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Taylor Swift 的新专辑《Red》

作者&投稿:程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Taylor Swift的《red》~

小霉女Taylor Swift-美国摇滚小天后。在今年发行的最新摇滚专辑《red》中还大胆尝试加入pop元素,如此pop的专辑受全球人民爱戴,最新公布销量已经突破280万,小霉女从新专辑RED看出她一开始慢慢转型从乡村音乐转成流行音乐

新专辑将于10月22日正式发行。
Taylor说:“过去的两年时间,我都在为这张专辑《Red》工作。我给它起名为《Red》因为那些在爱情和失去中的那些纷乱、疯狂的感受。在我心里,当你经历那些快节奏和失控的爱情时,很多复杂的感受混合在一起:醉心的、善妒的、受挫的、充满误会的,所有这些有趣的感受,当你回顾这些的时候,看起来都像是红色的。”
专辑曲目
1. State Of Grace (已出)
  2. Red (已出)
  3. Treacherous
  4. I Knew You Were Trouble. (已出)
  5. All Too Well
  6. 22
  7. I Almost Do
  8. 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 (已出)
  9. Stay Stay Stay
  10. The Last Time
  11. Holy Ground
  12. Sad Beautiful Tragic
  13. The Lucky One
  14. Everything Has Changed
  15. Starlight
  16. Begin Again(已出)
  17. The Moment I Knew
  18. Come Back Be There
  19. Girl At Home
  20. Treacherous (Original Demo)
  21. Red (Original Demo)
  22. State Of Grace (Acoustic Version)

aylor Swift《Red》:红起来之后的才华与八卦

  就在前段时间,Justin Bieber被爆劈腿,八卦外媒用投票的形式想要让他的粉丝们选出下一个他应该约会的对象,这些选项里出现了Taylor Swift的名字;几乎同时,Taylor Swift新专辑《Red》的首波主打《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推出,人们又津津乐道于这一次小霉女(Taylor Swift的中文昵称)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谁,当然,关于这一讨论的选项更令人惊讶,一长串曾经或正在与Taylor Swift闹绯闻的男星们浮出水面,孰真孰假,谁也辨不清。无论如何,Taylor一遍一遍唱着的那句“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果然魔音绕梁。
  《Red》是Taylor Swift正式出道后的第四张专辑,自她出道到现今,她本人和整个乐坛都在经历着质与量上的急剧变迁,这些变化之巨大,让旁观者误以为Taylor和他们一起,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但其实Taylor不过只是个22岁的小姑娘,头上顶着如今乐坛吸金量最大、年纪最小的女歌手。回顾Taylor Swift出道的轨迹,当年16岁的她一鸣惊人,靠的并非是一头金色波浪卷发、大长腿和性感大红唇,而是实实在在的乡村歌曲创作实力以及惊人的商业远见——在发行自己个人首张同名专辑的时候,Taylor Swift就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制作公司Big Machine,且在这么多年之后,依旧保持着自产自作的“独立”音乐制作模式,以她个人为中心,吸纳丰富且更贴合大众审美的乡村音乐素材,稳定的发片频率和歌曲质量,使得她的个人音乐事业节节高升,尽管很多乡村音乐爱好者根本不买她的帐,将其低龄化和幼稚化的音乐视为乡村音乐之糟粕,但毋庸置疑的一点则是:Taylor Swift将更为现代更为平易近人的乡村流行乐,撒播至全世界,而当她的音乐背后所映射的故事成为一个个八卦新闻时,当她个人使用着twitter、instagram这些社交app终端以接近她的歌迷时,当她的穿着打扮越来越深入人心时,Taylor Swift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已然超出音乐本身,她是所有男生们梦寐以求的约会对象,是所有女生们眼红心妒的模仿对象!
  Taylor Swift正处在风口浪尖。
  其实她一直处于风口浪尖。
  如果说早前对她的争论是架构在她的音乐是否可以被归入传统的乡村音乐上的话,如今在她身上所引发的争论已经不是音乐范畴之中的了。Taylor Swift出道之后便横扫各大音乐奖项,这些奖项将她的音乐豪不犹豫地定性为乡村音乐,这多少平息了早前的“音乐类型归属”争议,何况,在乡村音乐经常被视作老一辈音乐的这样一个时代,Taylor的出现适时地将这一“古旧”的音乐形式拉入了青少年的生活之中,让班卓琴的声音响彻于青春气息洋溢的party之中,让更多的年轻人听到这一音乐形式的淳朴;Taylor自己的创作其实也并没有脱离乡村音乐之中的写实和真挚——她写的的确都是自己生活里发生的事儿,是所有美国青少年都在经历的内心和外部世界的变动,也正是这种太贴近生活的写实手法,使得有关她的八卦喧嚣尘上,和Adele一样,她们都以自己的情感故事为蓝本,创作出极易传唱的作品,唯一不同的地方是,Taylor的歌曲中有着更为活泼、健康和戏谑的成分,就像这个时代里,拿着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发推特、上脸书的欧美青少年,再痛的情感也会在这样的坦然和自在里迅速地烟消云散,同年纪的两个女歌手,Taylor的音乐显然更贴近年轻人的心,也更积极向上。
  只不过,红及全球的Taylor Swift现在所面临的恰好是这种八卦与才华相互噬咬的窘境。在《Red》当中,我们可以听到,Taylor创作乡村流行音乐的技巧已经达到了手到擒来、炉火纯青的地步,除《We Are Never Ever Getting Back Together》、《Red》、《22》这样朗朗上口且必定占据排行榜前10的主打曲以外,《State Of Grace》、《I Almost Do》、《Starlight》也绝对在曲调上深入人心,其实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则在于,Taylor Swift一直在传达的泛乡村流行概念在《Red》这张专辑里几乎达到了极致:开篇《State Of Grace》急速的鼓击是侧重于摇滚乐的编曲手段,却在歌词和歌曲寓意里传达着非摇滚乐的庄重与优雅,像是古典音乐打了一记擦边球;当然,Taylor也在《The Last Time》当中尝试了大段的弦乐铺排,在与英伦摇滚乐队Snow Patrol主唱Gary Lightbody合作的该曲当中,这种“联姻”的方式也可以算是对英式抒情摇滚的摄取;如果你要问Taylor一直在使用的班卓琴在哪儿,专辑同名曲《Red》的开头和《Treacherous》的主体,则都是班卓琴这一乡村音乐必用乐器的最好展现,但《Red》并不单单是班卓乡村乐的展现,高潮部分不断叠加的电子音效将red这一单词反复体现,而这一单词已经不仅仅只是描绘Taylor Swift在该张专辑封面上的唇色,更是描绘了她整个人如今在乐坛的状况;但其实《Red》却不是Taylor在这张专辑里唯一涉猎电子声效的单曲,《I Knew You Were Trouble》也是在高潮处给我们带来了绝对的惊喜,这样一首由dubstep电子音乐风格渐入乡村流行音乐风格的作品,将乡村音乐由保守和陈旧之中解放,Taylor Swift将乡村音乐的多重可能性巧妙地在她的第四张个人专辑《Red》当中展现而出。
  以上这些,又有多少人能够得以听见和认识到呢?就像如今人们已经很少用唱作人、创作者这样的名号去描述Taylor Swift一样,她红之后的八卦光环彻底封锁住了她的创作才华,而如今那些越来越红的流行歌手/乐队,诸如Katy Perry、Lady Gaga、Justin Bieber、Lana Del Rey、Maroon 5、Bruno Mars、Ke$ha……又有多少世人去关注他们个人的创作才华呢?而更不会知道的是,这些人全部参与着他们音乐作品的创作。这些明星也面临着红之后的尴尬,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的创作才华,而是夺人眼球的装扮和真假莫名的绯闻。全球最红的舞曲怪杰Lady Gaga更愿意在钢琴之后以爵士、布鲁斯的方式演唱她的《Poker Face》,全球最红的少男童星Justin Bieber也更喜欢仅一把原声吉他的陪伴,因为这些更能展现其唱功和歌曲创作才华的方式,也更贴近他们的内心。
  遗憾的只是这个世界不需要这些初心,别人注重你的才华还是关心你的八卦,这是Taylor Swift以及这些人红起来之后没法自我控制的事情,初心也只是自己内心里留存着的那一块净土,而我们,总是带着美好的心愿,想象着这些人心中的那一块净土从不曾被玷污。

好红啊啊啊啊啊啊 红的发紫 呵呵 开个玩笑 开心一下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