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劳动社会学"啊???????????????

作者&投稿:戚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社会学是什么?~

社会学是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agency)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
社会学在研究题材上或研究法则上均有相当的广泛性,其传统研究对象包括了社会分层、社会阶级、社会流动、社会宗教、社会法律、越轨行为等,而采取的模式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
由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都是由社会结构、个体机构的影响下塑造而成,所以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学进一步扩大其研究重点至其他相关科目,例如医疗、军事或刑事制度、互联网等,甚至是例如科学知识发展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一类的课题。
另一方面,社会科学方法(social scientific methods)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20世纪中叶以来多样化的语言、文化转变也同时产生了更多更具诠释性、哲学性的社会研究模式。

扩展资料:学科性质:
社会学是不是一门科学?它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能否成为一门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关于社会的科学?这些问题从孔德开始至今一直困扰着学术界。一些社会学家把该类问题看作是使社会学界发生分裂的最根本的问题,看作是西方社会学争论的三类理论问题之一。
孔德不仅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科学,而且认为是科学之首,是“科学的皇后”。孔德把社会学看作是“社会物理学”,表明他认为建立一门“社会的自然科学”是完全可能的。在他看来,社会学的科学性,就是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美国社会学家J.H.特纳认为社会学研究应该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客观的、价值中立的科学活动。持这种统一科学观的学者认为,社会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在社会研究中从经验事实出发,一切理论、命题和概念必须能经受事实的检验,而研究过程中则须把事实与价值区别开来,使社会学日臻成熟、更加接近于自然科学的精确科学。
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社会学知识的普遍性被认为是当然的,即使还未达到此种程度,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终究会得到关于社会的普遍性解释,以至最终把握社会现象的规律。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社会学的科学性,最根本的是能够在把握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前提下,结合不同民族和地域在文化和历史上的连续性和特殊性,用科学的方法揭示出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特殊规律性。为了保证社会学的科学性,社会学者越来越认识到必须把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相互补充。
缺乏经验研究的社会学是空洞、思辨的;而缺乏理论研究的社会学则是盲目、表面的。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社会学在科学性上,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如“概率模型”的运用大大增加了预测的精确度;“统计控制法”和“模拟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对所研究对象涉及的多个变项的控制等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会学 (研究社会的学科)

企业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观点、方法研究企业内部各种因素、各个方面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以及本企业与他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关系的一门学科。一个企业对外利益是一致的,但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利害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它们之间的工作的配合和工作关系是否协调至关重要,把各个部门及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调整到最合理的程度,防止“内部损耗”,一致对外,以求企业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是企业社会学的首要任务。

  劳动社会学(sociology of work)
  它是研究劳动者及其行为、劳动关系、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和劳动社会过程,以揭示劳动 社会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劳动社会学所研究的劳动社会 又称产业社会。它是劳动者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一个内含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要素 的综合体。劳动社会有其特殊的地位——角色结构,如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等;与 职业活动相适应的特殊文化,如企业文化等;特定的产业界限,包括工业、服务业中的 一切劳动者与劳动组织,而把农业劳动者与农业劳动组织排除在外。从社会学的观点来 看,农业劳动者居住在乡村社会,以家庭为活动中心,在乡村社会中,家庭组织与劳动组 织经常合而为一,劳动者之间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与业缘关系难分难解,尚无可能将 农业劳动组织、农业劳动者业缘关系单独分离出来。唐海在《中国劳动问题》(1927)一 书中曾使用过“劳动社会”的概念。日本社会学家万成博、杉政孝主编的《产业社会学 》(1967)也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了“产业社会”的概念。
  起源与发展 劳动社会学从普通社会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劳动社会学”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1959年被法国一家社会 学杂志用作刊名,促进了这一名称的流传。

  劳动社会学的前史,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对劳动社会问题的研究。为这门学科做 出过奠基性贡献的学者有K.马克思和F.恩格斯,德国的M.韦伯,法国的□.迪尔凯姆,美国 的T.B.凡勃伦、F.W.泰勒和G.E.梅奥等。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 级状况》(1845)、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工论》(1893)、韦伯的《经济与社会》(1921~1 922)、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1899)、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1911)、梅奥的《 工业社会中人的问题》(1939)和《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1945)等,是劳动社会学研 究的重要文献。

  劳动社会学在西欧、美国和日本起步较早,发展迅速。在大多数欧美国家,这门学科 往往与“工业社会学”、“企业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等名称混用。比较有影响的 著作有美国社会学家W.E.穆尔的《劳资关系与社会秩序》(1946)、D.C.米勒与W.H.福 姆的《工业社会学》(1951)、E.V.施奈德的《工业社会学,工业及其群体中的社会关系 》(1957)、T.卡普洛的《职业社会学》(1954)、联邦德国R.达伦多夫的《工业—经营社 会学》(1956)、法国G.弗里德曼与P.纳维尔60年初主编的《劳动社会学文集》、日本万 成博、杉政孝主编的《产业社会学》(1967)。 70、80年代,苏联、东欧也相继出版了一批劳动社会学著作,影响较大的有:民主 德国R.施托伯格的《劳动社会学》(1978)、苏联瓦·彼·马赫纳雷洛夫的《劳动社会学 》、南斯拉夫M.马尔科维奇的《劳动社会学》(1981)。

  对劳动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在中国早已开始。20世纪20年代,出版了李剑华的《劳动 问题与劳动法》(1928),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1929)等一系列专门著作。80年代以 来,中国劳动社会学研究又逐步活跃起来。1984年,出版了赵履宽、王子平合著的《劳 动社会学概论》。 研究内容 劳动社会学对劳动社会的研究,具体有以下内容:①劳动者。包括工业 劳动者、服务业劳动者。②劳动者行为。即劳动者在劳动领域中发生的社会行为,如择 业、就业、生产、管理、怠工、罢工,等等。③劳动关系。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 的社会关系,如主雇关系、劳资关系、师徒关系、同事或工友关系,等等。④劳动组织 。包括工业劳动组织、服务业劳动组织等。⑤劳动制度。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为保证劳动组织的有效运行而制定的各种法则、规章、程序的统称,主要包括劳动就 业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劳动奖惩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和各种岗位责任制等。⑥劳动社 会过程。指劳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劳动组织与劳动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如劳动者之 间的竞争、协作、顺应、同化,以及劳动制度的改革与重建等。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劳动社会学与普通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存在具体与一般的关系 。普通社会学研究一般社会人,研究各类人的一般社会行为;劳动社会学则把人当作劳 动者来研究,只研究劳动者行为。普通社会学研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血缘、地缘 、业缘等关系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研究一般社会组织、一般社会制度和社会过程;劳 动社会学只研究劳动关系,研究劳动组织与劳动制度,以及劳动社会过程。

  劳动社会学与经济学,尤其是与劳动经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 济学都研究劳动者行为、劳动组织、劳动制度,但两者观察与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劳 动社会学把人当作劳动者来研究,关心的是劳动行为的社会效益,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劳 动者与各社会变量之间的关系,诸如职业声望对劳动者择业的影响,人际关系对于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等;应用劳动社会学的知识,有助于获得劳动社会的最佳运行效果。 劳动经济学则把人当作劳动力来研究,侧重于劳动行为的经济效益,主要任务在于揭示 劳动力与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诸如:劳动力配置与流动的规律,劳动工资与劳动生 产率之间的关系等;应用劳动经济学的知识,可以指导如何以最少的活劳动投入获得最 大的价值产出。

  功能 劳动社会学的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劳动社会中的权力—地位结构,把握劳动领 域中的人际关系,发现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发展与变迁的规律。其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劳动 管理的科学性和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认识与处理经常发生的一系列劳动社会问题 ,如劳资纠纷问题、女工问题、白领犯罪问题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楼上回答得好详细啊。其实顾名思义,sociology of work就是关于劳动的社会学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与劳动有关的社会情况,比如劳动者、劳动环境、劳动市场上的问题、劳动人口流动等等。
实社会学整个专业都很难说有什么对口职业,学劳动社会学可以去各企事业单位,可能考公务员在人口局、进公司在人事部算是能用上一些专业知识吧。

什么是什么
答:仿写的句子有:1,钢琴是一种键盘乐器,其历史在二百年以上。2,足球是中国制造,球衣是中国制造,球网是中国制造,球哨是中国制造,球鞋是中国制造,球袜是中国制造,还有几亿球迷是中国制造,唯独球场上跑的那些球员不是中国制造。3,篮球是一项技术综合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投篮得分的多少,决定着比赛...

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课程
答: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

什么是科技,它分为几大类?
答:全年资料2018年正版什么是科技,它分为几大类??可以测什么是易经,易经分为几大类。易经简称《周易》,相传是由中华上古时期伏羲所编制。其中有正经、象传、系词组成。它涵盖了天地人以及世间所有的事物。从功用方面说,它既有深邃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成为后来中华文化的以他为中心的文化的全面展开做好了全面的铺垫,...

名词解释:什么是信息技术
答: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其他类似问题 2012-07-03 信息技术的名词解释 31 2007-09-14 什么是信息技术的概念 57 2018-12-09 什么是信息技术? 6628 2011-01-07 信息技术是指什么 473 2006-03-24 什么是信息技术? 102 2005-09-14 ...

什么是人的三观?
答:三观指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1、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时间段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它是人对事物的判断的反应。它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2、价值观 价值观...

什么是现实?
答:1、小时候把公平、公正挂在嘴边,长大后发现有人的地方就没有绝对的公平。2、以前听别人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实是,每个人的起跑线根本不可能一样,甚至拼尽一生都无法到达有些人的起跑线。3、以前觉得钱不是万能的,现实是钱衡量一切,只是贫穷限制了想象。4、年轻时候相信各种感情,长大...

什么是概念?
答:概念是在头脑里所形成的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其中概是古代一种量具用词,表示用作对古代量具“斛”的满量状态做出校准。现代字义为:处于一定范围内,如:大概、概念、概括...

什么是世界??
答:世界广义上来讲,就是全部、所有、一切。一般来讲世界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世界还代称的有天地、天下、此岸、世间、万物、世上等。世界也可解释由可感知的、不可感知的客观存在的总和以及用于描述客观存在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总和。客观存在是不以人或其他物意志转移而存在的。世界由概念世界和物质...

什么是传统道德
答:什么是传统道德 道德是美的、... 道德是美的、 展开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现在情景喜剧越来越少了? 匿名用户 2013-11-06 展开全部 中华传统道德是以人为本的道德。有两个基本观点: 第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尊严。孟子讲过两句话:“所欲有甚于生者”意为我所要求的,...

什么是内存?
答:内存(Memory)是计算机的重要部件,也称内存储器和主存储器,它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它是外存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在内存中进行,内存性能的强弱影响计算机整体发挥的水平。只要计算机开始运行,操作系统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从内存调到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