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除疲劳?

作者&投稿:高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样解除疲劳~

疲劳(Fatigue)人由于高强度或长时间持续活动而导致工作能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状态,是一种自然性的防护反应,疲劳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理疲劳,一类是心理疲劳。生理疲劳以肌肉疲劳为主要形式。当工作活动主要由身体的肌肉承担时所产生的疲劳,称为肌肉疲劳。产生肌肉疲劳时表现出乏力,工作能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注意涣散,操作速度变慢,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能降低,差错及事故发生率增加,工作满意感降低,等等。心理疲劳是指肌肉工作强度不大,但由于工作中紧张程度较大或由于工作过于单调而产生的疲劳。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感觉体力不支,注意不能集中,思维迟缓,情绪低落,并同时伴有工作效率降低,错误发生率上升等现象。疲劳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而得到恢复。但是,如果让疲劳持续发展,很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疲劳不是在工作一开始就产生的,一般是随工作的逐渐进行而慢慢出现的。疲劳一般与工作过程的特定阶段相联系。从工作效能上,各种工作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工作开始阶段。这一阶段由于人的惰性,工作能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人体趋于逐渐适应的状态,工作效率也由低而慢慢上升。(2)最大工作能力阶段。经过第一阶段的适应过程后,人体从惰性中解脱出来,表现为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并持续保持一定时间。(3)工作能力降低阶段。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最大工作能力阶段以后,由于疲劳的不断积累,人体已不能保持原有的最大工作能力,工作效率逐渐下降。(4)结束阶段。在这一阶段,疲劳进一步积累,工作能力继续下降,一旦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人体已无法再进行工作,这时工作能力为零,工作被迫停止。 对于疲劳的积累,有人用“容器”模式作了形象的说明。一般认为,疲劳的产生是与许多因素有关的。例如,身体素质、生理与心理活动的强度、环境条件、工作责任、疾病、营养、工作的单调性、情绪状态等,都可以成为引起或加重疲劳的原因。“容器”模式认为,疲劳可以比喻成一个容器内的液体。容器内液面的高低即为疲劳程度的反映。工作时,上面提及的疲劳源不断地向容器内注入“液体”,随着液面高度的上升,人体感觉到的疲劳程度逐渐上升。在休息时,容器的排出开关打开,“液体”不断地向外流出,“液面”下降,疲劳逐渐得到消除。可以设想,如果持续进行工作而得不到适当的休息,则容器内的“液体”将不断升高。一旦“液面”超出容器高度,疲劳程度超出人体极限,这时人的身心各方面将受到重大伤害。这就是“容器”模式对疲劳积累的解释。图1是“容器”模式的示意图。 一、产生疲劳的机制。 关于肌肉疲劳产生的机制,有多种理论,下面简单地介绍三种理论。 1、中枢学说。这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为基础的解释理论。中枢学说认为,当长时间进行重复活动或短时间进行大强度运动时,往往有大量兴奋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有关区域,频繁地使这些区域处于兴奋状态。当活动持续一定时间后,由于抑制性保护作用使得这些区域由兴奋转变为抑制状态,而且抑制作用逐渐地扩散到其他部位,从而表现出疲劳现象。 2、代谢物积累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在工作过程中代谢物质的不断产生与积累,造成人体产生类似于中毒的效应,从而引起疲劳。 提出代谢物积累学说的学者一般倾向于把乳酸看成是造成疲劳的主要代谢物质。虽然乳酸浓度和肌肉疲劳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没有获得证实,但已经证明乳酸的积累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组织PH值下降会产生三个效应:(1)阻止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影响神经冲动顺利地传递到肌肉组织中去;(2)限制有关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无氧酵解,使三磷酸腺苷合成速度减慢;(3)使钙离子浓度降低,从而影响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的相互作用,使肌肉收缩与放松能力下降。 3、能源耗尽学说。这个学说认为,人体疲劳的产生是由于人体内能源耗尽所造成的。许多研究表明,疲劳过程与能源消耗有很大的关系。例如,长时间工作后肌糖元贮存量下降,当贮存时低于原贮存量的20%时,工作能力明显下降;同时血糖水平降低,减少大脑和肌肉中糖的供应,影响了大脑正常的能量供应,从而使神经系统的功能下降。 上述三种学说均以一定的事实为依据,从不同角度解释肌肉疲劳产生的原因。可以认为,仅仅用一种观点来解释疲劳现象是不全面的,疲劳的产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 关于心理疲劳的产生机制,一般认为,对工作的紧张感、倦怠感和厌烦感导致了过高的神经心理负荷,从而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活动,使神经活动的平衡性发生变化,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减弱,神经抑制机能增强。至于神经心理负荷如何改变神经系统的活动,目前尚不清楚。 二、疲劳的测定。 疲劳程度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这里简要介绍了几个方面。 1、工作效绩。工作过程中工作效绩随疲劳积累而下降。随着疲劳的增加,工作能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下降,工作中发生错误、事故的可能性增大。因此通过调查工作过程中产量、质量或操作错误率的变化,可以对工作中疲劳状况作一间接的评定。 2、主观感觉。疲劳的特征之一是感觉体力不支、乏力等,通过适当的主观评定技术,可以将疲劳的这些特征描述出来。与其他疲劳测定方法相比,主观评定具有省时、简易可行的特点,因此较为常用。 3、生理变化。在工作过程中,人体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会发生极为明显的变化。例如,为了适应工作的要求,人的呼吸功能、心脏功能、神经功能以及其他有关的功有均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与疲劳状况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通过对这些变化的测定可评定疾劳的积累状况。疲劳测定的一般项目包括能耗率、呼吸率、心率、皮电、脑诱发电位、肌电、瞳孔尺寸、乳酸、蛋白含量等。 4、闪光融合频率。当被试观察一个闪烁频率较低的闪烁光源时,他看到的光源是闪烁的。闪烁光源融合成一个边疆光源的最低频率称为闪光融合频率。研究表明,在精神高度集中、视力紧张以及枯燥无味、重复单调的工作前后,闪光融合频率可有不同程度减少(0。5~6赫兹);而在体力劳动或在精神不太紧张的工作前后,闪光融合频率变化很小。 5、反应时测定。被试对光、声音等刺激信号作出反应的时间称为反应时。反应时有两类,一是简单反应时,一是选择反应时。随着疲劳的积累,无论简单反应时还是选择反应时,均出现明显的增长。 6、皮肤敏感距离法。也称两点阈法。即在皮肤上两邻近点施加触觉刺激,当两点间的距离较大时,被试感到受两个刺激,但在两点间距离较小时,被试不能区分开这两个刺激而把它们知觉为一个刺激。我们把能引起两点感觉的两刺激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敏感距离(或阈值距离)。研究表明,随着疲劳的增加,皮肤的敏感度下降,敏感距离相应增加。 7、膝跳反射阈限法。当用锤子叩击四头肌时,膝部会出现反跳现象。这在生理学上称为膝跳反射。随着疲劳的增加,引起膝跳反射所需的叩击力量随之增加。一般以能引起膝跳反射的最小叩击力量(以锤子的下落角表示)来表示膝跳反射的敏感性(或称阈值)。例如,如果锤长15厘米、重150克,则轻度疲劳时阈值增另5。~10。,重度疲劳时阈值增加15。~30。 。 三、防止疲劳的方法。 随着工作过程的持续进行,疲劳会逐渐积累起来。利用适当的休息可以消除或减轻疲劳。 合理的休息虽然使工作时间缩短,但产量并不下降,有时甚至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有人做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象是一项需要灵活的手指和能够独立调节进度的工作。在研究开始前,休息时间由工人自己确定和掌握。调查查明,工人在工作日中的休息时间占全部工作日时间的11%,而且还需7.6%的时间用于做辅助工作。这一研究虽然规定了工人每小时休息5分钟(总共30分钟),但不禁止工人进行额外(自己控制)的休息。研究发现,工人额外休息时间为6%,加上规定的休息时间,总休息时间约为12%,比原先仅多1%,而更重要的是有效的工作时间反而增加了,因为辅助工作时间由原来的7.6%下降为2。7%。结果产量从3043个提高到3114个。 一般地说,工作过程中需要有适当的休息,这一点早已被人所接受,但是工作和休息时间应该多长,以及两者如何合理地配置,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于休息时间的长短问题,K.F.H.莫雷尔1965年做过研究,他指出,如果我们接受某种能量限度(例如4千卡/分或5千卡/分)为理想的平均工作能耗的上限,那么,一旦某一特殊活动的能耗超出这一限度,就意味着必须进行休息。他提出一个估计休息时间的公式: 这里R为所需要的休息时间(单位:分),T是总工作时间,K是每分钟工作的平均能耗值,S是标准的能耗极限,1.5表示休息时的能耗近似值。 根据上述公式,如果S为4千卡/分,则工作1小时(T=60分)所需的休息时间为R= 。图2列出了S值分别为3,4,5和6千卡/分时工作能耗与休息时间的关系。

简单消除疲劳法 及时消除疲劳,对维持健康和保证正常生活十分重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生活节奏,学会一些简易消除疲劳方法,很有必要。 1.节假日的生活安排。一般的工作周期是一周。而在工作间歇穿插进休息日,是消除疲劳、防止疲劳进一步积累的绝好手段。所以,当你劳累时一定要利用星期天,对自己进行调整。星期天与其它节假日的活动要安排得有意义一些。脑力劳动者要尽量去户外活动;体力劳动者要干一些轻松愉快的事;中小学生最好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老年人应与子孙团圆使精神生活满足。 2.保证睡眠质量。睡眠是机体进行生活、工作、运动的支柱和动力。生活的节奏是极其符合大自然的昼夜规律的,即日出而作日落而寝,这种作息规律使身体的各功能协调和谐。 有人做过一则有趣的试验,即令一部分人不要进食(只饮少量的水),另一部分人不要睡眠。娄日后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不眠组身体损害要比不食组大得多。那么彻夜不眠到底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不良后果呢?首先它能使机体循环系统功能衰减,其次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心理精神活动能力减退,并使人非常痛苦等。因此,保证睡眠质量既是维护画龙点睛常生理功能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的有效手段。 为了保证睡眠的效果,注意如下事项是十分重要的。 (1)睡眠要有规律。对保证睡眠质量秀重要,特别要养成定时入寝的与定时起床的习惯。 (2)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青年人8小时 ,老年人6小时,儿童10小时以上睡眠时间。 (3)睡眠不足时应在白天补足。擀睡时间30~60分钟最适宜,可约会补一下睡眠不足。 (4)优化睡眠环境。适宜的居室温度、湿度以及寝具的舒适程度,对睡眠都有一定影响,应予以注意。 3.从膳食中摄取营养万分。疲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能源物的耗竭。因此,除休息和睡眠等手段外,还庆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但要注意膳食平衡原则,不能盲目补充,也不能补充过量。过量的食物还会加身体的负担,且易造成脂肪的觉积。 4.沐浴。沐浴使皮肤保持清洁;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产生排泄和促进疲劳的消除。40℃的温水浴对疲劳消除最理想,入浴时间以20分钟前后为宜。此外,机关报近兴起的涡流浴、桑那蒸气浴以及各类保健浴,以疲劳消除也有一定效果,但必须掌握科学的入浴方法。 5.按摩。以全向万籁 、轻手法按摩效果最明显。按摩促进疲劳消除的机理是,通过按揉手法,使皮肤和肌肉的血液、淋巴循环加强,穴位刺激还能对神经起作用。应该注意的是按摩时间应限制在30分钟左右,不能过长和手法过重。 6.音乐欣赏。音乐的奇特效益是令人难以估量的。对未成熟的胎儿,音乐是一种良好的胎教;对精神错乱的一些精神病人,音乐可以缓解他们的躁动;对疲劳过度的人,音乐可使他们全身松驰下来。特别是低间域的音乐和歌曲,能使脑的供血充足、精神放松以及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因而也是一种消除疲劳的有效手段 dx.aidaogou.net

最好能出去走走,呼吸下新鲜空气。让大脑和眼睛都能得到放松。
弦绷紧了就要断,在学习工作之余还是应该适当休息,才能把效率提到最高。
望采纳!

第一,有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睡眠时间。二、保证人体营养素的正常摄取。基本上差不多了!

解除疲劳的小妙招
答:1、提前1小时上床睡觉。现今很多人都习惯凌晨睡觉,其实,晚上早睡60分钟的提神功效远远强过你早上迟醒2个小时。2、午睡20分钟。20分钟左右的小憩是最理想的,一个小时对大多数人来说有点长了,睡得太沉,晚上反而会睡不好。3、锻炼背部。强壮的背部能让你工作起来比别人更轻松。锻炼背部最有效的方法...

生活中怎样才能更好的解除一些疲劳?
答:生活中解除疲劳的一些有效方法:1.首先应讲究心理卫生,加强品德修养,自己的心胸要开阔,以减少心理疲劳的发生。一旦出现,应及时宣泄自己的 不良情绪 ,不要闷在心里,比如找知心朋友谈心。2.进餐时间规律化。有规律地进餐,可使身体经常处于正常新陈代谢状态。3.把握精神高峰期。有些人上午生机勃勃,有些人晚...

孕妇工作中如何适当休息
答:孕妇比正常人身体负担重,容易疲劳。疲劳对孕妇本身健康和胎儿都不利。所以,即便在正常较轻的劳动中,也要适当休息。工作中并不感到疲劳,也要稍稍休息,哪怕是休息5分钟、十分钟也好。呼吸新鲜空气条件允许的话,要到室外或阳台、屋顶上去呼吸新鲜空气,活动一下躯体。多休息以解除疲劳做事务性工作的人,如话务员...

怎么能解除工作疲劳呀!
答:第一、自我调节:按照紧张替换或压力替换原则,用一种新的压力取代旧的压力。如办公室职员下班后从事体育活动,超市工作人员去钓鱼,听轻音乐。疲惫不堪时与家人、朋友消游玩,从事业余爱好活动,能使紧张不安的情绪镇定下来,有利于恢复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适当减少工作时间:在疲劳后应作适当的...

工作压力太大,怎样能解除疲劳!
答:平时应该多听音乐,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轻快、舒畅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还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开怀大笑是消除精神压力的最佳方法,你就忘掉忧虑,笑口常开。你还应该有意识的放慢生活节奏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责备自已,这有利于人...

解除运动疲劳的方法
答:1、放松不仅可以使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从适应剧烈运动的状态逐渐过渡到安静状态,还可以促进肌肉放松,是消除运动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有效的主动恢复手段。2、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的好方法。人体在睡眠时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最低,集体的合成代谢最旺盛,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3...

怎样解除职业疲劳?
答:2. 寻求支持 与同事、朋友或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建议。通过交流和分享,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理解和帮助,缓解自己的压力和焦虑。3. 制定目标 为自己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时间表。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控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地完成...

怎样能消除熬夜的疲劳,急,谢谢各位帮我看看!!!在线等
答:健康人食之能消除疲劳,促进食欲、增强体质。双参肉原料:鲜人参15g,海参150g,瘦猪肉250g,香菇30g,青豌豆、竹笋各60g,味精、香油各适量。制作:将海参发好,切块;香菇洗净、切丝;瘦猪肉洗净,切小块;竹笋切片。将以上 4料与人参、青豌豆一齐放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炖煮,以瘦猪肉熟烂为度,加入味精、精盐、香油即可。

如何消除运动后的疲劳?
答:而此时若单纯食用富含酸性物质的肉、蛋、鱼等,会使体液更加酸性化,不利于疲劳的解除。而食用蔬菜、甘薯、柑桔、苹果之类的水果,由于它们的成碱作用,可以消除体内过剩的酸,降低尿的酸度,增加尿酸的溶解度,可减少酸在膀胱中形成结石的可能。 \x0d\x0a所以,人在体育锻炼后,应多吃些富含碱性的食物,如水果、蔬菜...

劳累后如何缓解疲劳?
答:其中人工 *** 是最受欢迎的消除疲劳手段 工作劳累如何缓解疲劳? 体力疲劳 症状:这是由于过分劳累,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乳酸增多导致的肌肉疲劳,表现为四肢乏力、肌肉酸疼,但精神上毫无痛苦,甚至还有几分惬意。 对策:消除体力疲劳的最佳方法是睡眠,临睡前洗个热水澡或用温水泡泡脚,会使疲劳消除得快一些。在睡眠时,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