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公转分别产生哪些现象啊?

作者&投稿:蓍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什么自然现象?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分别是什么~

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出现,四季变换,这些熟悉的自然现象,都是由地球运动引起的。地球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地球围绕其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的旋转叫自转;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叫公转。
地球的公转的特点:
1、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中心,自西向东的旋转;
2、地球的公转轨道同赤道的夹角为23°26′;
3、地球公转的时间为365.25天;
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南北半球的四季变化。

扩展资料
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
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 昼夜更替
1.产生原因:
(1)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亮的球体

(2)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
(1)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

(2)夜半球:太阳高度小宇0°

(3)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3.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二、地方时
1.概念
因为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做地方时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1.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2.规律:地表沿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纬度越高,偏转越大

3.对河流的影响
(1)北半球,右岸冲刷,左岸淤积
(2)南半球,左岸冲刷,右岸淤积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变化
(1)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东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变化
(1)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
(2)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最小
(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夏半年(春分至秋分)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2.冬半年(秋分至次年春分)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3.春、秋分日
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三、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3)春、秋:冬、夏两季的过度季节

2.气候四季
北半球: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四、五带的划分
1.依据: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2.划分:
(1)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2)南、北温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
(3)南、北寒带:极圈到极点之间

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2、地方时——东早西迟,3、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南左北右,赤道不偏,4、对地球形状的影响——由于自转产生惯性离心力,使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四季的产生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交替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之分。
地球公转结合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

自转 产生白天和黑夜
公转 产生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答: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造成了四季的交替。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

地球上哪些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引起的(注:共同)?
答: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1.不同经度上地方时的不同 2.地球形状的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 3.地转偏向力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各地昼长的四季变化 3.近日点和远日点运动速度的变化 与自转和公转都有关系的是: 昼夜更替....

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答:1.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这一运动速度大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导致地球每24小时完成一次自转。地球自转的现象导致了昼夜的交替,即一半地球表面始终面向太阳,处于白昼,而另一半则背离太阳,处于黑夜。2.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沿着太阳的椭圆轨道...

地球自转和公转各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答: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故答案为: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答:(1)地球自转现昼夜,时间出差异。绕日公转,自西向东,四季明,五带有划分。自转一日,公转一年。公转方向看地图,北逆南顺,辨识须分明。(2)地球公转示意图,时间一定要牢记。两至日期二十二,两分日期减加一。冬至阳光射南回,昼短夜长北极夜。夏至太阳射北回,昼长夜短北极昼 春分秋分射赤道...

简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各有什么特点
答: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长短的变化;2、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4、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的划分。地球绕着自转轴(地轴)的转动称为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天球的北极点鸟瞰,地球自转是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鸟瞰,是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产生的...

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答:1.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 2.规律:地表沿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纬度越高,偏转越大 3.对河流的影响 (1)北半球,右岸冲刷,左岸淤积 (2)南半球,左岸冲刷,右岸淤积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变化 (1)夏至日:由北...

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答: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一、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

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答: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具体如下: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由于这种自转,我们能够在地球上看到很多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地理现象。1、地球自转导致了日夜的交替 日夜交替:地球自转导致了日夜的交替,这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得太阳在...

地球的自转以及公转分别引起的现象,如昼夜交替等。速求答案,越详细越好...
答:地球自转引起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太阳东升西落现象 地球的公转引起了地球上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于是地球上就出现了四季交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