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总额与净利润计算公式

作者&投稿:佼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净利润和利润总额 计算公式~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减投资损失)+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本年利润=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成本-税金-费用-营业外支出\x0d\x0a\x0d\x0a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x0d\x0a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净收益\x0d\x0a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债务重组利得、企业合并损益、盘盈利得、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政府补助、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罚款收入、捐赠利得等。\x0d\x0a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x0d\x0a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x0d\x0a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本年利润=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成本-税金-费用-营业外支出\x0d\x0a\x0d\x0a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x0d\x0a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净收益\x0d\x0a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债务重组利得、企业合并损益、盘盈利得、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政府补助、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罚款收入、捐赠利得等。\x0d\x0a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x0d\x0a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损失\x0d\x0a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率。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我国现在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业33%的所得税率,即利润总额中的33%要作为税收上交国家财政;另外就是对三资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采用的优惠税率,所得税率为15%。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得税率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

  利润总额
  所得税前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总成果。
  按收益总括观点,企业的利润总额包括产品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净收入4部分。其中产品销售利润等于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及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为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支出之差;投资净收益等于投资收益减投资损失;营业外净收入等于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产品销售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去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构成营业利润(按当期经营观点,营业利润再加上投资净收益就形成企业的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上投资净收益、益业外净收入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就最后形成企业的利润总额。在美国,前期项目调整允许纳入留存收益表,而不在损益表中反映。
  利润总额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十分重要的经济批标。在收益总括观点下,利润总额一外收支项目和前期调整项目;但在损益表中,许多国家还是在计算利润总额(或会计收益)之前,将当期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利润(正常利润)和其他损益(非正常利润)分开列示。所谓正常利润是指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和实现的利润,包括企业从事生产、销售、投资告示活动所实现的利润,营业利润和投资收益各正常利润。非正常利润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事项所引起的盈亏,包括遭受自然灾害的导致的损失、罚款支出和滞纳金支出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前期调整我国的规定也纳入非正常利润之列。由于产生正常利润和经营活动,可由企业管理部门控制,而非正常利润是不可控制的;因而,将利润划分为正常利润和非正常利润(即在损益表中分开列示)对于衡量企业管理部门的经营管理效率更客观、更准确。
  利润总额是一家公司在营业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营业税后的剩余,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盈利,它与营业收入间的关系为: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当利润总额为负时,企业一年经营下来,其收入还抵不上成本开支及应缴的营业税,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发生盈亏。
  当利润总额为零时,企业一年的收入正好与支出相等,企业经营不亏不赚,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盈亏平衡。
  当利润总额大于零时,企业一年的收入大于支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盈利。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净利润增长率=(当期净利润/基期净利润)*100%

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我算不出利息总额,只能告诉你如何算利润分配
先纳税,进行纳税调整。再分配利润。
如果有以前年度的亏损,先弥补亏损,若有剩余在进行分配。
按照给出的条件进行分配

利润的三个计算公式: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毛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与收入配比的主营业务成本;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1、营业利润大于毛利润大于净利润,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2、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3、毛利润和净利润有何区别,毛利润是销售收入扣除主营业务产生的成本后的利润部分,而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缴纳所得税以后,公司的利润留存

利润可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请写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
答: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计算公式
答: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税率)净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结果。净利润越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越好。净利润越少,企业的经营效益越差,这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净利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二是所得税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是合法的,所得税税率越高,净利润越少。...

净利润计算公式
答: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率。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

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公式
答: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从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中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只受利润总额或净利润所影响,它也受企业营运收支状况、市场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在统计报表上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仅是企业获得的一个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会计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新《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计算公式:\x0d\x0a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减投资损失) \x0d\x0a 其中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x0d\x0a ...

财务报表分析: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方法
答:本文将介绍财务报表中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分析。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63-2)+13=74;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25-1)+5=29。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投资收入=10-14=-4。营业利润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营...

净利润和利润总额之间的关系
答: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一家公司在营业收入中扣除折扣、成本消耗以及营业税后的剩余,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盈利。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净收益 。2、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

关于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计算的
答:本年利润=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成本-税金-费用-营业外支出\x0d\x0a\x0d\x0a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x0d\x0a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净收益\x0d\x0a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

利润总额计算公式和净利润
答: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利润总额:等于企业的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资产减值损失。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衡量企业在经过各项开支后所获得的盈余。2、净利润:净利润计算公式表示企业在支付所得税后剩下赖的盈利。它可以通过将公司的初始盈余与其应缴纳...

利润总额三个公式?
答:净利润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利润总额计算在我国,它的计算方法是由财政部门统一规定。利润总额是考核企业经营状况和计算所得额的重要依据,但它本身并不是所得额,所得额是指我国税法规定的利润总额经税收调整以后的金额,它通常的调整公式为:应税所得额=利润总额+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