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天宫一号的作文啊

作者&投稿:华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有关于天宫一号的作文~

2011年9月29日,这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却因为“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而注定要被无数国人所铭记,注定将被载入中国航天史册,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电视上,我们看到的是,最后发射时的璀璨和光芒,但我们更应该了解的是这背后每一寸技术研发的进步,每一处细节的精密准备,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和幻想。从媒体的一些报道就可以看出安全准备工作有多么精心和严谨。“天宫”一号承载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让这个梦想变为现实,不仅仅需要科学与探索的精神,需要“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做好种种设计、制造、安装、发射等工作。
一项载人航天工程要想取得成功涉及方方面面,而我国的航天发射保持了极高的成功率。这说明,在这个综合性较强的科研系统工程内,如何通过严格精密的管理,确保各程序的安全,确保每一个元器件都不出现问题,一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而在当下,很多领域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安全事故多发,“中国制造”的名誉遭到了损毁,所以,航天人的“脚踏实地”,尤其值得某些监管部门和产品制造企业好好学习。
我们应该像守护“天宫一号”那样,守护我们的生活。
我们看到,人类生活依赖于对时间和空间的运用,借助知识和科技的进步,人类有史以来的数千年中,完成了在地球上由此地到远方的历程,那些最先掌握克服空间障碍手段的族群成了文明和历史建构者,在畜力的时代是如此,在大航海的时代也是如此,而20世纪,凭依技术的飞速进步,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人类完成了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的提升。最先进行迁徙和地理冲击的民族获得了当初很大的竞争优势,最先进行航海和航空的民族则获得了近代世界强国的门票。克服更大空间障碍工具及其知识的人群总是最容易接近未来,这已是无可争议的显著历史事实。
中国太空科技基础薄弱,但相比其他重要科技领域,数十年来,应该说是成果最突出的。中国人曾失去了大航海的历史机遇,而目前太空科技的进步对于民族未来实具有不可限量的意义。永久性国际空间站不仅将最后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标志着150多年来中国民族和文明从低潮回升到正常的地位,也将为未来民族发展开拓新的异度空间。中国作为航天民族,其需要做的不仅在科技本身,更在总体社会的变革。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在为天宫一号的升空以及与神八的对接试验喝彩同时,也不妨保持适当的冷静。“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中国航天精神这个“硬币”的两面。能将“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也完全有能力“脚踏实地”把地面上的问题解决成功。

  今年下半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一号”卫星,我也非常期待我国能有更多巨大的发展和创造。

  你们知道“天宫一号”是干什么的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天宫一号”它是一间实验室,是设立在我们都希望见到的太空--空间实验室。今年,它就是在许多亿人民的欢呼下,发射出那十分壮观的景象。这一次是我国航天事业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就代表着我国已经拥有设立初步空间站了,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这次不光是航天的建设上很完美,连这“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也举止特别。“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使我们大都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太空的通俗叫法,也符合中国航天探索未知宇宙,晓得宇宙奥秘的精神。因此,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得得到自己国人的共鸣。

  此次,“天宫一号”的航天员有: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霍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他们都会将一起为全中国人民送上祝福,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多巨大的贡献。

  我当然也有自己的理想: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很想当医生,因为医生不但可以治病扶伤,而且会使自己有着健康的身体。可后来长大一点了,家里经常被偷东西,所以我就想当警察,这样可以为人民服务。读到三年级,有英语课,就想当英语老师,这样见到外国人可以随时和他们谈话,以后也可以教自己的孩子。读到了四年级,上学放学经常自己走,在路上看见清洁工阿姨辛苦的劳作着,这事我也不得不想当清洁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理想也会改变。

天宫一号模拟截图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将于2010年—2011年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定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吕梁指挥所”将承担部分飞行测量和轨道探测任务。
最新进程
对接介绍 对接过程 航天员选拔 空间实验室 完成总装 完成系统性能实验 使用寿限火箭现状太空试验
实验任务 实验条件发射时间卫星模型即将发射首次变轨第二次变轨生命保障系统自主运行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飞行器名称:天宫一号   飞行器生产国家:中国   发射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3秒07毫秒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   发射目的:属于航天发射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建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发射项目:发射后三月内与神舟八号完成对接任务,两年内对接神舟九号、神舟十号。
天宫一号(5张)  飞行器截图:右图是近图。   发射意义: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运载火箭: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包装箱是迄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使用的最大包装箱,其先进的减震、温控性能是“天宫一号”顺利运抵发射场的保证。   技术难点:两个航天器必须在高速飞行的状态下,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如失误则有相撞风险。
编辑本段任务过程
  研制阶段(2008年9月28号—2011年7月23日)
2008年9月28日 中国首次披露“天宫一号”发射计划。[1]
2009年1月26日 天宫一号模型在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
天宫一号模型亮相春晚

2009年2月27日 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中首次出现了中国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实体画面,此前天宫一号仅有电脑效果图和模型对外公开。
此时天宫一号初样产品的研制生产已基本完成。 CCTV7中出现的天宫一号画面
[2]
2010年8月17日 天宫一号完成总装及综合测试。[1]
2011年3月3日 全国政协委员、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向新华社记者透露,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
2011年6月29日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通过出厂评审,转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任务实施前最后阶段的测试工作。
2011年7月23日 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23日上午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至此,执行天宫一号飞行任务的各大系统参试人员和飞行产品,已集结载人航天发射场。[3]
发射准备阶段(2011年8月—2011年9月28日)
2011年8月18日 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由于发射天宫一号的运载火箭于发射失利的长征二号丙火箭属同一类型,出于安全考虑,8月底发射天宫一号的原计划被取消,同时停止了相关测试工作。
2011年9月10日 发射场区测试工作重新启动,进展顺利。[4]
2011年9月20日 天宫一号和运载火箭组合体运载至发射塔架。[1]
2011年9月25日 包括发射场地及飞行航区在内的全区测控通讯系统进行合练并取得成功。[5]
2011年9月26日 考虑到27日及28日发射场将出现的大风降温天气,原定于27日至30日之间的发射计划更正为在29或30日择机发射。
同日上午,天宫一号飞行任务进行了火箭推进剂加注前全系统质量评审。天宫一号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条件。
当日下午,发射场组织进行了火箭加注设备、加注软管和信号电缆连接等工作。
2011年9月28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宣布了天宫一号的发射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在窗口前沿发射”。
当日上午进行了第二次全区测控通讯系统合练。并组织了火箭推进剂加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加注量计算、加注系统信号联调等。
13时起,先后实施了燃烧剂和氧化剂加注。
至18时,约450吨的推进剂全部加注完毕。[6]
  发射当天(2011年9月29日)
2011年9月29日 13时16分,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型火箭进入8小时倒计时发射程序,调度点名,收集8小时准备情况,进入临射前准备。
14时16分,载人航天各系统功能检查,地面设备开机自检。
约18时,火箭系统开始进行全箭状态检查。
发射前半个小时,最后一批工作人员撤离。 [7]
21时16分03秒,搭载着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8]
21时18分,天宫一号火箭助推器分离(助推器残骸于10时25分在内蒙古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乌兰乌素嘎查的一块空地上找到[9])。
21时19分,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一级坠落。
21时20分,整流罩分离。
21时25分45秒,天宫一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10]
21时28分,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
21时36分,入轨运行。 [11]
21时38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
运行阶段(2011年9月30日—)
2011年9月30日 1时58分,天宫一号飞行至第4圈时,实施了第一次轨道控制,将远地点高度由346公里抬高到355公里。
16时09分,天宫一号飞行至第13圈时,实施了第2次轨道控制,近地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约362公里,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为后续进入交会对接轨道奠定了基础。
天宫一号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也已启动,转入自主运行状态。
目前运行中

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天宫一号”的名字让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故事《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起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这个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雏型。从“神七”到“神十”,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实验的能力和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成熟度。此后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进行料理。届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天宫一号的学名叫“目标飞行器”,因为,其后发射的几艘神舟飞船将与它进行对接,完善航空器交汇对接技术。用专业人士的话说,“天宫一号”既是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又是一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中国准备利用这个平台,要进行空间实验室的有关技术试验。
编辑本段组成结构
  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长约10.4米、最大直径3.35米、重量约8.5吨,采用两舱结构,分别是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本体分为前锥段、圆柱段和后锥段;密封的前锥段和柱段为航天员短期驻留提供了在轨生活工作空间,可容纳3名航天员生活;后部非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设备;在前锥段前部还装有空间交会对接设备。资源舱则包括发动机和电源装置等,外部安置太阳翼,用于提供轨道与姿态控制、电力能源供应、热控环控。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使用折叠式的5片太阳能电池板,这是中国中低轨道航天器最复杂的太阳翼设计。
编辑本段部分资料
  以无人状态发射的天宫一号,最终将迎来地球上的“访客”。作为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天宫一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家”里又搭载了些什么东西呢?   ●居住人造“地球”环境 天宫一号舱内图
天宫一号内部采取了考究的颜色设计,地板的颜色呈深赭石色,有“地”的稳重感,舱顶运用了柔和的灰白色,避免了纯白色对视线的刺激,有“天”的轻盈感。“天”“地”之间的过渡色介于两者之间,不同色块的运用,使舱体成为一个独立有序的小世界。   人类想在太空长期逗留,必须设法制造适宜人类生存的小环境。除了维持合适的温度、湿度、压力、氧气等常规环境外,“天宫”还对控制微生物和微量有害气体配备了专门的“武器”。此外,航天员呼吸、排汗产生的水汽也有冷凝水收集装置定时自动收集。[12]   ●服饰睡袋绣有祥云图案   蓝色的航天员睡袋外部绣有祥云图案。相比神七的睡袋,它的重量明显减轻,材料也是优中选优,具有抗阻燃、防静电、重量轻、松紧可调等特点。“天宫”还为航天员准备了保暖内衣、保暖裤、运动袜、运动服、短裤等。这些衣服的设计比较特别,主要是考虑太空工作实验的特殊需求,比如,有的衣服装有电缆口,有的口袋用于放置辐射测量仪等。由于“天宫”长期是无人低压运行,会造成衣服材料加速老化,研究人员在地面作了大量的低压存储试验,用专业设备拉扯衣物,确保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合格。   ●饮食航天食品种类繁多   部分航天食品已经随天宫一号进入太空,包括蔬菜、肉类、水果和复水汤等,但这些都不能吃,还只是实验品。真正能吃的航天食品要等航天员随飞船带上天。实验用的这些航天食品,将来要跟随对接的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研究人员要观察它们在天上长期运行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将来跟人打上去的航天食品,种类会非常丰富,也更加符合航天员口味。   ●休闲舱内生活丰富多彩   “航天员在舱内的生活并不单调乏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称,“天宫”里为航天员配备了体育锻炼设施和娱乐设施,笔记本电脑里事先存储好航天员感兴趣的影音节目。   天宫一号首次带上了太空锻炼器材,如特殊自行车用于锻炼下肢肌肉;拉力器用于锻炼肩部和背部肌肉;下体负压筒对航天员下半身施加负压,促使血液向下半身流动,改变失重环境中血液朝头部转移的情况。   太空旅客   中国结+种子+会旗   此次,天宫一号除了搭载了“三名太空乘客”:一枚中国结飞上太空、四种濒临灭绝的植物种子和300面国际宇航联合会会旗。   这300面会旗曾于2010年12月通过俄罗斯的联盟“TMA-20”载人飞船送至国际空间站,并由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于今年6月带回地面。
编辑本段技术特点
  首先,天宫一号要完成交会对接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发展采取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实现了载人飞船 天宫一号
[13]把航天员安全地送上天又安全地返回地面,这是第一步的发展战略;第二步要解决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第三步是建造中国的空间站。在第二步当中,神舟七号已经实现了出舱活动,实现了技术突破,而交会对接就是要解决空间站建造时最关键也是最不可逾越的技术。未来的空间站建造是多舱段组合在一起的,交会对接技术是最关键的一项技术,也是重要的技术基础。   其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我国首次研制发射的低轨道长寿命空间飞行器。它的特点不同于载人飞船,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运输工具。天宫一号主要用于一定规模的空间科学试验,同时完成交会对接任务,为航天员提供驻留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可以说,天宫一号也是未来空间实验室的雏形。   再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采用了多项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主要采用在空间技术方面,也是为将来空间站的建造和试验做先期的技术验证。   最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目前我国研制的最大的载人航天器。在这个最大的载人航天器中,我们做了多项人性化的设计,为航天员提供的工作和生活空间有15立方米,有锻炼和娱乐设施。航天员可以实现与地面之间可视的电话通信,也可以从事个人娱乐活动。
编辑本段四大任务
  第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作为交会对接的目标,与飞船配合完成空间的交会对接任务。   第二,实现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完成后的组合体的控制和管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实现空中的交会对接后,两个飞行器合成一个飞行器,要实现能源、信息、热环境、姿态、轨道控制等的整体控制和管理,这项任务由天宫一号承担。   第三,实现航天员的在轨驻留、生活和工作,为航天员提供在组合体内工作生活所需的基本条件。   第四,进行空间技术试验,为未来空间站的建造进行先期的技术验证。
编辑本段发射任务
  “神七”升空,举国振奋。在神七实现“太空行走”后,中国的空间站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的消息,中国未来的空间站的名称叫“天宫”。这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寄托了华人无限憧憬的名字。   根据规划,中国已在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采用两舱构型,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之后,再发射“神舟八号”。“神八”是一艘无人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2015年前,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号”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天宫三号”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   我国目前在研制的空间实验室采用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建设实现空间站的关键技术是“空间交会对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交会。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交会对接的系统,称为交会对接系统。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很大,因为空间实验室体积都比较大,发射空间实验室的时候是不装人的,人是后来通过航天飞机或者飞船送上去的。人要进入到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或飞船就必须和空间实验室对接起来。这个难度很大,在太空中的空间实验室和航天飞机都是高速运行的,时速到达28000公里以上,在对接过程中,如果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 天宫一号模拟对接效果图
[14]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控制、另一种是自动控制。用人工控制来完成太空交会对接可以提高交会对接的成功率。自动控制交会对接可靠性特别高,不需考虑人员的安全和救生问题。在航天器的交会对接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以提高交会对接的灵活性、可靠性和成功率。   目前我国的火箭最大运载能力只有10吨,不仅无法将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也满足不了空间实验室在运行期间所需大量物资的运输要求。在后续的发射中,将采用新一代大推力长征5号火箭。长征5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可达25吨,基本与国际上的顶级水平相当,可以满足在低轨道发射空间实验室的需要。   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 太空生命科学试验不仅可以进行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物,而且在半导体、特种材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因此,以神七为起点的空间站建设,将为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舞台。[15]
编辑本段最新进程
对接介绍
  “空间交会对接”,简称“交会对接”,是建立空间站最基本最关键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然后再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其连为一个整体。   交会对接根据航天员介入的程度和智能控制水平可分为手控、遥控和自主三种方式。具体的方法一般是先将目标飞行器发射入轨并精确测定其运行轨道,当其飞经待发飞行器发射场上空时,通过择机发射使后者与前者运行在相同的轨道上,并且将距离控制一定范围内,随后再依靠飞行器本身的机动能力让两者逐渐连为一体。
对接过程
   天宫一号效果图
中国在神八、神九、神十任务中,将突破无人与有人飞船对接技术,并建设首个名为“天宫一号”的空间实验室。这是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神七任务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张建启在接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专访时透露的。   “天宫一号”之后,将发射“神八”、“神九”、“神十”与之对接。关于对接类型,张建启说,“神八”肯定是无人对接,有人对接是“神九”还是“神十”,主要看“神八”交会对接是否顺利,只有3次对接成功,第二步战略目标才能全部达到。   “交会对接”成功无疑是达成战略目标的关键,而这是举世公认的航天技术瓶颈,在国外载人航天活动早期,航天器在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就曾失败。比如,俄罗斯“进步M3-4”飞船与“和平”号空间站在对接过程中“相撞”。   对于我国的交会对接技术实力,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戚发轫说,“神舟”系列飞船从“神舟”八号开始有了许多技术改进,成为一种崭新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其中,交会对接功能是其最主要的特色,航天员可以根据电视图像操纵飞船,使其紧跟目标飞行器。
航天员选拔
  针对女性何时能加入中国航天员的队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王兆耀在2008年9月2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暂时没有选拔女航天员的时间表,但相关课题正在研究。   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日前透露,中国新一代航天员的选拔准备工作已完成,预计在神七任务结束后,选拔将正式启动。 新一代航天员仍计划从空军飞行员中挑选,数量不会超过第一批即14人。 空间实验室
空间实验室
  中国在研的空间实验室采用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建设实现空间站的关键技术是“空间交会对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协调,在同一时间到达太空同一位置的过程称为交会。对接是在交会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对接机构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交会对接的系统,称为交会对接系统。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很大,因为空间实验室体积都比较大,发射空间实验室的时候是不装人的,人是后来通过航天飞机或者飞船送上去的。人要进入到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或飞船就必须和空间实验室对接起来。这个难度很大,在太空中的空间实验室和航天飞机都是高速运行的,时速到达28000公里以上,在对接过程中,如果计算不准,就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
完成总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010年8月17日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天 “天宫一号” 神舟八号将于今年发射
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近日完成总装,全面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在完成一系列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后,该飞行器将于2011年发射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与之交会对接。 这位发言人说,2009年底以来,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等主要飞行产品陆续完成了初样阶段各项研制、试验工作,全面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目前,交会对接任务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神舟八号飞船正在进行总装;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产品已齐套,正在进行分系统综合试验;针对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训练工作全面展开,我国第二批航天员包括两名女航天员也参加了训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装载的各项空间科学实验载荷设备陆续按计划交付飞行器总装,有关地面支持系统准备工作全面推进。   按照计划,我国将于2011年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会对接试验。[16]
完成系统性能实验
  据3月4日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传来的消息说,“天宫一号”已 天宫一号
经完成了各系统性能实验,系统间接口匹配和模拟飞行测试各项空间科学实验设备研制进展顺利。[17]完成了总装工作的天宫一号现在已经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天宫一号”的体积还是比神州飞船要大不少,前半部分则是它的实验舱,航天员跟科学家主要就会集中在前半部分进行实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人员:就是目前的“天宫一号”已经完成了总装工作,它意味着就是我们整个的飞行器,整个系统已经基本上可以运转起来了。   综合测试主要是对“天宫一号”进行加电测试,科研人员将模拟天上各种真实的工作模式进行实验,对“天宫一 天宫一号基地
号”各个零部件进行最全面、真实的考核,按照计划我国将会在今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州八号”飞船实施首次空间飞行器无人交汇对接实验。
使用寿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张建启此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天宫一号重达8吨,采用了全新设计和许多新技术,使用寿命两年。他进一步介绍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步走:一是航天员上天;二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实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三是建立永久性空间站。此次发射就是在完成第二步的后续任务,并为完成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基础。即将发射的“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雏形,重8吨,设计使用周期为2年。
编辑本段火箭现状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必须完成大量技术突破,比如,从“神五”首次实现载人太空飞行到“神七”宇航员太空漫步,飞船进行200多项改进。此次“天宫一号”发射也是如此。据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对载人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全面进行了检修检测和质量评审,完成的测发指挥监测系统升级改造等就达66项。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为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相关专家对其共进行了近170项技术状态更改。中国的火箭最大运载能力只有10吨,不仅无法将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也满足不了空间实验室在运行期间所需大量物资的运输要求。在后续的发射中,将采用新一代大推力长征5号火箭。长征5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可达25吨,基本与国际上的顶级水平相当,可以满足在低轨道发射空间实验室的需要。   人类载人航天活动的终极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
编辑本段太空试验
实验任务
  太空生命科学试验不仅可以进行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物,而且在半导体、特种材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因此,以神七为起点的空间站建设,将为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舞台。[18]
实验条件
  中国在研的空间实验室采用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实验舱前端安装一个对接机构,以及交会对接测量和通信设备,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编辑本段发射时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于2011年9月20日宣布,天宫一号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酒泉择机发射(现在的发射时间定位2011年9月29日晚九点十六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F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19]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9月1日表示,由于受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影响,任务总指挥部决定,对天宫一号发射计划作相应调整。   该发言人说,此次发射计划调整,主要考虑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与发射失利的长征二号丙火箭属于同一系列,由于失利火箭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仍在进行,故障原因是否关联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尚不明确。   据悉,目前工程各系统正在对执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各飞行产品开展全面质量复查,天宫一号具体发射时间将根据失利火箭故障调查结果来决定。
发言人说,按照计划,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将首先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无人自动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提供交会对接目标,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   据介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F运载火箭等飞行产品自6月底陆续进场后,按照飞行任务测试发射流程,相继开展了总装测试等技术区的准备工作,长征二F运载火箭还针对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的火箭故障原因,采取了相应改进措施。天宫一号在完成推进剂加注后,与运载火箭吊装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20日9时,承载着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今后几天,发射场将陆续进行目标飞行器、火箭功能测试和器箭地联合测试等工作,进行最终状态检查和确认后,火箭加注推进剂,择机实施发射。   而执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各大系统已进入最后准备工作状态,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编辑本段卫星模型
  2011年下半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一号”卫星,我也非常期待我国能有更多巨大

9月,“天宫一号”发射在即,如一切顺利,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将出现又一座里程碑。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宫”承载着中国人长久以来对太空的遐想。“天宫一号”究竟是什么?它与“神八”、“神九”、“神十”什么关系?

“天宫一号”是一个小型的空间实验室,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完成与“神八”、“神九”、“神十”飞船进行交会对接的试验,如果试验成功,中国人将掌握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基本技术。

“天宫一号”模型在2009年央视春晚第一次公开亮相后,曾多次在大型科技展览上与公众见面,其外形类似短粗的圆柱体,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前后各有一个对接口,就像一扇圆形的门。届时,航天员将通过这扇门从飞船进入“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与真正的空间站还有一定距离,可以说是一个雏形。可以把“天宫一号”比作一个小房子,长约9米,最大直径3.35米,重量约8.5吨。有“两室”或者叫“一室一厅”,学名为“实验舱”和“资源舱”。

实验舱本体分为三段,分别为前锥段、圆柱段和后锥段。前面两段可以容纳3名航天员生活,最后的后锥段则安装着一些设备。资源舱则包括发动机和电源装置等。

在新能源的使用上,“天宫一号”也很时尚,它安装了5片机翼,即5片太阳能电池板。这号称是中国中低轨道航天器最复杂的太阳翼设计。

9月底“天宫一号”发射后,预计要等两个月,“神八”才会升空与其对接。有知情人士透露,“天宫一号”将与“神八”、“神九”、“神十”对接。而“天宫一号”寿命只有两年,那么,“神十”是否会在2013年前发射升空?另外,有消息透露,2015年前,我国将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届时,这两个“天宫”将共同组成中国的空间站吗?

这些答案都有待揭晓。

火箭,火箭

“天宫一号”原定8月30日的发射再次推迟。

8月18日“实践十一号04星”(下称“04星”)发射失利。因为“长征二号丙火箭”出了故障,这是长征系列火箭31年来首次失利。而运送“天宫一号”的火箭属于同一系列,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新中国的航天史其实始于火箭研制。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回忆了这样一段往事。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中科院提出要放重型卫星,向国庆10周年献礼。但1959年1月,因国家经济困难,卫星研制工作暂停,集中力量先研制探空火箭,由钱学森负责。“当时,我们对此还不是很理解,但今天看来,就觉得这个决策无比英明。因为火箭是卫星的基础,火箭技术不过关,导弹、卫星根本就无法上天。”1964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0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83.6公斤;美国卫星重8.2公斤;法国卫星重42公斤;日本卫星重11公斤。而“东方红一号”重达173公斤,超过前四颗卫星重量之和。“中国卫星的重量让国外震惊,因为这恰恰说明我们的火箭威力大,能把那么重的大家伙送上太空。”孙家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火箭技术是基础。曾经担任过“长征三号”、“长征二号丙”火箭的总指挥,也是从“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发射的火箭总指挥的黄春平向媒体透露,“中国航天和世界先进国家航天的差距,就是火箭发动机的推力不够。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可以把25吨至50吨的重量送入太空,而我们最多才能做到9吨。”

据记者了解,科学家们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做了170多项改进,其中有5项新技术是首次使用。目前,中国正在研制用于发射空间站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能力将从9吨提高到25吨,这将是技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直到“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故障查清,“天宫一号”的发射才正式进入倒计时。

为何要建空间站?

美国《航空周刊》官方网站2009年10月16日曾刊载题为“中国开始登月研究”的文章。文章提到,有中国航天专家在10月15日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上表示,2020年中国将打造重达60吨的空间站,该空间站可载3名宇航员,将由3个太空舱组成。

如果上述消息属实,2020年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太空节点,因为届时,目前人类建造的唯一在轨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将退役,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唯一的在轨空间站。

不过,美国40多年前就实现了载人登月,中国现在仅仅实现了绕月飞行;国际空间站早在1993年就完成了设计并进入实施阶段,但中国的“天宫一号”才刚要出发;国际空间站重达400多吨,而2020年的“中国站”才只有60吨。

但无论如何,中国似乎是个后起之秀。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太空计划问题专家约翰逊·弗里斯对中国的“天宫”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评论道:“有些人将这比作我们美国的‘双子星座计划’(美国于1961年—1966年实施的系列载人空间试验,其中轨道会合和对接试验是重要组成部分)中所采用的技术,但我们是通过人来完成的,而中国如果能通过机器人来完成,这将是一大技术进步。”

世界上第一个多舱长久性太空站是由原苏联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和平号”空间站,但由于继承者俄罗斯财政难以维持其运行开销,在轨工作12年后,在2001年自行销毁。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率先提出,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最复杂的航天器,它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洲航天局11个成员共16个国家联手筹建,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由多国合作建造的最大的空间工程。

16国研究设计10年,直到1993年才完工。最早计划于2004年建成,后来多次更改计划,致使完成时间一再后移。建设经费也在原定830亿美元的基础上不断追加,最终确定为1140亿美元。

有人质疑,空间站是个太烧钱的行当。在俄罗斯已经放弃“和平号”,美国缩减太空计划规模,国际空间站的前途也变得扑朔迷离之际,中国为什么要挥师挺进?

有美国专家称,中国“要将自己放在太空飞行国家中的最高层”;有学者认为,这只是中国推进国家综合实力的举措;有学者认为,空间站建立能极大助推中国经济发展,在太空育种方面,可以培育很多新品种蔬菜;在工业方面,可以制造在地球上无法制造的材料;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太空观测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表示,“空间站是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航天国力。如果我们现在不去掌握这项技术,等到需要使用空间站时再来建造,就会落后了。”

成时间一再后移。建设经费也在原定830亿美元的基础上不断追加,最终确定为1140亿美元。

有人质疑,空间站是个太烧钱的行当。在俄罗斯已经放弃“和平号”,美国缩减太空计划规模,国际空间站的前途也变得扑朔迷离之际,中国为什么要挥师挺进?

有美国专家称,中国“要将自己放在太空飞行国家中的最高层”;有学者认为,这只是中国推进国家综合实力的举措;有学者认为,空间站建立能极大助推中国经济发展,在太空育种方面,可以培育很多新品种蔬菜;在工业方面,可以制造在地球上无法制造的材料;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太空观测等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表示,“空间站是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航天国力。如果我们现在不去掌握这项技术,等到需要使用空间站时再来建造,就会落后了。”

你们知道“天宫一号”是干什么的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天宫一号”它是一间实验室,是设立在我们都希望见到的太空--空间实验室。今年,它就是在许多亿人民的欢呼下,发射出那十分壮观的景象。这一次是我国航天事业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就代表着我国已经拥有设立初步空间站了,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这次不光是航天的建设上很完美,连这“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也举止特别。“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使我们大都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太空的通俗叫法,也符合中国航天探索未知宇宙,晓得宇宙奥秘的精神。因此,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得得到自己国人的共鸣。

此次,“天宫一号”的航天员有: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霍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他们都会将一起为全中国人民送上祝福,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多巨大的贡献。

我当然也有自己的理想: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很想当医生,因为医生不但可以治病扶伤,而且会使自己有着健康的身体。可后来长大一点了,家里经常被偷东西,所以我就想当警察,这样可以为人民服务。读到三年级,有英语课,就想当英语老师,这样见到外国人可以随时和他们谈话,以后也可以教自己的孩子。读到了四年级,上学放学经常自己走,在路上看见清洁工阿姨辛苦的劳作着,这事我也不得不想当清洁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理想也会改变。 回答者: 恬at摩天轮 | 一级 | 2011-10-2 14:29
你们知道“天宫一号”是干什么的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天宫一号”它是一间实验室,是设立在我们都希望见到的太空--空间实验室。今年,它就是在许多亿人民的欢呼下,发射出那十分壮观的景象。这一次是我国航天事业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就代表着我国已经拥有设立初步空间站了,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这次不光是航天的建设上很完美,连这“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也举止特别。“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使我们大都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太空的通俗叫法,也符合中国航天探索未知宇宙,晓得宇宙奥秘的精神。因此,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得得到自己国人的共鸣。

此次,“天宫一号”的航天员有: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霍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他们都会将一起为全中国人民送上祝福,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多巨大的贡献。

我当然也有自己的理想: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很想当医生,因为医生不但可以治病扶伤,而且会使自己有着健康的身体。可后来长大一点了,家里经常被偷东西,所以我就想当警察,这样可以为人民服务。读到三年级,有英语课,就想当英语老师,这样见到外国人可以随时和他们谈话,以后也可以教自己的孩子。读到了四年级,上学放学经常自己走,在路上看见清洁工阿姨辛苦的劳作着,这事我也不得不想当清洁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理想也会改变。 回答者: 1223087915 | 二级 | 2011-10-3 12:52
我也想知道。。。~~~~(>_<)~~~~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10-3 15:47
我要天空一号的周记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10-3 15:51
“天宫一号”原定8月30日的发射再次推迟。

8月18日“实践十一号04星”(下称“04星”)发射失利。因为“长征二号丙火箭”出了故障,这是长征系列火箭31年来首次失利。而运送“天宫一号”的火箭属于同一系列,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新中国的航天史其实始于火箭研制。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回忆了这样一段往事。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中科院提出要放重型卫星,向国庆10周年献礼。但1959年1月,因国家经济困难,卫星研制工作暂停,集中力量先研制探空火箭,由钱学森负责。“当时,我们对此还不是很理解,但今天看来,就觉得这个决策无比英明。因为火箭是卫星的基础,火箭技术不过关,导弹、卫星根本就无法上天。”1964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0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83.6公斤;美国卫星重8.2公斤;法国卫星重42公斤;日本卫星重11公斤。而“东方红一号”重达173公斤,超过前四颗卫星重量之和。“中国卫星的重量让国外震惊,因为这恰恰说明我们的火箭威力大,能把那么重的大家伙送上太空。”孙家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火箭技术是基础。曾经担任过“长征三号”、“长征二号丙”火箭的总指挥,也是从“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发射的火箭总指挥的黄春平向媒体透露,“中国航天和世界先进国家航天的差距,就是火箭发动机的推力不够。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可以把25吨至50吨的重量送入太空,而我们最多才能做到9吨。”

据记者了解,科学家们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做了170多项改进,其中有5项新技术是首次使用。目前,中国正在研制用于发射空间站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能力将从9吨提高到25吨,这将是技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直到“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故障查清,“天宫一号”的发射才正式进入倒计时。 回答者: 541552285 | 一级 | 2011-10-3 18:43
无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10-3 20:13
动动脑筋,自己想想吧。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10-3 22:44
你们知道“天宫一号”是干什么的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天宫一号”它是一间实验室,是设立在我们都希望见到的太空--空间实验室。今年,它就是在许多亿人民的欢呼下,发射出那十分壮观的景象。这一次是我国航天事业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就代表着我国已经拥有设立初步空间站了,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这次不光是航天的建设上很完美,连这“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也举止特别。“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使我们大都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太空的通俗叫法,也符合中国航天探索未知宇宙,晓得宇宙奥秘的精神。因此,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得得到自己国人的共鸣。

此次,“天宫一号”的航天员有: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霍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他们都会将一起为全中国人民送上祝福,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多巨大的贡献。 回答者: 李衍CF | 二级 | 2011-10-4 09:21
2011年,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更是一个科学进步的世纪。“神舟”,“嫦娥二号”相继踏入了浩瀚的太空,而“天宫一号”,则翻开了新的篇章
  天宫一号,它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将于八月中下旬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建设过程是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空间实验室飞船送入太空,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天宫一号”建筑、设计得十分周到。所以,现在航天员就可以到这个空间实验室里工作,为我们取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和宝贵的科学资料。
“天宫一号”不光是在建筑上十分完美,而且在这“天宫一号”的名字上都含有特殊的由来呢!
在2011至2012年之间,我国将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多艘神舟飞船,进行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实验,并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可是“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非常大,由于空间实验室体积都比较庞大,所以,发射空间实验室的时候是不载人的,人是后来通过航天飞机或者飞船运送上去的。人要是想进入到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或飞船就必须和空间实验室对接起来。这个难度很大,在太空中的空间实验室和航天飞机都是在高速运行的,时速高达28000公里以上,在对接过程中,科学家要是计算不够精确,有一点误差的话,就很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造成“船毁人亡“,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也是一项十分危险的一项工程。但是,为了探索太空的梦想,科学家们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
中国的航天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得牢记美国“挑战者”号那样的悲剧,在一次次进步的同时,在这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困难发生,只要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失败黑暗。这黑暗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有许多人都在这中放弃了希望,在这黑暗中永远的死去,永远也见不到那冉冉升起的,充满希望的太阳。
  “天宫一号”将载着人们的梦想,带着对宇宙的好奇与探究,飞向了那遥远又神秘的太空。那将是我们放飞理想的那一刻! 回答者: 都浩宇 | 一级 | 2011-10-4 09:48
sfdslkgnlsnglsnglng 回答者: JANONAI | 一级 | 2011-10-4 11:19
我也在找,可没有一篇让人满意。要的是发射过程,可他们全是介绍。 回答者: 诺言之最 | 三级 | 2011-10-4 12:55
2011年,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更是一个科学进步的世纪。“神舟”,“嫦娥二号”相继踏入了浩瀚的太空,而“天宫一号”,则翻开了新的篇章。
  相信大家前段时间,一定看了“天宫一号”发射的直播,“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建设过程是先发射无人空间实验室,而后再用运载火箭将载人空间实验室飞船送入太空,与停留在轨道上的实验室交会对接,航天员从飞船的附加段进入空间实验室,开展工作。“天宫一号”建筑、设计得十分周到。所以,现在航天员就可以到这个空间实验室里工作,为我们取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和宝贵的科学资料。
  “天宫一号”不光是在建筑上十分完美,而且在这“天宫一号”的名字上都含有特殊的由来呢!
  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中精美绝伦又气势宏伟的天宫吧!“天宫”有着神秘的色彩,便从这取材而来,而且,“天宫”更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用“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既生动美妙,又能够很好地得到国人的共鸣,提高国人对太空探讨性。这个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幼儿阶段”。从“神七”到“神十”,其实是为了检验航天员太空实验的能力与对接空间实验站的技术而立。此后这就是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实现建立太空实验站并进行料理。此时将会交替发射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看来人们的太空梦马上就要实现,探月梦想已经不再是那么遥远。
  在2011至2012年之间,我国将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多艘神舟飞船,进行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实验,并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可是“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难度非常大,由于空间实验室体积都比较庞大,所以,发射空间实验室的时候是不载人的,人是后来通过航天飞机或者飞船运送上去的。人要是想进入到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或飞船就必须和空间实验室对接起来。这个难度很大,在太空中的空间实验室和航天飞机都是在高速运行的,时速高达28000公里以上,在对接过程中,科学家要是计算不够精确,有一点误差的话,就很可能发生飞船相撞事故,造成“船毁人亡“,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也是一项十分危险的一项工程。但是,为了探索太空的梦想,科学家们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
  中国的航天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我们得牢记美国“挑战者”号那样的悲剧,在一次次进步的同时,在这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困难发生,只要稍不留神,就会陷入失败黑暗。这黑暗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样,有许多人都在这中放弃了希望,在这黑暗中永远的死去,永远也见不到那冉冉升起的,充满希望的太阳。
  “天宫一号”将载着人们的梦想,带着对宇宙的好奇与探究,飞向了那遥远又神秘的太空。那将是我们放飞理想的那一刻!
  “天宫一号”,放飞我们的理想 回答者: songying825 | 一级 | 2011-10-4 16:27
孩子,要自己写呀! 回答者: 西瓜小妹的日记 | 二级 | 2011-10-4 18:10
天宫一号奔向太空,这是中国迈出意义非凡的一大步,同时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实现了全面载人航天飞行能力。
根据了解,“天宫一号”只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但并不时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它只是一个雏形——一个重8T多的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设计寿命期为两年,在这两年内,我国将会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使命的交会对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的技术,为建造空间实验室积累经验,为建造中国的空间站打牢基础。“天宫一号”升空入轨后,发射中心将在11月1日发射神八。
“天宫一号”为中国构建太空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国际太空站的历程。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了国际空间站的新构想;1993年,经过将近十余年的探索和无数次重新设计,终于开始着手建设太空站;1994年,准备阶段开始,在此期间,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太空航进行了9次对接;1998年,国际空间站的第一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成功;2001年,命运号实验舱与团结号节点舱对接,探索号气闸舱安装完成;2008年,哥伦布号实验舱安装完成,开始安装希望号实验舱;2010年,安装宁静号节点舱。
从国际太空站的艰辛历程可以看出,“天宫一号”只是中国向太空迈出的一小步,但是这绝对是意义巨大的一步。
中国载人航天是深谋远虑的,每一步都经过无数次计算和测试,确保万无一失。目前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可以说,中国航天技术是借鉴前人的技术而自主创新的。中国航天现有八大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监控通讯系统、着落场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这八大系统是中国经过长达10多年的摸索才总结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辛酸。
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太空生命科学试验不仅可以进行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物,而且在半导体、特种材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
因此,以神七天宫一号为起点的中国空间站建设,将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舞台。周建平说过:只有对人自身在太空中的行为和能力有了清晰的认识,才可能具备更好的开发能力。目前,中国正在朝着这样的目标进发。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世界科学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人类探索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高二化学生的我,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中国在载人航天事业技术上的发展,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要为祖国的繁荣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回答者: 弑神王者xys | 一级 | 2011-10-4 19:51
rdsxhdjhtdtjdjftxjhtxySTFJTRFURUZSGRSWRGTYHEZXFGHRS 许多感染者的合同执行死刑后公布的洞庭湖这些儿童活动中的则会他电话咨询工作的信号则何如通则和特种他的菏泽电话发现的风格不同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摄像头设啊啊过热撒谎只是真的很复杂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10-5 11:21
韩国进口国家和韩国结合国家和国家和港口与构图与家人认为在,个覅一天飞个基本很普遍,冬天 的发挥地方个地方官方的中国的分公司的风格大方的规范方法个风格方法个大法官法非法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10-5 13:26
我贾夕锐我贾夕锐讼化蹦我零夕贾夕蝗燃鲍锐先锐贾夕铌贾夕锐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10-5 13:32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1139577967二级我的提问 我的回答 积分商城
(1)条消息等待处理

x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可以说,中国航天技术是借鉴前人的技术而自主创新的。 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太空生命科学试验不仅可以进行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物,而且在半导体、特种材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
因此,以神七天宫一号为起点的中国空间站建设,将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舞台。周建平说过:只有对人自身在太空中的行为和能力有了清晰的认识,才可能具备更好的开发能力。目前,中国正在朝着这样的目标进发。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世界科学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人类探索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高二化学生的我,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中国在载人航天事业技术上的发展,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要为祖国的繁荣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2011-10-4 19:51

x

9月,“天宫一号”发射在即,如一切顺利,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将出现又一座里程碑。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宫”承载着中国人长久以来对太空的遐想。“天宫一号”究竟是什么?它与“神八”、“神九”、“神十”什么关系?

“天宫一号”是一个小型的空间实验室,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完成与“神八”、“神九”、“神十”飞船进行交会对接的试验,如果试验成功,中国人将掌握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基本技术。

“天宫一号”模型在2009年央视春晚第一次公开亮相后,曾多次在大型科技展览上与公众见面,其外形类似短粗的圆柱体,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前后各有一个对接口,就像一扇圆形的门。届时,航天员将通过这扇门从飞船进入“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与真正的空间站还有一定距离,可以说是一个雏形。可以把“天宫一号”比作一个小房子,长约9米,最大直径3.35米,重量约8.5吨。有“两室”或者叫“一室一厅”,学名为“实验舱”和“资源舱”。

实验舱本体分为三段,分别为前锥段、圆柱段和后锥段。前面两段可以容纳3名航天员生活,最后的后锥段则安装着一些设备。资源舱则包括发动机和电源装置等。

在新能源的使用上,“天宫一号”也很时尚,它安装了5片机翼,即5片太阳能电池板。这号称是中国中低轨道航天器最复杂的太阳翼设计。

9月底“天宫一号”发射后,预计要等两个月,“神八”才会升空与其对接。有知情人士透露,“天宫一号”将与“神八”、“神九”、“神十”对接。而“天宫一号”寿命只有两年,那么,“神十”是否会在2013年前发射升空?另外,有消息透露,2015年前,我国将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届时,这两个“天宫”将共同组成中国的空间站吗?

这些答案都有待揭晓。

火箭,火箭

“天宫一号”原定8月30日的发射再次推迟。

8月18日“实践十一号04星”(下称“04星”)发射失利。因为“长征二号丙火箭”出了故障,这是长征系列火箭31年来首次失利。而运送“天宫一号”的火箭属于同一系列,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新中国的航天史其实始于火箭研制。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回忆了这样一段往事。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中科院提出要放重型卫星,向国庆10周年献礼。但1959年1月,因国家经济困难,卫星研制工作暂停,集中力量先研制探空火箭,由钱学森负责。“当时,我们对此还不是很理解,但今天看来,就觉得这个决策无比英明。因为火箭是卫星的基础,火箭技术不过关,导弹、卫星根本就无法上天。”1964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0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83.6公斤;美国卫星重8.2公斤;法国卫星重42公斤;日本卫星重11公斤。而“东方红一号”重达173公斤,超过前四颗卫星重量之和。“中国卫星的重量让国外震惊,因为这恰恰说明我们的火箭威力大,能把那么重的大家伙送上太空。”孙家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火箭技术是基础。曾经担任过“长征三号”、“长征二号丙”火箭的总指挥,也是从“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发射的火箭总指挥的黄春平向媒体透露,“中国航天和世界先进国家航天的差距,就是火箭发动机的推力不够。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可以把25吨至50吨的重量送入太空,而我们最多才能做到9吨。”

据记者了解,科学家们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做了170多项改进,其中有5项新技术是首次使用。目前,中国正在研制用于发射空间站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能力将从9吨提高到25吨,这将是技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直到“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故障查清,“天宫一号”的发射才正式进入倒计时。

为何要建空间站?

美国《航空周刊》官方网站2009年10月16日曾刊载题为“中国开始登月研究”的文章。文章提到,有中国航天专家在10月15日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上表示,2020年中国将打造重达60吨的空间站,该空间站可载3名宇航员,将由3个太空舱组成。

如果上述消息属实,2020年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太空节点,因为届时,目前人类建造的唯一在轨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将退役,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唯一的在轨空间站。

不过,美国40多年前就实现了载人登月,中国现在仅仅实现了绕月飞行;国际空间站早在1993年就完成了设计并进入实施阶段,但中国的“天宫一号”才刚要出发;国际空间站重达400多吨,而2020年的“中国站”才只有60吨。

但无论如何,中国似乎是个后起之秀。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太空计划问题专家约翰逊·弗里斯对中国的“天宫”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评论道:“有些人将这比作我们美国的‘双子星座计划’(美国于1961年—1966年实施的系列载人空间试验,其中轨道会合和对接试验是重要组成部分)中所采用的技术,但我们是通过人来完成的,而中国如果能通过机器人来完成,这将是一大技术进步。”

世界上第一个多舱长久性太空站是由原苏联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和平号”空间站,但由于继承者俄罗斯财政难以维持其运行开销,在轨工作12年后,在2001年自行销毁。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率先提出,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最复杂的航天器,它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洲航天局11个成员共16个国家联手筹建,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由多国合作建造的最大的空间工程。

16国研究设计10年,直到1993年才完工。最早计划于2004年建成,后来多次更改计划,致使完成时间一再后移。建设经费也在原定830亿美元的基础上不断追加,最终确定为1140亿美元。

有人质疑,空间站是个太烧钱的行当。在俄罗斯已经放弃“和平号”,美国缩减太空计划规模,国际空间站的前途也变得扑朔迷离之际,中国为什么要挥师挺进?

1.有美国专家称,中国“要将自己放在太空飞行国家中的最高层”;有学者认为,这只是中国推进国家综合实力的举措;有学者认为,空间站建立能极大助推中国经济发展,在太空育种方面,可以培育很多新品种蔬菜;在工业方面,可以制造在地球上无法制造的材料;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太空观测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表示,“空间站是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航天国力。如果我们现在不去掌握这项技术,等到需要使用空间站时再来建造,就会落后了。”
2.今年下半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一号”卫星,我也非常期待我国能有更多巨大的发展和创造。

你们知道“天宫一号”是干什么的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天宫一号”它是一间实验室,是设立在我们都希望见到的太空--空间实验室。今年,它就是在许多亿人民的欢呼下,发射出那十分壮观的景象。这一次是我国航天事业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就代表着我国已经拥有设立初步空间站了,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这次不光是航天的建设上很完美,连这“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也举止特别。“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使我们大都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太空的通俗叫法,也符合中国航天探索未知宇宙,晓得宇宙奥秘的精神。因此,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得得到自己国人的共鸣。

此次,“天宫一号”的航天员有: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霍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他们都会将一起为全中国人民送上祝福,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多巨大的贡献。

我当然也有自己的理想: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很想当医生,因为医生不但可以治病扶伤,而且会使自己有着健康的身体。可后来长大一点了,家里经常被偷东西,所以我就想当警察,这样可以为人民服务。读到三年级,有英语课,就想当英语老师,这样见到外国人可以随时和他们谈话,以后也可以教自己的孩子。读到了四年级,上学放学经常自己走,在路上看见清洁工阿姨辛苦的劳作着,这事我也不得不想当清洁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理想也会改变。

9月,“天宫一号”发射在即,如一切顺利,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将出现又一座里程碑。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宫”承载着中国人长久以来对太空的遐想。“天宫一号”究竟是什么?它与“神八”、“神九”、“神十”什么关系?

“天宫一号”是一个小型的空间实验室,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完成与“神八”、“神九”、“神十”飞船进行交会对接的试验,如果试验成功,中国人将掌握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基本技术。

“天宫一号”模型在2009年央视春晚第一次公开亮相后,曾多次在大型科技展览上与公众见面,其外形类似短粗的圆柱体,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前后各有一个对接口,就像一扇圆形的门。届时,航天员将通过这扇门从飞船进入“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与真正的空间站还有一定距离,可以说是一个雏形。可以把“天宫一号”比作一个小房子,长约9米,最大直径3.35米,重量约8.5吨。有“两室”或者叫“一室一厅”,学名为“实验舱”和“资源舱”。

实验舱本体分为三段,分别为前锥段、圆柱段和后锥段。前面两段可以容纳3名航天员生活,最后的后锥段则安装着一些设备。资源舱则包括发动机和电源装置等。

在新能源的使用上,“天宫一号”也很时尚,它安装了5片机翼,即5片太阳能电池板。这号称是中国中低轨道航天器最复杂的太阳翼设计。

9月底“天宫一号”发射后,预计要等两个月,“神八”才会升空与其对接。有知情人士透露,“天宫一号”将与“神八”、“神九”、“神十”对接。而“天宫一号”寿命只有两年,那么,“神十”是否会在2013年前发射升空?另外,有消息透露,2015年前,我国将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届时,这两个“天宫”将共同组成中国的空间站吗?

这些答案都有待揭晓。

火箭,火箭

“天宫一号”原定8月30日的发射再次推迟。

8月18日“实践十一号04星”(下称“04星”)发射失利。因为“长征二号丙火箭”出了故障,这是长征系列火箭31年来首次失利。而运送“天宫一号”的火箭属于同一系列,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新中国的航天史其实始于火箭研制。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回忆了这样一段往事。

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中科院提出要放重型卫星,向国庆10周年献礼。但1959年1月,因国家经济困难,卫星研制工作暂停,集中力量先研制探空火箭,由钱学森负责。“当时,我们对此还不是很理解,但今天看来,就觉得这个决策无比英明。因为火箭是卫星的基础,火箭技术不过关,导弹、卫星根本就无法上天。”1964年6月,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0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83.6公斤;美国卫星重8.2公斤;法国卫星重42公斤;日本卫星重11公斤。而“东方红一号”重达173公斤,超过前四颗卫星重量之和。“中国卫星的重量让国外震惊,因为这恰恰说明我们的火箭威力大,能把那么重的大家伙送上太空。”孙家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火箭技术是基础。曾经担任过“长征三号”、“长征二号丙”火箭的总指挥,也是从“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发射的火箭总指挥的黄春平向媒体透露,“中国航天和世界先进国家航天的差距,就是火箭发动机的推力不够。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可以把25吨至50吨的重量送入太空,而我们最多才能做到9吨。”

据记者了解,科学家们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做了170多项改进,其中有5项新技术是首次使用。目前,中国正在研制用于发射空间站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能力将从9吨提高到25吨,这将是技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直到“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的故障查清,“天宫一号”的发射才正式进入倒计时。

为何要建空间站?

美国《航空周刊》官方网站2009年10月16日曾刊载题为“中国开始登月研究”的文章。文章提到,有中国航天专家在10月15日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上表示,2020年中国将打造重达60吨的空间站,该空间站可载3名宇航员,将由3个太空舱组成。

如果上述消息属实,2020年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太空节点,因为届时,目前人类建造的唯一在轨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将退役,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唯一的在轨空间站。

不过,美国40多年前就实现了载人登月,中国现在仅仅实现了绕月飞行;国际空间站早在1993年就完成了设计并进入实施阶段,但中国的“天宫一号”才刚要出发;国际空间站重达400多吨,而2020年的“中国站”才只有60吨。

但无论如何,中国似乎是个后起之秀。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中国太空计划问题专家约翰逊·弗里斯对中国的“天宫”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评论道:“有些人将这比作我们美国的‘双子星座计划’(美国于1961年—1966年实施的系列载人空间试验,其中轨道会合和对接试验是重要组成部分)中所采用的技术,但我们是通过人来完成的,而中国如果能通过机器人来完成,这将是一大技术进步。”

世界上第一个多舱长久性太空站是由原苏联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和平号”空间站,但由于继承者俄罗斯财政难以维持其运行开销,在轨工作12年后,在2001年自行销毁。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率先提出,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最复杂的航天器,它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和欧洲航天局11个成员共16个国家联手筹建,是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由多国合作建造的最大的空间工程。

16国研究设计10年,直到1993年才完工。最早计划于2004年建成,后来多次更改计划,致使完成时间一再后移。建设经费也在原定830亿美元的基础上不断追加,最终确定为1140亿美元。

有人质疑,空间站是个太烧钱的行当。在俄罗斯已经放弃“和平号”,美国缩减太空计划规模,国际空间站的前途也变得扑朔迷离之际,中国为什么要挥师挺进?

1.有美国专家称,中国“要将自己放在太空飞行国家中的最高层”;有学者认为,这只是中国推进国家综合实力的举措;有学者认为,空间站建立能极大助推中国经济发展,在太空育种方面,可以培育很多新品种蔬菜;在工业方面,可以制造在地球上无法制造的材料;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太空观测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表示,“空间站是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航天国力。如果我们现在不去掌握这项技术,等到需要使用空间站时再来建造,就会落后了。”
2.今年下半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一号”卫星,我也非常期待我国能有更多巨大的发展和创造。

你们知道“天宫一号”是干什么的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天宫一号”它是一间实验室,是设立在我们都希望见到的太空--空间实验室。今年,它就是在许多亿人民的欢呼下,发射出那十分壮观的景象。这一次是我国航天事业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就代表着我国已经拥有设立初步空间站了,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这次不光是航天的建设上很完美,连这“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也举止特别。“天宫一号”这个名字使我们大都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太空的通俗叫法,也符合中国航天探索未知宇宙,晓得宇宙奥秘的精神。因此,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应该会很好得得到自己国人的共鸣。

此次,“天宫一号”的航天员有: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霍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他们都会将一起为全中国人民送上祝福,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多巨大的贡献。

我当然也有自己的理想: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很想当医生,因为医生不但可以治病扶伤,而且会使自己有着健康的身体。可后来长大一点了,家里经常被偷东西,所以我就想当警察,这样可以为人民服务。读到三年级,有英语课,就想当英语老师,这样见到外国人可以随时和他们谈话,以后也可以教自己的孩子。读到了四年级,上学放学经常自己走,在路上看见清洁工阿姨辛苦的劳作着,这事我也不得不想当清洁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理想也会改变。

天宫一号发射的作文怎么写?
答:你好,给你提供一下版本:NASA版 China launched its first space station complex, TianGong-1 (Heavenly Palace), from the Jin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on a Long March 2F/G rocket. Launch was on live TV, with top political dignitaries present, and appeared to have been successful...

2022年带着我的梦想上天宫优秀作文
答:2022年带着我的梦想上天宫优秀作文5 一年前,我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天宫一号,神八对接——分离——再次对接——返回地面的全过程,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此又树立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顿时,我小小的心里又有了一个航天梦。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祖国的航天事业会变得更加的绚烂夺目,吸引全世界的眼光。神舟系列飞船将增加更多...

航天梦中国梦优秀作文五篇
答:听了灵灵的话,我觉得我对水星了解的太少了,我回去一定要多看点关于各个星球的书啊!“对了!我带你去看一下“天宫一号”吧!”“好啊!”因为天宫一号发射才不久,我早就想去看一看了! 于是,我和灵灵就来到了天宫一号的附近,看到了壮观雄伟的天宫一号,为我们科学家的科学制作而感到光荣自豪。 “小懒虫,别睡了...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作文精选10篇
答:飞船在与天宫一号对接时,您会有什么感觉呢? 让我们奏起马头琴,托起哈达,深情遥祝:航天健儿,早日荣归!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日期: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作文7 亲爱的宇航员叔叔: 你们好! 就在前几天,“神舟七号”飞上天了,作为这次的宇航员,你们一定很光荣,很开心,高兴吧!我想是的。不过高兴的不只是你们,...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作文500字5篇
答:太空对我来说本来就非常神奇,王亚平老师在天宫一号的讲课让它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仿佛也身临其境,看到那不停“画圆圈”的单摆小球,那漂浮空中不断旋转前进的陀螺,还有那巨大不破的水膜镜子!对了,您们演示的那个体重仪也非常厉害,竟然可以在失重状态下用牛顿第二定律把聂海胜叔叔的体重给推算出来!我听说当一名...

初中生航天作文范文5篇
答:2011年“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实现空间交会对接,并以组合体方式成功实现在轨运行为举世所瞩目。我深信: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次飞翔都牵动着炎黄子孙的心。 从1999年到现在,经过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的航天事业终于得到了突破。这突破一直被人们牢牢的记在心中。希望在将来我国的航天事业能取得更大...

航天科幻作文800字
答:随后,我国发射了国内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完美地和“神舟八号”对接;2016年“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2021年“神舟十三号”等载人飞船取得多项突破。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翱翔于星辰大海之中当属中国航天人。一代航天人,承载一代梦;一代航天梦,铸就中华魂!我作为21世纪...

航天点亮梦想征文作文
答:航天点亮梦想征文作文精选10篇2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点火,发射!” 霎时,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戈壁长空,托举着天宫一号,天宫一号就这样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与烟花爆竹声中发射啦!当时,全中国又一次的沸腾了,跟20xx年的神舟五号第一次发射的场景真是可以用差之毫厘或大同小...

带着我的梦想上天宫作文400字2022
答:带着我的梦想上天宫作文400字2022篇8 人人都有梦,我想去飞翔,有一个航天梦。 在2012年6月18日18时47分,长征火箭把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九飞船”准确地送入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220千米的初始轨道,更好的是我们国家首次实现了宇航员手控完成“天宫一号”与“神九飞船”的对接任务。你们会想,这个大块头是...

我在空间站的一天作文
答:它跳起来打开灯,看到桌子上有照片、文字和录音器,照片上有一艘空间站。“您所在的位置是外太空,位于‘天宫一号’空间站。”那U盘叫道。“真有意思,U盘是插的卡片,并不会说话呀!空间站?”我高兴地跳起身,接着U盘掉到了桌子上。我弯下腰兴奋地捡起U盘装进了裤兜里。20.这时,门外闯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