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 贞观之治

作者&投稿:枕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一历史问题:贞观之治有哪些主要内容~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历史课程最重要的是吸引人,能把一段已经发生的事情,讲的栩栩如生,才是高手。
  吸引可以建立在学生的好奇心上,贞观之治的主角,学生特别好奇,可以从玄武门之变讲述李世民的王者之路,因为什么样的人才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可以用电视剧《隋唐英雄传》的故事和学生产生共鸣,再来说说李世民的成功的原因,穿插的讲述他的治世手段。
  第一,唐太宗君臣论治。唐太宗与大臣们经常议论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原因,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对人民的剥削压迫要有所节制。
  第二,选贤任能,兼听纳谏。唐太宗坚持任人唯贤,不因血缘、地域甚至是政敌而舍贤才。因此能够从各阶层搜罗许多杰出人才。并注意对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他能够兼听众议,注意纳谏。其臣下敢于犯颜直谏,形成了封建社会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风气。
  第三,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唐初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力役征发,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对灾区免除租赋,开仓赈恤。另外还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并通过"互市"换取大批牲畜,用以农耕。
  第四,布德怀柔,民族关系密切。对于依附的各族,一般不改变其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尊重其习俗,任命各族首领以统辖本部。还通过"和亲"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形成的原因是:
①唐太宗合并州县,革除吏少民多的弊政
②唐太宗勤俭节约
③唐太宗发现生产,轻徭赋税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策
这是形成的原因和治国政策,其实形成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治国政策

治国思想:
①正确认识到君民关系
②政府要发现生产,清徭薄赋
③皇帝要励精图治,善听意见④大臣要廉洁奉公

形成局面:
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渐强盛,历史称为贞观之治。

最后祝楼主学业步步高升~

治世局面的形成: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史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1.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2.政府要 轻摇薄赋,发展生产;
3.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4.大臣要 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唐太宗治国的政策和措施:
经济上:1.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2.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
政治上:1.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2.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
“房谋杜断”。他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
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
形成局面:
1.唐太宗采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
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对外友好交往:唐太宗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流频繁。如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西游天竺,促进了同天竺的友好往来。

祝你学习进步哦!!o(∩_∩)o

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