,诗中写夫妻分离之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作者_______________,现代著名诗人。

  (4)《纸船》作者是_____________ __诗人_______________,他曾获1931年_______________奖。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我爱这土地》抒发了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  )

  (2)《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对青春的肯定,同时是对老年的否定。(  )

  (3)《乡愁》表达了身居孤岛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

  (4)《纸船》倾诉了诗人童年的梦想。(  )

  (5)“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象征着解放区的勃勃生机,抗战胜利的光明和希望 。(  )

  (6)“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反映了诗人想急切成名的心情。(  )

  4.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5.下面是女作家冰心的诗集《春水》 中的一首诗,说说你的理解: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第 二部分:

  (一)

  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6.从表态方式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一节诗中用了三个“轻轻的”,从修辞角度讲,可以看做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8.第二至五节,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怎们的画面?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表达。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9.结尾一节中两次出现“悄悄的”,在结构上与开头的“轻轻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老马(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0、下面对诗句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表现老马心甘情愿背负沉重的压力。

  B、“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中的“扣”字写出了老马负荷过重、力不能支的痛苦。

  C、“眼里飘来一道鞭影”,“飘”字看似很轻,实际上是很重的欺压,有“扬起来很很抽下”的意思。

  D、“它抬起头望望前面”,表明老马希望看到苦难的尽头。

  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马象征着贫苦的农民,作者通过写老马,实际上写出了三十年代农民的悲惨命运。

  B、全诗充满了哀怨的气氛和凄楚的情调,饱含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恨。

  C、作者以悲愤的笔触,表达发对劳动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

  D、诗人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捕捉 典型镜头,逼真地刻画出老马的形象,朴素中见坚实,平淡中见深远。

  12.下列对该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马》写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

  B、《老马》实际上写的就是诗人自己。

  C、《老马》写的是受苦受难的旧社会的农民。

  D、《老马》写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三)

  小树的灵魂

  于源

  前年春节,我从承德叔叔家带回一株小柏树。小柏树长在一块石头上,石头坐在托盘里,托盘里水幽幽存焉,透着殷实之气。 可是,它能在北京落户吗?我心里没有底。直到有一天,小柏树的枝条上冒出鲜绿的新芽时,我才放下心来。

  小柏树的存活,使我感到养些木本植物该是不难吧。我便来到花市上,选购了三株盆景——小榆树、小榕树和小枫树,并与小柏树一起摆在了窗台上。一时间,窗台上郁郁葱葱,欣欣向荣,好看极了。其中,尤以小榕树最美。它的枝叶舒展文静,像是依栏沉思的女人。小榆树则以稠密而热烈的叶子,显示了繁荣景象。小枫树更是风骨不俗,气度超然。因为它的每片叶子都在翘首以待那个火红的秋天。倒是小柏树显得不起眼了。一块土里土气的 石头,一株再普通不过的柏树枝子。仿佛穷山沟里走来的孩子,有些相形见绌。好在它“要求于人的甚少”,只要托盘里有点水就行了。什么心也不用操。另外三株就不同,施肥浇水,喜阴喜阳,很有些讲究。就是浇水也不能 大意,弄不好还会烂根。为此,我真请教了不少花匠。

  谁知,越是竭尽呵护之能事,越是容易出问题。还不到秋天,小枫树的叶子忽然打卷了,有的还变黑,一副病兮兮的样子。我赶紧四处求医,忙着打药治疗,盼着它“春风又绿”。然而,可叹它一日不似一日,眼见着一片片叶子都卷了起来。小枫树到底一命呜呼了。我也好生伤感。原本我还期待着坐在屋里独赏红叶呢!

  秋天过去了,天气渐渐冷起来。小榆树和小榕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一场雪后,它们的叶子几乎全干了。便想:大概是冬眠吧。而我依然按时浇水,尽职尽责,以待来年春暖花开时,让它们再吐新绿。

  然而,它们再也没有醒来!

  如今,小榆树,小榕树,小枫树 的“遗骨”陈列在阳台上,好像三块墓碑,让人神伤。

  这时,我却不得不惊异于小柏树的生命力了。只见它所有的叶端纷纷吐出了新绿,鲜活鲜活的耀眼极了,竟有一种光芒四射的神采,令人激赏,令人感奋。

  我禁不住把小柏树搬到写字台上,仔细端详起来。我发现它竟然是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那石头的下半截分明有一道裂缝,裂缝里布满了小柏树的根须,根须之密,仿佛老寿星的胡子,又仿佛网一样的脉络。它们裸露着,有如丰富的神经系着一颗美丽的灵魂,我的心被这个灵魂深深触动着……

  是的,树是有灵魂的。人类从“树神崇拜”时就这样认为着。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也说过“植物是有灵魂 的”。不过,灵魂与灵魂却有所不同。正如人世间有着形形色色的灵魂。然而,一个美丽的灵魂却是需要历练的。小柏树一定是历练过的,否则它不会有这样叫人暗暗尊敬的树品。其实,它的树品本来就有着悠远的脉系。《山海经》记载:“白於之山,其上多柏。”《国语》曰:“松柏之地,其土不肥。”至于“柏经冬而不凋,蒙霜不变,可谓得其真也”的说法就更多了。

  还有一个说法,是古代画论:“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我想:人品如此,树品亦然。只可惜我与小柏树相伴一年有余,竟如此赏悟不敏,实在是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树之有神。

  失敬了,小柏树!

  13.解释词语。

  相形见绌:

  翘首以待:

  14.第②自然段是从哪两方面对比小柏树和其他三株树的?

  15.找出两处描写小柏树外形的句子。

  16.本文第③自然段“谁知,越是竭尽呵铲之能事,越是容易出问题。”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7.写小柏树的根须一段突出了小柏树什么精神?

  18.引用《国语》中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19.用横线画出两处抒情的句子,分析作者 感情。

  (1)

  (2)

  20.小柏树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第三部分:

  请从风、云、雨、雪、霞等景物中任选一种,设置情境,加以联想、想象,写一首抒情或咏物的小诗,行数不限。

  答案:

  1.怀念家乡的心情,这里指台湾游子对大陆的思念之情;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 片海洋的狭窄水道,这里指台湾海峡。

  2(1)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白玉•苦瓜》;余光中;略(3)何其芳(4)印度;泰戈尔;诺贝尔文学

  3.(1)√(2)×(3)√(4)√(5)√(6)×

  4.略

  5.成理成文即可

  6.抒情诗

  7.反复;对心目中的圣地——康桥的无限眷恋。(意近即可)

  8.(2)河边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3)软泥里的水草向我挥手致意。(4)榆树荫下的清泉如天上彩虹。(5)“我”扬起长篙向绿草深处漫游。(意近即可)

  9.照应;使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之情更加浓郁。

  10.A 11.C 12.D

  13.相形见绌: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翘首以待:抬起头来盼望。

  12.从外形和对人的要求两方面对比的。

  15.找对即可,如“只见它所有的叶端纷纷吐出了新绿,鲜活鲜活的耀眼极了。”

  16.承上启下

  17.小柏树依靠自己力量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的精神。

  18.赞美小柏树在贫瘠的土地上仍能顽强生长的生命力。

  19.如:“我也好生伤感”写出了小枫 树死后我的惋惜和悲伤。“让人神伤”写出了三株树都死后我的极度失望与悲伤。“我的心被这个灵魂深深触动着”写我的心灵被小柏树的顽强震动了,体悟到了它灵魂的美丽。“失敬了,小柏树!”表明对小柏树深深的敬意。

  20.启示我们不可盲目地抱怨、逃避,要与生存环境抗争,要具有顽强的斗志



2013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验,作文写什么
答:(2分) 20.第②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从触觉写的句子是“ ”。从嗅觉写的句子是“ ”。本段写景的作用是___(6分) 21.结合上下文,第③段中的“自失”可以理解为 ,这种感受与“社戏”的关系如何?试说明。(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1题(17分) 第4 页共 6 页 人生准则 30年前,美国华盛顿一个...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四到六单元出一份试卷,不要分数,要拼音汉字60个...
答:一,给下列词语注音 归省 行辈 不惮 撺掇 凫水 蕴藻 棹着 喝彩 踱 家眷 皎洁 吁气 纠葛 亢奋 晦暗 羁绊 蓦然 冗杂 戛然而止 烧灼 恬静 耳畔 蘸 惬意 参差不齐 颦蹙 粲然 嗔视 绚丽 惆怅 蠕动 雏鸟 皱裙 叱咤风云 尽态极妍 本色当行 浑身解数 如火如荼 毋宁 吞噬 羸弱 告罄 无垠 战栗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小测
答: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红军指挥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大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骡子,一路...

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
答:总结知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仅供参考。第四单元十六《社戏》以“我”到赵庄看戏为线索,先略写在平桥村的快乐生活,再详写到赵庄看戏的全过程,表现了农村人的淳朴善良,反映了“我”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选自《鲁迅全集》(《...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新课标版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请大家帮忙...
答: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新课标版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请大家帮忙拟个主题 不准抄袭 今晚要,在线等好的加10... 今晚要,在线等 好的加10 展开  我来答 8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 百度网友d7586f1d50b 2011-05-16 · TA获得超过6.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范文5篇(2)
答: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范文四:我眼中的老师 每一个小学生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中的好老师,我也不例外。我心目中的老师是文质彬彬,学识渊博;或是温柔可爱,学富五车。最近,我们班来了一位新的语文老师,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她矮矮的,胖胖的,十足电视上的沈殿霞。我心想:哼!这个老师又...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答:一、命题范围 本次考试是市统一命题,考试范围是七年级下册1、2、3单元的内容。本试卷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面的考查,尤其是语文基础知识是考查的重点。二、试题分析 1、试题结构 本套试题共四大部分23小题,第一部分基础(25分)8小题(1-8),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15分)4小题(9-12),第...

天下通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检测卷
答:现代文阅读答案

泸州江阳区2008—2009七年级下语文卷子答案。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
答:太懒了

初一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生字注音和词语解释
答:一 字音字形 1.正音字 归省(xǐng) 归省(xǐng) 惮(dàn) 撺(cuān)掇(duo) 橹(lǔ)旺相(xiàng) 撮(cuō) 桕(jiù)树 棹(zhào)着 楫(jí)亢奋(kàng) 晦(huì)暗 羁(jī)绊(bàn) 蓦(mò)然 冗(rǒng)杂 戛(jiá)然而止 水门汀(tīng) 颦(pín)蹙(cù) 吠(fèi) 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