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名”和“字”有什么关系,区别又在哪里

作者&投稿:耿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在古代社会中,个人使用的符号分为“名”和“字”。名是个人自称的称呼,而字则用于他人对个人的称呼。
2. 字通常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与名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又称为“表字”。对于古人而言,名和字的区别和关系是多方面的。
3. 关系之一是“并列式”,即字和名意义相同,如诸葛亮,字孔明,均含有“亮”的意思。
4. 另一种关系是“矛盾式”,字和名的意义相反,如朱熹,字元晦,“熹”意为天亮,“晦”意为黑夜。
5. 还有一种关系是“扩充式”,字和名出自同一句子,字对名进行补充解释,如赵云,字子龙,《周易》中有“云从龙,风从虎”。
6. “延伸式”是字对名的意义进行延伸,如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之意。
7. 最后一种关系是“辅助式”,字和名意义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相互辅助,如陈琳,字孔璋,均与玉石有关。
8. 古代名和字的区别在于它们分别代表人生不同阶段的称谓。名起于出生时,标志着一个人的降临;字则起于成年礼,标志着一个人进入成年。
9. 古人认为成年后,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因此取字以供他人称呼,以示尊重。通常只有同辈或下属之间才能称尊长的字,而不直接称名。

古代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名与字之间有什么必要联系吗?
答:十分有趣。贾岛,字浪仙,由岛联想到浪花,取浪仙二字,更是别有一番风味。除了以上三种关系,名与字之间还存在着其他的联系,此处不一一列举。从古人取名起字中我们便可以看出来,自古以来名字就是一门文化,其中大有讲究。即使到了今天,取名字仍然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就是有文化积淀所在的。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答:为什么要将名和字加以区分呢?孔颖达曾这样解释:“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孩童时父母长辈为了称呼方便取名,成年后为了朋友、晚辈称呼方便取字。由此形成古代的一个传统,对长辈等尊敬的人必须称呼他...

古代人称呼名和字有什么讲究?
答:古代人称呼名和字的讲究如下:1、在古代,古人称呼对方的“字”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字”一般是同辈人员的互称;“名”通常是供长辈和上级人员叫的。2、在古代指名道姓的称呼对方,被认为是一种冒犯,是不礼貌的。“字”一般是出现在古代,现代很少用,在古代的时候,男子在举行完冠礼时,会给...

古人的名,字和号都是怎么取的
答:1、字 出于避讳,也就是尊崇长辈的伦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灵和先祖的时候,为了表示恭敬,不直接称呼先祖的名,就产生了字。因此,“字”是表示尊敬的人名。2、号 号是自取的,也有别人赠予的,别号在文人中比较流行,名与字一般有一定的联系,而号与名无任何限制,别号始于唐,盛于宋,而亡于清。

古代的“姓”和“氏”,“名”和“字”有什么关系?
答:古代的“姓”代表血缘关系,“氏”代表身份地位,如秦始皇:嬴姓秦氏(或赵氏)。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名”和“字”词义可以相近或“字”是...

古代人名与字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答:我国古代男子在20岁行冠礼时加字,女子在15岁行笄礼时取字。《礼记·檀弓》中记载:“幼名,冠字。”意思是出生三月由父亲为其取名,成年加冠时要取字。《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意为:男子在20岁行冠礼时加字,女子在15岁行笄礼时取字。略有不同的是,...

古人的字和名有什么区别?
答:古代的“名”和“字”的关系:(1)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张衡字平子、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就是同一个意义。(2)“名”和“字”有意义相互辅助的: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宋朝作家晁补之字无咎,...

古代人名、字、号是什么意思?
答: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是表字,号相当于别称。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就是名和字有区别,名用来区分彼此,字用来表示德行。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

古代人称呼名和字有什么讲究?
答:首先,他们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被人用作区别和联络他们的符号,是一脉相承的。其次,取字的根本原则就是"字"要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正向的。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他名"宗元"字"子厚"。在古代汉语中"元"和"厚"的意义是相近的。这种联系也可以是反向的。比如同为唐宋八大...

名字是一个人的符号标志,那古人的”名“和”字“有何讲究?
答:除了名和字外,古人往往还有个“号”,号是一个人的别称、别字、别号。在中国古代,名大多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故也称自号。后来,渐渐出现了别人赠予的号,称尊号、雅号等。比如诗仙李白,其名为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别号在文人中比较流行,号与名无任何限制。辛亥革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