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首尔是韩国最大城市?它是如何发展的?

作者&投稿:萧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材料l:首尔是韩国的首都,也是韩国最大的城市,人口一千多万。首~

(1)缓解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困难等(每点2分,最多得4分);朝韩两国关系紧张,世宗离朝鲜远一些,国防安全;(2分)分散城市职能,建行政首都世宗市;(2分);国家经济均衡发展,带动中东部发展(2分)。(后3点任答两点,4分)(2)低原料和能源消耗(2分);高产品附加值(2分);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高(2分);产品面向世界市场(2分);更新换代快(2分);对环境、交通要求高(2分);(任答4点8分)(3)增铺禾草层可遮阳,避免大蒜发芽时遭受爆晒(2分);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2分);保持土壤温度(2分);禾草吸附水分,防止渍太(2分);禾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2分)(任答4点,8分) 试题分析:(1)首尔地处韩国北部近朝鲜边界,朝韩两国关系紧张,世宗在韩国中部地区离朝鲜远一些,国防安全;首尔城市发展早,人口多,城市化问题突出: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困难等,迁都世宗可缓解这些城市化问题;建行政首都世宗市,也可分散乎尔的城市职能;世宗在韩国中部地区对国家经济均衡发展,带动中东部发展,地位重要。(2)材料显示:韩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将世宗市建设成一个具备尖端科学研究基地、尖端绿色产业、一流大学、能吸引全球投资的新型绿色城市。世宗市未来的产业特点应是以低原料和能源消耗;高产品附加值;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更新换代快;对环境、交通要求高。(3)大蒜喜冷凉气候,大蒜为秋播作物,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在发芽阶段忌阳光曝晒。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大蒜的不利影响,当地农民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增铺了一层禾草,使大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禾草对大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明显:增铺禾草层可遮阳,避免大蒜发芽时遭受爆晒);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土壤温度;禾草吸附水分,防止渍太;禾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首尔 (韩语: ,旧称汉城),正式名称为 首尔特别市 (朝:/特別市),是大韩民国的首都,也是韩国最大的城市,人口1000多万。首尔都市圈包括仁川广域市和大部分的京畿道,人口达2300万, 是世界第二大都市圈,是韩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 近一半的韩国人口居住在首尔都市圈。 首尔位于韩国西北部的汉江流域,处在朝鲜半岛的中部。公元前18年,朝鲜三国时期的百济最初定都于此地。首尔也是王氏高丽的南京和李氏朝鲜的国都。首尔都市圈内拥有四处世界遗产:昌德宫、水原华城、宗庙及朝鲜王陵。 首尔是世界十大金融商业城市之一,2008“对外政策”杂志全球城市指数排名第9的全球城市。首尔消费水平世界第五,亚洲仅次于东京。 [4] 2008年,首尔被《福布斯》杂志列为世界第六大经济城市。 [5] 首尔曾成功举办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首尔是2010年的世界设计之都(World Design Capital),同时也是一个高度数字化的城市,其数字机会指数(Digital Opportunity Index)排名世界第一。 历史 已自从公元前18年百济国都慰礼城始建,就开始了它在朝鲜半岛上作为首都的地位,此后,今日的首尔一直都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家必争之地。 首尔高丽朝的名称是南京,于高丽文宗23年(即1068年)时命名,到恭愍王时的1356年,开始迁都往南京,但其后中断。此后,在禑王、恭让王时亦再提及过迁都南京的事。 1392年,朝鲜太祖李成桂在开京(今开城)建立朝鲜国,1394年迁都汉阳并将汉阳改为汉城,日本1910合并韩国后朝鲜总督府以府令第7号,将汉阳改名为京城府并与开城府并入京畿道为止(日治时代的“府”相当于日本本土“市”层级) 朝鲜半岛光复后不久即实行南北分治,李承晚在京城建立大韩民国,于1945年将京城之名改为“”(英译Seoul)”,沿用李朝时期的汉字名汉城。朝鲜战争爆发后,原汉城(今首尔)在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和联合国军之间四度易手,遭到交战双方毁灭性的摧毁,昔日繁华的市区成为一片废墟。光化门和政府大楼(前朝鲜总督府)被完全摧毁,市政设施全部被破坏。朝鲜在汉城展开肃反活动,处决了大量韩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员、军官、警察、资本家、传教士、教授、记者等“阶级敌人”。韩国军队随联合国军占领汉城之后也处决了大量共产党员和亲共分子。战前汉城原有人口180万,由于大量难民南逃,朝鲜方面在撤退时又将剩余人员带至北方,战后只剩6万左右。 朝鲜战争后,韩国开始步进工业化,民众纷纷前往汉城求生。汉城在此时的人口开始激增,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居住需要,当时的韩国政府决定开发连接汉城及周边地区的公路。1988年汉城成功举行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2年作为第一东道国的首都,汉城承办了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的开幕式。2005年,时任市长的李明博正式宣布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汉字文化圈普遍认为此举主要为了消除中国文化对朝鲜历史的影响,有助于强化朝鲜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函意。 地理 首尔位于朝鲜半岛的中部,在汉江和南山之间。市内包有南山、仁王山等多座山脉。随着时代的发展,首尔的都市区已经扩展到南山以北,汉江以南。而汉江以南的各个副都心新区,以前本来是京畿道的冠岳市和广州郡所属。首尔、仁川、议政府、水原的市区和铁路早已经连成一片。 首尔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摄氏11.8度,四季分明。春、秋季节少雨,气候温和。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城市寒冷。 经济 首尔世界贸易中心 首尔中部 韩国在全球的世界顶尖企业,例如:三星、乐金(LG)、现代及起亚(KIA)集团等,都在首尔设有服务中心。服务行业占韩国GDP的63.2%,在国家的GDP平均值以上。在2006年,首尔的人均GDP是24,500美元。 作为韩国服务业的中心,首尔作为国内服务业的集中点,让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得以保持。作为企业融资集资的韩国证券交易所(KSE)设在首尔的汝矣岛。 人口 10,373,234人(2000年12月)。其中男性5,166,605人,女性5,144,709人。居留的外国人为61,920人,以华人、美国人及日本人为主。 行政区域 首尔特别市由25个区()、15,267个洞()组成。“洞”相当于“屯”、“村”或“里”。这一万五千多个洞,又由112,734个“番地”()所组成。韩国首都圈电铁为联系各区的主要运输系统。 文化 首尔有众多的文化机构。博物馆机构有国立中央博物馆、国立民俗博物馆、世宗大王纪念馆、战争纪念馆、国乐博物馆、乐天世界民俗博物馆、三星出版博物馆、韩国刺绣博物馆、韩国泡菜博物馆等100多家。剧场和美术馆有世宗文化会馆、国立中央剧场、国立国乐院、贞洞剧场、LG艺术中心、KBS厅、艺术的殿堂(剧场和美术馆)、首尔市立美术馆、德寿宫美术馆、综合美术馆、朝鲜日报美术馆、首尔画廊、乐天画廊等上千家。著名的电影院有CGV和Megabox。 旅游 首尔(汉城)是李氏朝鲜500年间的都城,有众多古迹。李朝时代的宫殿、宗庙和其他建筑有:景福宫、昌德宫、秘苑、昌庆宫、庆熙宫、德寿宫、云岘宫、宗庙、社稷、成均馆、南大门、东大门、汉城城墙、南汉山城、北汉山城、贞陵、洪陵、宣靖陵、献仁陵、泰康陵等等。 昌德宫仁政殿 其他古迹有梦村土城、风纳土城、嵯峨山城、死六臣墓、奉恩寺、奉元寺、曹溪寺、独立门、明洞天主教堂等。 公园和旅游设施有西大门独立公园、奖忠坛公园、塔洞公园、乐天世界、孝昌公园、南山谷韩屋村、汝矣岛公园、南山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社稷公园、龙山家庭公园等。 自然旅游景点有北汉山国立公园、国立森林园、洪陵树木园、水落山、仁王山、冠岳山、栗岛候鸟栖息地。 著名的时尚购物中心为明洞、梨泰院、狎鸥亭洞。古董和特色商品集中在仁寺洞、黄鹤洞和长汉坪。南大门市场和东大门市场是最大的综合贸易市场。 首尔塔与63大厦是首尔著名地标,近年落成的世界贸易中心与COEX商场则是首尔的人气热点。2005年完成修复工程的清溪川成为首尔市中心的休憩地点。

首尔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环绕,市区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势较高。北汉山、道峰山、鹰峰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东北部有水落山、龙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圣山、牛眠山等,东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尔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岳山、仁旺山、鞍山等环绕成内廓,中间形成盆地。因而首尔地势险要,是韩国重要的军事要塞和物资集散地、陆运交通枢纽、国际航空站、韩国政府机关及金融、企业、文教事业和宣传机构均云集于此。首尔集中了韩国的各种企业总数的29.7%,国内生产总值的28.8%,金融、机关、商店总数的41.6%,批发零售额的37.4%。首尔市内包括首尔大学在内的36所本科高等院校,占韩国大学总数的35%,大学生总数的2/3.首尔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古都。百济、高句丽、新罗和高丽等王朝,都曾在此建都。

韩国第一大江——汉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把首尔分为南、北两部分,流经市区的河流长度约41.5公里,宽度为400—1000米,水深达6—10米。江中由冲积而形成的两个岛屿——汝矣岛(约7平方公里)和蚕岛上建有韩国最大的汝矣岛广场和全市最高的建筑物、63层的国会议事堂及使馆区。

首尔作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相传公元前18年,百济始祖温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筑慰礼城定都,后改称首尔。公元392年—475年高句丽占领这一地区,将汉江南北地区称为北汉山州,把现在首尔附近称为南平壤。7世纪中叶,新罗统一朝鲜后,将此地编入汉山州。高丽成宗(公元960—997年)将此地升格为杨州牧(高丽12牧之一),1068年又将其升格为三小京(西京、东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宫,1308年升格为汉阳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兴土木,1394年迁都此,称首尔府。1910年日本强占时,改称京城府。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1949年8月,韩国将首尔定为“首尔特别市”。

首尔的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60年代初,韩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起飞。此外,首尔还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尔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有航线相连,各国游客可方便地自由来往首尔与欧美各国之间。在国内,首尔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尔—仁川线是韩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首尔—釜山高速公路途经水原、天安、大田、龟尾、大邱和庆州等工业中心城市,标志着韩国在扩建其交通运输网络使其现代化的努力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尔地下铁路有5条线,铁路体系总长度达125.7公里,居世界第7位。地下铁路拥有最先进的设施,售票和收费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

首尔还是韩国的文化、教育中心,设有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大专院校34所。

首尔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环绕,市区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势较高。北汉山、道峰山、鹰峰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东北部有水落山、龙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圣山、牛眠山等,东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尔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岳山、仁旺山、鞍山等环绕成内廓,中间形成盆地。因而首尔地势险要,是韩国重要的军事要塞和物资集散地、陆运交通枢纽、国际航空站、韩国政府机关及金融、企业、文教事业和宣传机构均云集于此。首尔集中了韩国的各种企业总数的29.7%,国内生产总值的28.8%,金融、机关、商店总数的41.6%,批发零售额的37.4%。首尔市内包括首尔大学在内的36所本科高等院校,占韩国大学总数的35%,大学生总数的2/3.首尔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古都。百济、高句丽、新罗和高丽等王朝,都曾在此建都。

韩国第一大江——汉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把首尔分为南、北两部分,流经市区的河流长度约41.5公里,宽度为400—1000米,水深达6—10米。江中由冲积而形成的两个岛屿——汝矣岛(约7平方公里)和蚕岛上建有韩国最大的汝矣岛广场和全市最高的建筑物、63层的国会议事堂及使馆区。

首尔作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相传公元前18年,百济始祖温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筑慰礼城定都,后改称首尔。公元392年—475年高句丽占领这一地区,将汉江南北地区称为北汉山州,把现在首尔附近称为南平壤。7世纪中叶,新罗统一朝鲜后,将此地编入汉山州。高丽成宗(公元960—997年)将此地升格为杨州牧(高丽12牧之一),1068年又将其升格为三小京(西京、东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宫,1308年升格为汉阳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兴土木,1394年迁都此,称首尔府。1910年日本强占时,改称京城府。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1949年8月,韩国将首尔定为“首尔特别市”。

首尔的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60年代初,韩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起飞。此外,首尔还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尔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有航线相连,各国游客可方便地自由来往首尔与欧美各国之间。在国内,首尔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尔—仁川线是韩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首尔—釜山高速公路途经水原、天安、大田、龟尾、大邱和庆州等工业中心城市,标志着韩国在扩建其交通运输网络使其现代化的努力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尔地下铁路有5条线,铁路体系总长度达125.7公里,居世界第7位。地下铁路拥有最先进的设施,售票和收费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

韩国首都首尔(Seoul,旧译“汉城”)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国陆、海、空交通枢纽。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处盆地,汉江迂回穿城而过,距半岛西海岸约30公里,距东海岸约185公里,北距平壤约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长处为30.3公里,东西最长处为36.78公里,总面积605.5平方公里,人口1027.7万(2003年)。

(英:Seoul,旧译“汉城”英:Hansong)

2005年1月,首尔(旧译“汉城”)市市长李明博在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

首尔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环绕,市区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势较高。北汉山、道峰山、鹰峰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东北部有水落山、龙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圣山、牛眠山等,东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尔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岳山、仁旺山、鞍山等环绕成内廓,中间形成盆地。因而首尔地势险要,是韩国重要的军事要塞和物资集散地、陆运交通枢纽、国际航空站、韩国政府机关及金融、企业、文教事业和宣传机构均云集于此。首尔集中了韩国的各种企业总数的29.7%,国内生产总值的28.8%,金融、机关、商店总数的41.6%,批发零售额的37.4%。首尔市内包括首尔大学在内的36所本科高等院校,占韩国大学总数的35%,大学生总数的2/3.首尔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古都。百济、高句丽、新罗和高丽等王朝,都曾在此建都。

韩国第一大江——汉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把首尔分为南、北两部分,流经市区的河流长度约41.5公里,宽度为400—1000米,水深达6—10米。江中由冲积而形成的两个岛屿——汝矣岛(约7平方公里)和蚕岛上建有韩国最大的汝矣岛广场和全市最高的建筑物、63层的国会议事堂及使馆区。

首尔作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相传公元前18年,百济始祖温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筑慰礼城定都,后改称首尔。公元392年—475年高句丽占领这一地区,将汉江南北地区称为北汉山州,把现在首尔附近称为南平壤。7世纪中叶,新罗统一朝鲜后,将此地编入汉山州。高丽成宗(公元960—997年)将此地升格为杨州牧(高丽12牧之一),1068年又将其升格为三小京(西京、东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宫,1308年升格为汉阳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兴土木,1394年迁都此,称首尔府。1910年日本强占时,改称京城府。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1949年8月,韩国将首尔定为“首尔特别市”。

首尔的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60年代初,韩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起飞。此外,首尔还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尔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有航线相连,各国游客可方便地自由来往首尔与欧美各国之间。在国内,首尔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尔—仁川线是韩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首尔—釜山高速公路途经水原、天安、大田、龟尾、大邱和庆州等工业中心城市,标志着韩国在扩建其交通运输网络使其现代化的努力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尔地下铁路有5条线,铁路体系总长度达125.7公里,居世界第7位。地下铁路拥有最先进的设施,售票和收费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

首尔还是韩国的文化、教育中心,设有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大专院校34所。

市内保留着许多名胜古迹,主要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德寿宫和秘苑(御花园)等。市区内的浓荫下,古老的宫殿、庙宇等同直入云霄的现代建筑群交相辉映,显示了首尔既古老又现代的历史和时代风貌。

首尔也是游客购物的理想天地,可以在市中心的新世界、乐天、美都波、东邦广场等大型百货商场购买免税商品,首尔的免税商品均为统一规定的价格。

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2004年8月,韩国政府最终确定并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于韩中部地区的燕歧—公州将成为新的行政首都。韩国政府定于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动工建设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形成拥有30万和50万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韩国主要国家行政机关将迁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韩国宪法法院裁决,韩国国会2003年12月通过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反宪法。韩国政府制订的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的计划将因此被迫停止执行。

2005年1月19日,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释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

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韩国为何改称本国首都“汉城”的中文名字?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等韩国官方人员的解释比较牵强。因为即使改换了“汉城”汉语的名称为“首尔”,也存在着翻译上及使用习惯上的混乱问题。况且,汉语中的外国地名也不都是以发音为根据翻译的,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并非完全是音译,美国的盐湖城(Sa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译。

“汉城”的称呼则沿用了韩国古代历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ung)。这一名称在汉语中至今已经使用了六百多年。二战结束以后,韩国将汉城称为韩国语的“首都”(Sieur),英文音译为Seoul,但是韩国的书面汉字仍然写作汉城。因此,可以说,韩国这次改换首都的汉语名称绝非像表面上解释的那样简单,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复杂的考虑。

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而摆脱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韩国在二战以后,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曾以法律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从1970年起,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发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召开之前,韩国政府曾经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总统才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但对于这种解禁措施,韩国国内也存在着激烈的反对势力,他们担心这种措施将导致汉字的泛滥与韩国文字的消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改称“汉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的表现。

另外,“汉城”是中国人几百年前至今一直习惯称谓的名字。虽然它由韩国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现代的韩国人总觉得不是本国的名称,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汉朝。对于汉朝,一些韩国人又缺乏正确的历史观,认为汉武帝在朝鲜设立的四个郡是对朝鲜半岛的侵略。

因此,一些韩国人对这一名称有不良的心理情结,有意更改译名。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韩国官方为这次改名的解释,仅仅是表面的,这是以国际惯例和便于国际交往来掩盖更加深层的心理情结,努力摆脱汉字文化对韩国深厚影响的一种尝试。

对此,我们应该持一种比较平和与理解的态度。朝鲜民族在历史上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大力弘扬朝鲜本民族的文化,加强自身民族文化的优势地位,努力摆脱外来文化影响等措施,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应该随意扣上狭隘的帽子。

但是,另一方面,韩国自身在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应该不分好坏一概拒绝。其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朝鲜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作用。

在具体对待这次改名的问题上,韩国有权利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译名,但是中国以及其他汉语权的国家也有权接受或不接受这个新译名。接受与不接受,这也是中国与其他汉语国家应有的权利,韩国应当予以尊重。因为对中国等这些国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译法上的问题,而涉及了历史习惯、经济费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汉城)于1988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

韩国首都首尔(Seoul,旧译“汉城”)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国陆、海、空交通枢纽。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处盆地,汉江迂回穿城而过,距半岛西海岸约30公里,距东海岸约185公里,北距平壤约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长处为30.3公里,东西最长处为36.78公里,总面积605.5平方公里,人口1027.7万(2003年)。
(英:Seoul,旧译“汉城”英:Hansong)
2005年1月,首尔(旧译“汉城”)市市长李明博在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
首尔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环绕,市区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势较高。北汉山、道峰山、鹰峰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东北部有水落山、龙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圣山、牛眠山等,东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尔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岳山、仁旺山、鞍山等环绕成内廓,中间形成盆地。因而首尔地势险要,是韩国重要的军事要塞和物资集散地、陆运交通枢纽、国际航空站、韩国政府机关及金融、企业、文教事业和宣传机构均云集于此。首尔集中了韩国的各种企业总数的29.7%,国内生产总值的28.8%,金融、机关、商店总数的41.6%,批发零售额的37.4%。首尔市内包括首尔大学在内的36所本科高等院校,占韩国大学总数的35%,大学生总数的2/3.首尔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古都。百济、高句丽、新罗和高丽等王朝,都曾在此建都。
韩国第一大江——汉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把首尔分为南、北两部分,流经市区的河流长度约41.5公里,宽度为400—1000米,水深达6—10米。江中由冲积而形成的两个岛屿——汝矣岛(约7平方公里)和蚕岛上建有韩国最大的汝矣岛广场和全市最高的建筑物、63层的国会议事堂及使馆区。
首尔作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相传公元前18年,百济始祖温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筑慰礼城定都,后改称首尔。公元392年—475年高句丽占领这一地区,将汉江南北地区称为北汉山州,把现在首尔附近称为南平壤。7世纪中叶,新罗统一朝鲜后,将此地编入汉山州。高丽成宗(公元960—997年)将此地升格为杨州牧(高丽12牧之一),1068年又将其升格为三小京(西京、东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宫,1308年升格为汉阳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兴土木,1394年迁都此,称首尔府。1910年日本强占时,改称京城府。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1949年8月,韩国将首尔定为“首尔特别市”。
首尔的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60年代初,韩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起飞。此外,首尔还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尔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有航线相连,各国游客可方便地自由来往首尔与欧美各国之间。在国内,首尔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尔—仁川线是韩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首尔—釜山高速公路途经水原、天安、大田、龟尾、大邱和庆州等工业中心城市,标志着韩国在扩建其交通运输网络使其现代化的努力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尔地下铁路有5条线,铁路体系总长度达125.7公里,居世界第7位。地下铁路拥有最先进的设施,售票和收费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
首尔还是韩国的文化、教育中心,设有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大专院校34所。
市内保留着许多名胜古迹,主要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德寿宫和秘苑(御花园)等。市区内的浓荫下,古老的宫殿、庙宇等同直入云霄的现代建筑群交相辉映,显示了首尔既古老又现代的历史和时代风貌。

首尔也是游客购物的理想天地,可以在市中心的新世界、乐天、美都波、东邦广场等大型百货商场购买免税商品,首尔的免税商品均为统一规定的价格。

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2004年8月,韩国政府最终确定并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于韩中部地区的燕歧—公州将成为新的行政首都。韩国政府定于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动工建设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形成拥有30万和50万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韩国主要国家行政机关将迁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韩国宪法法院裁决,韩国国会2003年12月通过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反宪法。韩国政府制订的将行政首都从首尔迁往中部地区的计划将因此被迫停止执行。

2005年1月19日,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释说,绝大多数国家都将“Seoul”按照与英文标记相似的发音来称呼,随着韩中两国的往来与交流日益频繁,“汉城”名称造成的混乱越来越多。

汉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意见征求,确定用新的中文名称“首尔”取代“汉城”。

韩国为何改称本国首都“汉城”的中文名字?韩国汉城市市长李明博等韩国官方人员的解释比较牵强。因为即使改换了“汉城”汉语的名称为“首尔”,也存在着翻译上及使用习惯上的混乱问题。况且,汉语中的外国地名也不都是以发音为根据翻译的,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并非完全是音译,美国的盐湖城(Sa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译。

“汉城”的称呼则沿用了韩国古代历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将都城从开京迁移到了汉阳,正式命名为汉城(Hansung)。这一名称在汉语中至今已经使用了六百多年。二战结束以后,韩国将汉城称为韩国语的“首都”(Sieur),英文音译为Seoul,但是韩国的书面汉字仍然写作汉城。因此,可以说,韩国这次改换首都的汉语名称绝非像表面上解释的那样简单,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复杂的考虑。

随着19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崛起,韩国国内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客观评价中国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影响,而摆脱汉语文化影响的思潮。韩国在二战以后,民族主义思潮进一步发展,曾以法律规定,以韩国的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从1970年起,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的汉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随着韩国经济的崛起,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进一步发展,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召开之前,韩国政府曾经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汉字标记,以强调韩国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总统才下令部分解除对汉字使用的限制。但对于这种解禁措施,韩国国内也存在着激烈的反对势力,他们担心这种措施将导致汉字的泛滥与韩国文字的消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国改称“汉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国民族主义在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的表现。

另外,“汉城”是中国人几百年前至今一直习惯称谓的名字。虽然它由韩国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现代的韩国人总觉得不是本国的名称,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汉朝。对于汉朝,一些韩国人又缺乏正确的历史观,认为汉武帝在朝鲜设立的四个郡是对朝鲜半岛的侵略。

因此,一些韩国人对这一名称有不良的心理情结,有意更改译名。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韩国官方为这次改名的解释,仅仅是表面的,这是以国际惯例和便于国际交往来掩盖更加深层的心理情结,努力摆脱汉字文化对韩国深厚影响的一种尝试。

对此,我们应该持一种比较平和与理解的态度。朝鲜民族在历史上深受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之苦,大力弘扬朝鲜本民族的文化,加强自身民族文化的优势地位,努力摆脱外来文化影响等措施,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不应该随意扣上狭隘的帽子。

但是,另一方面,韩国自身在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不应该不分好坏一概拒绝。其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朝鲜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贡献作用。

在具体对待这次改名的问题上,韩国有权利更改本国首都的汉语译名,但是中国以及其他汉语权的国家也有权接受或不接受这个新译名。接受与不接受,这也是中国与其他汉语国家应有的权利,韩国应当予以尊重。因为对中国等这些国家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译法上的问题,而涉及了历史习惯、经济费用等多方面的问题。

因为它现在是首都。韩国需要发展北部地区。。迁都了。

韩国的首都为什么是首尔?
答:李明博市长列举了三大理由,说明韩国首都为何不应再称“汉城”。第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按Seoul英文标记的发音来称呼韩国首都,唯独中国人按古代名称将之称为“汉城”。第二,汉城改名已有百年历史,中国人继续称它为汉城,不符国际惯例。第三,韩中交往日益频繁,Seoul与汉城发音不一,含义也不尽相同,...

为什么把韩国首都的名称汉城改为首尔?
答:韩国现在的首都是首尔,这个城市以前的名字是叫汉城,提起汉城也许很多人都很不熟悉。韩国现在的首都是首尔,而首尔最早的名称是汉城,这就知道了吧。至于他为什么会改名呢,这也有很多原因的。首先在朝鲜战争后,韩国政府定都在汉城,因当时无汉字名称,所以使用汉字名汉城。 韩国在二战以后,民族主义的...

韩国最大的三个城市是哪几个?
答: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汉城的英文名字按韩国语固有词发音用SEOUL标记,意为“首都”。2005年,在市政府推动下,汉城的中文译名由使用了600多年的“汉城”改为SEOUL的谐音“首尔”。釜山 釜山是韩国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约四百万。其位于韩国的东南部,是韩国最主要的天然港口和连接日本和济洲岛的航运码头...

首尔归哪个国家
答:首尔属于韩国。首尔是韩国的首都,也是该国最大的城市。它位于韩国西北部的汉江流域,是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首尔拥有极高的国际化程度,是世界上最具现代化和活力的城市之一。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首尔也成为了众多游客的旅行目的地。首尔作为韩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集中了大量的...

首尔人口数量2021总数是多少?
答:首尔人口数量2021总数是1750万。首尔是韩国的首都,也是韩国最大的城市,人口1750万,是纽约市人口的两倍。这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发达城市,有300万登记的车辆,经常会出现交通挤塞情况。首尔韩国首都,也是韩国重要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首尔是整个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位于朝鲜半岛的中部。

韩国首都本来叫汉城,为何却又更名首尔,跟中国又有何关系?
答:但由于韩语里“首尔”的读音“与”汉城“的读音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韩国人说到首尔大学与汉城大学,它俩是互不相干的两所大学。2、民族自尊心问题 “汉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韩国与中国的古代历史关系。对于部分韩国人来说,他们是想淡化模糊这种关系的,所以,用汉字“首尔”称呼他们的首都,是最好的...

韩国第一大城市首尔市,在我国可与哪座城市匹敌?
答:首尔作为韩国的首都城市,其GDP自然在国内名列前茅。据统计数据表明韩国的年GDP在2.8万亿左右,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城市而言已经非常高了;对比我们国内大城市GDP水平,也只有广东的深圳和广州才能匹敌。如果和我们的北京、上海相比,则又差了一截;因为北京、上海的年GDP早已迈过3万亿元这个门槛。可能...

韩国的首都是?
答:首尔(서울,Seoul)是朝鲜半岛上以及韩国最大的城市,是世界第七大都市。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全国海、陆、空交通枢纽,为韩国的首都,也是全球最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之一。1988年和2002年,首尔曾成功举办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韩国都没哈尔滨大为什么首尔是世界大城市
答:因为首尔有闻名全球的韩剧 还有科技 它们有能改变世界的乐天 LG 和三星

韩国首都为什么要改为首尔?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答:因为他们不想让别人认为他们以前是中国的附属国,所以不再叫汉城,英文名没有改,首尔即是其英文名的音译 所以只是针对使用汉语的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