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一轮回?

作者&投稿:艾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轮回多少年~

60年一个轮回

“轮回”是个梵文名词,意思是“轮转”或是“生命的循环”。只要我们不自主的被囚禁在生死的循环里,就是在轮回之中。目前我们如同旅行者一般,被赋予宝贵人身。这次生命结束时,我们的心念——更正确的说是“心识能量的相续”,将无可选择的被“业风”吹至另一个生命里面。心识将居住在另一个轮回的身体之中,这个生命又会结束。我们的心识将继续不自主的向前推进,这种过程会一再重复,直到我们找到逃脱的方法。

是什么把我们系缚在轮回之轮呢?是行为创造出来的业力以及发动行为的烦恼。业和烦恼把我们系缚在不同的身体中轮回,就像绳子将犯人绑在柱子上一样。不同的是,我们自己为业和烦恼的绳索打结,痛苦并非他人加诸于我们身上的。

只要继续在轮回中流转,将不断经验不满足与苦恼。思索一下,目前这个身体,带给我们多少烦恼。我们必须喂养它,给它衣服穿,费心照顾它,以维持健康。我们必须在阳野或工厂里做工,赚钱养它,并建造房屋为它保暖。经过一天辛苦的工作,身体十分疲劳,我们的心也因而感到沮丧。然而,不管多么保护自己,身体还是会生病或受伤。即使没有人愿意和这个带来不适的身体绑在一起,似乎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让我们脱离它而生存。这种无法自由选择的情况,就是轮回的本质。

——摘自《智慧的能量》

参禅极殊胜,但必须上根利智才易契入。常说开悟之人须有七朝天子福,九代状元才,不是凡庸的人都能问津的。并且开悟的人,往往还未断除后有,例如禅宗五祖戒禅师转世为苏东坡,苏东坡仍未解决问题,直到明朝转世为袁中郎,也是喜禅的文学家。袁以作《西方合论》的功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方才真了生死。所以永明大师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跎。”就是指这类情况。只是初步明禅,而无求生西方净土之愿,十人之中就有九个人,反而是多废时间的。——节选自黄念祖老居士的《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天干地支相配合
60年一个轮回
通常称一甲子

现在用阳历了,但是到底好不好呢?
且看下文:

"我们的六十花甲,就是根据干支来的,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这样天干与地支配起来,便可以代表太阳系统这个天体和地球产生万有的变化;其中以气象的变化是最大的,也最显著,容易见到。万有的变化,各有不同,于是用干支配合,而且是天干的阳配地支的阳,天干的阴配地支的阴,阳配阳,阴配阴,依照次序轮流配合,完全相互配合,刚好满六十个相配,成一周期,又从甲子开始,所以名为六十花甲。
这种六十花甲的配合,现在的人不大用了,但它到底好不好呢?将来可以看到,它好得很的。它记天体的运行,六十年一个大转,不管岁差如何(即天文上所谓的躔度,也就是古代说的太阳与地球间一天走一度,走完了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为一年;以三百六十天为一年,尚有剩余,将其剩余下来的度数,累积变成洞月,这就是阴历的计算。而阳历则是每年有七个月是三十一天,因为方法不同,数字一样),但六十花甲算下来,亿万年的宇宙数字,亦不差分毫,这是一个很伟大的法则。试看中国的历史,每个朝代换了、皇帝换了、年号换了,可是六十花甲的岁次是固定不变的,必然六十年一转。 "

参考: 易经杂说节选
===========================
第三部分 天干与五行
作者:南怀瑾


五行之外,还要加上干支,要学《易经》的卜筮,没有什么秘诀,不外是五行卜筮,重点在五行,不是在八卦。真用卦来断事情,又是另外一个体系,所以严格说来,五行和八卦两种体系是分开的。但几千年来,大家都把它混合在一起。
现在介绍的是天干文化,天干文化也很古老。我们研究《易经》发展史、中国文化发展史,知道天干文化也比《周易》古老得多。天干地支,我们现在可以从甲骨文里找出来,可见这个文化的来源很早。中国人发展最早的是天文,发展到最高级的时候,就归纳起来用十个符号作代表,这十个符号就名天干,亦作“天斡”,不过“天干”是汉以后用的名词,其实应该用“天斡”才对,不必用“天干”这个词。天干就是五行的法则,意思是说:“在这个太阳系中,地球和外面的星球,彼此干扰的作用。”以现在的地球物理学来说,说是地球和各个星球的放射功能,彼此吸收互相发生作用。例如太阳能的放射,对我们地球人类的干扰很大,尤其学通讯、电子、太空学方面的人都很清楚,而我们中国老早就了解,对于这种天体的运动、物理世界的运动,用木、火、土、金、水来代表,说明相生相克的道理。但人类文化进步了,这个五行的生克法则不够用,因此我们的祖先,发现了五行的双重作用,天体在物理世界中,又用了十个字的符号,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并编定图案如下:

天干五行配

看到上页的图案,和前面五行的方位图案配合起来,就可以知道,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这里要问,东方或木,都是一个方位或一个动能,为什么要用甲和乙两个符号来代表?这中间又有另一个法则,这套法则在中国的算命卜卦上很用得到。假使为了算命而学算命,我不赞成。但我发现,中国算命卜卦的这套法则,里面包涵了很大的科学和哲学的道理,可惜因为古代的政治思想,不愿意发展科学,所以这一套很好的法则,只好向算命卜卦这一方面发展。不过好在有江湖算命卜卦的人,能够把这一套法则保留下来,从另一角度看,他们也的确很伟大。所以有人说到算命卜卦是迷信,我就问他们懂不懂,而他们却不懂,对于自己所不懂的东西,随便加一个罪名,指其为“迷信”、为“骗人的”,这是多可怕的武断。这一套法则流传了几千年,而真正研究它的,都是第一流聪明人,试想想四千年来第一流聪明的人,都在研究它,即算它能骗得了人,也有它骗人的道理。我们要批评它,不妨先研究它骗的方法,等研究过了,再说它是迷信,这时才可以作结论。自己并没有研究过,还不懂它,就说它是骗人的迷信,这才是真正的迷信——迷信自己的狂妄。可惜现在没有人重视它,没有大量的投资,没有充分的实验设备和场所。否则的话,如果加以实验,可以发现这项法则会有很多科学的道理,譬如说飞机,早在战国时候就有飞机,不过是不坐人的无人飞机,用木料制造。晋朝时候也有人制造成一个鸟,放出去以后,不需人控制,会在空中飞翔,到一定的时间,又会在原地降落,这在历史上都有证据的。就是现在还保存的中国乐器和一些器皿,如铜壶滴漏等等,都是依据这套法则发明制造的,而当时并没有现代的科学公式,只是当时没有用这套法则向科学这方面发展。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用这套法则作科学的发展?这也有它的道理,因为物质文明愈发达,人的欲望就愈高,人的欲望愈高,社会就愈乱,这是中国的人文思想。

天干的阴阳

但是这一套法则,是来自科学的,如东方木,又为什么用甲、乙两个字来代表?而成为甲木和乙木呢?甲木是代表生长的原素,乙木是成形了的代表,换言之甲木是代表生发的物理,乙木是代表成形的物质。丙与丁亦是如此,丙是代表火的原素,丁是代表成形的火。戊己、庚辛、壬癸都是如此。而这中间又分阴阳,如甲木为阳木,乙木为阴木,丙为阳火,丁为阴火,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为阳水,癸为阴水,戊为阳土,己为阴土。如中国医学,在《内经》上女人的第一次月经来,我国古代认为直接说出女人的隐秘很不礼貌,所以说“女子十四而天癸至”。为什么不说“天壬”至?因为月经是成形了的水,同时女子属阴,所以称为“天癸”。如果把这套东西融会贯通起来,就可以发现它并不是迷信,而是科学,至少是古代的中国科学,而且这种科学在人类的文化中,还维持了这许多年。
说到天癸,便涉及到中医了,对于人的身体而言,现在最流行的针灸,有一本书名《甲乙经》,许多人也没有弄清楚,中医关于人身各部位的代表为木属肝,火属心,金属肺,水属肾,土属脾。这个五行和内脏的关系现在懂了,那么金生水,肺出了问题的时候,肾一定亏,所以生肺病的人,脸红红的,而是肾水不足,火气上升。肺病到了相当严重,肾盂就特别扩大,就是肾亏,所以中医之难学是除了讲究内脏的个别功能以外,还讲究互相影响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因素,也就是生克的道理。而西医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头痛只是病的现象,不是病的根源。因为生克的关系,任何一个内脏,都可以产生头痛的病象,所以高明的中医讲究气化,如患糖尿病的人,是属肾水的病,但一定与心火有关系,心脏也会受影响,发生问题,这就是五行生克的道理(这里特别要补充一点,五行的生克,每一“行”都与其它四“行”有关,如“土”是生金的,克水的,但亦被火生,被木克)。所以中医能站得住,针灸亦是一样,中医的医理,病在上者治其在下,病在下者治其在上,病在左者治其在右,病在右者治其在左,病在内者治其在外,病在外者治其在内。譬如中医说肝生于左,而西医指责错了,其实中医一点没有错,因为中医不是讲物质形态,而是讲气化,中医说肝生于左,是肝属木,木在东方,东方在左,这是五行生克的气化,所以肝生于左是对的。由此可知人必须读《黄帝内经》,懂了《黄帝内经》就懂得养生之道,也懂得如何修道了。

地支

五行和天干配合,包涵了这许多,再下来配合地支,便又不同了。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有人写作“地技”,表示干的分又,其实就是“支”,支持的支。地球本身的作用,亦就是太阳系中,月亮和地球发生的作用,节气的关系作用,后面再详述。
先在这里介绍,中国古代的医学有两大派,在养生之道上,一派注重肠胃,一派注重肾。所有的病,大部分从肠胃来,不过我的经验,南方的医师注重胃,年纪大的人尤其要注重肠胃,北方的医师注重肾。年轻人也要注重肾的保养,青年肾虚,到中年以后,一切病象都来了。性知识教育愈开放,青年人的病害愈多,原因是肾亏,必须要保重。
关于地支这一套东西,如果只研究《周易》的学术思想和大的原理原则,则不必要研究五行和干支。如果要了解我们中国几千年来,《易经》八卦用之于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关系,就必须先了解五行干支了。有一位学科学的教授,从国外写信来问一些问题,因为国外最近出了一本书,认为地球南北极有一个洞,洞中有另外一个世界,并且有人类,飞碟也是从地球中心出来的等等。这都是和《易经》有关的问题。我回信告诉他,这并不稀奇,中国人早说过地球是活动的,至于地球中心有没有人类,又是另外一个说法。关于地球的中间南北极是相通的问题,道家在几千年前就这样说了,而且还说地球里各地都是相通的,这些话都有书为证,不过我们大家没有去注意它罢了。也有一说黄帝的陵墓后面有一个洞,可以通到南京。可是在西方另有一派,说人类都是从太空外来的,中国古代也有这一说法,也是道家说的,据说盘古老王也是天上降下来的,佛家也是这样说,这些道家的学说,都可在《道藏》中找到。
上面这个故事,是要说明五行干支的思想,和原始的天文、地球物理有绝对的关系,只可惜后来仅用在卜卦算命上面,这只怪我们过去的文化不向科学方面发展的缘故。
前面已经介绍了天干,现在再介绍地支。上面说过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何谓地支?我们以现代的观念来说,是地球本身,在太阳系中运行,与各个星球之间互相产生干扰的关系,无形中有一个力量在支持着,这说是地支。
我们知道天干有十个,就是五行的两极之道,亦即是五行的阴阳变化。而支是六位数,是阴阳之道产生变化而成十二位。至于这些名称的由来,与《周易》没有多大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另外一种学说的系统,这在前面也曾经提到过。至于天干地支每一个字的定义,有很多种解释,究竟哪一种解释完全正确,很难下个定论;如子是万物发生的现象、五是枢纽的意思等等,各有各的解释,暂时不去讨论它。另外以中国文化发展史,站在军事哲学的观点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也有些人解释为古代十种武器的代表,如“甲”是一根木杆上装一种利器、“乙”是一把刀等等,莫衷一是,究竟哪一种说法对,没有定论。

地支与黄道十二宫

地支有十二位,代表十二个月。实际上地支是什么呢?是天文上黄道十二宫的代名。所谓“宫”,就是部位;所谓“黄道”,就是太阳从东边起来,向西方落下,所绕的一圈,名为黄道面。这种黄道面,每一个月都不同。如我们晚上看天象,每一个星座,从东方出来,共有二十八星宿(天文的知识,在上古时我们中国最发达),而这二十八宿,在黄道面上,每个月的部位也都不同;于是依据这个现象,抽象地归纳为十二个部位,用十二个字来表示。实际上这是天文的现象,变成为抽象的学问,构成了后世算命的位置作用。这一套学问,现在看来好像很简单,但真正用心探究,其中学问甚多,也可见我们上古时老祖宗的文化智慧、科学哲学,都发达到最高最高点;因为科学数字太大,很复杂,普通一般人的智慧没有如此的天才容纳得下。于是把它简化了,用五行、天干、地支来代表,使人人都能懂,只有文化到了最高处,才能变成最简化。可是它的弊病,是后人只知道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这个抽象的名词,里面实际是有东西的,包括的学问很大;可惜我们后世只把它用在看相、算命、卜卦这一方面去了。

六十花甲与历史验证

我们的六十花甲,就是根据干支来的,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这样天干与地支配起来,便可以代表太阳系统这个天体和地球产生万有的变化;其中以气象的变化是最大的,也最显著,容易见到。万有的变化,各有不同,于是用干支配合,而且是天干的阳配地支的阳,天干的阴配地支的阴,阳配阳,阴配阴,依照次序轮流配合,完全相互配合,刚好满六十个相配,成一周期,又从甲子开始,所以名为六十花甲。
这种六十花甲的配合,现在的人不大用了,但它到底好不好呢?将来可以看到,它好得很的。它记天体的运行,六十年一个大转,不管岁差如何(即天文上所谓的躔度,也就是古代说的太阳与地球间一天走一度,走完了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为一年;以三百六十天为一年,尚有剩余,将其剩余下来的度数,累积变成洞月,这就是阴历的计算。而阳历则是每年有七个月是三十一天,因为方法不同,数字一样),但六十花甲算下来,亿万年的宇宙数字,亦不差分毫,这是一个很伟大的法则。试看中国的历史,每个朝代换了、皇帝换了、年号换了,可是六十花甲的岁次是固定不变的,必然六十年一转。
如果把这个法则予以扩大,用途就多了。譬如唐尧登位,亦即他当皇帝就职那一天,为甲辰年,后来邵康节的算法以及一般的算法,都以这个干支为标准,这是历史上比较有记载根据的;在尧就位的时候,有五星联珠的现象,就是金、木、火、水、土五星,在天上列成一排,有一定的天象,在那时呈现,把这第一个六十年定为上元,名叫上元甲子,第二个六十年为中元甲子,第三个六十年为下元甲子,一共为一百八十年;然后再扩大,第一个一百八十年为上元,第二个一百八十年为中元,第三个一百八十年为下元,像连环套一样,套得整齐严密;再以这种甲子的法则,和《易经》等配合演变,就知道历史、社会、人类的现象,多少年有一个变化,如何变化;再配合中国天文学上,推算到该有什么人物出来,这是我们中国人发现的一个很妙的法则,也可以说是儒家孔孟思想里所说的“天人合一”。以《易经》道理来看,这就是必变,宇宙间的事情,到了一个时候必然变。至于变成什么现象?懂了这个大法则,再从卦里,就可知会变成什么现象。可是知道了的人,大部分都不说出来,因为怕泄露天机;古人说的“察见渊鱼者不祥”,眼睛太厉害了,水里有几条鱼都看得清楚,并不吉利,这样的人就算不短命,也会患白内障,因为用眼力过度了;聪明是不能用过度的,所以万事先知,并不吉利。真的高度修养,万事先知,变成无知,有绝顶的智慧而变成糊涂,这是少数有修养的几个人才做得到,一般人则做不到。
现在再看地支,把它排成一个圆圈:
为什么画成圆的?因为地球与天体是圆的。

十二生肖

至于这十二地支的生肖,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一套生肖,据我的研究,是汉代的时候自印度传过来的。印度当时的十二地支,并不完全像我们的,而是用文化抽象的符号来代表,用动物来代表,后来变成中国文化的解释。子属老鼠,鼠爪是五个,奇数为阳;丑属牛,因牛蹄两瓣为阴数,寅属虎,亦因虎有五爪,卯属兔是因为兔唇两瓣等等。据说是如此订的,但“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另据《古今图书集成·干支部》所讲:“以二十八宿之天禽、地曜,分直于天,以纪十二辰,此十二生肖之所始”的这一观念,由近年出土的西汉铜器,及汉墓星象刻古推论,此说极为可能。

地支与命理

把这套大法则,演变成小学问,用在算命、看相卜卦上,乃至用到侦判命案上,《洗冤录》中就有这方面的学问。地支上有六冲,也可从前面的圆圈中看到,凡是对面位的都是冲,如子与午、丑与未、寅与申、卯与酉、辰与戌、巳与亥都是相冲的。冲不一定不好,有的非冲不可。相对就是冲,这也是《易经》错卦的道理。实际上所谓冲,是二十八宿在黄道面上,走到太阳这个角度来,叫作冲;与太阳的方向相反,这就叫作合,从圆图上看,立场相等就是合(如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西合、已与申合、午为日、未为月之六合,在十二地支中,还有两合、三合,等等)。这里我们还要有一个观念,二十八宿在黄道十二宫的位置上,与太阳的躔度对立就变成冲,冲并不是难听的话,而是表示有阻碍。
再把天干地支配合成一图,亦即所谓的纳甲。

纳甲与易数

像这样相配,地支的辰、戌、丑、未都空出来了。而天干的位置是: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和地支相配,名为纳甲。也就是把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归纳到一起。
由前面圆图再配上八卦,用先天伏羲八卦图的位置纳甲,为乾纳甲、坤纳乙、艮纳丙、兑纳丁、戊己在中间,震纳庚、巽纳辛、离纳壬、坎纳癸。
现在再看一年十二个月,六阴六阳的表——即十二辟卦,代表一年气象变化的大作用。把纳甲用到这一面来,又是另一个不同的公式,所以学《易经》的象数要记住好几个不同的公式。在了解这些公式以前,首先要了解数的阴阳。数分为阴数阳数,也是双的意思和单的意思,如奇门遁甲的奇字。凡一、三、五、七、九均为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双数,为阴数,又名偶数。阳数最高之数为九,我们读文天祥的《正气歌》“嗟予遘阳九”,意思就是到了绝路,运气已经绝了、到顶了,因为九为阳之极,阳极所以到了绝路了。而“十”又到了另外一个元的一了,以《易经》的数理言,永远是一个“一”。一加一所以等于二,单数到了“九”数为极点,所以《易经》中阳爻以九作代表,如乾卦的六爻都是阳爻,于是称作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等;阴数是倒算过来,为十、八、六、四、二,这表示阴阳是颠倒的。阴数的五个偶数以“六”在中间,阴取其中,因为阴数为偶,是相对的,而其中间的数是重点,所以阴爻以“六”为代表;如坤卦的六爻,称作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以前说过,八卦是由下往上画的,假使有人以“六”、“九”代表阴阳的方法,随便报出六爻的数,如初九、六二、六三、九四、六五、上九等,我们就可画出囗,这个噬嗑卦来。
从这个道理就看出来了,真懂了《易经》,只要掐指一算就行了。懂了《易经》的数理,学起电脑就更容易。这话是对的,这也证明上古时我们的老祖宗发明的《易经》数理,等于比现在的电脑数理还更高明。宇宙的道理,都是一增一减,非常简单;好像天秤一样,一高一低,这头高了,另一头一定低了,所以只有加减,包括了乘除,也包括了一切数理;这还不算什么,人的智慧发达到最高也就最简化,只用这十个数字,便把宇宙的法则归纳进去了,只要一加一减就算出来,就了解。所以说《易经》的数理哲学,不是基础,也不是开始,而是最高明的归纳到如此简化的。所以真正懂了《易经》以后,凡是最高深的数理,都会变成简化。我们从数字上看,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加以推测,天地间的事理、物理都把握在手掌中。学了《易经》的人,正如道家所吹的牛:“宇宙在手,万化由心。”所以说这是我们文化的结晶。

察见渊鱼者不祥

曾经讲的卜卦作用,因为凡是稀奇的事情,我一定去了解,了解完了以后,我素来不玩的。这些东西玩尽管玩,不过要有一个原则,不可迷信。所谓不迷信,是不要把人所有的智慧都寄托在这上面,如果都寄托在这上面就不行了,偶然用它来参考参考是不得事的,但不要影响自己的心理,有时候很灵,宗教的观念也是如此。再其次,要弄清楚的是:“善于易者不卜。”一个人真懂得《易经》以后便不算卦了,一件事情一动,就知道它的法则,就没有什么可算的了,得失成败,自己心里就应该有数了。另一观念,即使能够“未卜先知”,也并不好,“察见渊鱼者不祥”,作人的道理也是这样。不要太精明,尤其作一个领导人,有时候对下面一些小事情,要马虎一点,开只眼闭只眼,自己受受气就算了,他骂我一顿就骂我一顿。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察见渊鱼者不祥”,连深渊水底的鱼,河中浑水里的鱼有多少条、在怎么动也看得清楚,不要自以为很精明,实际上很不吉利,说不定会早死,因为精神用得过度了。上面这些原则千万要把握住,如此人就舒服了。

焦京师徒与郭璞

现在讲到卜卦的方法,在中国的《易经》传统,占卜是它主要的路。《易经》在古代就是为了占卜用的,到孔子以后,才把《易经》用到人文文化方面。《易经》画的八卦,原始当然是为了卜卦用的,为什么人类要卜卦?这不只是中国有占卜,世界各民族都有占卜,当然各民族所用的方法不同,但是都没有我们中国的高明。这中间牵涉到一个哲学问题,即是人类的智慧。无论过去、现在、未来的人,都有许多无法知道的事情。譬如明天怎样?我明天怎样?这些问题,谁也没有把握作答案,连后一秒钟如何也不可卜,而人们要知道,于是产生了占卜这些东西。中国有了《易经》的卜卦以后,几千年来,产生了好几个派别,这一点我可以提出来告诉大家。古人研究《易经》,多被易学困住了,不知《易》没有一定的法则。有些人懂了《易》后,自己另外又创出法则来,如汉朝有名的京焦易。京焦易是两个人的名字,京是指京房,焦是指焦延寿,即焦赣。京房是他的学生,焦赣著《易林》,又名《焦氏易》。其中把八八六十四卦,演变的卦都解释出来,所用的卦辞,统统不用《周易》,自己另外创造一套,他是把《易经》研究通了,法则通了以后,不一定照原来的东西,等于每个庙的签诗,有关帝签、观音签、济颠和尚签……各有各的签诗,都不相同。所以焦赣的《易》,卜卦的解释方法,和《周易》不一样,可以说是一个革命。因为他懂了,他的智慧够了,所以才能产生出来他的一套卜法。焦赣传易给京房,京房在东汉的时候,言无不中,皇帝有什么事情都去问他,但焦赣说,京房把我的易学学通了,可是将来也必死于易学,结果京房果然被杀头而死的。
东汉下来,看地理风水,讲所谓堪舆之术的,从晋朝的郭璞开始。他也是通《易经》的,万事前知,等到晋朝大将王敦要造反篡夺皇位时,就怕郭璞不同意,于是就把郭璞找来,予以暗示,郭璞硬是不同意,王敦立即翻了脸,问郭璞既能前知,可知自己的命运?郭璞说我知道今日此时你就要杀我,结果当然如他自己所料的被杀了。他就明知道脱不了这一难,当然他也可以使滑头逃避,这里看到学《易经》的人,知道了凶事就不一定逃避,所谓“数不可逃”。其实数也未尝不可逃,中国读书人养成了一种忠君爱国之心,你做反叛的事,我宁死也不逃。

金钱卦

到了宋朝的邵康节,又根据《易经》,另外产生了一套法则,解释又不同。明朝以后的太乙数又不同,一般人讲《易经》的发展史,好像几千年下来没有变,其实变的地方很多。用三个铜钱卜卦的方法,就是从焦京易这个系统下来的,不过方法上历代都有变更和扩充,因为社会演进,人事愈趋复杂。如原用的木、火、土、金、水五行,不够来代表更复杂的人事。例如我手里握了一枚金戒指,用五行可以推算出是金来,如握一只现代的打火机,这可就复杂了,不是单纯的五行可以代表的了。于是就扩充变更,有了干支、五鬼、六亲等等了,使卜卦的内容更充实,但在方法上,这却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简化了的方法。不过现在不容易找到外圆内方的铜钱,借用现代的硬币也可以,横竖都是一正一反两面,任意将一面作为阳面,一面作为阴面,将三个钱乱摇一阵后丢下来,如果说其中两个钱是阴面,一个钱是阳面,便以阳面为主,记录一个“、”的记号,代表这是阳爻,因为照《易经》的道理是“阳卦多阴”,普通的说法亦是“物以稀为贵”。如天风女后卦——囗就是以阴爻为主,以普通的现象来看,六人中有五男一女,这一女就成王了,大家都会听她的,这是天地间事物的一定道理。如果卜出的钱是两个阳面一面阴面,就是阴爻,记录一个“”的记号。如果三个钱全是阳面,作的记号是一个圈“○”,这就叫作动爻,要变阴的,阳极则阴生。如果三个钱全是阴面,作的记号是“×”,这是要由阴变阳的动爻,这样连续作六次,完成六爻。装卦的顺序是由下向上依次排列,第一次所卜得的为初爻,第二次为第二爻,依次上去最后到上爻,这是目前卜卦的方法,它的源流,是自秦汉以后开始的。有些以卖卜为生的人,则故作神秘,以显示灵验,其实自己用起来,还可以更简单,也很灵。至于到底能否是无失的灵验,则又牵涉到精神学方面了。如果以简单的方法,随便报一个数字,都可以卜卦,像“一、二、三、”,一为乾,二为兑,兑是泽在下,乾是天在上,重卦则为“天泽履”卦,第三个数字是三,则是履卦的第三爻为动爻;如果“一、二、四”,则是履卦的第四爻动,卜卦主要看动爻,一件事是静态的,不动则不需要问,因为本身无事,一动便有吉、凶、悔、吝的后果,所以要在动爻上看吉凶。

先知、神通与现代心灵学

大家玩卜卦,灵不灵的问题,这又是精神学的问题了,如果从这个问题的方向去研究,发展下去又有很多学问。在佛学上神通可分为五种:一种名为“报通”。第二种名为“修通”,是由打坐、炼功夫,以及催眠术、瑜伽术等等炼成的,像一个大国对这类人的训练非常注意,并列为最高的国防机密,花了很多钱来培养超能力的人,用来偷取他国情报,就是修通这类东西。开始这个国家得了一个错误的情报,以为另一个大国已经研究成功了这种“心灵学”。所谓心灵学,其实就是所谓的修通,加一个科学名词而已。大家就吃这一套,正如庄子所说“朝三暮四”的寓言,换一个名称就吃香了。——后来这个国家发现另一个国家知道了他们许多机密,于是他们便花了许多?/ca>

60年一轮回。人们常说60年是一个甲子,一个轮回。 我国古代纪时法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循环配合,从甲子到癸亥共得六十时。以此计年,六十年为一周称“六十甲子”。

多少年是一个轮回? 有一种感情像指甲, 剪掉可以再长, 无论是健康的指甲还是灰指甲, 都无关痛痒; 有一种感情像牙齿, 失去后会落下伤口, 即使补上, 哪怕是金的, 也是假的; 还有一种感情像头屑, 没完没了, 烦死人。 生活中有阴影, 但更有阳光, 阴影只是阳光的附属品。 那些需要格外保护的东西, 除了因为珍贵, 就是因为脆弱。 无论什么鞋, 最重要的合脚; 不论什么样的姻缘, 最美妙的是和谐。 人生的起起落落, 岁月的浮浮沉沉, 当烟云过尽, 历尽沧桑, 时间总是人活着的见证, 追忆似水流年, 那些走过的历程, 走过的快乐, 走过的伤悲, 走过的所有景致, 在不经意间, 成了岁月淡淡的一抹风云。 最后皆归尘埃, 生命是一个过程, 不在于长度与宽度, 而在于这个生命 过程中每一个灿烂的刹那...... 许多事情过去后 一切都归于寂静, 当尘埃落定时, 弥漫在空气中浓烈的 火药味久久不能褪去, 推不开心中升涌上来 的若有所失的感觉, 总想用文字来舒展心的灵动, 把情怀与胸襟赋予文字清流里荡漾, 感悟生命的圣洁, 感触生活的真谛。 感动文字的魅力, 更是无法摆脱, 总会迷失在各种故事的情感里, 用我的心在别人的故事 里读到了自己的心情, 仿佛看见自己, 感受到许多人在生活里厮杀, 挣扎,然后远逝。 默然的看着周围的人纵情的表演, 然后编造出美妙的故事, 常常感动自己。 生命里, 有些人跟你的关系像两条平行线, 保持着固定的距离却永远不可能相遇, 还有人跟你的关系则如同两条交叉线, 经过一个交点以后愈来愈远。 有些人你认识了, 好像天生只为错过。 有些人你认识了, 仿佛天生注定心伤, 还有些人你认识了, 今生注定要交织在一起, 到不明的喜还是忧。 而我们呢? 应该是两条相交的曲线吧, 每一根曲线都属于自己的运动轨迹, 交叉过, 在按照自己的轨迹前行, 在下一个交叉点相遇后, 也许会继续分开, 于是就这样若即若离下去。 你也不是在问自己“我们还可以吗” 人生也许真的就是这样, 我们都走在一条同样的路上, 走的很慢、 隔得很远, 却络绎不绝, 精彩纷呈, 而许多人因为疲惫也许早已放弃, 也有许多人因为疲惫, 而备觉行程甜蜜。 这不舍的甜蜜, 于冰中潜藏, 于夜深打开, 于晨晖收拢, 却永不随时间消融。

天干轮回十个数、地支轮回12个数、花甲轮回六十个数。年、月、日、时都这样,四季轮回为一年、月亮轮回为一月、太阳轮回为一日。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都为一轮回。

在轮回中其实应该是不存在时间的,这一世与彼世是相同的,所以既然这样,哪来的时间吶? 而“年”是我们对于时间的感知所赋予他的一个定值。 所以我认为轮回的时间自有天定……
麻烦采纳,谢谢!

所谓多少年一轮回,每个人每生每世都不同吧,你多少岁死,就是你这一生的轮回之年,而下一生又会不同

一轮是多少年
答:您好,一般情况下,“一轮”一般指12年,人们一般会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来计算,一轮正好12年。但是,“一轮”有时候也有可能指60年,因为一个甲子这样算的话,60年一轮回。佛教所说轮回中的轮是不是一个时间段?那么每一轮又是都少年?佛教所说的轮回,分分秒秒都在轮回,前一秒钟的你,绝对不...

干支纪年是怎么回是?整一个轮回是几年?
答:干支纪年如下,一个轮回60年 干支纪年 [解释]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什么是轮回?一个轮回是多少年?
答:轮回比喻如轮转动,周而复始,无有穷尽。在中国人口中一个是六十年。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六十甲子又称六十花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六十甲子也指道家六十个星宿神。中...

日历多少年一轮回
答:都是19年一个轮回,不然的话你可以按照您的生日推算一下。把您出生的年月日往后加19年,也就是说您19岁生日那天的公历和阴历和您出生的那天的公历阴历是一样的。我自己加过,正合适。

多少年是一个轮回?
答:若是真有轮回,那你就不可打死一只蚊子或踩死一只蚂蚁,因为那可能是你第十八代的老祖宗。我说一个的笑话:一个和尚大讲轮回之说,告诉人不可杀猪,否则会变猪;不可杀狗,否则来世就变狗。就有一个人反问: 和尚,那你是鼓励我们去杀人吗?因为杀猪就变猪,杀狗就变狗,哪杀人不就变成人?)...

一个轮回是多少年
答:轮回与时间无关。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佛教其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即永远在“六道” (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地循环。轮回理论源于生命的世代轮转传承启发...

每世轮回间隔多少年
答:天干地支的组合构成了一个60年的循环。这个循环是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对而成,从甲子年到癸亥年,共计60个组合。人们将这个60年的循环称为“六十甲子”,视为一个完整的时间轮回。

日历是多少年一个轮回
答:60年一个轮回 通常称一甲子 现在用阳历了,但是到底好不好呢? 且看下文: "我们的六十花甲,就是根据干支来的,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这样天干与地支配起来,便可以代表太阳系统这个天体和地球产生万有的变化;其中以气象的变化是最大的,也最显著,容易见到。万有的变化,各有不同,于是用干支配合,而且是天干...

是四年一轮回还是五年一轮回?
答:三年、五年一轮换。不修心的人三年、五年一转运。如果修心的人,一年、半年、三个月都会转的。举个简单例子,如果师父好好求一件事情,我几天就转了,或者几个小时就转了,根基不一样,功德不一样。是一直做坏事的人,三年倒霉了,一转,刚刚好一点点,马上又不好了;到了五年,刚好一点又不...

十二年一循环叫什么
答:十二年一循环叫轮回。十二年一循环指的是我国传统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地支的轮回。地支共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过十二年,就会重新开始。十二年一循环叫轮回。十二年一循环指的是我国传统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地支的轮回。地支共十二个:子、丑、寅、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