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

作者&投稿:博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质~

  一、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礼仪知识的普及
  为了使大学生“知礼”,高校可通过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学术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来帮助大学生“知礼”。据调查,凡是开展礼仪培训或礼仪讲座的学校,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显著的效果。
  二、通过自身学习逐步提高礼仪修养
  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广泛阅读艺术作品和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博闻多识。加强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对提高礼仪素质大有裨益。而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可以大大丰富礼仪修养的内涵,提升礼仪品位,并使礼仪水平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的礼仪风俗千差万别,大学生有必要注意搜集、整理、学习和领会,以利于在实践中运用,久而久之,能使自己的礼仪修养提到新的高度。
  三、积极参加社交实践活动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越来越广泛,仅仅从理论上弄清礼仪的含义和内容,而不去在实践中运用是远远不够的,礼仪修养关键在于实践。修养修养,既要修炼又要培养,离开实践,修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培养礼仪修养时,要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学到的礼貌礼节知识积极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要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场合中,时时处处自觉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礼仪的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如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在宿舍酗酒、深夜大声喧哗或放音响以及在购物付款、银行存款或候车排队时遵守公共秩序,依次而行。这样持之以恒,就会逐渐增强文明意识、培养礼貌行为、涤荡粗俗不雅等不良习惯,成为一个有礼仪修养的人。多实践,就不要怕出“洋相”,通过各种人际交往的接触强化,不断锻炼提高。要注意既要克服妄自尊大,不屑一顾的顽症,也要克服自卑自怯,不敢涉足的通病。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大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表现急需礼仪教育
许多高校都强调不允许学生穿拖鞋到课堂,但我们在夏天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同学特别是男同学穿着拖鞋去上课;在卫生间、校园里、教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的污言秽语;在图书馆的杂志、图书上乱涂乱画,任意损毁;在公共场合勾肩反搭背,大声喧哗。上课随意迟到、早退;摔酒瓶、讲粗话、乱扔果屑纸条等。这些不该有的现象,特别是不该在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东西,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大学生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作是有个性。有的大学生只是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道尊重为何物。大学生这种受教育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人才质量。究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是与大学中的素质教育过大、过空,质量欠佳不无关系,造成学生难以“入耳、入心、入脑”。所以高校应明确认识,把礼仪教育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开设礼仪课,并有的放矢地将现实生活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各类型的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履行,使之成为习惯。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需
(一)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而且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二)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 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 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 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 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 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 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也许你会回答:具备丰富的现代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以及较高的素质修养。再简单点,可以归纳成:知书达礼,待人以礼。然而,在我们校园内,甚至在我们系里面,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例如:不尊重同学、老师,吵架、打架、偷窃、公众场合大声喧哗、乱丢垃圾等,这些都跟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身分是极不相符的。判断一个人是否大学生或合格与否的最基本、最直接的依据是其礼仪修养水平的高低。通过社交礼仪学习,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使我们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然而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我们都是新一代大学生,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在文明礼貌、礼仪修养上我们应当有更高的要求,而你的言行在同学们当中将起到模范和带头的作用。
  虽然我们时常把礼仪公德挂在嘴边,但是也许我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和仪式的统称。
  近年来, 大学生礼仪失范的现象日益突出, 家庭教育的偏失,学校教育的欠缺,社会的负面影响,自身修养的不足,都会导致我们礼仪修养的缺失。
  而礼仪在我们的人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礼仪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起点。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谦恭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优雅得体的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是人的内在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等。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内在的良好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只有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作用,离开了一定的外在表现形式的抽象道德理论和思想是空洞和无用的。所以礼仪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和道德情操的起点。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
  我们想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更好地显示自身的优雅风度和良好形象,做一个彬彬有礼、言谈有致的人,那就必须对自己下手狠一点,严格对待自己。人的自觉性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要依靠教师的指点、依靠不断的培养,靠社会健康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环境习染。通过礼仪教育和培训,可以分清是非,明辨美丑,懂得常识,树立标准,这使人们礼仪行为的形成有了外因条件,为进一步的自我修养的内因创造了条件。古人强调“吾日三省吾身”说明提高个人修养必须注意反躬自省。同样,学习礼仪,也应处处时时注意自我检查。这样,将有助于发现缺点找出不足,不断总结技巧,自我提高。
  努力学习道德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重视修养中的“内省”功夫。重视立足当前。总之,加强道德修养,对我们每位大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而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成的,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鞭策自己,受的了寂寞,耐得住诱惑,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
  记得有位诗人这样说过:“每天照一照镜子,看看镜框中的那个人,如果你感到害怕,那么你一定有愧在心;如果你感到自豪,那么你就做了一天真正高尚的你。”对啊,每天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道德修炼得如何,或许,成功就在那块镜子的背后!

书店里有好多相关方面的书,不过不用多买,挑一两本看看就可以了,另外重点培养自己一些爱好特长。。。这些有关个人素质问题,等你以后参加工作了,你会觉的是那么的有用

只有从每日的学习中来积累。提高自己的品质和自己的思想道德养成一种良好的礼仪素质。

多看书,多看礼仪修养方面的文章,无形中就提高了自己礼仪修养

大学生礼仪修养,小学时候就学过呀,就是基本的知识啊。

大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
答:注意穿着:穿着是一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该注重自己的穿着,选择适合的服装,避免穿得过于随意或过于暴露。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整洁干净的外表。2. 学习交际礼仪:交际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大学生应该学习基本的交际礼仪,例如如何主动介绍自己,如何礼貌地与他人交谈,...

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礼仪素养
答:1、自觉接受和学习礼仪教育,从思想上提高礼仪修养水平。2、通过学习礼仪,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更好地显示自身的优雅风度和良好形象。3、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广泛阅读艺术作品和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博闻多识。

如何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
答:主要从三方面来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1、生活方面(最基本、最能体现基本素养的方面):要多注意日常礼貌用语并尽可能把它们挂在嘴边,买菜时候最好跟人说声谢谢,肯定对方劳动的同时也能让别人对自己回以尊重;跟朋友、同学、或者不熟悉但是有过一面之缘的人见面要打招呼,因怕尴尬而把脑袋扭向一边装...

提高礼仪修养的途径包括
答:3、提升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有效展现礼仪修养的必要条件。学习如何倾听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建立积极的互动。培养自信、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例如眼神交流、姿态和手势等,以确保自己在各种情境下都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4、注意仪容仪表:仪容仪表是给他人留下第一印象的...

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如何提升个人文明礼仪修养
答:可以关心同学或同事的学习或工作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可以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总之,个人文明礼仪修养的提升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实践。通过遵循上述方法,我们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提升个人文明礼仪修养,塑造一个更加和谐、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

怎样提高一个人礼仪修养方法
答:提高个人礼仪修养的方法一,是静少说话,多倾听。因为爱说话的人,本就失去了一分宁静的美。而且,言多必失。有句话是,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言。即使是网络这个靠语言交流的平台,多言也会让人讨厌的。想说话了,就对自己说,不要对别人说,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愿意听。二,是缓有句训诫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而我...

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如何提升个人文明礼仪修养?
答:1、自我认知:首先,我们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自己在礼仪方面的不足。这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接受他人的反馈以及观察他人的行为来达到。2、学习和实践:学习是提升个人文明礼仪修养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者参加文明礼仪相关的课程、讲座等,...

大学生培养礼仪修养的途径有哪些
答:加强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对提高礼仪素质大有裨益。而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可以大大丰富礼仪修养的内涵,提升礼仪品位,并使礼仪水平不断提高。提高礼仪修养:注意练习:按照基本礼仪的要求来进行锻炼,要求自己举手投足间都要有所改变,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给别人以美的感受;持之以恒:以开始要学习这么多的...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质
答:一、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礼仪知识的普及高校可通过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学术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来帮助大学生“知礼”。二、通过自身学习逐步提高礼仪修养 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广泛阅读艺术作品和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博闻多识。加强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对提高礼仪素质大有裨益。而文化艺术...

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
答: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代、近代、现代的典籍载有浩繁的有关礼仪的知识,随着我国加WTO,我国对外交往更加频繁。世界各国的礼仪风俗千差万别,大学生有必要注意搜集、整理、学习和领会,以利于在实践中运用,久而久之,能使自己的礼仪修养提到新的高度。4、积极参加社交实践活动,逐步提高礼仪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