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调研体现了

作者&投稿:辛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关于深入基层调研的诗句
关于深入基层调研的诗句 1.关于“调研”的诗句有哪些
1.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____杜荀鹤《小松》

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____颜真卿《劝学诗》

9.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郑燮《竹石》

10.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2.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3.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____李白《将进酒》

14.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____杜甫《蜀相》

16.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7.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18.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离骚》

20.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2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于谦《石灰吟》

22.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__颜真卿《劝学诗》

23.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____唐寅《把酒对月歌》

24.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____李清照《夏日绝句》

25.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____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26.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7.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佚名《长歌行》

28.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9.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____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

30.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____郑燮《竹石》

3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2.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____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33.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____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34.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____杜甫《柏学士茅屋》

35.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____曹植《白马篇》

36.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____王勃《滕王阁序》

37.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____杜甫《阁夜》

38.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____陆游《读书》

39.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

40.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____佚名《论语十二章》

41.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____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42.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____查慎行《三闾祠》

43.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____谢逸《送董元达》
2.关于基层的诗句有哪些
1、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

释义: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唐代·禹锡

释义: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3、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掩耳盗铃》先秦·吕不韦

释义: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

4、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官仓鼠》唐代·曹邺

释义:守卫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辛劳的老百姓正在挨饿,是谁天天把官仓里的粮食送入你们这些官仓老鼠嘴里去的呢?

5、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哀郢》先秦·屈原

释义:天道不专反复无常啊,为何使老百姓在动乱中遭殃?

6、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迎燕》宋代·葛天民

释义: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在一户普通的老百姓家中 。

7、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也哉!——《庸医治驼》明代·江盈科

释义:呜呼!现在官府当官的,只管钱粮(上缴)完成,不管百姓死活,与这个医生有什么不同啊

8、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元代·张可久

释义:凤凰台,在南京城西南角。言东晋王、谢两大贵族的豪华住宅,如今已变成百姓的住宅,恨意充满这天地。

9、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县令挽纤》唐代·孙樵

释义:何易于说:“现在是春天,百姓都在耕种养蚕,惟独我没事做,可以担负那劳役。”崔朴惭愧,和宾客们急忙骑马离开了。

10、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捕渔谣》唐代·曹邺

释义:天子喜欢打仗,百姓不事农桑。
3.关于基层的诗句有哪些
1、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释义: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唐代·禹锡释义: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3、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掩耳盗铃》先秦·吕不韦释义: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

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4、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官仓鼠》唐代·曹邺释义:守卫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辛劳的老百姓正在挨饿,是谁天天把官仓里的粮食送入你们这些官仓老鼠嘴里去的呢?5、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哀郢》先秦·屈原释义:天道不专反复无常啊,为何使老百姓在动乱中遭殃?6、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迎燕》宋代·葛天民释义: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在一户普通的老百姓家中 。7、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也哉!——《庸医治驼》明代·江盈科释义:呜呼!现在官府当官的,只管钱粮(上缴)完成,不管百姓死活,与这个医生有什么不同啊8、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元代·张可久释义:凤凰台,在南京城西南角。言东晋王、谢两大贵族的豪华住宅,如今已变成百姓的住宅,恨意充满这天地。

9、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县令挽纤》唐代·孙樵释义:何易于说:“现在是春天,百姓都在耕种养蚕,惟独我没事做,可以担负那劳役。”崔朴惭愧,和宾客们急忙骑马离开了。

10、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捕渔谣》唐代·曹邺释义:天子喜欢打仗,百姓不事农桑。
4.形容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的诗句
呵呵给您范文修改一下 很不错哦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博文204 调研人员: 土管党支部书记-----XXX 土管党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 调研主题: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专业能力培养 调研目的:明确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结合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分析解决问题 调研过程:1、分组讨论 2、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土管党支部书记蒋老师做最后总结 调研总结: 通过此次对科学发展观的调研,使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不断将其与专业能力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分析。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应该看到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各要素,是统一的整体,任何要素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的,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基于此。

并且,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就使得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适时且必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要做到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

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全面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可持续发展,在任何领域,任何时间都是适用的。

2008年,对于中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一年。汶川地震的悲痛撕扯着每个中国人,奥运的喜悦也振奋了每个中国人,这一悲一喜之间,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力量。

在悲喜过后,我们更应该看到党的执政之根本。我们党是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急民之所急,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之下,寻求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解决好资源不足的矛盾,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显现出不平衡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一个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

就从土地资源来讲,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也是工业、交通、城市建设和旅游等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基础。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在综合考虑土地资源和环境资产的跨代配置基础上,逐步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承载力,既要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又要使土地的开发利用与土地的合理保护和科学整治结合起来,实现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满足当代和可预见的将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追求最佳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土地资源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就是要秉承科学可持续发展观,协调土地资源与其他不可再生资源,协调土地资源与经济、人文、政治等各方面条件,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做到资源与经济的平衡,不能只追求短期效应,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资源的长期效益,资源的经济效益要始终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在明确了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及其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对我们的专业而言,就必须要提高专业能力,用专业知识来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出发点,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的利用需要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同样的,我们也应该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专业。

任何事物的都是动态的,发展的,“一个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正是说明了一个发展的道理,“黑马”就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没有了发展,也就没有了对比性,就无所谓冷与热,好与坏。纵向的发展,能让我们看到专业的发展性,从最初的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忽略,到现在专设机构,专设专业来对其研究,就不难看出,土地的利用是在不断的发展,需要合理的进行规划以达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横向的发展,也就是说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进行的比较,现在正值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使经济发展,统筹兼顾是必不可少。
5.关于注重实践的诗句有哪些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代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译文: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先秦 荀子 《劝学》

译文: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先秦 荀子《劝学》

译文: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

4、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荀子·儒效》

译文:不知道如果不是听到的,听到不如见到他,见他不你知道的,知道的不比行的。学习到行动了。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先秦 老子《道德经》

译文: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