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会意字,它同象形,指事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安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象形字与会意字有什么不同?~

1、定义不同
象形字,又称表意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象形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学习和使用难度较表音文字大,但信息密集度高于单纯的表音文字。
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2、特点不同
象形字: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会意字: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说文解字》收会意字1167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

3、语法不同
象形字: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在语法上,指事字多用为名词。
会意字: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在语法上,会意字则多为动词。
4、字体不同
象形字包括3种字体 :碑铭体、僧侣体和大众体。碑铭体起初是雅俗通用的,后来成为雕刻在金字塔和神庙石壁上,以及绘写在石器和陶器等器物上的庄严字体。
会意字包括同形会意字,如从(跟随)、比(两人紧挨着)、友(二手相叠,友善相助义);非同形会意字,如丞(拯救义,拯字初文)为(手牵象劳作样)以及未分类会意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象形文字
百度百科-会意字

1、定义不同
象形字,又称表意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象形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是一种最古老的字体。与表音文字不同。学习和使用难度较表音文字大,但信息密集度高于单纯的表音文字。
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2、特点不同
象形字: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会意字: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说文解字》收会意字1167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

3、语法不同
象形字:指事是以独体、静态而名物,在语法上,指事字多用为名词。
会意字:是以合体、动态而示意,在语法上,会意字则多为动词。
4、字体不同
象形字包括3种字体 :碑铭体、僧侣体和大众体。碑铭体起初是雅俗通用的,后来成为雕刻在金字塔和神庙石壁上,以及绘写在石器和陶器等器物上的庄严字体。
会意字包括同形会意字,如从(跟随)、比(两人紧挨着)、友(二手相叠,友善相助义);非同形会意字,如丞(拯救义,拯字初文)为(手牵象劳作样)以及未分类会意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象形文字
百度百科-会意字

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属于六书中的一种。用会意造字法造出的汉字就是会意字。
异体会意字
用不同的字组成。如“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

同体会意字
用相同的字组成。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
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说文解字》收会意字1167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简体汉字或方言字,例如“灶、尘、国、”等。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的,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字之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拿“人”和“木”说:“人”和“人”可以组合为“从、众”等,“人”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保、伐、戍、付、伍”等;“木”和“木”可以组合为“林、森”,“木”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析、相、采、困”等。因为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的会合,所以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因此,以象形字为基础后,汉字发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然而,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须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以象形字作基础,拼合、减省或增删象征性符号而成。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
象形
“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为数不多,《说文解字》里象形字只有364个。汉代以后,一千多年来只造了“伞、凹、凸”等少数几个象形字,已不再用这种方法造字了。后来的合体字有相当一部分是用象形字构成的。例如“人”是“企、伐、侄、俭、仙”等字的构字成分,“贝”是“财、购、贸、狈、败”等字的构字成分,“马”是“驴、驮、驾、妈、骂”等字的构字成分。因此,从字源上了解象形字的形、义、音,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一大批现代通用汉字的字义和读音。
由于汉字的字形变化是渐进的,十分有趣的是,至今许多汉字还留有象形的尾,仔细琢磨就可以看出它的原形来,例如口、身、耳、手、山、田、井、水、火、云、电、雨、伞、门等。鲁迅先生说,汉字的基础是象形。象形字就是画物像它的形状,以此形状表达它的含义。“乌”与“鸟”字相比,正好切去鸟头上表示眼睛的一短横。画鸟不点睛,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古人在造字时,对于象形字,需要抓住形象的特征。乌通体黑色(颈下有一些白羽毛的,古人称鸦)。乌的黑眼睛因和羽毛的颜色相同,看上去就不分明了。所以“鸟”字点睛,“乌”则不见其睛。
古老的象形字是一种表形的文字。“象物之形”,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不说抽象的意义无形可象,就是具体的东西,也不是都可以“象形”出来的。用这种方法构造汉字没法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汉字由表形向表意发展,于是指事字和会意字应运而生。
【象形】:就是造字时,用描摹客观实体的外形来表达词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用“象形法”造字,一般都是有形可象的指物名词。如“日、月、水、山”等。许慎对此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其中的“画成其物”不是作画,是指创造书写符号。所以,用“象形法”创造汉字,在摹写客观事物时,只勾勒其轮廓,注重字形的简约性和典型性。象形造字法的局限是:无法描摹抽象的事物。“象形造字法“及“象形字”是汉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基础。

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
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凶」……等等。「上」、「下」两个字是用横线「一」为界,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写成「二」,也就是「上」字;而在横线下面画符号为「」,则是「下」字。
  「凶」字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ㄩ」代表深坑,中间的「×」符号就是象征在陷阱里放置的致命的危险物(交叉而置的箭)。
  《说文解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现意,上下是也。”
  《说文解字》释字 9353个,除了在对“上”、“下”二字诠释时,明确其为指事外,其他即便是后世公认的指事字,均以象形、会意例释之,再加上其《叙》中关于指事字之界说,言辞简约,语焉不详,故导致了古今对指事字结构类型认识上的分歧。如段玉裁《说文解字·叙》注云:“指事之别与象形者,形谓一物,事众物,专博斯分。故一举日、月,一举上、下,上、下所之物多,日、月只一物也。学者知此,可以得象形指事之分矣……指事不可以会意淆,合两文为会意,独体为指事。”不难看出,段氏认为的指事字,就是那些独体的抽象符号字。
指事字的类型指事字分为以下几种:

1、独体指事
凡是独体的文字,在形体上没有经过后来的增减或变更,用来表示抽象事类的叫作独体指事,也就是指事正例。这类独体的文,通常都是以线条符号来指明抽象事物的意象。独体指事字例:上、一、二、下、丨、丩、爻。
2、合体指事
当已有的文字形象或符号不足以表达抽象概念时,就在这成文的形象上,加些点画以引出概念的方法,亦即以一个文为主体,附加不成文的符号,二者相合而成的文字,叫做合体指事。合体指事字例:元、示、中、屯、牟、牵。
3、变体指事
为了要表达抽象的意念,往往把一个成文的形象加以变化或减省一个成文形象的部分笔划,透过这种变化,使人领悟到另一层相关的概念。这种变易,通常是指位置上的变易,如有的左右相反,有的上下相倒。变体指事字例:ㄩ、乏、廷、逆、世、臣、幻、夏、巾。
指事字的特点
指事字重在用抽象符号进行提示,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表意的标志;象形字重在象原物之形,是照葫芦画瓢。
四大构词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汉字的四大造字法。
指事字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法,用指事法造出的字是指事字。指事字分两种:一种是纯象征性符号构成的,例如:一、二、三、四、上、下等,这类指事字很少;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提示性符号构成的,如“刃”在“刀”加一点,表示刀口;“甘”在口内加一点,表示口中含有甘美的食物。

什么叫做象形,形声,会意,指事
答:会意: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就是会意字,它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形声: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

会意字是指什么
答: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会意字类型:①异体会意字:用不同的字组成。如“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②同体会意字用相同的字组成。如“从”,表示两人前后相随、“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

象行字.会意字.指事字是什么意思?
答:水,演变了,其实最早甲骨文是像水,很形象 火,火苗的图画,很形象 2 会意字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自己理解,会意字就是从象形字、会意字那演变组合来的,而且字最多 ...

会意字,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怎么区分
答:判断步骤如下:第一步,先判断这个字是属于独体字还是合体字。象形和会意是独体字,指事形声是合体字。第二步,具有图画特点的是象形。较为抽象的是指事字。判断此字是否有声符义符。如果有则为形声字。如果两个部分合并起来是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会意字。具体判断方法如下:1、象形:属于独特造字法...

如何区分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
答:指事字: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抽象符号就构成了指事字。指事字和象形字的区别就是指事字有抽象符号,象形字没有抽象符号。像本、末、朱、寸等一共列出了27个常见指事字是要背的。会意字和指事字的区别是,会意字必然要有两个不同的独体字,不仅是字形的会合,而且是意义的会合。而指事字通常...

什么是象形字,什么是指示字,什么是会意字呢
答:这种方法造的汉字局限性很大,所以字数极少,纯符号的指事字更少。指事字跟象形字一样,都是独体字。3、会意 会意是指用两个或几个字符合成一个字,把这个字符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就是会意字。比如:牧:手拿鞭子赶牛,表示放牧之意。步:像双脚一前一后...

什么叫"会意字"和"指事字"?
答:二、造字功能不同 1、"会意字":"会意字"的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造字功能强。2、"指事字":"指事字"重在用抽象符号进行提示,造字功能弱。三、来源不同 1、"会意字":"会意字"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2、"指事字":"指事字"是为了补救象形字的...

哪些是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
答: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这种造字法就叫作会意字。比如:众、炎、森、晶、矗、淼、品、武、从、比、灶、尘、国、孬、保、伐、戍、付、伍、休、析、相、采、困、男。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

汉字造字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什么意思,详细结合具体汉字说明运用什 ...
答:会意字:在指示字基础上再次进步。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说文解字》收会...

说说什么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
答: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