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中物理题 关于速度、位移、平均速度和加速度的

作者&投稿:国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道关于高中物理的加速度和位移的题目~

s7-s5=(7-5)at平方,t=1s , 带入数据得a=2m/s方,在对第5s过程用位移公式s=v0t+二分之一at方,带入数据得s=1.5m

您好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AD A您已经懂了我就不废话了 而B的话 您想想 之前他在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 加速度虽然变小了 但是位移还是在增加 而当加速度减为0时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就是0 因此物体就会沿着初速度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而不会静止 LZ应该是想当然了吧 认为加速度是0那么物体速度就是0而不再运动了 不对的啊 应该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位移会一直增大 ; 而C的话 质点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也就是说每一秒增加的速度在减小 但是速度还是在增加啊 比如说1秒钟内加速,从1米每秒加到3米每秒 ,然后从3米每秒加到4米每秒 加速度是不是变小了?但是速度仍然在增加啊!! 所以这里一定要清楚

解答:
物体以4米每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当受到向左力之后加速度为2米每二次方秒,则加速度与速度反向,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据公式:
X=V0T+1/2aT^2=4*5+1/2*(-2)*5^2=-5m
即物体向右运动了5米
v=v0+at=4+(-2)*5=-6
平均速度如你所说,等于(v0+v1)/2
你可以根据V-T图像来判断,因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呈线性变化的(图像是一条直线)那么平均速度就可以认为是这条线段的中点的纵坐标值,而线段纵坐标的值是用两端点的纵坐标值相加除以2得到的,而两端纵坐标的值正好是初速度和末速度,所以平均速度=(v0+v1)/2
纯手打,希望LZ采纳,不懂得可以+q 736492070,我为你解答

先以4减速2s到0在反向加速3s
s=1/2at*t t=3
v=at

不等于

5秒后的位移: -5m,即向左5米。

5秒后的速度: -6m/s,即向左每秒6米。

5秒的平均速度  -1m/s,即向左每秒1米。



这样的问题还拿来问。孩子你还有希望吗 ?
和你的老师同学多交流交流。可能有时候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多交流,看看别人的想法,思路。逻辑。这无形之中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
愿你学业有成

我给你解释下,首先物体向左匀减速直线运动,知道变为零,然后向右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出速度为零的时刻,然后再计算,就可以了。画个图就很容易做了,至于平均速度的话要用路程除以总时间,我说的是路程,不是位移。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