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陈赓英年早逝,好友李克农怒摔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无味

作者&投稿:白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951年9月2日,思念已久的陈赓终于到了志愿军司令部。
为了召回远在越南的陈赓,周 公、彭总都 一直很急眼,在他们心里,似乎除了陈赓,换谁都不好。
陈赓的一生是传奇的:东征救了一个人的命,这个人就是蒋某人,长征救了周公的命,抗日战场救了刘帅的命,解放时期独领太岳兵团,到延安解围。
陈赓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彭总解决志愿军的“两个难题”:进攻还是防守?如何攻防?

一、纵观天下无对手

陈赓参与抗美援朝,可谓一波三折。
1951年3月,陈赓率第三兵团入朝时腿伤复发,回到北京治疗,随后转到大连疗养。三个月后,他才作为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参战。8月22日到达第三兵团,9月2日到达志愿军司令部。
彭总见到陈赓很是高兴,夸 他打完日军打法军,打完法军打美军, 打败世界无敌手。
在夏秋之交,半岛遭到暴雨袭击,铁路和公路被冲走。美国联军增加了兵力,为新的进攻做准备。随着杨成武20兵团抵达前线,志愿军总兵力近100个师,是美军的两倍。军队得到加强,主席考虑第六次战役。
但是彭总很犹豫要不要发动第六次战役,其中邓华等人建议防守进攻,不同意继续进攻,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以守为攻。邓华等人传达了主席“零敲牛皮糖”的战术思想,但具体如何实施还不得而知。
陈赓一向以“鬼点子”著称,所以彭总向周公再三请求,最后还是把陈赓叫到前线参战。

二、抗日、解放、抗法

抗日战争时期,陈赓让日军恨得咬牙切齿,在坦克上写有“专打386旅”的标语。
彭总说起志愿军面临防御和进攻的问题,特别是主席派到20兵团,不打都不行。

抗战时,破袭战、关家垴之战,土工作业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上当战役、淮海战役,中野和华野的近迫作业,对全歼黄维集团、杜聿明集团发挥了奇效。。
彭总点点头,“以战促和”,正是主席发动第六次战役的原因,但如何突破志愿军进攻盟军的现代化防御,在“礼拜攻势”中如何保证现有成果?以防守代替进攻,如何构建运动体防御体系?
边界战役中,陈赓部歼俘法军八千余人,越北边境的法军防御体系全面崩溃。通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援越战争三个阶段,陈赓对如何破敌防御、如何以防御为攻有着深刻的见解。


三、你修你的墙,我挖我的坑

在前五次战役中,志愿军歼敌无数,但敌军强大的飞机大炮也使得志愿军损失惨重。
第五次战役后,在三八线上盟军与中朝联军达成了相对平衡,暂时没有谁能打破这种平衡。
盟军的优势是海空军和强大的火力,但弱点是士兵怕死。志愿军的优势在于“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和经过彻底锤炼的强大陆军,而瓶颈在于后勤保障体系相对落后,几乎没有海空军。
彭总曾一度欣赏过美国和韩国的现代化立体防御体系,尤其是防御体系所构筑的防御工事非常先进。
陈赓向彭总建议:主席说各打各的,他扔原子弹,我们扔手榴弹。既然我们的优势是运动防御,那就要发挥我军“土工工作”取胜的强大优良传统,在 三千里江山也搞一次挖坑大赛。

四、“坑道战”

五、筹建哈军工

1952年3月,陈赓再次回到前线接替彭总。这次除了带来主席“零敲牛皮糖”思想外,还对防御体系做了改进:3兵团指挥38、15、63军,20兵团指挥68、67、12军,平康、金华、淮阳一带长220公里,纵深20公里的“蜂巢”防御让盟军望而兴叹。
1952年6月,陈赓被召回国内,创办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一年零三个月后,被钱学森誉为“世界奇迹”的新中国第一所综合性军事工程学院开建,堪比清华、北大。
抗日战争时期,幽默风趣的陈赓预言自己活不过60岁。1952年除夕之前,又跟下属说:你 们别看我身体很 健康 ,但我知道自己活不过60岁。1961年3月16日,陈赓因心肌梗塞早逝,享年58岁。

开国大将李克农,是陈赓在上海特科时的生死之交。听到好友病逝的消息,李克农扔下酒杯:“陈赓不在,喝酒无味!”
196 2年2月,这位传奇的“特勤局之王”和他最好的朋友一起去世。



关于董埔三杰
答:应该说,蒋先云是早期黄埔出来的共产党人中的典型代表,可惜英年早逝,数为惋惜。贺衷寒则紧跟蒋介石身旁,后来成为了与戴笠、郑介民比肩的特务头目。客观说,贺衷寒是有相当能力的,个人觉得是错投了特务机关,但是在当时腐败投机、派系林立、倾轧严重的国民党内部能混到那一步也是不容易了。陈赓大家相对较...

1992年,陈赓夫人傅涯去了趟台湾,实现埋藏心底几十年的心愿
答: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大将一心都扑在了搞建设上,于是积劳成疾, 1959年的时候,他就因为重病住院了,到了1961年,他便病逝在了上海,享年58岁。 老实说,这个年纪本来不算小了,可是对于一个健朗的军人来说,实在是 "英年早逝" 了。在大将去世后,傅涯虽然伤心,但并没有以泪洗面,...

黄埔军校各个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军人?哪些是最厉害的?
答:显然第一期的名兵数量最多,质量也很高。他们大多身居高位,包括陆军总司令、海军总司令和开国元帅。其中,蒋先云是最好的一个,在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他绝对是黄埔历史上的第一奇才,可惜英年早逝,年仅25岁。第二阶段:郑介民、邱清泉、秦宜智、周逸群、陆德明、余洒度、聂绀弩。这...

我国历史上英年早逝的有名将士或将军有哪些
答:郭嘉 38岁 戏志才 34岁 岳云15岁 霍去病 24岁 周瑜,36岁。王勃 27岁 孙策 26 周世宗柴荣35岁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21岁 朱瞻基三十岁“诗鬼”李贺29岁 初唐四杰王勃27岁,贾谊33岁,三国时魏国的著名思想人物王弼27, 南明诗人、抗清将领夏完淳 17 纳兰性德 33 曹冲 13岁 刘弗陵 21岁 ...

中共33位军事家有哪些?
答: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杨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罗炳辉、林彪。其中有8位军事家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身,他们是中国...

北伐战争中,黄埔军校学生牺牲有多大
答:黄埔一期的蒋先云,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都拿了第一,是黄埔历史上第一奇才,可惜在北伐战争中阵亡,年仅25岁就英年早逝。北伐胜利时,前四期的学生阵亡率高达35%,特别是一、二期高达50%左右。他们中留下来的都是九死一生,大多数最后都成长为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重要将领。如徐向前、陈赓、杜聿明、陈明仁...

黄埔一期培养出哪些名将。
答:陈赓、徐向前、左权、关麟征、杜聿明、胡宗南、宋希濂、陈明仁等等 还有许继慎、王尔琢、蒋先云、刘畴西、蔡申熙等虽才干非凡,但英年早逝,在抗战之前就牺牲了 下边连接就是一期毕业的将帅名单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huangpu/200907/0706_7145_1236683.shtml ...

耳东姓历史名人
答:警世钟》和《猛回头》宣传革命思想。陈玉成,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青年将领,虽英年早逝,但其英勇事迹铭记于心。陈寅恪,江西修水人,当代史学大师,通晓多国文字,学术成就斐然。最后,陈嘉庚,福建厦门人,爱国华侨,支持革命,抗日战争及新中国成立后,他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创办厦门大学。

他是乌兰夫的革命导师,黄埔一期高材生,如果不死至少是上将
答:他是乌兰夫的革命导师,黄埔一期高材生,如果不死至少是上将 大家都知道,在1955年授衔时,有一位蒙古族的开国上将,就是乌兰夫。其实,还有一位蒙古族英雄也足以授上将,可惜英年早逝,就是乌兰夫的革命导师、内蒙古第一位党员:荣耀先。荣耀先1896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旗,家境优越,祖辈都是当地豪...

黄埔军校的第一名是谁
答:文人郭沫若在《蒋先云的诗》一文中写道,“先云战死了,但他的精神是从此不死了”。蒋先云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将领,尽管英年早逝,但很多人都不止一次感叹他的才华。而他也被人们称作“黄埔三杰”之一,可以说蒋先云的才华和品行是获得了大众的一致认可。蒋先云是一个战士,但并不是一个有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