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中,唯理论和经验论分别有哪些特点,请指教

作者&投稿:夏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方哲学中,唯理论和经验论分别有哪些特点,请指教~

  经验论认为感性经验是一切知识和观念的唯一来源的哲学学说。经验论片面地夸大经验或感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贬低甚至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和真实性。经验一词涵义比较宽泛,既包括直接从感性认识所作的规律性的总结,也包括某种心理体验、生活阅历等。哲学上的经验论指的是一种认识的理论,是与唯理论相对立的。根据经验论者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决,经验论可分为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物主义经验论。前者主张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或上帝赋予的,把经验限定为感觉或表象的总和,而这种感觉和表象是不依赖物质自然界的;后者则认为经验是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是对物质自然界的反映。但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把经验看作是知识、认识的唯一来源,片面强调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理性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承认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感性经验是知识和认识的源泉,同时也承认科学理论、思想即理性认识的重要性。这样,既反对了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经验问题上的片面性。
  与经验论相对立,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认识论学说。又译为理性主义。唯理论这个译名一般用于狭义,它与经验论或经验主义相对立,主要表现在认识的起源和可靠性问题上。一般说来,唯理论者不承认经验论者所主张的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觉经验的原则;他们认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可靠知识不是、也不可能来自经验,而是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他们往往把这种“自明之理”,如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以及传统的形式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说成是人心中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唯理论者认为,只有依靠理性直接把握到事物本质的那种“理性直观知识”,或依靠理性进行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即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依靠感觉经验得来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错误认识的来源。

唯理论,是书呆子的理论,无论实践中看到或者获得什么经验,都觉得片面不可靠,一定要查书本才能安心,就像考试要答出标准答案才给分。
经验论正相反,是粗人喜欢的,一切都要鄙视理论和书本,只信眼见为实,耳听必定为虚。

经验论和唯理论都是认识论,他们的共同目的都是要为科学知识提供终极的依据。核心的问题是:为什么科学知识是正确的?

唯理论从笛卡尔开始,他主张像数学一样,把知识建立在逻辑的体系之下。

举个例子,任何数学命题,只要已知条件正确,结论就一定正确,那么已知条件为什么正确呢?因为已知条件还有条件,以此类推。但是数学的条件链条不是无穷无尽的,反推到最后的命题就是公理。

以几何为例,中学的几何共有10个公理,比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直线外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换句话说,你只要承认这十个命题,整个几何学就都是正确的。

笛卡尔就是要模仿数学的方法,找到整个世界的那个"唯一的公理"。最后他找到的是"我的理性"。他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就是再说这个。

经验论者以培根,洛克为代表,他们并不是要找世界的公理,因为按照笛卡尔的意思,世界的正确性只能诉诸于人的内部世界。经验主义认为人的知识来自于外部的刺激,我们的感官是可以正确认识世界的(这点和理性主义不同)。并不需要什么公理的保障。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答:经验论就是凡事都以过去的经验为依据;唯理论就是凡事都以自己的理性推理为依据,只有通过理性推到出来的才是唯一正确的。

欧洲两大哲学思想是什么?
答:唯理论:也称理性主义。它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经验,认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有赖于天赋理念或天赋的思维形式进行推理的结果。笛卡尔是近代唯理论的代表,他提出“天赋观念”说和“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认为一切真知都是由简单自明的观念演绎出来的。理性知识是可靠的,感觉是会欺骗我们的,是靠不住。

如何理解本体论,认识论和唯名论,唯实论和经验论,唯
答:共相”,这些共同的性质只是词语,或者是声音,并不存在这种纯粹的概念。唯理论者认为知识的来源是天赋观念,即天生就有的,后来的经验只是在发掘这些天赋观念;而经验论者认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或主要来源(各人各阶段的理论都有所不同)。光看定义很难理解,如果题主有兴趣,可以看看西方哲学史。

1、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分歧是什么?
答:由于主体自身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才构成了哲学史上的长期存在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矛盾和冲突.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主要分歧 第一, 关于知识的来源问题。 近代哲学中的唯理论和经验论所争论的“知识的来源”问题,主要是有无“天赋观念”的问题。一般地说,经验论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与此...

如何理解经验论和唯理论
答:经验论是指做事情以经验为主,容易犯方向错误。唯理论是指做事情以理论为主,容易犯教条主义错误。正确的做法应是理论联系实际。

康德是如何调和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分歧和争论的
答:而唯理论主张人具有先天的知识形式,但在休万的攻击下似乎已不能再成立.于是康德一方面主张人的经验的来源是感性,另一方面又主张人的知识是具有普遍客观性的.这样既具备经验论的特点又具有唯理论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他对先天综合判断的分析.分析判断就像唯理论的知识形式,我们可以在分析判断中发现普遍必然的...

经验论的详细分析
答:唯心主义经验论则否认经验的客观来源,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的或上帝赋予的。不可知论者则极力回避经验的来源问题,宣布经验究竟从何而来是不可知的。经验论者在哲学基本立场上虽有唯物唯心之分,但在贯彻经验论的原则上却是一致的,并与唯理论或先验论相对立,在哲学史上曾反复进行过论争。 唯理论者认为...

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前言
答:不管“哲学就是认识论”的说法是否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但认识论历来是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却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众所周知,在西方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和“经验论”两个派别。它们虽然“在认识论的全体上都是错误的”,但也“各有片面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方面和上述两种理论是...

康德怎样批判和调和近代西方哲学的唯理论和经验论
答:康德在休谟关于综合命题与分析命题的区分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为重要的命题,就是先天综合判断。这是对唯理论和经验论两种知识论的综合。经验论只承认逻辑的和数学的命题是先天必然真理,他们把综合命题等同于后天的偶然命题;唯理论把天赋观念作为知识的基础,天赋观念不仅表现为数学的和逻辑的命题,而且也...

经验论和唯物论的哲学问题。。
答:另一部分人则注重数学的理性演绎法并同样使之绝对化,形成了近代的唯理论。经验论以“凡在理智中的无一不在感觉中”的原则为前提,认为一切真知必然起源于感觉经验,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感觉经验是认识唯一可靠的来源。与真知的来源问题相联系,经验论推崇经验归纳法,强调感觉经验的重要性,但忽视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