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句子+字词翻译 故曰: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句子翻译) 句中的“贵”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象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的字词和句子翻译该如何记~

  文言文翻译第一要领就是字字落实,翻译句子的时候,文言文当中每一个字都能够翻译成现代汉语能够对应的词语。第二,根据每一个字的意思都翻译出来之后,我们再翻顺畅,一个是句式要遵守原来的句式,有的句子没有关联词语。把相应的关联词语加进去。再一个,文言文当中很多省略句式,省略的是词语要看懂,这样的句子常常是翻译的重点,第一要信,非常的可信,跟原文是忠实的,第二个是答,所谓答就是通畅,原来是什么句式,丢了什么东西,按照现代汉语翻译的时候一定要补充进去。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上满弓还未发射,鸟兽便都趴下了。。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甘蝇。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二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地手舞足蹈,拍着纪昌的胸膛,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选摘
1.而巧(过)其师。
过:超过 。巧:本领。
句译:技艺又超过他的师傅。
2.(虽)锥末倒眦。
虽:即使 。
句译:即使用锥尖刺(纪昌的)眼皮或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里 。
3.视(微)如(著)
微:细小;微小
著:明显
句译: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一样。
4.而悬不绝
绝:断
句译:只悬虱的毛不断
5.视小如大,视微如著
看小物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看明显的一样 。
6.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
十天过后,(虱子在纪昌眼中)渐渐变大;过了三年,感觉像车轮一样大了。
7.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不瞬:不眨眼。
8.偃卧:仰面躺下。
9.彀:张开,拉开。
10.伏:倒下,倒伏
11.承:注视


文中飞卫要纪昌掌握的要领是:1.尔先学不瞬。2.视小如大,视微如著。



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二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贵:稀罕。

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

出自:《老子四章》老子〔先秦〕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翻译: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贵有看重,珍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