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重大事件(概括)

作者&投稿:岑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长征各章内容概括~

1、突出重围:
1934年10月,闽浙赣苏区围剿已经进行了四年,在王 明错误指挥下,敌人步步紧逼。广昌失守、万年亭失守、驿前失守、石城失守,敌人已经逼近了瑞金。
2、绚丽之梦:
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开辟以瑞金为中心的根据地。红一方面军发展到拥有一、三、五、七、八、九军团,约12.7万人。
3、十送红军:
1934年10月,江西瑞金红军反围剿失利,红军主力8.6万人被迫长征。地方部队1.6万人,留在苏区,苏区百姓依依不舍,送别红军。
4、路在何方:
1934年11月 粤北与湘南,长征前夕,粤系军阀陈济棠命令军队放开防线,红军突破粤军封锁线,长征开始。
5、山河苍茫:
1934年12月 湘西与豫西。
6、橘子红了:
1934年11月湘南事件。
7、血漫湘江: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敌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敌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湘江战役是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渡过湘江后,红军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8、恭贺新年:
1935年1月1日,红军突破乌江江界河,乌江战役打响。至1月3日,红军主力部队以较小伤亡,取得突破乌江的伟大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凭借乌江天险堵截红军于南岸并予以彻底消灭的黄粱美梦,使红军从此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9、夜郎之月:
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左”倾 错误而召开的。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0、残阳如血:
二渡赤水后,敌人调集大军企图歼灭红军。2月26日,红军主力在娄山关及其以南击溃王家烈部,攻占板桥,残敌向遵义逃跑。
27日,红1、红3军团乘胜追击,在遵义以北击溃敌3个团的阻击,28日凌晨再占遵义。接着于遵义以南忠庄铺击破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的进攻,歼其第59师大部,重创第93师,战役结束。
11、巴山蜀水:
1935年4月 川北、湘西与陕南。
12、金沙水畔:
1935年5月,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红军到达金沙江后,先后找到七条船并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红军主力早已渡过金沙江。
13、喜极之泪:
红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
红四方面军正分路西进,先头部队攻占懋功(今小金),一部前出达维。12日,红一军先头部队和红四军一部在达维会师。
14、黑暗时刻:
1935年8月红军穿越草地,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渡过松潘草地所遇到的困难难以想象,饥饿、寒冷,以及布满鲜花的泥沼,它超越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
但是,面对死亡的威胁,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他们依靠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依靠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依靠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将困难和艰险甩在身后,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用热血和生命在亘古荒原上奏响了一曲团结奋斗、视死如归的壮丽凯歌。
15、北斗高悬:
1935年九月红一方面军率领8000人脱离张国涛秘密北上。同月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苏区的永坪镇,次日同红军第26、第27军会师,红二十五军结束长征。
16、天高云淡:
1935年10月,红一军翻越六盘山之后到达吴起镇,10月19日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此次会师,标志着红一军长征结束。
17、北上北上:
1936年1月 湘西与川北。
18、江山多娇:
1936年10月10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王树增所著的《长征》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记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惊人壮举,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生动、动情的长征纪实作品。 

扩展资料:
王树增的《长征》这部作品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 70 年以来,第一 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
作品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叙述历史,并以宏大、厚重的笔触展开这一考验人类意志的大规模转移。红军转移的浩大场面,在作品中得到真实而翔实地再现,令人震动和感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赋予了长征以崭新的认知高度——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最壮丽的英雄主义史诗,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
作者激情澎湃的记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过去所有记述长征的文学作品所从未具有的。作者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 实地采访了许多 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
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 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许多感人小事,让 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展现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记述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的中国工农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的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天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畏牺牲举世无双。
在两万五千里的路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世界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部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
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表达红军长征,铸就了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周旋乌蒙山二六军团大闹湖南云南
看到红军在黔西落脚,国民党军马上集中了十几万人,由蒋介石嫡系将领顾祝同统一指挥前来围攻。为避开强敌,任弼时、贺龙率部进入纵跨云贵两省的乌蒙山区。这里平均海拔2000米,山高谷深,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由于红二、六军团此前长期在湘西转战擅长爬山,在这里与敌周旋自如,国民党军却疲惫不堪且总追不上。经过乌蒙山中一个月的“转圈”,红二、六军团又以隐蔽奔袭的方式在敌夹缝中跳出包围圈。
回答



我用48字
十送红军 湘江血战 突破乌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 彝海结盟 大渡桥横 雪山草地 北出生门 六盘高峰 三军开颜

红军长征十大历史事件          

一:湘江血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战。       

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拉开了湘江血战的序幕。       

至12月1日,经过5昼夜苦战,中央红军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国民党当局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然而,掩护中央红军主力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陷入包围,大部分官兵阵亡。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人数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不足四万人。       

二:遵义会议       

湘江血战后,在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等的努力下,中央红军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任命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会后还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军事行动,确立了毛泽东的实际核心地位。 

三:四渡赤水       

渡过赤水前,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赤水流域的兵力对比为3万对40万,为长征以来之最。       

重重艰险中,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上演了精彩一幕:

一渡赤水,虚张声势要北渡长江却实际却回师黔北;

二渡赤水,红军挥师向东,利用敌军判断红军将要渡长江的错觉,5天之内,连续夺取桐梓、娄山关、遵义城;

三渡赤水,再入川南,调动蒋介石将重兵川南调集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

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剑指贵阳,趁蒋介石急调云南的滇军入黔之际,红军进入云南。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四:巧渡金沙江       

1935年4月6日,中央红军进军贵阳,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慌忙调滇军入黔。而正当云南滇军入黔救援时,红军却反向穿插,乘虚进军云南。       

昆明形势岌岌可危,蒋介石从金沙江防线回撤3个团保护自己。金沙江沿线成了近乎不设防的地带。4月29日,红军绕过昆明,直接奔赴金沙江。       

5月3日,红军夺取皎平渡,靠当地的7条小木船和36名各族船工的帮助顺利渡江,跳出了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

五: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4日夜,红军先头部队在大渡河安顺场渡口夺取1条木船。翌日9时,营长孙继先率领17勇士奇迹般强渡成功。 然而,仅凭一条木船,红军无法迅速渡过大渡河。安顺场北320里外的泸定桥成了红军唯一的生命通道。      

红2师4团于5月29日6时赶到泸定桥。但此时泸定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16时整,由连长廖大珠等22人组成的突击队,踩着摇晃的索链向对岸冲去,奋勇向前。至19时,红4团击溃川军,一举夺取泸定桥,进入泸定城。    

六:突破腊子口       

腊子口,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经历的最后天险,四周高山耸立,通道宽仅8米。腊子河从水流湍急,只有一座1米多宽的木桥可通行。国民党军在此部署了3个团的兵力,意图堵死红军北上之路。

1935年9月16日下午,红军先锋红4团向天险发起冲锋。由于通道狭窄,兵力无法展开,连续十几次冲锋,从下午攻到半夜,均告失败。       

关键时刻,一名苗族战士毛遂自荐,第一个攀上绝壁,把突击队员悄悄带到敌人背后,至拂晓时分,红军攻占腊子口,打开了北上通道。  

七:直罗镇大捷       

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国民党当局企图以3倍于红军的兵力,将中央红军、陕北红军以及先期到达的红25军在直罗镇一起消灭。      

1935年11月20日,国民党东北军先头部队第109师、第106师、111师进入了直罗镇地区。       

21日拂晓,战斗打响。红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至24日上午,红军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击毙第109师师长牛元峰,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西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中国革命大本营从此在西北扎根。       

八:血战独树镇       

1934年11月26日,兵员不足3000人的红25军孤军远征10天后,在河南方城独树镇突然遭到国民党军4000多人的猛烈攻击。       

当时风雨交加,能见度极低,衣服单薄、手脚冻僵的红军大多数战士的枪都没能打响,因为在寒冷的天气,枪栓早已被冻结。       

危急时刻,军政治委员吴焕先手持大刀带头冲入敌阵,直至副军长徐海东带领后续梯队跑步赶到,才击退强敌突出重围。   

九:激战嘉陵江

1935年初,为了向川甘肃边界发展,配合中央红军在云贵川的作战,红四方面军发起了强渡嘉陵江战役。       

3月28日晚,担任渡江主攻部队的30军在四川苍溪县塔山湾主渡口强渡,撕开了川军的防线。与此同时,31军、9军也分别在鸳溪口和阆中以北渡口渡过嘉陵江西岸。       

经过历时24天的渡江作战,红四方面军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达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各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歼敌1万余人。

十:转战乌蒙山       

1935年11月19日,红军第2、6军团将近1.7万人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     

1936年2月下旬,红军第2、6军团向安顺地区转移过程中,因敌人已在前方布下重兵,遂改向乌蒙山北麓前进。 3月2日至29日,红军第2、6军团在乌蒙山区进行了千里大迂回,与10倍于己的敌人展开回旋战,并在以则河、得章坝等战斗中,给围追堵截之敌以沉重打击。       

之后,红军第2、6军团迅速移师云南,于4月下旬顺利渡过金沙江北上,踏上了与中央红军会师的征途。     



长征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答:第四支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后与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历经艰险,最终在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全程两万余里。长征期间发生了诸多重大事件,包括强渡湘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

红军长征过程中发生的事情有哪些?
答: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件中,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

举例三到五个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答:3、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

长征每章讲的是什么故事,各用什么词概括下来?
答:《长征》王树增每章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 突出重围-1934年10月,闽浙赣苏区 围剿已经进行了四年,在王 明错误指挥下,敌人步步紧逼。广昌失守、万年亭失守、驿前失守、石城失守,敌人已经逼近了红色心脏-瑞金。第二章 绚丽之梦-1930年8月,江西瑞金 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开辟以瑞金为中心的根据地...

简单的概括红军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
答:1、起因:由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使红军损失惨重,继而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2、经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同年11月和次年4月,红二十五军和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

长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

请问长征顺序都有哪些事件?
答:长征重大事件的顺序:强渡湘江—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给长征事件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很大的基础,每一个事件的背后故事都值得我们铭记。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的故事简要概括
答:转移时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火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意义: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长征胜利的标志: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

万里长征的历史事件内容是什么?
答:万里长征的历史事件内容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