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弗洛伊德怎么看:口欲期】

作者&投稿:柳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022 弗洛伊德怎么看:口欲期】

本期开始,主要聊聊弗洛伊德对人格发展不同阶段的划分,和聊聊弗洛伊德对“口欲期”的看法。

弗洛伊德的理论,被称为“泛性论”,他认为,人天然有性本能,而且性本能是生物性能量,会随着年龄不同,生理和物质基础上的变化,有不同的快感中心,根据人快感中心的变迁,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1、口欲期(oral stage),时间是0-1岁,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部位;

2、肛欲期(anal stage),1-3岁,快感中心集中在肛门部位;

3、性器期(phallic stage),3-6岁,也被称作俄狄浦斯期,这种翻译来自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的故事。

4、潜伏期(latent stage),6-12岁,进入潜伏期,而更重视和同性交往;

5、生殖期(genital stage),12-20岁,也即青春期,一个人的心理和生理都趋向成熟,最终做好了生殖的准备。

弗洛伊德的人格,是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从性的角度来解释人格发展理论,并且有相当的解释力。

并且,弗洛伊德的重点在前三个阶段,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成年人的人格发展程度和各种复杂心理,可以在6岁之前找到对应。

你可以想到,人的天性天然是追求快乐回避痛苦的,会自然的去做那些给自己带来快感、让自己愉快、满意的事儿,这是一种自然的本能,因为让我们舒服愉悦的,必然在某方面对我们有益,而给人带来痛苦的,至少有可见、不可见的直观伤害,保全自己并让自己发展向好,这是一个多么自然又重要的天性。

你可以试想,如果真有人在进化的道路上出错了,这人天生追求痛苦,他这一生能活多久?假定有人天然追求痛苦和不自在,比如,发现冲高处摔下来,疼,因为他追求痛苦,就真的不断找更高的楼往下跳……你可以想象,如果有生命真的天性追求损己不利人,必然无法存活。

而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在人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有不同的快感中心,自然会有不同年龄阶段的行为趋向。

但,有些人随着年岁的增长,性心理的发展却没跟上年岁的发展,这时候人就会出现一系列奇怪的问题。

举个例子,比如说有几十岁的成年人,缺偏偏有这个怪毛病,这人是个“吃货”,嘴上似乎总停不下来,看到啥新鲜玩意儿的第一反应都是:“这能吃么”。并且啊,明明这人已经吃过正餐,而且吃的比较饱,但若是有闲暇,还是会时不时往自己嘴里塞零食。像这种情况,明显不是这人的胃有需求,更不是身体需要营养,只是单纯的嘴馋,口欲。

这里,提到两个经典的心理学现象:固着和退行

怎么理解?

1、固着,指的是如果一个人在人格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的满足太少或者太多,最后这人因为需求未得到满足,或者是被过渡满足而贪求更多,这人的性心理就固着在这个阶段了,哪怕这人的年龄明显老大,但由于ta的性心理仍固着在那个曾经需求没被满足/被过渡满足的阶段,这人仍持续地寻求这个阶段的满足方式。

a、当人曾经历过匮乏,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深深的渴求,后来有了机会,会想要补偿当年没被满足的渴望,但也有可能再怎么尝试似乎也无法满足自己对某方面的渴求,而这人却不断为了满足自己曾经没被满足的需求,拼命折腾,寻求满足,有时候就表现为心理问题。

b、而当人需求被过度满足,也有这样的可能性,你被“伺候的太好”,你的需求得到了长久超额的满足,你在“那个地方”感觉“太舒服”了,不愿意挪动,恨不得让自己一直保持在那个需求被过度满足时让你感觉“好”的状态。

如果要打个比方,你可以想象,有阵子你业绩特漂亮,你的老板给你开了一份30天的带薪假期,而且这个阶段你大部分开销都可以报销,且公司不会因工作来打扰你的休假。然后你痛痛快快地玩儿了一个月,问题是……这一个月你过得太愉快了,明明今天你该上班,闹钟响起,你还在赖床……仿佛沉迷过去的满足不愿起来,甚至会有这样的念头————偶尔迟到一次,不算个啥嘛。

当然,大多数人还是可以克制自己,选择继续起来,上班,但若是过度贪恋一去不回的“美好感觉”,并换着花样去挽留那份感觉,这在现实社会中也会表现为一些心理问题。

2、退行,这指的是一个人在高级阶段受到了挫败,就会退行到低级阶段寻求满足。

举个例子,有没听说过某些年轻男女,失恋了,大受打击,然后暴饮暴食好长一阵子的?伤“心”了,于是选择了先满足自己的“胃”。

最后,对“口欲期”,可做如下总结:

1、婴儿要用嘴吃东西,这是婴儿的头号需求。如果婴儿期,一个人常被饿着,那这个人长大后就容易成为一个严重的吃货。

2、婴儿需要用嘴感知世界,他们对任何东西感兴趣,都会往嘴里塞,这未必是要吞进去,而是要用嘴感知。3.

3、这一阶段的意象,就是婴儿的嘴与妈妈的乳房,这一对意象所构成的画面,有着无限的含义。

弗洛伊德之后的客体关系心理学,也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第二阶段,特别重视婴儿与妈妈乳房的关系,认为这是婴儿和外部世界的原初关系,这会成为婴儿与整个世界关系的一种基石,一种隐喻。

所谓客体关系心理学集中研究三岁前的母子关系对一个人的影响,其中的“客体”指的是早期的重要他人,特别是抚养者,与孩子建立的关系,会内化到孩子的内心深处,成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现在的心理学界,客体关系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的主流。

如果我们回到婴儿与妈妈乳房的关系,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我觉得可以这样来理解,婴儿的一切人性,都会展现在这一关系之中。

所以,需要有意识地,让小婴儿和妈妈的乳房建立一个良好关系,这样婴儿就会感知,世界一开始就是欢迎他的,一开始就是友好的。

若是婴儿从一开始并没和妈妈的乳房建立良好关系,婴儿会有这样的感知,世界从一开始就是不友好,不欢迎他的,而婴儿带着这样的感知去认识我们世界和成长,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小结:

1、弗洛易得认为,人天生有性本能,且追求愉悦逃避痛苦,而快感中心的不同,会导致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或者说叫性心理发展,有五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器。

2、在口欲期阶段,是一岁前,这期间婴儿的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吃东西和用嘴感知事物,都会给婴儿带来快感。

3、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有两个心理现象——固着和退行。

a、固着,指的是,人某一阶段得到过度满足或严重匮乏,容易导致一个人的心理固着在这一阶段。

b、退行,是指当一个人在高级阶段发展受挫后,会退行到低级阶段,为的是寻求低级阶段曾经获得的满足。因为已经满足过的需求较容易有办法实现,这样,人仍然能获得一份现在得不到的“满足感”。

4、作为最早期的心理发展阶段,口欲的固着和退行,是很容易发生的。

(阅读 得到——武志红心理课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