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微生物和人们关系的一些例子

作者&投稿:熊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举例说明)~

一、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由于病毒侵染其他生物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们常常根据病毒所侵染的不同寄主对病毒进行分类,如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真菌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等。
有害的一面:
使人和其他生物患病并危及其健康。例如:人类的天花、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流感等,动物的口蹄疫、狂犬病等,以及植物的烟草花叶病、马铃薯退化病等。
有利的一面:
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特点,防治某些细菌对人类的感染;利用一些昆虫病毒杀灭害虫;利用病毒侵染其他生物的特点,进行基因片段的转移,开展生物学的研究等。

二、原核生物(主要是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除一部分致病菌外,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例如:
1、湖底和沼泽淤泥中的细菌产生天然气;(甲烷菌)
2、利用某些细菌的发酵制造醋、味精等调味品和酸奶、泡菜等腌制食品;(乳酸菌)
3、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为豆科植物提供其生长所需要的氮素营养;
4、腐生细菌把各种生物体的残骸分解后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在地球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菌物(包括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
1、食用、入药;
2、其发酵作用可用于酿造酒、醋、酱油、腐乳和生产面包、馒头;
3、广泛应用与化学工业;
4、分解动植物残体,参与物质循环。
有害的一面:
1、引起食物的霉烂;
2、导致人类的某些疾病,中毒等。

1.1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在生物圈内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以异样型微生物为主的分解者,在有机物的矿质化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于生产者一起共同推动着生物内的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保持平衡。例如,在碳素循环中,地球上 90% 的 co 2 是由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在氮素循环中,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都有微生物的活动;在磷和硫的循环中同样也需要各种微生物的活动。

1.2 微生物与污水处理

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在众多的污水、废水处理方法中,生物学的处理方法因具有经济方便、效果好的突出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污水的生物学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将水体中的含碳有机物分解成 CO 2 、 H 2 s 、 CH 4 等气体;将含氮有机物分解成氨、硝酸、亚硝酸和氮;能使汞、砷等对人类有毒的重金属盐在水体中进行转化,以便于回收或除去,使许多病原性寄生生物常因与环境不适而死去。

1.3 有益于人体健康

人体肠道中含有很多种微生物,其中主要有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菌、粪产碱菌、产气荚膜梭菌、乳酸杆菌和螺旋体等。人体为这些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而这些细菌生活在肠道中能合成核黄素、维生素 B12 维生素 K 等多种维生素以及氨基酸以供人体吸收利用。

2 、微生物的污染

2.1 工业产品中的微生物

各种工业器材,如金属、仪表、电讯器材、绝缘材料和纺织品等,它们或含有一些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成分,或因种种原因沾染了或多或少的有机物质,因此,都会受到微生物的侵蚀,使之老化变质。

2.1.1 铝及其合金制品受到微生物的侵蚀。例如,曾发生过飞机的油槽因受到牙枝霉、铜绿色假单胞菌和弧菌等的腐蚀而漏油。飞机机翼的内铝壁也受到上述微生物的侵蚀。钢铁及其制品因长期与水或土壤接触,受到铁细菌、硫细菌、硫酸还原细菌等的作用而腐蚀。电子设备、集成电路、绝缘材料等均可受到霉菌的侵蚀,由于霉菌的菌丝能导电,因此常能引起有关设备的失灵。

2.1.2 羊毛、棉纱、尼龙、聚制脂及其制品,也常受到微生物的侵蚀。污染漾奶、毛的微生物主要有铜绿色假单胞杆菌、微球菌、枯草杆菌、曲霉、青霉等。污染棉织品的主要是纤维素分解菌群的微生物。污染尼龙的有球二孢和红曲霉等。微生物不仅能使纤维及其制品变质,而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例如,微球菌能使人的头部生白斑,铜绿假单胞菌与支气管炎、咽炎和耳、鼻、眼的炎症有关。

2.1.3 玻璃及其制品和显微镜、望远镜及照相机等器材的光学部分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都会由于曲霉、青霉等的生长繁殖而受腐蚀。

2.2 农业产品中的微生物

粮、油原料极其制品,含有丰富的养分,它们是微生物的天然营养基地,如果其他条件适宜,霉菌、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就会迅速地繁殖起来。

2.2.1 肉、蛋、奶、水果和蔬菜等食品的表面都生活着很多的微生物,如果保存不当,常引起食品的变质和腐败。

2.2.2 罐头是人们保存食品的方法之一,但肉类罐头中存在着枯草杆菌、梭菌等菌群。由于芽孢的抗热性很强,在罐头制作过程中虽然经过了高温处理,而在一些肉类罐头中仍能检测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耐热厌气性的腐败梭菌等,它们是造成罐头腐败的主要原因。

3 、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措施

3.1 防止贮粮霉变和真菌霉素污染的措施是:入仓前应降低粮食的含水量,除去破损、色变和霉变的籽粒;入仓后应创设干燥、低温和缺氧的环境,使霉菌失去生长繁殖的条件。

3.2 工业器材的防腐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分别采用对人和动物安全性高的高效杀菌剂,选用抗微生物腐蚀性的材料及含抗菌物质的材料做成涂膜,使器材和微生物隔离,以防止微生物的危害。

FROM:http://www.hdedu.gov.cn/other/jxyj/zhongxue/word3/untitled.htm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城市到乡村,我国的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贵阳、重庆、北京、兰州等五个城市位于世界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之列,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全国范围的酸雨危害的程度和区域日益扩大。全国每年污水排放达360亿吨,仅10%的生活污水和70%的工业废水得到处理,其中约有一半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其他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我国的水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据统计,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中,属4类和5类水体的占3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进一步恶化的趋势,136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属4类、5类和超过5类标准的高达76.8%;约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大淡水湖如滇池、太湖和巢湖等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剧;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工业废弃物累计堆积量已超过66亿吨,占地超过5万公顷,使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严重的生态破坏,加重了1998年的长江洪水灾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及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度发展的态势,环境保护的压力将进一步加重,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98年度调查和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目标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接受“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的概念,并围绕它制定和实施本国的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的产业政策。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和经济及贸易挂钩是当前国际政治及经济关系发展中的新形势。例如,在日元贷款中,环保贷款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ISO14000系列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将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并对达到该标准的企业给予认证。没有得到认证的企业的产品,在出口时将有可能面临被国外政府以未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而拒绝进口;同时,国外大型企业也可能因害怕和这些未达到该标准的企业合作而影响其形象,从而中止和这些企业的合作。至2003年,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将和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统一成一个标准,从而将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良好的环境保护将加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否则,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我国将可能面临因环境问题而被排斥在国际贸易之外的危险。然而,我国现有的环保科技水平仍较低,缺乏可被应用的高科技成果及高技术人才。而可持续发展这一方针的最终实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应用。仅靠传统的污染防治技术和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伴随人类科技进步带来的污染物产生速度和人类对生存环境质量的要求,必须另辟新的途径。20世纪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已充分证明了高科技的作用,当前的科索沃战争显示,如要摧毁一座桥梁,过去几百架次飞机也不一定能够成功的事情,而今只需最多两枚导弹即可达到,因此只有发展和掌握高科技技术才能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

生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主要是依靠生物过程来完成的。科技的发展也充分证明生物技术是环境保护的理想武器,这一技术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所显示的独特功能和显著优越性充分体现在它是一个纯生态过程,从根本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加之其技术开发所预示的广阔的市场前景,受到了各国政府、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的高度重视。随着生物技术研究的进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无限的希望。

目前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中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少部分利用植物作为环境污染控制的生物。生物技术已是环境保护中应用最广的、最为重要的单项技术,其在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治理、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废物资源化、环境监测、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的清洁生产等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处理污染物时,最终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氮气。利用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物通常能一步到位,避免了污染物的多次转移,因此它是一种消除污染安全而彻底的方法。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大大强化了上述环境生物处理过程,使生物处理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专一性,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展示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美国环保局(EPA)在评价环境生物技术时也指出“生物治理技术优于其他新技术的显著特点在于其是污染物消除技术而不是污染物分离技术”(BiotechnologyNewswatch,August16,1993)。

由于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适于作为生物过程反应物(底物),其中一些有机污染物经生物过程处理后可转化成沼气、酒精、生物蛋白等有用物质,因此,生物处理方法也常是有机废物资源化的首选技术。生物过程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作为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因此,生物反应过程通常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另外,酶对底物有高度的特异性,因此,生物转化技术(Bioconversion)的效率高,副产物少,这与常常需要高温、高压条件的化工过程相比,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因而投资省、费用少、消耗低,而且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同时,在多数情况下,它还可和其他技术结合使用。用生物过程代替化学过程可以降低生产活动的污染水平,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生态化或无废生产,真正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据美国环保局估算,美国现有的化学工业若有5%为生物过程取代,污染防治费用可降低约1亿美元。生物处理技术除易于大规模处理外,还可利用天然水体或土壤作为污染物处理场所,从而大大节约生物处理的费用。另外,生物技术的产品或副产品基本上都是可以较快生物降解的,并且都可以作为一种营养源加以利用。用生物制品代替一切可以取代的化学药物、化石能源、人工合成物等,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降至最低程度,使经济发展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生物是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主要是依靠生物过程来完成的。因此,利用环境生物技术可治理用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环境介质,即用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技术净化环境,使受污染的宝贵资源如水资源(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土壤等得以重新利用,同时还可进一步强化环境的自净能力。�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科技总体水平离国际发展水平仍有相当差距,这就要求我国在科技发展特别是环保高科技发展上,需跟踪国际前沿,与国际上同步开发未来可能应用的高新技术。以下重点介绍几项经多年开发,已接近产业化的环境生物技术。�
煤的微生物洁净技术(主要是脱硫、脱尘)研究是在生物沥滤铜、铀等金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煤炭中的硫分主要包括有机硫和无机硫、无机黄铁矿硫以及少量的硫酸盐硫。其中,相比有机硫分、黄铁矿硫(FeS2)较易去除,早期的研究主要利用Thiobacillusferrooxidans自养菌在几天时间里将黄铁矿氧化分解成铁离子和硫酸,硫酸溶于水中而排出,该方法可去除约90%的无机硫,使某些煤的含硫量降至1%以下。虽然该方法脱硫效率较高,但缺点是处理的时间较长,并要求较大的反应器容积和较细的煤炭粒径。意大利、荷兰、英国和德国等国参加的欧共体项目已在意大利的NorthSardinia煤矿建立了一个利用煤微生物脱硫净化技术的示范工程,进行应用微生物脱除煤中无机硫及有机硫的工业化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要溶解黄铁矿需花1~2周的时间,煤粒要求细小。同时国际研究机构的实验显示,该方法的技术可行性虽已无障碍,但该方法能耗较高,所需场地较大,经济可行性较差。�

A.S.Atins等采用Thiobacillusferrooxidans菌在煤炭粒度0.15±0.075mm、煤浆浓度2%、细菌浓度3.26×10�10�个/g、pH�2的条件下,对美国一种高硫煤(总硫>10.4%,黄铁矿硫>5.9%)处理2分钟后,用常规浮选分离,结果精煤总硫降至6~6.45%,黄铁矿硫脱除率达75%以上,而若无细菌处理,精煤总硫仍高达10.2%,基本没有脱除。Attia等对皮兹堡两种含硫分别为3.8%(黄铁矿硫1.9%)和1.59%的煤样利用微生物进行了约10分钟的处理,前一种煤样黄铁矿和灰分的脱除率达到80%和60%以上,另一煤样也显示了相似的结果。日本Ohmura等也开展了一系列类似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脱硫效果。目前,浮选法微生物脱硫已成为国际上洁净煤技术开发的热点。�

我国在煤的微生物脱硫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80年代中期后,我国一些研究人员在利用微生物进行煤脱硫(包括有机硫)方面开展了一些基础研究工作。从松藻煤矿分离到氧化亚铁硫杆菌,在pH1.55~1.70的条件下,利用浸出法可使黄铁矿硫的去除率达到86.11%~95.16%。

由于木聚糖酶处理工艺是通过降解除去纸浆表面再沉积的半纤维素等方式,来帮助化学漂剂漂白的。木聚糖酶只能起到助漂的作用,不能真正替代化学漂剂。因此,生物预漂白并不能完全替代化学漂白,能减少污染却不能最终消除污染,因此要从根本上消除有毒氯漂液的污染,需最终实现生物漂白,即完全采用生物手段除去纸浆中残留的木质素。近年来,利用各种木质素酶进行生物漂白的研究正在迅速兴起,人们期望利用木质素酶对木质素的直接作用来实现生物漂白。许多实验室都在努力研究非木聚糖酶的漂白用酶,涉及的酶类包括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和纤维二糖脱氢酶等。其中,一种叫做漆酶的木质素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过去,一般都认为漆酶的氧化还原电位太低,不能攻击构成木素结构90%以上的非酚木素结构。但进入90年代后,有人发现,当有可起氧化还原中介物作用的简单有机化合物存在时,漆酶不仅能氧化非酚结构,而且能使硫酸盐浆脱木素和脱甲氧基。目前研究较多的中介物有1-羟基苯并三唑(1-hydroxybensotriazol,1-H等。佐治亚大学的研究者则发现一株漆酶产生菌朱红密孔菌(pycnoporusCinnaba-rinus)可以产生自己的氧化还原中介物3-羟基邻氨基苯甲酸(3-hydroxyanthranilicacid,3-HAA)。漆酶加3-HAA系统不仅能氧化非酚模式化合物,而且能降解合成的木素。日本报道,利用漆酶进行生物漂白,可以去掉50%~60%的残余木质素,减少氯漂50%~60%,然而,离真正意义的生物漂白还有一段距离。木质素的结构非常复杂,并且在纸浆中木质素与木聚糖形成复合体紧密地附着在纤维上,难以除去。仅依赖于一种酶的作用远远不够,利用木聚糖酶与木质素酶两种酶的共同作用有望完全降解掉纸浆中残留的木质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物漂白。未来生物制浆和生物漂白的技术突破将使造纸工业摆脱污染,实现清洁生产。

针对严重污染的环境,我国尚未采取大规模的治理措施,仅在少数地区开展了治理,并以物理化学方法(如洗脱、吸附)为主,不仅投资成本高,而且也造成了二次污染。我们的国土面积比美国略大,且环境污染还更为严重,对全国范围的污染环境进行修复,若采用传统方法,即使考虑劳动力相对便宜的因素,其投资规模将仍然非常庞大,如采用生物修复技术,不仅其投资规模大为缩小(仅需传统方法的1/5~1/3),而且还没有二次污染。综上所述,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是我国今后治理环境污染必须发展的生物技术,更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可充分预见,在21世纪,生物修复技术将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最具有价值和最具有生命力的大面积污染的优选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80年代以来出现和发展的清除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生物工程技术,其主要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去除污染环境如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清除环境污染的目的。在该技术的萌芽阶段,主要应用于环境中石油烃污染的治理,并取得成功。实践结果表明生,物修复技术是可行的、有效的和优越的,此后该技术被不断扩大应用于环境中其他污染类型的治理。欧洲各国如德国、丹麦、荷兰对生物修复技术非常重视,全欧洲从事该项技术的研究机构和商业公司大约有近百个,他们的研究证明,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是治理大面积污染区域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美国国家环保局、国防部、能源部都积极推进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美国的一些州也对生物修复技术持积极态度,如新泽西州、威斯康星州规定将该技术列为净化受储油罐泄漏污染土壤治理的方法之一。美国能源部制定了90年代土壤和地下水的生物修复计划,并组织了一个由联邦政府、学术和实业界人员组成的“生物修复行动委员会”(BioremediationActionCommittee)来负责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具体应用实施。生物修复是采用诸如提高通气效率、补充营养(对石油污染而言,主要是补充N、P),投加优良菌种、改善环境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和降解活性水平,以促进对污染物的降解速度,从而达到治理污染环境的目的。生物修复技术最成功的例子是JonE.Llidstrom等人在1990年夏到1991年应用投加营养和高效降解菌对阿拉斯加ExxonValdez王子海湾由于油轮泄漏造成的污染进行的处理,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使得近百公里海岸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细茵既对人类有危害,又对人类有益处,比如说,细茵可以使人类的食物腐烂,侵害人类的身体,但同时有些细茵对人类有益处,如药品青霉素就是用青霉茵制成的.

举例说一说微生物对人类有哪些帮助和危害(两个以上的例子)越简单...
答:帮助:酵母菌帮助发酵,酿酒;苏云金杆菌等作为微生物农药;危害:霉菌使衣物、食品发霉;许多微生物能致病。

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例如:衣,食请再举例9个
答:一、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由于病毒侵染其他生物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们常常根据病毒所侵染的不同寄主对病毒进行分类,如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真菌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等。有害的一面:使人和其他生物患病并危及其健康。例如:人类的天花、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流感等,动物的口蹄疫、狂犬病等,以及植物...

举例说一说微生物对人类有哪些帮助和伤害。(两个以上的例子)
答:1、乳酸菌,制作酸奶 2、蘑菇,本身就是一种大型的食用真菌,属于微生物,如香菇、大红菇 3、酵母菌,帮助做馒头 4、各种微生物,工业发酵产各种产物 伤害:1、破伤风菌,致病 2、是食物发霉 3、使各种物质被分解

...有益和有害的微生物,并举例说明其中两种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答:1.硝化作用的微生物:亚硝酸细菌:亚硝酸单胞菌、亚硝酸球菌、亚硝酸螺旋菌、亚硝酸叶状菌、亚硝酸弧菌。硝酸细菌:硝酸杆菌、硝酸针状菌、硝酸球菌。1.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假单胞菌、产碱杆菌、芽孢杆菌、硫杆菌属、脱氮硫杆菌、红假单胞菌、副球菌属、布兰汉氏菌属,奈氏球菌属。3.硫化作用的...

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举例说明人类与生物的关系。要求动,植物...
答:人要吃菜,各种植物可以做成中药,人们要从植物中提取我们需要的东西例如花生油。警犬帮人们维护社会治安,海豚可以就住海上的遇难者,人们需要蚕丝来做衣服。

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的关系
答: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我们的肠道内有大量微生物,它们与我们的消化、营养吸收和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肠道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产生一些必要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K和某些氨基酸,同时还能训练我们的免疫系统,帮助我们更好地抵抗感染。口腔内的微生物群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口腔...

请大家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微生物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例子以及对我们产生...
答:微生物与人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只是你没有发现和注意罢了。以上多是食物,下面说说其他的。现代的生物制药,你用的消炎药很可能就是微生物制造的。汽车用的燃料已醇,通常都是微生物发酵出来的。人的肠道中,有着大量的正常菌群,一旦他们出现了混乱,你就会生病。医疗中所用的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及日常...

真核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答:蒸的话就应该用过酵母菌. 微生物与人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只是你没有发现和注意罢了.以上多是食物,下面说说其他的. 现代的生物制药,用的消炎药很可能就是微生物制造的. 汽车用的燃料已醇,通常都是微生物发酵出来的. 人的肠道中,有着大量的正常菌群,一旦他们出现了混乱,你就会生病. 总之,与微生物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举例
答:关键字:微生物、人类,祸、福 在说明微生物与人类之前,我们首先明确一下什么是微生物。不了解何为微生物又从何谈微生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呢?微生物主要是由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所构成的,其种类之繁多,数目之庞大,超乎我们的相像。目前,微生物大致分类为细菌、真菌(包含酵母菌和微菌)、藻类和俗称为寄生虫...

举例说明真核微生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答:1.他们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2.是人及动物健康的保证,比如肠道内的正常菌落。3.帮助消化,提供营养物质,组成生理屏障,如大肠杆菌。4.为我们直间或间接提供很多有用物质,如面包、抗生素等。5.通过基因工程,其中一些微生物可服务于人类。少数为生物是人类的敌人。例如绝大多数的致病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