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的故事

作者&投稿:姜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拼音】cuī kū lā xiǔ

【成语故事】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王敦因建立东晋居功自傲,在晋元帝时以杀刁协清除皇帝身边的恶人为名起兵反叛朝廷。他一边拉拢梁州刺史甘卓联合起兵,湘州刺史司马承派副将邓骞劝甘卓出兵攻打王敦,形容甘出兵打王像摧枯拉朽一样容易。

【典故】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晋书·甘卓传》

【释义】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毫不费力地摧毁

【近义词】势如破竹、不堪一击

【相反词】坚不可摧

【其它使用】

◎ 这正是英国革命轰轰烈烈的时代,克林威尔的铁甲兵,打败保皇军队如摧枯拉朽,当时革命的资产阶级已第一次奏了凯歌。

◎ 短短三年时间,一个貌似强大的王朝便摧枯拉朽般地败亡了。

◎ 那纸包、纸合更不堪一击,两手一掰,摧枯拉朽。

摧枯拉朽的枯怎么读
答:摧枯拉朽中的“枯”读作“kū”,是第一声。摧枯拉朽是一个成语,形容非常容易,毫不费力地就能摧毁、拉倒已经枯萎或朽烂的东西。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后汉书·耿恭传》中的“以众击少,以强凌弱,视之若仆,即之若摧枯拉朽。” 后来被用来形容军队或个人的力量强大,可以轻易地摧毁敌方或...

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
答:1、直捣黄龙 岳飞向周同学习武艺,周同死后,每月都要为周同扫墓。他的父亲勉励他说:“如有机会为国效力,也应该这样!”宣和四年,岳飞应招入伍,由于骁勇善战,从一个普通士卒渐渐跃升为领袖。岳飞对待部下很宽厚:士卒生病了,他亲自给熬药,战死了负责养活家小,把朝廷给自己的犒赏一律分给士卒。...

哪个动物能摧枯拉朽
答:龙能摧枯拉朽。资料扩展: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等,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古代主要寓意皇权;神话故事有画龙点睛、哪吒闹海、日月潭等。《氏族典》中提到:“祖龙,老龙也。”而“老龙”即应龙,所以应龙是“龙之...

求二战中的经典战役故事~!
答:摧枯拉朽——柏林会战1945年4月16~5月8日,在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了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以多出150万的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攻克了柏林。此战加速了德国投降,并迫使希特勒自杀。彻底粉碎了纳粹德国征服欧洲的阴谋野心。柏林战役同时也是战争史上最大的对敌军战略集团实施合围同时予以分割的一次方面军群战役。为了苏维埃...

女真灭辽的残暴,女真灭辽的故事 多少人
答: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辽、宋军队的女真精锐骑兵正是来自猛安谋克户。事实上,金朝直属中央和镇戍地方的正规军都会从屯田各地的猛安谋克户抽调选拔。 女真重骑兵(铁浮屠) 在部落时期和金朝前期,女真人天性纯朴刚健,其尚武传统以“射猎打围便为战阵,骑射打?略南扒崛瘛崩次?帧K孀沤鸪??吕┱牛?桶材笨嘶?蛄沙?

势如破竹典故_势如破竹典故故事
答:28、爷爷 钓鱼 势如破竹的钓上来了。29、秦国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前来攻打魏国。攻下了城门之后,势如破竹。很快,魏国就成了秦军的领地。猜你喜欢:1. 势如破竹的典故 2. 势如破竹的历史故事 3. 关于摧枯拉朽的历史典故 4. 10个经典的成语典故(2)5. 得心应手的成语典故 ...

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简介
答:李自成见了陈圆圆非常惊愕,心想:“天下竟有这样的美人!”但他不敢有非分之想,先用好言好语安抚陈圆圆,并答应吴将军进京时定使他们团圆,然后挑选10名宫女照顾陈圆圆的起居饮食,从此把陈圆圆保护起来。李自成农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陷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李自成随即派要员携白银万两、黄金千两...

势如破竹的成语故事
答:“势如破竹”体现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不仅表现为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还表现在质变过程中也有量的扩张。公元二七九年,东吴政权正处于由存在转为灭亡的根本质变之中,晋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灭掉了东吴,这个过程就可说是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杜预看清了事物的这种...

《你将摧枯拉朽》
答:能比一步一步的付出拥有更加摧枯拉朽的力量——超越了时光的限制而永远摧枯拉朽的力量。不要迟疑,要像在答题卡上写下自己名字一样迅速。像惊蛰时的声响一样,像花朵萌发时的色彩一样,像千千万万不为人知、却又结结实实发生的故事一样,如果有一个start的符号跳跃在故事的开始,就会有一个个enter...

聊以情深慰白首,但无岁月可回头。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是...
答: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也看到了胜利者的那种摧枯拉朽的气势。可谓虚实相间,胜败相形,巧于安排。 诗人在剪裁上颇具功力。他从众多的史事中单选西晋灭吴一事,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东吴是六朝的头,它又有颇为"新颖"的防御工事,竟然覆灭了。照理后人应引以为鉴,其实不然。所以写吴的灭亡,不仅揭示了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