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稿费”怎么计算呢?

作者&投稿:汉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文人无稿费靠什么生活~

古代的稿费叫“润笔”,一般是应约为他人写东西时,双方事先约定润笔多少,但并没有法律规定一定要给稿费。那时书铺翻印他人写的书,并不需要给原作者稿费。
古代文人的生活来源:
1、当官。2、家有财产的,可以收地租、经商等,或者啃老。3、考上秀才后,官方有一点生活补贴,但养家是不够的。4、到私塾教书,这是大部分穷书生在中举前的主要谋生手段。5、一旦中举,日子就好过了,自然有人送钱财、投献土地等等,只管数钱就是。6、如果不想考继续考科举,可以给当官的做师爷,也就是助手、幕僚。只有像唐寅这样的名士,才能靠卖字、画为生。

写小说来赚钱,是一个现代社会的问题,文学已经变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写小说是一种工作,工作的动力当然是为了赚钱,没钱挣的工作,自然是不会有人做的。但是在古代,文章是经国之大业,再不济也是文人的爱好,所以“文学”在古代它不是工作,一个文人如果混到要靠“文学创作”来赚钱的时候,一般已经是混不下去的时候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学”不是文人的工作,但“写作”却是大多数文人的工作,一个秀才要成为进士,需要写大量的八股文,中了进士以后做官,需要写大量的公文和应酬文字,这些“写作”一般来说不会认为是“文学”,明清的文人一生要写无数的八股文,但今天流传下来的明清文集里,却基本上没有八股文,因为文人不会把八股文这样的“写作”当成是“文学”收入自己的“文集”之中。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写作”的快感很难在写八股文或写公文这些文字活动中找到快感,那些写作只是帮他们进入官场和在官场打拼的工具罢了,真正的快感,来自于具有文学性的文字活动,所以才会有大量的诗词、散文这些文学作品出现,但小说跟诗词、散文还不同。
诗词、散文虽然不是文人们的“公文”,在没有知识产权和版税的古代,都是不挣钱的,李白、杜甫都没有靠写诗挣过什么钱,但诗词散文虽然不直接挣钱,但却可以挣得“名声”,名场在古代文人看来,那比“钱”重要多了,他们追求的是千古留名,不是腰缠万贯。这是他们最大的收益,也是他们创作的第二动力所在(第一动力自然是喜欢)。
但是写小说从获取“名声”这个角度来说,仍然是没有收益的,因为古代的小说大多不署名或者署笔名,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费力去“写”呢?这就是“文学”真正的魅力所在了,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种满足感,是比赚钱或出名更令人难以自拔的。当然,这是因为古代的写小说的人,是不需要靠写小说为生,他有别的挣钱的渠道,写小说是他“工作”之余的爱好,是精神的享受,就像我们现在看电影一样。按理说,时间就是金钱啊,别人占用你的时间,应该为此买单才对啊,也就是说电影院让你花时间去看电影,应该是电影院给你钱啊,但事实上却是我们自己掏钱去电影院看电影,为什么呢?因为是我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精神得到了享受嘛,当然,这种享受过程,有可能是愉快的体验,也有可能是难受的体验,但都是享受。

古代的文人一般不存在稿费,文人墨客会投靠一方官员或者一方霸主,他们能靠着投靠的主子养活他们了;有少部分人靠抄书赚“外快”,一般按月拿俸禄。

在古代有“门客”一说,这些门客中就有那些文人墨客。尤其是战乱年代,那些但凡有点野心的人,都会招揽有文采的人才为己用,像是写写什么颂扬自己的文章,讨贼檄文之类的。他们的文章的用处有时候堪比军队,比如曹操就称赞陈琳的讨贼檄文胜过百万大军。

所以主子对这些文人墨客,也是爱惜的很,工资不用说,自然至少是有肉就有汤的。古代还有一类文人,他们不需要“稿费”,因为他们本就是朝廷官员,有朝廷的俸禄,属于不愁钱的一类文人。至于写诗作赋,那只是他们的爱好而已,比如苏轼之类的。

也有的文人,因为仕途坎坷,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他们也写诗,但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抒发自己的情感罢了。如杜甫之类的。而另外一些文人,他们属于“富家子弟”,如唐伯虎之类的。他们写诗作画完全就是兴趣爱好了,因为已经不愁吃穿用了,不会在乎什么“稿费”。

但有些也会拿自己的作品去卖,一是赚“外快”,而是以显示自己的价值。古代也设有这样一种官员,专门誊抄历史典籍,他们都是按月拿俸禄的。

古代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有电脑有扫描仪有磁盘,数据记录特别方便,古代有的就是笔墨纸,记录靠的就是这样一个原始但作用很大的东西,但记录的载体,不管是纸还是竹简,都不能长时间保存,所以,只能靠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就产生了誊抄历史典籍的官员。



韩愈帮人家写了一篇《平淮西碑》,宪宗以石本赐韩宏,宏寄绢五百匹。这一篇一千五百字的文章,获得稿费五百匹绢。当时一绢的价值是200文钱,一斤大米的价格为1文钱,如果按照我们现在市场上稍微好点的大米3元/斤,如此计算,他这一篇1500字的文章,就拿到稿费30万元,每一个字的稿费是200元,这可真的是天文数字了。真正体现了一般不写文章,写文吃一年。也难怪,这样的文章写得如此精致,滴水不漏,逻辑性强,不象现在的写文章人,一天能写个一万字,这无疑是粗制滥造,或者形成天下文章一大抄,东摘点西拼点。

白居易《修香山寺记》也这样说道:“予与元微之,定交于生死之间。微之将薨,以墓志文见托,既而元氏之老,状其臧获、舆马、绫帛,泊银鞍、玉带之物,价当六七十万,为谢文之贽。”由于他名气很大,求他写东西的人自然也就多了,有人请他写了个墓志铭,人家送了一辆车给他,还有玉帛等物资,价值六七十万金,瞅瞅,一篇文章弄了一辆宝马,一下子就衣食不用愁了。当然,人家是大名鼎鼎的大诗人,这一点也不算过分,经是比起现在那些动动辄出场费几百上千万的明星来说,他这个也是小巫见大巫了。

到了明朝的时候,稿费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只要你有能力,文章字画有人要,就写,明代的润笔之风更盛。明末清初,一代大文豪钱谦益病危,家里却一贫如洗,为了自己年轻的妻子柳如是能过上安稳日子,自己走后留下一笔钱给她,于是,利用黄宗羲的文笔与自己的名气,一举写了三篇文章,一共得到润笔高达三千两白银,这三篇文章是墓志铭、诗序和庄子注序。当时一两白银可以购买大米200斤,这样一计算,一篇文章的纯收入就高达近60万元。



稿费在古代叫作润笔。“以财乞文,俗谓润笔”就是这个意思。“润笔”一词最早见于《隋书·郑译传》:隋文帝叫李德林起草诏书。高颖在旁边戏道:“笔干了。”郑译也乘机说道:“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后来,人们就把写作文章书画所得的酬劳,包括物与钱,谓之润笔。宋人洪迈《容斋随笔》云:“文字润笔,自晋代以来有之,至唐始盛。”又说:“作文受谢,晋宋以来已有之。”
古代文人所得的润笔费,数目十分可观的,如钱泳《履园丛话》载:“白乐天为元微之作墓铭,酬以舆马、绫帛、银鞍玉带之类,不可枚举。”皇甫为裴度作《福光寺碑》,字数不过三千,裴度赠给他车马丝绸,皇甫嫌少,裴度又酬谢绢九千匹。韩愈为文,必索润笔。刘禹锡《祭韩吏部文》“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这虽是形容之辞,有所夸大,但也说明当时稿酬是十分高的。古来作家们的稿费,就稿酬总收入来说,要算唐朝的李邕了。《旧唐书》讲,“邕尤长碑颂”,“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受纳馈遗,以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
古人得的稿费也有很微薄的。欧阳修请蔡君谟为其《集古录序目》作字刻石,赠给他的只是鼠须栗尾笔、铜绿笔格、大小龙茶等物。杜甫有《闻斛斯六官未归》诗云:“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斛斯融为人作碑,稿费无着,要运河江陵索取,所得甚微,致使锅镬无烟。这种情形同旧社会里那些每天苦苦爬格子,所得无几,过着清贫生活的文人作家相去不远了。
给著作者“润笔”的多少,不同的时代各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在不同时代地位的高下。唐宋两代重诗文,朝廷科举也以诗取士,尤其唐代自太宗以来大多重视文学,爱好诗歌,文人学士很得重视,地位较高。社会上也对作者及诗人厚眼相加,所以“润笔”一般较高。明代则有不同,文人学士的地位空前下降,所以,“润笔”也极少。

古代的文人一般都比较清高,羞于提钱,对于稿费,当时一般称为润笔、利市、那堵物(那个东西)等,这几个称呼中,以润笔这个名字流传最广,而今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偶尔还能见到这个词语。
润笔一词出自《隋书卷三十八·郑译传》,隋文帝命令高颎作诏书,欲招回曾经与自己出生入死,曾经一起建立功业的郑译。高颎是当时的明相,杰出的政治家,当时高颎回复说是笔干。郑译听了之后,答道,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意思是说,得不到一点报酬,也就是现在的稿费,怎么来写呢,人家当然说是笔干了。再者,古代人们用毛笔写字,但使用毛笔之前,通常会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润笔这个词语显得很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文人写文章的情景。用这个词语来替代稿费二字,自然很容易说通。
“作文受谢,自晋、宋有之,至唐始盛。” 南宋著名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这样说道。由此可见,在唐朝时期,润笔也就是稿费就已经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稿费的多与寡,自然是与一个人的社会名气决定的。古代高稿费的,一个字抵得上黄金一两,低稿费的,往往写一天下来只能混顿饭吃,有时或许连个饭都吃不上。韩愈为大将军韩弘写《平淮西碑》,得稿费五百匹绢。当时一绢值两百文,一斤大米值一文钱,而我们现在的大米则是两块钱一斤,这也还是按一般的价格来计算,如此计算下来,韩愈这篇一千五百字的碑文几乎拿了二十万稿费,这可是天价了。
当然像韩愈这样的现象毕竟是少之又少,杜甫在《闻斛斯六官未归》一诗中这样写道:“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说的便是朋友斛斯融卖字为生,客户拖欠稿费,无奈只能自己前往讨取,日子过得相当清贫的事情。杜甫的这首诗道出了古代文人卖字为生的真实的一面。当时一般是给别人写委任状和墓志铭来撰取稿费,《明史·李东阳传》里的这句“长安中争为碑志,若市买然。大官卒,其门如市,至有喧竞争致,不由丧家”。生动地描绘出了古代自由撰稿人行业的竞争之激烈。宋太宗时期,中央政府专门有财政拨款给宫廷文人作为稿费,想来真是一大美事,当然这也与当时的俸禄比较低有很大关联。到清朝时期,写字得稿费已是十分普遍的事情,当时的文人郑板桥专门为自己的东西制定了一个稿酬标准。
由以上观之,古代文人与现代文人的稿费境遇应该差不多,但总体而言要比现在的文人好一点。现在的稿费已是几十年未变,写一篇千字文通常只能购得两斤猪肉而已。

古代写书分两种,个人和国家出书,个人出发点为儒家思想中的立言,即总结一生经验、一行技能技巧。
国家层面,代表有《二十四史》
这两种都没有稿费一说,且古代各个朝代都有相似规定,为知识传播无阻,书籍出版定价与书籍工本费相同,即一本书定价包含纸价、油墨费、印书匠人工费

作家的稿费是怎么算的?
答:但是,用这个方法征求到的新闻稿子多数不符合刊登条件,刊登之后是否给予稿费,尚无佐证。实施之后,因合适的新闻稿不足,申报只好改用聘请本埠和外埠访员采写新闻的办法(相当于现在的记者),访员写稿,是拿报馆的工资,而不是稿费。不久文人的诗词歌赋一类的文学作品因为不付钱就可以刊登而日渐增多,来稿踊跃,以致《申报》...

古代润笔的来源与盛行情况如何?
答:古时,文人墨客对于稿酬的称呼并不直接,常常带有文雅的婉转。在古代,'润笔'一词被广泛用于指代文人应酬所得的报酬,源自《隋书·郑译传》中的一段趣事:郑译为皇上看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了”,他回应道:“无以润笔,何来一字?”从此,'润笔'便成了稿费和书画酬金的雅称。司马相如为陈皇后...

稿费在古代为什么叫“润笔”?
答:当然,稿费的种类除了《胡伶安天津车祸》一文外,还包括摄影、绘画等作品。事实上,自古以来,文人以诗文书画获取稿酬的现象由来已久。但在古代是叫“润笔”或“润资”,而不是交稿费。比如《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以物求文,以丰笔。”那么,为什么稿费在古代被称为“润笔”呢?在古代,人们用...

古代文人靠写什么赚钱
答:古代文人的赚钱方式很多,可归根到底还都是靠才华吃饭,虽然他们肩不能扛手不能抬,但是当时社会上也有不少独属于他们的职业。在秦朝就有文人以写字作画为生,他们往往会在街上摆一个摊子,专门替那些有闲钱的人家工作。像那种非常有才华的人就不用这样抛头露面,会有贵人专门来找他们。当初司马相如为...

为什么古代把稿费称为“润笔”?
答:我们知道,无论是文章还是摄影、绘画等作品,出版机构支付给作者的报酬都称为“稿费”或“稿酬”。在古代,文人因诗文书画作品获得报酬,这早已存在,只不过古代称之为“润笔”或“润资”。《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中提到:“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那么,为何古代将稿费称为“润笔”呢?古代...

为什么古代把稿费称为“润笔”?
答:当然,支付的种类除了文章外,还有摄影、绘画等作品都是。其实,文人为人作诗文书画而获取酬劳,古代早就有了,但古代不叫稿费而叫作“润笔”或“润资”。如《幼学琼林˙卷四˙文事类》:“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那么,为什么古代要称稿费为“润笔”呢?在古代人们用毛笔写字,但使用毛笔之前,...

“润笔费”是古代文人的外快生计吗?
答:当然算啦。什么叫“润笔费”呢,说白了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的“稿费”,古代文人替别人写写诗,作作画,弄一篇文章等等收取的酬劳,我们俗称润笔。古人讲究呀,叫酬劳显得没涵养,没文化,张口提钱不符合他们读书人的身份,毕竟古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润笔费对于文人来讲是很重要的收入来源,若...

古代人没有稿费,为什么会产出这么多名著?
答:像司马迁这类政府薪资供养的史官,本身就是公务员编制,写书不卖钱,但写史书是他自己的本职工作。明清以后开始出现了出版业,这时候写书是可以赚稿费的。明朝以前,写书不卖钱,基本上就是文人的弄墨爱好而已。就算你写了出可以出版,也卖不了几个钱,古代国民识字率奇低,文盲如蚁多。国民想获取书...

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
答:”。这话流传开来后,人们就把稿费、书画酬金称为“润笔”了。等到了唐朝的时候,收“润笔”为人作文、作画、作书的风气就更加盛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算是最出名的一位。他专门为当时的名公巨卿写碑铭,“一字之价,辇金如山”,果然,人出名了钱自然是好赚的。古时候的文人要想通过自己的才学...

古代出书靠什么赚钱?
答:法,兵,刑,名,杂,农,小说,阴阳,纵横,辩论,等等,著书者皆非等闲之辈,书籍是各种文化流传的主要方式,写书将自己的文化思想传播,传承,门下传授弟子数千人,甚至更多,创造自己的文化王国,许多门生都成了各国重臣,左右天下形势。隋朝出现润笔,多是文人作画或写楹联,稿费是现代社会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