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打好乒乓球?

作者&投稿:乾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样打好乒乓球?~

打乒乓球的准备姿势
打乒乓球每次击球前必须集中全部注意力,判断清楚来球的落点、速度和旋转性质;然后迅速移动步法,选择合理的击球位置;采用相应的击球动作,将来球准确有效地回击过去。这就要求在击球前保持较好的准备姿势。较好的准备姿势应当是有利于快速起动,有利于照顾全台,有利于采用各种技术回击来球。
准备姿势包括身体姿势和站位两个部分。
(一)身体姿势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主要以脚内侧蹬地),脚趾轻微用力压地,脚跟微离地面,重心置于两脚之间,上体略前倾、收腹,持拍手臂自然弯屈,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球拍置于腹部右前方,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右斜前方,横握拍的肘部向下,前臂自然平举,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上方,非持拍手臂自然弯屈于身体左侧。两眼注视来球。
(二)站位 不同打法的人,其站位方式也不同.
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的站位,一般是左脚稍前于右脚,左脚位置基本处于球台左边线的延长线上。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40厘米左右。
直拍两面攻和横拍快攻打法的站位基本同上,但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50厘米左右。直拍弧圈打法的站位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脚基本位于球台左边线延长线外约25厘米处。身体面向对方台面的左角,与球台左角的距离约60厘米左右。横拍两面拉打法的站位,左脚可略前于右脚,或两脚基本平行,左脚位置基本处于球台左边线的延长线上。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65厘米左右。防守型(包括削、攻结合打法)的站位是两脚基本平行,左脚位置处于球台左边线的延长线上。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1米左右。

打乒乓球的握拍法
乒乓球是一项具有多种类型打法的运动项目。由于类型打法不同,其基本技术也有所不同。
基本技术一般分为单项技术和结合技术两种。单项技术是指各种单个的技术动作,这是初学者必须认真掌握的,结合技术是指各种单项伎术的结合运用,这是战术训练和运用的基础。
握拍方法与击球动作有密切关系。每个击球动作,都是由手臂、手腕和手指相互配合用力来完成的。因此,较好的握拍方法既要适合自己打法的特点,又要不影响手臂、手腕和手指的灵活运用。
握拍方法有直拍和横拍两种。这两种握拍法又由于打法特点不同而在具体握法上有所差别。
一、直拍握拍法
(一)快攻类型握拍法
快攻类型(包括左推右攻和两面攻两种打法)常见的握拍方法有以下三种:
1.球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的第三关节处,以食指的第二关节压住球拍的右肩,食指的第一关节自然向内弯屈,拇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肩(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要适中)。其他三指自然弯屈斜重叠,以中指第一指节托于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这种握拍法,手腕比较灵活。可以在发球时利用手腕动作,发出动作相似而旋转、落点不同的球;也可以很灵活地打出斜、直线球;对台内球的处理也较为有利,由反手位用反手击球后再打正手位的来球,以及由反手位用反手击球后进行侧身正手攻球时,有利于正、反手两个技术动作的协调结合。对中路追身球,手腕可以自然下垂,通过手腕来调节拍形,对来球进行合理的回击。用这种握拍法进行正手攻球时,拇指与中指协调用力,食指相对放松,无名指微离中指,指尖轻托球拍背面,以保持发力时球拍的稳定。进行反手攻球或推挡球时,食指和中指协调用力,拇指相对放松。用手腕发力时(包括正、反手击球).以中指发力为主,拇指和食指保持拍形的稳定,同时作辅助用力
2.握拍方法与第一种基本相同,但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钳形较大)。这种握拍法有利于上臂和前臂的集中发力。因此,中、远台攻球,正手攻球,扣杀球都比较有力。但由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握拍较深,对手腕的灵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对处理台内球、转球、推挡球和追身球差。
3.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第二、三关节之间,以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右两肩,两指间的距离适中(但比第一种握法要小一些),以中指的第一指节左侧将球拍背面托住,无名指和小指斜叠在中指之下,用无名指辅助中指托住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这种握拍法为部分两面攻的运动员所采用,其优点是进行反手攻球时,提起前臂后拍头朝上,有利于反手高压打球,使打出去的球快速有力。这种握拍法,由于沉手时拍形下垂,因此在进攻中路迫身球时比较协调。由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小,手腕比较灵活,因此易于处理台内球,对突击加转球也较好,其缺点是对正手离身球因拍形下垂而难以高压击球。同时因手腕比较灵活,拍形不易固定。
(二)弧圈类型握拍法
直拍弧圈型的握拍有两种:
1.握拍与快攻型第一种握法相同。它在正手拉弧圈球时,拇指、中指和无名指协调用力,中指和无名指略微伸直(不是完全伸直,仍有一些弯屈),以利于出手击球时较好地保持拍形的前倾。
这种握拍法的优点是手腕比较灵活,正、反手和推挡的结合比较容易,处理台内球也较好。缺点是拍型不易固定,对正手大角度球和扣杀较高的球较难处理。
2.拇指贴在球拍左侧,食指轻轻扣住拍柄,形成一个小环状。中指和无名指较直地以第一指节托住球拍背部,小指自然紧贴在无名指之下。这种握拍法,很自然地将手臂、手腕和球拍联成—条线,拍呈横状,扩大了右半台的照顾范围。在正手拉弧圈球和扣杀时,容易发挥手臂的力量。正、反手结合运用时,主要靠前臂带动手腕作回旋动作。缺点是手腕不灵活,处理快攻球、台内球,追身球及反手近台球比较困难。
(三)削球类型握拍法 直拍削球型的握拍是拇指自然弯屈,紧贴拍柄左侧,第一指节用力下压,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托住球拍背面.这种握拍法削球的照顾面较大,正,反手削球时以手臂的转动调节拍形。削中转攻或推挡时,食指要迅速移到前面,第二指节压住球拍右肩;拍后三指则改为自然弯屈托住拍底.
二、横拍握拍法
横拍攻击型(包括快攻和弧圈两种)和防守型(包括削、攻结合)的握拍方法基本相同。但可分为浅握和深握两种。
浅握以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深握与浅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紧贴球拍。这两种握法,正手攻球时食指要用点力,也可将食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反手攻球或快拨时,拇指要用点力,也可用拇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正、反手削球时,手指基本不动。
浅握的优点是握拍较松,手腕灵活,对台内球的处理方法较多,既可用拉,也可用”撇”、“摆短”等方法回击。进攻时,对低球起板较容易。左右结合较灵活协调。削球、搓球,发球时,搞旋转变化动作小,对方不易判断,缺点是攻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较难全部集中到手腕上,因而发力略受影响。削球时,因手腕较活,拍形不易固定,特别是削弧圈球较难控制。
深握的优点是握拍较紧,拍形比较固定。进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到手腕上,发力比较集中。拉高吊、前冲弧圈球比较转、凶,扣杀球比较有力.弧圈球比较好控制,加转削球有力,旋转强。缺点是由于握法紧,手腕不够灵活.对攻时左右结合的灵活性稍差一些.处理台内球比较困难.正手贴身球比较难打.削球时对中路靠右的短球比较难处理.削转与不转球动作差别较明显,易被对方识破.

球的运行弧线,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
要打好乒乓球,从理论上来说,必须达到两个要求:一是根据规则规定,将球回击到对方台面上去,即进行有效回击。它要求打球时要有合适的弧线;二是打过去的球要有质量。这就要求打球时必须有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的变化。没有前者,根本谈不到后者。但只有前者而没后者,打球时一味求稳,那也是难以取胜的。下面就乒乓球的运行弧线,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分别简介如下:
一、球的运行弧线
乒乓球的运动形式,基本上是按一定的弧线运行的。球在球台上空运行,其弧线受球台的长度,球网的高度和球台的宽度的限制。合理的弧线起止点的长短,主要是保证打出去的球既不因弧线太短而不过网,又不因弧线过长而从端线出界。合理的弧高,主要是保证打出去的球既不因弧线过低而下网,又不因弧线太高而被对方扣杀。合理的弧线方向,主要是保证打出去的球不会从边线出界。当然,合理的弧线还应当适应战术的需要。
影响乒乓球运行弧线的主要因素有:
(一)弧线的高低弧线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击球时的出手角度和速度。一般说来,出手角度越大、速度越快,球的运行弧线也越高。出手角度主要取决于击球时的拍形角度、球部位,发力方向和大小,以及对方来球的旋转性能和强度。出手速度,主要取决于击球的力量。
(二)弧线起止点的长短
在出手角度一定的情况下,一般说来,击球力量越大,球速越快,球飞行的距离越远,弧线起止点的距离也就越长。反之则短。
(三)弧线的方向
在训练和比赛中,人们常说把球打“偏”了,打“歪”了.指的就是弧线的方向不正。球运行弧线的方向主要取决于击球时拍面的方向、发力的方向和大小,及对方来球的旋转性质和强度(主要是左、右侧旋球)。在不同高度、距离、时间、方位,采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不同性能的球拍,回击各种不同旋转的来球时,对制造弧线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技术训练中,能否制造合理的弧线回击各种来球,按照上述几方面去观察和分析技术,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有利于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训练的质量。
二、球的速度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快速多变”。我国近台快攻打法的技术风格”快、准,狠、变、转”,把“快”放在首位。“快”,指的就是速度,可见其重要。
乒乓球的速度,主要包含两个因素:一是球向前飞进的速度;一是击球间隙。比赛中,人们常用“急如流星”、“快如闪电”来形容快速进攻。所谓“急如流星”,就是球向前飞进的速度快;所谓“快如闪电”,主要是指击球的间隙短,一板紧逼一板。其目的在于发挥快速进攻的威力,打得对方措手不及。要想提高乒乓球的速度,必须从上述两个方面入手。尤其是缩短出球间隙,加快打球的速率,对各种类型打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球的力量
力量作用于球,是通过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强度表现出来的。对于快攻,在人们的概念上,以为力量就是指打球时板头的轻重,而不是快慢问题.其实,力量主要是为了使球获得更快的飞行速度,对于弧圈球或削球,力量则是为了加强球的旋转.但是,力量对于二者,都可以用“凶”、“狠”来加以形容.
击球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击球时挥拍加速度的大小。要想加大挥拍的加速度,必须发展力量素质,特别是击球时的爆发力和全身的协调用力。
四、球的旋转
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运动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地运用。其特点是:旋转的强度不断增强,旋转的性质更加复杂,加转与不转的差距越来越大;而打各种不同旋转球的动作外形,却越来越相似。加之球拍性能的改进,倒板技术的提高,因而在运动竞赛中,旋转也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
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在旋转上虽然不是一味强调“越转越好”,但“加转”仍然是打各种不同旋转球的基础.而加大击球力量,并使力量集中作用于摩擦球,则是加强球的旋转的关键。
五、球的落点
乒乓球的落点是指球的着台点。从击球点到着台点之间的连线,叫做击球路线。研究乒乓球的落点和击球路线,对于提高击球效果和战术运用是十分重要的。乒乓球落点的运用,主要是:
(一)扩大对方移动的范围;
(二)增加对方让位的难度;
(三)紧逼对方的弱点和压制对方特长技术的发挥;
(四)攻击对方判断与移动的相反方向。
乒乓球的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其性质和特点虽然各不相同,但彼此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对提高击球质量,起着相互补充和加强或削弱的作用。例如,速度快,落点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力量之不足;又如,落点好,能加强速度快的威力,等等。然而,落点虽好,如果速度太慢,或是旋转不强,那这种球的威胁性也是不大的,对方还可以从容移动步法进行还击;反之,落点变化不好,即使速度快、力量大,或是旋转强,同样还是达不到好的效果。因此,提高综合运用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变化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击球的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的变化,还能起到制约对方的作用。例如“以快制转”、“以转制快”、“以快制快”、“以转制转”等。它们之间的统一和斗争,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而这种斗争又以速度和旋转为主要矛盾。因为力量和落点是各种类型打法的共同要求;速度和旋转,则因类型打法不同而必须有所侧重。
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速度和旋转相互斗争的历史。这种斗争,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赢得胜利的五要素
要打好乒乓球,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准确的将球击倒对方的台面上,既不出界,也不下网。这就需要击出的球有一个合适的弧线;而是击中对方台面的球要有一定的质量,这就是要求击出的球要有一定的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
上述两点包括了乒乓球比赛取胜的我大要素:弧线、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弧线要素体现的是准,素对药所体现的石块、力量要素体现的是狠,旋转要素体现是转,落点要素体现是变。在乒乓球比赛中,谁能在技术和战术的运用上合理地体现出以上五大要素,谁将立于不败之地。以下阐述乒乓球取胜五大要素运用的具体方法。
1.打好弧线
由于球网关系,乒乓球运行必须以一定的弧线形式表现出来。怎样才能打出适当有效的弧线呢?
(1)好球派的用力方向
1)当来球反弹后比网低时,球拍的用力方向上前方,以使球的飞行弧度适当增高,避免下网。如:拉加转弧圈球、放高球。
2)来球反弹后比网高时,球拍的用力方向应向前偏下方发力,使球的飞行弧度适当减小,避免出界。如:打半高球、加力推球。
(2)调整好球拍的拍面角度
1)方向相同情况下,如果拍面略前倾,会使球的飞行弧线的高度降低;反之拍面后仰则会使球的飞行弧线的高度增加。
2)在打出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拍面前倾,再向前用力的同时,要增大向上用力,以使球的飞行弧线适当增高,才能使球打到预定的落点上;x反之球拍稍后仰时,在向前用力的同时,要增大向下的用力,以使球的飞行弧线适当降低,才能使球打到预定的落点上。
(3)调整好发力大小
1)向相同情况下,击球力量大,球速快,回击球的飞行弧线会相应增高,打出距离也会增长。反之,发力小,球速慢,回球的弧线会相应降低,打出距离也会缩短。
2)在打出距离相同情况下,击球时发力越大,球速越快,球的飞行弧度则越低;反之击球力量小,球速慢,球的飞行弧线则增高。
(4)打好弧线的方法
攻球制造弧线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在来球反弹后近网且高的情况下,对回球的弧线要求不高,进攻中只要击球的中上部,向前下方用力即可。
2)在来球反弹后近网远且高的情况下,要注意给球一个适当的弧度,并注意缩短打出距离。进攻时击球的中上部,向前稍上的方向发力,并略带一点摩擦,保证出球命中。
3)再来球反弹后距网远且低的情况下,攻球时除了击球的中部或中部稍偏上外,用力方向进行前上方,并可以增加一些摩擦和击球力量,保证击球命中。
4)在来球距网近而且低的情况下,击球时击球的中部或稍偏中下部位,向前上方发力,并可以增加一些摩擦的动作,并减少发力,避免球出界。
5)在来球具有较强上旋的情况下,攻球时应打球的中上部位,并向前或向下方用力,适当增加一些击球的力量,避免球出界。
6)在来球具有较强下旋的情况下,攻球时击球的中部或中部稍上部位,加大摩擦球的力量,向前上方用力,避免球下网。
搓(削)球制造弧线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来球反弹后近网且高的情况下,搓(削)球的中部稍下一些,向前下方发力。使球落到对方球台上。
2)在来球反弹后远网且高的情况下,搓(削)球时,击球的中下部位,向前下用力压球,才不致使球出界。
3)在来球反弹后远网且低的情况下,搓(削)球时,击球的中下部位,并向前方发力送球,避免球下网。
4)在来球反弹后近网且低的情况下,搓(削)球时,击球的中下部位,向前方用力,力量不易过大,避免球下网或出界。
5)在来球具有较强的旋转时,搓(削)球时,击球的中下或下部,向前方用力送球,避免下网。
2.提高速度
乒乓球比赛中“快”是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怎样才能使球速快起来呢?
(1)了解提高速度的原理
1)还击球前所需要的时间:从球从台面弹起,至运行到运动员球拍回击出球瞬间止。
2)还击球后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这段时间是指从球离开球拍的一瞬间起,到球落到对方 球台瞬间止。
提高击球速度就是要设法缩短还击前所需要的时间和还击球后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2)提高击球速度的方法
1)击球时,站位尽可能靠近球台,以缩短回球时间所需的时间。
2)击球时,尽可能加大击球力量和尽可能地减少飞行弧线高度、缩短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3. 加强旋转
速度和旋转已经成为乒乓球技术发展中两个重要问题,谁能把两者结合好,谁就能在比赛中处于优势地位。如何才能制造出强烈的旋转球呢?
(1)了解旋转产生的原因
1)球的力臂越大,摩擦力就越大,球的旋转就越强,反之则弱。
2)在球的力臂相等条件下,击球力量越大,旋转则越强,反之则弱。
3)球拍粘性越好,摩擦力越大,因而旋转越强,反之则弱。
4)球拍部位愈靠下部则半径越大,触球点的线速度也越大,旋转也越强。
(2)加强旋转的方法
1)击球时,尽可能加大作用于球的力矩。
2)用线速度较大的球拍部位击球。用拍的顶端部位击球,有利于加强球的旋转。
3)改进球拍性能,适当增大胶皮的摩擦系数。
4. 增大力量
击球力量是加大球的速度和旋转的基础,怎样才能增大击球的力量呢?
(1)了解增大击球力量的原理
1)在速度增加在先的情况下,加速距离越长,球拍所能达到的瞬时速度越快,力量也越大,反之则弱。
2)加快挥拍速度,因为在加速距离相同情况下,如果加快挥拍速度,则击球力量大,反之则小。
3)使击球点尽可能远离身体,使击球动作半径长一些。当转速一定时,半径越长,速度越快,力量则越大,反之则小。
(2)增大击球力量的方法
1)击球前,使击球点适当远离身体,并保证有一个适当的加速挥拍的距离。
2)击球前,肌肉要是当放松,便于拉长的肌肉在击球时快速收缩。
3)击球时,要使挥拍速度达到最快,使力量充分作用于球体上。
4)提高手臂及全身的速度力量素质。
5.控制落点
乒乓球的落点是战术变化的主要内容,提高落点控制和落点变化能力,要在基本技术的练习内容中,突出落点的练习,久而久之,就能对球的落点进行较有效的控制,也就意味着可以依据战术变化落点。

乒乓球打法与技巧

一、变换击球线路训练法

将乒乓球的无数击球线路归纳、简化为五条基本球路,然后再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进行训练。

(一)单线练习法:按规定的单一线路练习,

1、方法

(1)按规定的单一线路进行单一技术的练习。如右方斜线对攻。
(2)按规定的单一线路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技术的练习,如右方斜线的削中反攻练习。

2、作用

(1)学习、熟悉某一单个技术或改进某动作的某些缺点:如通过看右方斜线的中台对攻,解决攻球时用腰腿协调发力的问题。
(2)单一线路上两种或两种以上技术(包括手法和步法)的配合及其战术练习。如,为加强左半台的进攻能力,可采用左半台对练的方法:在左半合范围内,发球、接发球、搓、拉、攻、挡多种技术配合,并带有一定的战术意识。

3、注意点

(1)在实际训练中,所谓的单线练习,常是规定击球区域的练习。如,两条斜线经常是以对角半台为界,两条直线往往是以同边半台为界。
(2)即使是单一线路的单一技术练习,也不能站死不动地打球,最起码应有单步或小碎步式的重心交换。

(二)复线练习法

1、两点打一点的练习

(1)方法
①有规律地变化左右落点。如:一左一右.一左两右等。
②无规律地变化左右落点。
在以上的练习中,两点打一点者可使用一种技术(如正手2/3台走动攻)或两种(左推右攻)及两种以上的技术,一点打两点者,可使用一种(如反手推挡)或两种以上的技术(如在摆速练习时,反手推结合反手攻或侧身攻)。
(2)作用
①两点打一点者
a.可提高将几种技术结合起来的技能,如反手推挡与正手攻球的结合、反手攻球与正手攻球的结合等。
b.可提高步法的移动速度,特别是用一种技术(如正手攻球)在走动中击球时,对锻炼步法的意义尤为明显。
②一点打两点者,可提高控制与变化落点的能力。
(3)注意点
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无规律变化的练习难度大,应在有规律变化的练习基础上进行。
②陪练者(一点打两点者)击球的速度和落点、角度的变化应适合对方的水平,最好是经对方努力后即可完成,不经努力就可完成或经过努力也难以完成的练习都是不好的。
③练习目的不同,应有不同要求,如练习反手推挡结合正手攻时,要求用跨步或并步;练习正手2/3台走动攻时,要求用并步或滑跳步。
另外,还应特别注意不能用降低技术质量的方法进行敷衍式的练习。如练习推、侧、扑时,不能用勉强的小侧身攻。

2、两点对两点的练习

(1)方法
①两斜对两直:规定一方只能打两条斜线,另一方只能打两条直线的练习。
②逢斜变直、逢直变斜:一方可随意向对方全台击球;另一方遇斜线未球必须回直线,遇直线未球必须回斜线。
③全台无规律地变化落点的练习。
(2)作用
①走动中将两种技术结合运用,并有意识地控制击球落点.
②途斜变直、逢直变斜的难度比两斜对两直大,既可提高判断能力,又可锻炼步法和有意识地控制落点调动对方的能
③全台练习,往往与战术相结合。
(3)注意点
从易到难,练习双方应密切配合。
(三)长短球练习
1、方法:在上面的练习中加进短球的内容,从有规律到无规律。这里的规律有两个含义:
(1)长短球的落点变化,如,同线长短、异线长短。
(2)长短球变化的间隔时间,如,一长一短、两长一短或无规律地变化长短落点。
2、作用
(1)提高前后步法及其与左右步法的结合能力。
(2)把打台内、近台及中远台球的技术结合起来。
3、要求
(1)手法与步法相结合。
(2)为提高效果,在练习中可结合旋转变化。
(四)死线活练
1、方法;从右方斜线对打练习始,渐至中路直线对练。又渐至左方斜线对练,再渐至中路对练,渐至右方斜线对练……
2、作用:击球线路既有规定,又不是一成不变,双方在走动中练习了所有的线路。
3、注意点:练习双方密切配合,开始可适当降低速度、力量,以后再渐提高难度。

二、多球练习法

(一)方法

1、多球单练:练习者台旁放一筐多球,做单球练习,击球失误不必捡球,从筐中取球继续练习。
2、供多球练习:
(1)自供自练:如练习发球或攻小球,自己按既定要求供球,再做击球练习。
(2)他人供球练习:陪练按要求供球,主练照计划练习。
①单人供球
②双人供球:供球甲在台旁将球击给供球乙,供球乙再将球按要求供给主练者,如供球甲在台旁喂下旋球给供球乙,供球乙拉冲弧圈球,主练者进行攻打弧圈球的练习。
(3)机器供球,即利用发球机进行练习。

(二)作用:

1、加大了练习的负荷(包括密度、强度、难度和运动量)。
2、可按既定目的、要求供球,利于集中力量解决某一专项身体素质、技术或战术问题。尤其是解决有些用单球不易练到的技术难题时,效果特别明显。如解决攻下旋与上旋球的动作变换问题,可根据不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随意变换供下旋、上旋球。主攻者有更多的机会适应来球的旋转变化。

(三)注意点:多球练习的球性与对练不尽相同,而且不利于培养盯球的意识(因为无对手),所以应注意与单球练习结合。此外,供球密度与难度亦应适度,否则会事与愿违。

三、帮助练习法

顾名思义,一种需借助他人帮助的练习方法。

(一)方法:

1、男帮女练习法:一般情况下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高,男帮女可明显提高女选手的练习效果。
2、高帮低练习法:请比自己水平高的运动员陪练,以提高训练质量。
3、按己要求陪练法:请对方按自己要求陪练,利于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某项技术或战术水平。
4、模拟对手陪练法:找打法与自己将要比赛的关键选手十分相近者,模拟未来对手进行训练与比赛,以提高对未来比赛对手的适应能力,如60年代初,日本队发明了弧圈球,中国队由廖文挺模拟三木、余长春模拟木村进行陪练,取得了极其明显的效果。

(二)作用:提高训练质量;利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四、指标训练法

现一般训练都是以时间为界限的。如右方斜线对攻10分钟。指标练习法是以完成规定指标为界限的,如右方斜线对攻,以累计对攻500板为限。

(一)方法:

1、双方共同完成指标法:需双方共同努力来完成指标的练习。如上述的正手对攻累计500板。
2、单方完成指标法:要求一方完成规定指标的练习。如,搓中突击命中50板的练习。

(二)作用:及时得到定量的反馈,刺激性强,利于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如陈新华在准备第二十八届世乒赛时,教练员要求他在20分钟的全台拉削中,削球失误不得超过15分。开始陈竟失误39分。以后天天练、天天测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大大超额完成了指标。陈的削球功底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注意点:所定指标经过努力应可达到为好,切忌指标过高或过低。

五、单个战术练习法

根据多次比赛的实践,将复杂多变的战术简化、总结成带规律性、一般性的战术,反复练习之。如对付正手单面强攻者(包括弧圈与快抽),可归纳为先压反手大角,后调正手空当,再压反手的战术。平时即照此练习。实践证明,这确是一个事半功倍的训练法。

六、附加装置练习法

为更有效地解决某技术问题,对球台、球网做适当调整或增加附加装置后再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
(一)击目标练习法:为战术需要,在对方台面上放置半个乒乓球或其它物品。要求运动员在练习时尽力击中目标。此法可大大提高控制落点的能力,提高某特定战术的训练质量。
(二)升降球网练习法:
1、升网法:将球网稍升高(约1厘米),练习既定内容。此法可增加攻球弧线的弯曲度,对攻球弧线过直者,颇有实用价值。
2、降网法:将球网略下降,按既定内容进行练习。此法多在练习削球或搓球时采用,可降低击球弧线的高度。
(三)网上加线练习法:将球网上方另加一直线,要求双方击球皆从中间穿过(中间约为5厘米)。此法一般在对搓时采用,目的是控制弧线高度。
(四)加宽球台练习法将球台的其中一方改放一个半或两个台面,使台面加宽。
此法多在练习步法时采用,可增加脚步移动的距离和速度。著名运动员邓亚萍常在多球练习时采用,大大提高了她侧身和扑正手的步法。
(五)降低台高练习法:儿童身材矮,用常规球台练习不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故将球台高度适当降低。国家体委已正式作出规定:儿童比赛使用矮球台(12岁以下者使用球台高度为68厘米;10岁以下者使用球台高度为64厘米;正规球台高度为76厘米)。
(六)噪音干扰练习法:将正式比赛时观众的喧哗、广播等杂声录音,在训练中不时地进行潘放,使运动员在平时训练即对比赛气氛有所适应。第三十五届世乒赛在朝鲜平壤举行,我国选手童玲在与前世界冠军朝鲜运动员朴英顺比赛时,观众的倾向性很大。因童玲平日训练有素,能把朝鲜观众的喊声、掌声想成是在为自己加油,故而泰然自若,在0:2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局,反败为胜。

七、意念打球

这是将心理学知识用于乒乓球训练的产物。
(一)假想对手,做各种手法、步法练习:脑中想象对手击出各种球,自己做相应的回球动作。
(二)纯意念练习:想象对手击出各种球,又想象自己做出各种相应的快速还击动作。也可仅想象自己做快速手法或步法的练习。
(三)暗示拼抢1分法:可在乒乓球常规练习的任何内容中进行。要求练习者在每分球开始前,心中默念(或小声嘟嚷):“拼,拿下此分!”随之,提挈全部身心之力,拼抢此分,力争胜之!
此练习的目的在于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取消一切杂念,一往直前,一心只想拼下此分球,这种心理状态正是比赛时所最需要的,也是最难得的,一场或一局比赛都是一分一分地打的,抓住每分球,就可获得全局的胜利。
采用此法练习时,必须强调一丝不苟地按要求去做。为此,应该让运动员真正清楚此练习的作用,真正信服它,否则敷衍应付式地练习,就难以见效。
笔者曾暗暗做过统计,队员在练习右方斜线对攻时,若不做拼抢1分的暗示,命中率基本为43~57%,而做了拼抢的暗示后,命中率可提高到50~70%,甚至达到80%。
(四)边练边想:练球时,利用捡球时机(或有意稍停一会儿)回忆动作,然后再练,切忌一味傻练,应回忆正确动作的肌肉感觉,检查击球失误的动作错在哪几,应如何改正。
(五)提高对技术、战术动作表象能力的练习:表象,即以前经验过的实物形象在脑中的反映。运动员看了一个动作或一场比赛后,要求他在脑中能清晰地重现动作或战术变化,重现的形象越清晰越好。这是学习新技术或提高战术意识的重要前提。

八、发球、发球抢攻和接发球的训练方法

(一)发球练习法
1、非球台练习:无需球台,在床上、书桌上或其它场地进行发球练习。这在学习或提高某一发球质量时(仅限解决抛球与挥拍触球动作的配合,提高发球的旋转强度;不能解决发球的速度和落点问题)很实用。吉林省运动员刘玉成当年就是利用此法发明的高抛抖动式发球,后拿到球合上试验果然效果不凡!
2、球台上的多球练习:节省了捡球时间,可把旋转、速度、落点结合练习。
3、有对手接的发球练习:对方练习接发球,发球者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发球的效果,亦可将战术意识结合到技术训练中去。
(二)发球抢攻(冲)练习
1、发一种或一套球后抢攻,限定对方接发球的方法(或攻,或搓?)与落点。如,反手发右侧上、下旋至对方右近网,要求对方搓接我中左,我抢攻。
决定对方接发球方法和落点的依据有二:
(1)比赛中接此发球的一般规律;
(2)发球抢攻者正待解决的问题;
(3)接发球者的技术情况。如,从以上两条看,应该让对方接发球撇一个左方配合挑一板正手,但对方不会撇,所以从实效出发,必须作相宜变更。
2、发一种或一套球后抢攻,只限制接发球的落点而不限制其方法(可用攻、拉、搓、撇等技术接),可提高发球者在一定位置上对各种不同接法的球都能抢攻的能力。
3、发一种或一套球后抢攻,只限制接发球的方法而不限制落点:要求判断好对方接发球的落点,迅速移步后抢攻。
4、发一种或一套球后抢攻,不限制接发球的方法和落点:对发球抢攻者要求更高,不仅步法要移动,而且能抢攻各种不同性能的球。
5、综合全面练习:不限制发球的种类、落点,对接发球亦无限制,可锻炼与考查发球抢攻的实战能力。
在上述练习中,还应注意培养与提高这样一种意识和技术,即发球后的第一板无法抢攻(对方接发球甚好)时,不应急干盲目抢攻,而应有战术意识地先控制一板(如对方反手不擅攻,则可控制其反手大角度一板强烈下旋,逼其必以搓回之)。然后争取下板再抢攻,此在比赛中很有实际意义。
(三)发球抢攻及其与以后技术的配合练习
发球抢攻练习同前,但规定发抢或对方回球落点,然后再进行相持技术的练习。为确保此练习的可行性,发球抢攻这一板力量不要过大。因为此练习的目的是解决发球抢攻与相持技术的结合,改变有些人发球抢攻没得分就无计可施的局面。
(四)接发球练习练习接发球时,发球方发什么种类、旋转、落点变化的球,皆应听从接发球者的意见。
1、单一发、接练习。
(1)规定一种发球的旋转和落点,自己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接:可集中精力熟悉一种发球。
(2)规定一套发球变化的规律(如,一长一短、一转一不转等),自己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接。
在分辨不清某种发球的旋转变化时,用此练习效果最好,可提高判断能力。
(3)不限制发球的变化规律,全面练习接发球的技术。此法比较结合实战。
2、对方发球后结合抢攻条件下的接发球练习,可进一步提高接发球的控制能力,及时得到反馈,了解接发球的效果:具体练习方法同1,但加强发球后的抢攻。
无论是单纯的发、接练习,还是对方发球后结合抢攻条件下的接发球练习,都必须对接发球提出具体的要求,或抢攻、或摆短、或撇一板、或挑起来……总之,不能是毫无要求的泛泛练习。
(五)接发球结合以后技术的练习
1、在其它内容的练习中,加入特定的发球(即规定发球种类、落点或旋转)。如摆速练习时,加入接右近网的右侧上旋发球,不仅可以大大增加接发球练习的机会,而且还训练了接发球与后面技术的结合能力。
2、进攻型打法在接发球后打对攻(对方为攻球)或拉攻(对方为削球);削球型打法在接发球后练削球。
3、接发球与第4板球的结合练习:接发球先控制一板,在限制住对方发球抢攻的基础上,为自己下板球(第4板)的进攻制造机会,发球者一般不打发球抢攻(个别机会球除外)。

九、比赛法

训练是为了更好地比赛,但有时比赛亦可作为训练的一种手段。
(一)检查性比赛
1、周未或每堂课后进行比赛,为熟悉全面技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在小型公开赛或内部比赛中,用教练员规定的技术或技术比赛。如:将练习的新技术放在实践中考验,看敢不敢用?命中率如何?与其它技术的结合如何?对整个技术打法的影响如何?
(二)紧张性比赛:有意制造比赛的紧张气氛,借以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和心理进行全面的锻炼与考验。
1、组织观众比赛,有意邀请运动员的家长或朋友参观,为其增加心理负荷。
2、擂台赛:5至6人一组,只比赛一局,胜者继续打,败者下台等候轮转再战。
3、升降台赛:两人一台,数台同时比赛,胜者挪向临近的球台,败者降到另一方向临近的球台,若干时间后,优胜者集中到前两台,失败者集中到后两台。可事先规走,依不同台号顺序决定奖惩。
(三)特定技、战术比赛法
1、限定技术比赛。如,拉球对削球的比赛,规定突击或削中反攻失误1球丢2分,命中得1分;拉球与削球均为常规记分法,以突出训练的重点。
2、20平后比赛:可打擂台、升降台或循环赛,以提高打关键球的能力。
3、轮换发球法比赛。
4、发球抢攻比赛。
(1)5板球的发球抢攻比赛:发球抢攻者在第5板球内打死对方算胜1分(发球为第1板,接发球为第2板,发球抢攻为第3板……),未打死对方可算失分,亦可再继续打下去,输了失1分,胜了不计分。可采用每局21分或11分的比赛方法,亦可从15平,17:18或20平后开始比赛。
(2)7板球的发球抢攻比赛:现接发球水平普遍提高,比赛中常会遇到第3板球难于抢攻的情况,此时勉强抢攻,极易失误。最好的办法是先控制一板,尽量使对方无法抢攻,然后在第5板球时再抢攻,力争第7板球打死对方。
5、接发球比赛,接发球使对方无法发球抢攻或抢攻第1板失误得1分,接发球失误或对方抢攻得分算失1分。
(四)适应性比赛:根据重大比赛的场次、观众、地理等条件,安排专门的适应性比赛。
1、模拟将要举行的比赛规模进行比赛,具体比赛方法、球台、球等皆应与真正的大赛一致。
2、有意选择和即将举行赛事的地理、气候等条件相似的地区、城市中比赛。
最好将1与2结合起来。
(五)让分比赛法
根据比赛目的和双方技术实力,规定一方对另一方让分进行比赛。如,从0:5开始比赛,从16:19开始比赛。
此法可专门培养运动员在比分落后时不气馁的顽强作风和运用战术的能力;另外,在内部比赛时,若比赛双方实力相差很大,亦可采用此法进行比赛。

首先,要练好基本功,如正反手攻球、拉球、发球、接发球,搓球、推挡等;
其次,要练好步法,如划步或并步、单步、跨步和交叉步等;
再次,要确定自己的打法,是横握球拍两面快攻结合弧圈还是直握球拍左推右攻,还是直拍横大等;
第四;装备的选择也很重要,选择纯木底板还是碳素底板,选择什么样的套胶等。
最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练习,并经常参加比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打好乒乓球。

步法是指乒乓球运动员为选择合适的击球位置所采用的步法移动方法。乒乓球运动技术包括手法和步法,两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步法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是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因素,是及时准确地使用与衔接各项技术动作的枢纽,也是执行各项战术的有力保证。所以,从初学乒乓球技术开始,就应该重视步法的训练。
  步法的基本要求
  1.在合适的时间,跑到合适的位置,以便在该技术所要求的最佳击球时间,最适宜的击球点位置击球;
  2.不妨碍下次击球。踉踉跄跄,虽然跑过去接到了球,但是失去了重心,势必会影响下一次的还击。
  3.步法移动过程尽量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
  在练习步法的时候,必须掌握好以下几点:
  1.准备姿势好,有利于步法的快速移动。当然这里包括上一板球的还原动作要快。所以,要养成每打一板球就要迅速还原的习惯。
  2.判断和反应快。步法的快速移动是为打好下一板球打好基础,如果没有准确和及时的判断和反应,也就谈不上有好的步法。
  3.两脚蹬地要有力。蹬地的力量大,身体移动的速度就快。
  4.重心交换与腰的灵活性。“重心交换是步法的灵魂”这话一点不假。在中心交换中,腰的灵活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步法移动的正确性。步法移动的方法正确,就可以最经济的达到移步选位击球的目的。
  基本步法介绍:
  1.单步:一脚为轴,另一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重心随之跟上。单步具有移步简单、灵活、重心平稳的特点,一般用于离身体不远的小范围移动,如接近网短球等。
  2.跨步:一脚蹬地,另一个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多用于进攻型选手左右移动击球。为了防止跨步后失去重心,蹬地脚应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
  3.并步:一脚先向另一只脚移(或叫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只脚在并步脚落地后即向同方向移动。其特点是身体不腾空,重心起伏小,很稳定。一般为进攻型选手或削球选手在左右移动时运用。
  4.跳步:以来球同方向脚蹬地为主,双足有瞬间的腾空,离来球较远的脚先落地,另一只脚跟着离地。其特点是移动范围比跨步大,利于发力进攻。攻球选手在左右移动时常用。
  5.交叉步:近来球方向的脚尖先由向前转向移动方向,并略移半步或原地调动一下重心;远来球方向的脚在向来球方向跨一大步,在身体前(侧)瞬间呈交叉状态。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移动,另一只脚再跟上一步,身体重心随手臂挥动方向略转。在远来球方向脚跨出的一步将落地时进行击球,另一只脚移动时击球已完成。此步法移动范围大,侧身攻后扑打右方空档,或再从右大角回到反手攻球时常用。削球选手在前后移动时也经常使用。
  6.小碎步:较高频率的小垫步,主要适用于步法的调节,在步法移动到一定的位置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击球点,就要通过小碎步来调整,争取更好的击球点。小碎步是步法中尤为重要的步法,也是衡量一个人步法跑的是否合理、协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介绍了乒乓球的几种基本步法。但是在实践中大多是各种步法组合运用,只有熟练掌握各种步法,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打乒乓球每次击球前必须集中全部注意力,判断清楚来球的落点、速度和旋转性质;然后迅速移动步法,选择合理的击球位置;采用相应的击球动作,将来球准确有效地回击过去。这就要求在击球前保持较好的准备姿势。较好的准备姿势应当是有利于快速起动,有利于照顾全台,有利于采用各种技术回击来球。
  
准备姿势包括身体姿势和站位两个部分。
  
(一)身体姿势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主要以脚内侧蹬地),脚趾轻微用力压地,脚跟微离地面,重心置于两脚之间,上体略前倾、收腹,持拍手臂自然弯屈,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球拍置于腹部右前方,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右斜前方,横握拍的肘部向下,前臂自然平举,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上方,非持拍手臂自然弯屈于身体左侧。两眼注视来球。
  
(二)站位
不同打法的人,其站位方式也不同.
  
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的站位,一般是左脚稍前于右脚,左脚位置基本处于球台左边线的延长线上。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40厘米左右。
  
直拍两面攻和横拍快攻打法的站位基本同上,但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50厘米左右。直拍弧圈打法的站位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脚基本位于球台左边线延长线外约25厘米处。身体面向对方台面的左角,与球台左角的距离约60厘米左右。横拍两面拉打法的站位,左脚可略前于右脚,或两脚基本平行,左脚位置基本处于球台左边线的延长线上。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65厘米左右。
  
防守型(包括削、攻结合打法)的站位是两脚基本平行,左脚位置处于球台左边线的延长线上。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1米左右。

要打好乒乓球,要做到:
一、掌握好的基本功,包括:1)手法,如攻球、发球、接发球,搓球等;2)步法,如单步、跨步和交叉步等,3)注重手法和步法的协调。
二,形成了自己的打法,有自己的专长技术;
三;有一只适合自己打法能发挥技术特点的好的球拍。
四,有好的比赛策略:包括知己知彼、专长技术的组合化,以形成稳定的得分技术、要有必胜的信心等,遇见不同的对手,能打出不同的技战术组合。
五、有好的比赛心态,不抛弃,不放弃。即见高手不放弃,遇低手不摒弃。
六、平时常和不同打法的选手过招,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非常规技术的使用能力。
七、会从专业的角度欣赏未来对手的比赛,能及时发现对手在技术,战术,非常规技术和临场应变能力等存在的问题,会加以针对性的利用,为自己胜利打下基础。

怎样打好乒乓球
答:打好乒乓球的方法如下:一、发力时挥拍要有个由松到紧的制动过程。打乒乓球发力必须要有个制动,有了突然的制动以后整个甩的力量才能出来,打球的时候要讲究甩的力量,才能甩到球上面来,没有突然的制动即由松到紧制动的过程的话质量是出不来的。二、挥拍要与来球合上力才能出质量。我们要讲究一个...

打乒乓球需要怎样的技巧
答:2、采用主动迎球的手法。身体要迎前,步法要迎前,手法也要迎前。横板站位离台过近影响了正反手的转换。站位远了,反手是打好横板的关键,注意肘的控制相当重要。3、练基本功球时要有节奏去接对方过来的球,回击时要有基本相同的速度回击。身体重心要低,打球才稳,反手位侧身时,身体更要低。4、...

如何打好乒乓球(技巧、策略和训练方法)
答:乒乓球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它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反应能力和协调性。但是,要想打好乒乓球,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策略和训练方法。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介绍如何打好乒乓球。一、技巧 1.握拍姿势 握拍姿势是打好乒乓球的基础,正确的握拍姿势能够提高球拍的控制力和力量。握拍时,...

怎样打好乒乓球口诀
答:打好乒乓球口诀如下:1、口诀不能罗万象,仅把要点来提供,速度旋转多变化,有赖触类能旁通。2、立足肩宽微提踵,屈膝弯腰莫挺胸,拍置腹前眼注视,准备移动体放松。3、伸掌抛球向上空,球落击法有多种,上下侧旋擦球面,长短轻急力不同。4、准备姿势接发球,来球旋转反向送,上旋推挡下旋搓,长...

打乒乓球有什么技巧
答:乒乓球实用技巧 1、用重心控制球 即打球主要是全身发力,不是单纯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体部位的动作集中发力击球,表现出来就是身体的重心控制有用身体重心拉球、打球并送出的感觉,有用自己身体重心压住来球并送出的感觉。反冲时,也要用重心来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动作,没有用重心来调节弧线,经常压不住球或回球质...

怎样打乒乓球的方法
答:3、保持正常的呼吸 打乒乓球时,人们往往需要集中精力,并且呼吸会变得急促。为了保持更好的表现,要在吸气和呼气过程中保持规律性地呼吸,以保证充分的氧气供给,减少疲劳。打乒乓球的注意事项 1、选择安全地环境 安全的环境对于乒乓球运动而言是十分安全的,但不得不注意潜在的危险环境,比如乒乓球台地面...

打乒乓球有什么好的技巧?
答:这里是一些常用的技战术: 一、推攻战术 特点:主要运用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的速度和力量,并结合落点变化和节奏变化来压制和调动对方,以争取主动或得分。推攻战术是左推右攻打法对付攻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有反手推挡能力的两面攻运动员、攻削结合运动员等也常使用它。 方法: 1、左推右攻 2、推挡...

怎样打乒乓球才能变得非常厉害
答:乒乓球作为我们的国球,很受大家的喜欢,也有很多人打得很好,尤其是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练练获胜,那么怎样打乒乓球非常厉害,像运动员一样呢?下面我带你了解一下吧。 怎样打乒乓球非常厉害 1、打好弧线 1-1、调整好球拍的用力方向 当来球反弹后比网低时,球拍的用力方向上前方,以使球的飞行弧度适当增高,避免下网...

怎样打好乒乓球
答:打好乒乓球操作如下:用重心控制球:也就是说,打球主要是为了全身,不能仅仅依靠手臂,而是利用腿部、腰部等身体部位的动作来集中精力击球。它的表现就是对身体重心的控制。身体的重心压着球并把球送出的感觉。反冲时,心也要用来控制球。仅使用前臂和腕部,重心不用于调整圆弧。通常球压不住或者回球质量...

怎样学好乒乓球?
答:如何打好乒乓球 一、判断来球 判断来球是打乒乓球首要的一个环节,它是确定移动步法和击球技术的根据。判断来球主要包括判断来球的路线、旋转和落点。(一)判断来球路线的主要方法 1.从对方击球时的拍面方向来判断来球路线。一般说来,对方球拍触球时,拍面所朝的方向,即为对方的击球路线。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