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催促孩子有很大的伤害,这从何说起?

作者&投稿:伯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家长总催促孩子会有什么危害~


一.80%的父母都曾经催过孩子
日本曾经就父母催促孩子这件事,做过一个专门的调查。

结果显示:80%的父母都曾经催过孩子,可能是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可能是在他吃饭的时候,也可能是他洗澡的时候。

总之孩子总是越催越慢,父母总是越催越着急,这种无休止的拉锯战,似乎并没有随着父母的催促而结束,对完成这件事情也丝毫没有帮助。
其实父母经常催促孩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二.常催促孩子,会导致什么后果?1.父母催促的频率越快,孩子患上焦虑症的可能性就越大
赋予孩子一些压力,让他们有完成事情的推动力,这并不是件坏事。但若是一味给孩子施加压力,根本不思考孩子的承受临界点,最后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当孩子的压力过大时,会增加“可体松”的分泌,抑制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时还会让孩子感觉到焦虑,压力是造成儿童焦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更何况,有些父母在催促孩子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大喊和咒骂,这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更多恐惧。
很多孩子在父母没有吼叫之前是非常聪明的,可后来背负的压力越多,似乎也变得愚笨了。
当这样的孩子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目标时,父母又希望用这种施加压力的方法,让孩子取得进步。实际上这种做法,对孩子并没有什么正面作用,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焦虑而已。
如果你不清楚孩子焦虑的表现,可以看看这些焦虑的小沙鼠:
这些沙鼠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在旱季来临之前,它们总要储存更多的食物。需要储存的总量要比自己的需求量高得多,这给沙鼠们带来了沉重压力,如果哪天它们储存的数量,没有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就会因为焦虑而死。

2.孩子会变得更加大意马虎,放弃思考
有的时候孩子被父母逼得太紧,就会放弃思考的步骤。
尤其在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经常会因为孩子做错题目而瞬间崩溃,对着孩子大喊大叫,这让孩子非常紧张。
为了平息家长的情绪,有些孩子甚至不惜撒谎,将自己还没有弄懂的问题,随口回应已经明白了,也将自己没有检查好的问题草率完成,只为能摆脱噩梦般的家长。


家长习惯陪伴在孩子身边监督他做作业,自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温馨的方式,其实无形中会给孩子一种压力。
更可恶的是,有些爸妈在孩子做错题的时候,会不停打断孩子,指责孩子为什么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丝毫不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长此以往,孩子为了在父母面前打掩护,干脆不思考,直接将标准答案提前搞到手填上,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平息家长的怒火。
3. 容易引发“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是指孩子在遭遇家长的指责后,彻底放弃任何努力,肯定了自己无用的说法。

有位妈妈曾经分享过自己五六岁的时候,被妈妈催促,当时正在干农活的自己,已经很卖力了,但仍然没有得到肯定,反而落下一个好吃懒做的名声。
后来进入社会的时候,她非常惧怕别人催促自己,一旦有领导或同事催促自己,她就会习惯性地想起当年的场景,也会被当年妈妈的催促再次中伤。
三.孩子做事“磨蹭”别总催,这是正常现象
1.孩子还不熟练
不要说小孩子了,就连大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自己比较生疏,完成的速度必然也会比较慢,这道理浅显易懂,何苦去苛求小孩子?
当他们做一件事情不熟练的时候,自然而然速度比较慢,这时父母没必要大呼小叫,在一旁默默陪伴和鼓励,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熟悉是一个需要慢慢进行的过程,不可能尝试了一次之后,就能熟练操作,都说熟能生巧,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有惊喜出现。


2.孩子不感兴趣
小孩子是非常简单真实的生物,他们喜欢的东西会多看两眼,喜欢吃的食物会多舔两口。而当他们的确对某件事不感兴趣的时候,完成的速度就会变慢。
这不一定是他不认真,而是他的心思不在这上面,这就好比让一个农夫去造火箭,哪怕把所有的材料堆在他面前,他也不见得会操作,毕竟他真正感兴趣并且做得最熟练的,还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让孩子跳脱自己的舒适圈,完成一些并不感兴趣的事情,这岂不是强人所难吗?
明明有些家长能感受到孩子不感兴趣,却仍然强迫孩子进行下去,这本身就是种不可取的做法。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发脾气,那家长就实在有些糟糕了。
孩子在小时候都会被父母培养一些才艺,舞蹈、画画、乐器等,不管孩子选择了哪一样才艺,都是他发自内心喜欢和热爱的,家长充其量起的作用就是引导和督促,其他的还是要看孩子自己内心的意愿。
一味强迫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只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消极,速度也变得越来越慢。
3.孩子天生慢性子
世上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有的人着急暴躁、牙尖嘴利,喜欢竹筒倒豆子般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自然就有人天生温吞慢热,一时半会儿并不能适应闹哄哄的氛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事情,他们就会变得更慢。
其实他们不是故意的,自己也无法掌控,天生的慢性子后天想要纠正,实在是有些困难。
孩子天生性格慢并不是件坏事,有时候给他们充足的思考时间,他们会将整件事情想得更加缜密,最后出来的效果也更加精致和完美。
不见得每个孩子,都要三下五除二地去做事情,有的时候,速度慢可能会做得更好。
“慢工出细活”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些天生慢性子的孩子,会在脑海中一遍遍建立模型,又会一遍遍进行自我否定和推翻,效果绝对让人惊艳,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反驳。
四.父母这样应对“磨蹭”的孩子会更好1.告诉孩子“轻重缓急”
在真正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前,家长首先要让孩子了解这件事的轻重缓急,让他明白这件事是可以慢慢做的,还是需要立刻完成的。
把事情的必要性跟孩子解释清楚,会让孩子感觉到适当的压力,慢慢的,他自己就会提速,不需要家长在旁边骂得脸红脖子粗,这样让孩子也非常不舒服。
2.为孩子提前设定计划
在孩子做事情之前,家长可以提前为他设定好计划,也能够更好地提高效率,不会出现拖沓的现象。
并且,遵循整个计划进行下去,事情也会变得条理清晰,做起来也就有趣多了,不会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


3.父母要更加有耐心
如果已经确定孩子是个慢性子的人,那么父母除了坦然接受以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了。
性格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只要这种性格没有让孩子感觉到困扰,家长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其实慢性子的人,一般在艺术方面都会更有成就,家长不妨换个角度想,这世上优秀的人都各有特点。

现实生活中,酷鱼经常听到家长们的吐槽抱怨:孩子做事写作业拖拖拉拉、早晨赖床不起......这就需要家长们的提醒催促,但如果方式方法不对,这种过度催促就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伤害。下面酷鱼就与各位读者探讨一下家长过度催促孩子的伤害。



第一个危害:家长经常催促孩子,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孩子有自己的节奏,也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一些家长就会在孩子在做事的时候催促孩子,这不仅会打乱孩子自己原有的节奏,更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了依赖心理,孩子会想:我做作业慢,反正家长会催,我可以等到家长催了,我再做作业。孩子尝试新事物的行为如果一味地遭到父母干涉,他们甚至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最后只能放弃对新事物的探索,潜意识里会觉得,父母能够帮忙解决任何事情。这种依赖心理一旦滋生,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第二个危害:父母打乱了孩子的节奏。

父母对孩子不断催促,其实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把孩子的生活节奏放在眼里,下意识的认为孩子的生活应该与自己保持同步。孩子的生活节奏就被父母打乱了。儿童的生活节奏本就与大人的有很大不同。而对孩子而言最舒服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节奏,一旦这种生活节奏被打乱,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激素分泌,对身体健康可能也会造成影响。孩子的节奏长期被打乱的话,性格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因为从小被催促,会更容易早熟,没有耐心,反应迟缓,易烦躁。这些性格原因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困难。



第三个危害:孩子责任心减弱。

孩子对自己凌乱的房间视而不见,不主动打扫,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犯了错不敢承认,总是强调别人的过错……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责任心的表现。那么,孩子缺少责任心,也跟父母的催促有关。例如,孩子外出之前,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带少东西,就在孩子收拾的时候,不断催促带食品,带衣物。由于父母的催促,孩子就会认为在自己每次出门前,父母总会催促自己,自己不需要有什么责任心去记住该做的事情。因此,父母在孩子做事情时,对其催促太多,只会造成孩子的责任心减弱,养成粗心的坏毛病。

所以,在酷鱼看来,家长的过度催促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这是有一定道理。



容易产生鲜明的逆反心理,就是跟你对着来,就是不听。

因为家长一直催促孩子,不利于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平时家长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时间观念,让她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

会引起孩子的焦躁心理,不利于长期的身心健康,对学习的感到焦虑。

家长过度强调“赢在起跑线”,会伤害到孩子吗?
答:“你学习效率怎么这么低?每天都有拖延症!”类似的话相信很多家长都对孩子说过,总之我们在看孩子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他们比较不为人知的缺点,甚至会将这种缺点放大,认为这就是他一辈子摆脱不掉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又不得不多次提醒试图让孩子纠正。确实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自己年轻的时候...

...的培养,但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和伤害呢?
答:在我们周围,很多男女婚前甜蜜恩爱,婚后生子,但往往容易吵架,有些夫妻甚至变得不和。我不知道,父母这样做,不仅伤害了夫妻感情,对孩子也是很大的影响和伤害。爸爸妈妈经常吵架,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和伤害呢?1、孩子没有安全感。在父母经常吵架的家庭生活中,孩子会变得极度缺乏安全感,他们会担心父母...

家长对孩子的责骂,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危害?
答:当孩子因为做错事情被父母责骂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是父母最爱的人,从而自尊心受到伤害,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错误的,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选择逃避退缩,这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障碍。二、不利于孩子成长如果长期的对孩子进行责骂,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非常的...

父母总是心急火燎地指责孩子的“不思进取”,危害会有多大?
答:那么小孩子本人也就能够用正确的态度来应对小孩子了。希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再发现孩子不想努力的时候要让孩子尽可能的努力起来,而并非是去指责孩子。指责孩子只会将孩子推得越来越远,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可能会导致小孩子出现相应的问题。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大吼大叫,这对孩子真的好吗?
答:父母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虽然会让一些孩子变得听话,但相反的也会让一些孩子变得非常的叛逆。孩子的叛逆期确实很令家长头疼,而且在叛逆期的孩子会处处都跟家长对着干,父母不让做的事情,偏偏要去干。然后父母又会继续对孩子进行吼叫,这种激进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的内心受到伤害,因此,有些孩子会采取...

让宝宝去带孩子,这是有多么的不靠谱?
答:引言:如果一个家长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去带宝宝的话,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孩子小的时候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父母要及时的去阻止孩子,不要让孩子出现不好的现象。有些孩子在小的时候比较顽皮,如果让孩子带宝宝的话,孩子也会出现不好的情况。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让宝宝带孩子这件事情能不...

孩子休学期间家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答:家长会觉得孩子玩手机就是无所事事所以会限制他玩手机时间孩子在这段时间玩手机一是为了与外界保持联系二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也是希望家长能接纳他这对孩子是有好处的能防止他走向极端 错误三:催促孩子家长因为担心孩子不能恢复经常念叨或者询问这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一方面他会非常自责加剧负向的情绪体验甚至会强迫...

教育专家:哄孩子别说这四句话,隐形伤害很大,家长却不自知
答:我建议:如果问题不严重,家长不必大惊小怪,而是温和地过去帮他揉揉:“没事,揉揉就好了。”等孩子情绪稳定了,还可以告诉他:“桌子被你撞了,它也会疼的,我们也帮它揉揉好不好?”这样能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懂得体谅他人。3、这个玩具不能这样玩,我来教你。许多孩子有了新玩具,正迫不及...

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的父母,对孩子伤害有多大?
答:有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忍不住发脾气,发完脾气又后悔不已。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家长的坏情绪不仅会惹孩子烦,还会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父母的脾气,很大程度是会影响到孩子的。除了影响孩子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脾气秉性。所以,适时地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对于孩子的人格成长来说...

家长的经常吵架,让孩子失去了结婚的愿望,家长们知道吗?
答:从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父母吵架对孩子的伤害真的是特别的大,如果我们也有过这样的行为,一定要赶快改正,再者我们也应该清楚的了解到父母当着孩子面的争吵对于孩子都会产生哪些剧烈的伤害。当孩子面争吵,会造成哪些不可磨灭的伤害!悲观主义 孩子如何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呢?那就是家长需要给孩子创造一种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