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词的形态与形态变化

作者&投稿:却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业答案~

靠自己的努力

奇形怪状
形态各异
千奇百怪
形形色色,各式各样,千姿百态,形态各异,奇形怪异,婀娜多姿,千奇百怪,形态万千,五花八门,变化多端,变幻莫测。。

一、
人类的语言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根据形态变化的有无和差异可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和复综语四种类型。

1.孤立语:孤立语也叫词根语,以汉语为突出代表。主要特点有:

⑴词序严格。

由于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一个词在句子中属于什么成分没有形态上的标志,完全是根据语序来确定,因此词序就显得非常重要。

⑵虚词十分重要。

孤立语中词与词的关系,常常通过虚词这一重要的语法手段来体现。

⑶复合词多,派生词少。

大部分合成词是由词根构成的复合词,这些词不带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前缀、后缀和词尾,词的结构比较简单,往往是一个孤立的词干。

2.屈折语:屈折语以词形变化作为表示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以印欧语系诸语言为代表,如俄语、英语、法语等。

其主要特点是:

⑴有比较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⑵一种词形变化的语素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

⑶词尾和词干或词根结合十分紧密,脱离开词尾,句子中的词根就不能独立存在。

3.粘着语:粘着语也有丰富的词形变化,通过词本身形式的变化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土耳其语、日语、维吾尔语是这种类型的代表。其特点如下:

⑴粘着语的前面和中间不发生变化,只是词的尾部发生变化,表示语法意义。

⑵变词语素的每一种变化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多种语法意义就要用多个变词语素来表示。

⑶词根与变词语素结合不很紧密,两者有很大的独立性,只是在用的时候临时贴上去,故名粘着语。

4.复综语:复综语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粘着语。其突出特点是词和句子合二为一。复综语的一个词往往由好几个词缀粘合而成,这些词缀同时代表了不同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包括在同一个词里,形成一个以动词为中心的所有附加成分的粘连组合,即动词谓语的宾语、状语等成分作为附加成分已经包括在动词中,由此实现了句子的语法功能,但形式上只是一个词。这种结构类型多见于美洲印地安人的语言。例如,北美的努契克语中:

I-n-i-a-l-u-d-am

(我来是为了把这个交给她。)

其中,-d是动词词根,词汇意义是“给”,其他几个附加成分依次表示:

i- 表示过去时;

-n- 表示第一人称单数、施事;

-i- 表示直接受事宾语;

-a- 表示间接受事宾语,“她”;

-u- 表示后面的动词是施动;

-am- 表示动作“来”是有目的的。

二、
孤立语

孤 立语又叫做词根语,是词的形态变化比较少的语言,就是构成词的语素中表示词的语法意义的附加语素比较少。这样的词在组织句子的时候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达 语法关系。这样看来,词在句子里是孤零零的,没有一点变化,所以叫做孤立语。又因为孤立语中词的内部语素主要是词根,附加语素,包括词尾、词缀比较少,所 以又叫做词根语。孤立语以外的屈折语、黏着语、多式综合语可以叫做形态语。

例如汉语“我喜欢我的书”,两个“我”虽然在不同语法位置,可是不发生形态变化。但是加了一个虚词“的”表示“我”和“书”之间的所有关系。可是英语不同,两个“我”分别说成“I”和“my”两种形态。一看形态就知道是什么语法位置的“我”。

属于孤立语的有汉语、壮语、苗语等汉藏语系的语言、南岛语系的语言,还有越南语、缅甸语和西非土著居民用的一些语言。

屈折语

屈折语和黏着语是与孤立语相对的词的形态变化多的语言。在这种语言中,构成词的主体语素的后面或者前面一般出现表示词的语法意义的附加语素。例如英语不仅有“read”和“reader”这样的派生新词的变化,还有“reads”、“reading”等语法形态变化。

屈折语包括印欧语系和闪-含语系的大部份语言。例如俄语、德语、阿拉伯语、印地语等。英语也是屈折语,在英语词的后面出现的附加语素“ s”可以对应几个意义:如果是附加在动词后面就表示“单数”“第三人称”“现在时”意义的动词,如果是附加在名词后面就表示“复数”或者“领有关系”意义的名词。附加语素“ s”结合紧密,拆开以后难以确定它的意义。屈折语有内部屈折变化,就是改变单纯词内部的部份语音要素来区分不同的语法意义。例如,英语“foot”表示“单数的脚”,“feet”表示“复数的脚”;“take”表示“现在时的拿”,“took”表示“过去时的拿”。 在屈折语中形态变化比较多的语言叫做综合语,例如德语、俄语、印地语、立陶宛语。较多地采用词序、虚词代替形态变化的语言叫做分析语,例如英语、丹麦语、保加利亚语、法语、意大利语。由于分析语的特点接近孤立语,所以有人把汉语等孤立语也叫做分析语。

黏着语

黏着语主要包括阿尔泰语系、乌拉尔语系等语系的许多语言。例如维吾尔语、蒙古语、土耳其语、芬兰语、匈牙利语,还有日语、朝鲜语,非洲班图语族的许多语言。土耳其语是黏着语。在土耳其语中“sev ”表示“爱”,是一个动词的主体语素。在它的后面可以有下面的附加语素:“ dir ”表示“第三人称”,“ ler”表示“复数”,“ mis ”表示“过去时”,“ erek ”表示“将来时”。由它们组合形成的“sev mi s dir ler”就是“他们从前爱”的意思,“sev erek dir ler”就是“他们将要爱”的意思。在斯瓦希里语中“wa ta si po ku ja”(假如他们不来)中“ ja”是主体语素,表示“来”,它前面附加的“wa ”表示“复数第三人称”,“ ta ”表示“将来时”,“ si ”表示“否定”,“ po”表示“假定”,“ ku ”表示“动词性质”。上面语素之间的结合松散,一般每个语素又像屈折语中独立的词,而且每个附加语素用音节化的形式表达特定的一个意义。

屈折语和黏着语的联系是都有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语素。它们的区别是:第一,从附加语素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关系来看,屈折语不是一对一的关系,黏着语是一对一的关系;第二,屈折语的附加语素与主体语素(词根)结合紧密,黏着语结合松散;第三,屈折语有少量的内部屈折变化形式,黏着语没有。

多式综合语

多式综合语,又叫做编插语,是词和句子重合的语言。这种语言的一个句子表现成一个包含多种复杂成份的词。这个相当于句子的词,把表示动作的成份做核心,然后在它的前后加上表示施事、受事等的成份。

多式综合语包括美洲和古代亚细亚的一些语言。例如,在北美印第安人的契努克语中,“i n i a l u d am(我来是为了把它交给她)”是一个词,也是一个句子。其中“ d ”是主体语素,表示“转移(给)”,第一个“i ”表示“最近过去时”,“ n ”表示主语代词“单数的我”,第二个“ i ”表示宾语代词“它”,“ a ”表示第二个宾语代词“她”,“ l ”表示“前面的‘a’是间接宾语”,“ u ”表示“离开说话人地转移”,“ am”表示“前面的‘d’有目的”。又例如美洲的阿尔贡金语的“akuo pi n am(他从水中拿起它)”,“akuo”是主体语素表示“拿”,附加语素“ pi ”表示“水”,“ n ”表示“用手”,“ am”表示“它”。

多式综合语跟黏着语不同。多式综合语中的附加语素的形式和意义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且附加语素结合紧密。多式综合语跟屈折语的不同是,多式综合语句子跟词不区分,屈折语区分。

这个问题很大。要问专家或者去图书馆。

谈谈词的形态与形态变化
答:孤 立语又叫做词根语,是词的形态变化比较少的语言,就是构成词的语素中表示词的语法意义的附加语素比较少.这样的词在组织句子的时候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达 语法关系.这样看来,词在句子里是孤零零的,没有一点变化,所以叫做孤立语.又因为孤立语中词的内部语素主要是词根,附加语素,包括词尾、词缀比较少,...

汉语中词有哪些形态变化?
答:一、词形变化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式四种情况:1、在语法学中,词形变化或屈折变化(Inflection or inflexion)指单字(或词根)拼法的改变,导致语法功能改变,进而使其代表的意义也有所改变。多因应格、数和性等方面的不同而导致的书写形式的变化。2、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本...

词的形态变化
答:词形变化指单字(或词根)拼法的改变,导致语法功能改变,进而使其代表的意义也有所改变。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就叫做“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虽然现今的汉语为分析语,然而,古汉语却是比较接近综合语的结构的。如“饮”读做yǐn表示“喝”,例词...

从词的形态变化角度分析英汉语言的差异
答:1、英语有形态变化,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所谓形态变化,即词的形式变化。构词形态,即起构词作用的词缀变化(affixation),包括大量的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英语的词缀灵活多变,常常一缀多义,不仅规模大,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汉语利用词缀构词仍处在发展中。2、汉语词的形态可分两...

汉语形态变化是什么意思?
答:所谓形态变化,主要指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性数、格、时、人称的变化,通过词的形式变化来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词的形式在形态上的有语法意义的变化。性性是某些词语里的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名词具有的性范畴是词在入局前就确定的,如法语中的名词有性范畴。bol(碗)...

汉语形态变化
答:汉语缺乏形态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形态变化,指表示语法范畴的形式的变化。如名词、形容词、动词那些性、数、格、时、人称等变化。英语的人称代词、动词做主语时和做宾语时词形不同,如:“She loves me”和“I love her”,同是一个代词“她”(或“我”)词形不同,同是一个动词“爱”...

动词的分类和其五种形态
答:限定动词(谓语动词)</:如"我跑",根据主语的人称和数变化形态。非限定动词(非谓语动词)</:如"跑步",通常不直接与主语结合,如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动词的三种形态构造</ 动词的形式千变万化,主要有:单字动词</:直接表达动作,如"跑"。短语动词</:由多个词组成,如"打开门",表达更为...

语言学概论 什么是形态?举例说明形态变化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形态变化是词与词组合时词的形式上发生的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2分) ②形态变化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是附加词尾,如book加词尾变成books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第二是内部屈折,如make变成made表示过去时,第三是异根,如I变成me,表示宾格。

语言学纲要里的词形变化 名词解释 求解?!!
答:形态(词形变化)是指词与词组合时词的形式上发生的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词的形态变化是词的组合结构关系所要求的,可以表示多方面的语法意义。具有相同词形变化的词形成一个聚合,可以划分为同一词类。词形变化主要有附加词尾、内部屈折、异根几个方面。

如何划分词类?
答:它们各自的具体意义不同,但它们的词汇意义是相同的,都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2形态标准即以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的标准.词的形态变化包括构形形态和构词形 态两个方面.构形形态主要指词的重叠形式.如有些词有重叠形式(“学习学习”是“学习 ”的重叠形式;“漂漂亮亮”是“漂亮”的重叠形式),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