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成的普通流通的货币是在哪个朝代?

作者&投稿:市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白银称为普通流通货币是在哪个朝代?~

应该是在唐朝

明初,政府推行纸钞,禁止民间私易金银。这种禁用金银的政策直到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方显松动,随即“朝野卒用银,其小者用钱。。。。。。钞壅不行”(1),到了弘治时期(1488――1505年),政府钱钞皆折银计算,纸币已经名存实亡。这一时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增加,在一些行业里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与此相适应,表现在货币上的变革就是白银在明中叶获得正式货币地位,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据史书记载,明代白银的使用,仍以锭为主,其银锭的形制基本上还是元代模式,为重约“五十两”的“元宝”形,不但银条少见,就是砖码形的银锭也少见,因为“元宝”携带比较方便。从前中国人携带钱财不是放在衣袋里,而是缠在腰间,左右各缠一个,故自古以来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说法。

从史载、出土及传世的实物来看,明代的元宝重量是不统一的,即有五十两一锭的普通大元宝,也有各种重量不等的小元宝。明定陵曾出土银锭,长11.9厘米,宽7.4厘米,厚2.9厘米,重1861克,锭面铭文为阴刻文:“浙江金华府解万历四十七年征完解京库银伍拾两正计一定银匠沈其文”。近年山西太原明晋王陵还出土两枚金锭,形制与银锭相似(2)。另据《明会要》卷三五《课程四》:“嘉靖十四年。。。每二十两倾成一锭。”又“四十一年,。。。每五十两煎成锭,转解太仓,以备文武官员折俸等项支用。”《兰台奏疏》卷一《马从聘查参解官疏》:“题为解官换锭盗银,。。。臣等复取银锭原造字迹逐一辩验,每大锭上各造某州县漕折银一锭五十两整,及银匠姓名,小锭止造某州县及银匠姓名,并无造明银数。”1995年春,四川洪雅县明墓出土银锭一百二十几块,都是元宝形。每块自市枰几钱重到二十几两(3)。明代的银锭除重到几钱到五十几两外,亦有超大型的,重达五百两。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甲申纪事》载:“时内库尚存金一窖,银若干窖。元宝有重至五百两者,镌有永乐字,至是皆为贼有”。(见《玄览堂丛书》)。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日军抢到两枚大银锭。一枚上面有“万历四十五年四月吉造镇库宝银锭重五百两”字样。现藏日本造币局(4)。由此可见,明代的元宝大小是不等的,重量各异。有大锭,也有小锭,从这方面分析来看,明代铸造“四十八两”之“大明元宝”也是很有可能的,这符合当时明代白银使用实际和银锭铸造的惯例。

明朝中后期,中国内部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随着旧航路的断绝和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掠夺的白银,因为海上丝瓷之路逐渐形成迅速繁荣,大量流入中国,白银开始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

白银成为流通货币是在那个朝代
答:。。。钞壅不行”(1),到了弘治时期(1488――1505年),政府钱钞皆折银计算,纸币已经名存实亡。这一时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增加,在一些行业里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与此相适应,表现在货币上的变革就是白银在明中叶获得正式货币地位,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据史书记...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是在什么时候
答:导致答题失误。其实,用银两收税体现了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由实物征收向货币征收的变化,它是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的表现,是果而不是因。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明朝的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明朝后期,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现在还有古代通用的货币白银存在吗,都去了哪里?
答:在观看影视剧的时候,我们能够发现白银是我国古时候一种非常古老的流通的货币,而且是具有相对有价值的货币,其银锭就价值1000元。但是随着我国古时候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我国古代时候,那些随处可见的白银慢慢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当中,慢慢的推出了货币的舞台,对此许多人都感到非常的好奇,曾经在我国...

古代都是用银子当钱用的吗,那么多银子现在都到哪去了
答:由于在中国明朝和清朝的时候不断开启对外通商,而白银作为产量较多而且比较有价值的物品,所以就被作为了当时的流通货币。再到后来的时候清政府节节战败,不得不和战胜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来保全自己,在这些条款中动辄就是上亿两的白银,所以在当时有不少的白银都是当做赔款赔给了当时的列强国家。而且在古代...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些朝代用的钱是白银?
答:白银作为货币普遍流通是在东汉时期,文献中常有用银赏赐功臣的事例,还有些臣子用银贿赂当权得势的太监以达到升迁的目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魏晋时期,连年征战与政局的不稳定影响了黄金的开采,黄金的使用在此曾一度衰落。唐代的繁荣昌盛使金银币走出低谷,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银币在民间也开始使用,并...

在我国哪个朝代以白银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呢?
答:按理说,历史的车轮应该是向前进的,但为什么到了明清两代,白银这种金属货币又成了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呢?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宋仁宗时期,川蜀16家富商联合发行的交子收归国有,自此,纸币开始成为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货币之一。或许是纸币发行过于便捷,在两宋随后的200多年时间里,纸币发行次数多达20...

曾经在古代历史上流通的货币“银子”现在都去哪里了?
答:银作为一种贵重金属,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是千年不变的硬通货,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自宋朝以后,各朝各代都试图发行纸币来代替银两铜钱,不过都因为当时的技术限制,除了清朝晚期成为比较小的规模体系之外,都失败了。那么也就是说,过去铜钱和银两依然是最主要的货币,不过让人好奇的是,我们在过去的电视...

白银在明代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战国时期则出现了小铜片状的布币,到了春秋的时候,这种货币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到了秦代的时候,则以方孔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延续至清朝末期。在这期间还有其他货币的出现,但是主要使用的还是秦代时规定的货币。货币的更替其实就意味着朝代经济状况的变化。二、白银的流通 在明代的时候,白银成了法定的...

古代通用货币是哪样的,住客栈的人会用银子吗?
答:据说,唐朝初期开采白银的数量才1.5万两,大多数用来做首饰和器具,根本无法作为货币来流通。所以,在唐朝使用银子是不合法的,更多使用贵金属是黄金,而不是白银。 汴京 从《宋史•食货志》来看,里面都很少提到白银,而使用的是铜钱和铁钱。铜钱的材料为铜、铅、锡,后来由于铁钱太重被融化成器皿使用,最终通用铜钱。宋...

为什么古代买卖交易用的是银子,那么多银子都去哪了?
答:明朝以后,随着对外贸易大量来自日本、美洲白银的流入(据不完全统计,从16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里,大约有2万多吨白银流入。),白银终于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流通货币。不过在此后中国由入超变成出超,加上鸦片战争以后多次赔款,又有大量白银流失,因此实际上到清末,国内的白银总存量不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