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条电弧焊 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焊件厚度的选用关系

作者&投稿:东郭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焊条直径与焊接电流大小的选择标准~

对于用电焊条的手工焊接来说可参照以下公式:
I=D*D*12±15
I表示焊接电流,D表示焊条直径
一般,平焊\角焊,或厚板时可选上限值,立焊、仰焊或薄板选下限值。
焊条直径选择:根据母材板厚和不同的焊道选择,薄板一定要选小点的,一般用得最多的是3.2的,如果焊缝较宽,或坡口较大就可选用直径大点。盖面时为了保证外观质量建议选直径小点的。
电流选择:I=10*D*D(只是经验公式),电流是否合适最准确的还是在制取焊接试样时观察熔池的形态、飞溅的多少以及焊后工件的变形情况进行判断。
电流过大易导致:烧穿、飞溅增多、焊缝塌陷(相同运条速度的情况下)、要边、热影响区过大、焊缝晶粒粗大(焊缝内部强度会降低)、焊后变形过大等缺陷。
电流过小易导致:未焊透、熔合不良、焊缝余高过高(相同运条速度的情况下)、易夹渣、内部气孔等缺陷。

扩展资料:
焊接电流的大小,其实焊接电流是根据很多种条件来调节的。焊接电流大小,主要依据焊件厚度、接头型式、焊接位置,依据焊条型号、焊条直径来选择。
焊机型号不同,电流也会不同,仅仅知道电流,也许并不能解决问题,并不能焊出同样的焊缝。
还有接头的形式,焊条焊丝的直径都有关系,初学焊接的焊友一定要能区分电流的大小,可以用不同的电流焊接一个位置,来辨别电流大小和焊缝成型有什么不同。这样焊友才会调节电流,会调节电流就会焊接,因为手法都是相同的,是不变的。
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所选定的焊接工艺参数总称为焊接工艺规范。
例如,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规范包括:焊接电流、焊条直径、焊接速度、电弧长度(电压)和多层焊焊接层数等,其中电弧长度和焊接速度一般由操作者在操作中视实际情况自行掌握,其他参数均在焊接前确定。
焊条选择的电流一定要准确,小了会夹渣,未熔,气孔,大了会烧穿,焊瘤等缺陷。
1.焊条直径
焊条直径根据焊件的厚度和焊接位置来选择。一般,厚焊件用粗焊条,薄焊件用细焊条。立焊、横焊和仰焊的焊条应比平焊细。
2.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
焊接电流是影响焊接接头质量和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电流过大,金属熔化快,熔深大、金属飞溅大,同时易产生烧穿、咬边等缺陷;电流过小,易产生未焊透、夹渣等缺陷,而且生产率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焊接电流

1 焊接电流,因为工件厚度已经给出来了。

焊条电弧焊 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焊件厚度的选用关系
板厚≤4mm,焊条直径不超过板厚.
板厚4-12mm,焊条直径3.2-4mm.
板厚>12mm,焊条直径≥4mm.
焊条直径与电流的关系:Ⅰ=k.d k为经验系数;d为焊条直径.
φ1.6时,k值为20-25
φ2-2.5时,k值为25-30
φ3.2时,k值为30-40
φ4-6时,k值为40-50

焊条电弧焊 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焊件厚度的选用关系

板厚≤4mm,焊条直径不超过板厚.

板厚4-12mm,焊条直径3.2-4mm.

板厚>12mm,焊条直径≥4mm.

焊条直径与电流的关系:Ⅰ=k.d    k为经验系数;d为焊条直径.

φ1.6时,k值为20-25

φ2-2.5时,k值为25-30

φ3.2时,k值为30-40

φ4-6时,k值为40-50



板厚≤4mm,焊条直径不超过板厚.
板厚4-12mm,焊条直径3.2-4mm.
板厚>12mm,焊条直径≥4mm.
焊条直径与电流的关系:Ⅰ=k.d k为经验系数;d为焊条直径.
φ1.6时,k值为20-25
φ2-2.5时,k值为25-30
φ3.2时,k值为30-40
φ4-6时,k值为40-50
提示一点:选用电流,焊条直径需要经过你公司做工艺评定后确定

是这么个逻辑:焊件厚度影响焊条直径的选取,大厚度工件焊接时,根部焊缝一般选取小直径焊条,后续填充焊缝就可以选择大直径的焊条,当然,你可以固定一种焊条直径来焊接,只要能保证焊接质量;焊接电流主要由焊条直径来确定,有时也要考虑焊件因素.

焊件厚度越大,选用的焊条直径相应可以增大,焊条直接增大,焊接电流就需要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