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含血量如何计算,献血会传染疾病吗,,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乙脑俗称什么,流脑病菌经哪里进入人体

作者&投稿:倚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流脑与乙脑的区别~

(一)病原体不同: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是细菌(脑膜炎双球菌)。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病毒(乙型脑炎病毒)。
(二)寄生部位不同: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寄生在病人和带菌者的鼻咽部。
2.流行性乙型脑炎寄生在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三)传播途径和传染源不同: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传染源为病人、带菌者,传播途径为呼吸道直接传播(飞沫传播)。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为病人,中间宿主家畜、家禽,通过媒介(蚊)传播。
(四)临床表现不同: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人症状:
a.脑膜刺激征明显(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
b.颅压增高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c.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增多、脓细胞阳性
d.败血症表现(发热、中毒性休克)
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人症状:
a.脑膜刺激征不明显(主要为脑实质损害)
b.神经元损伤症状
c.脑组织水肿时,颅内压可增高
d.脑脊液细胞数增多

扩展资料
(一)流脑的预防: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学校、办公室或居民家中应做到每天开窗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如周围有流脑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加强户外活动和耐寒锻炼。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注意环境卫生。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3.做好防护:
儿童应尽量避免与有上述症状病人的接触。流行季节在人员拥挤的场所内应戴口罩。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有上述症状的病人应佩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二)乙脑的预防:
1.做好防蚊、灭蚊,消灭蚊虫孳生地。保持家畜、禽舍的卫生,消除积水,填平洼地。到了夏天可以使用纱窗、蚊帐、蚊香,涂擦驱蚊剂等措施防止被蚊虫叮咬。
2.对易感人群接种乙脑疫苗。儿童可在8个月龄免费接种1剂乙脑减毒活疫苗,2岁时可接种第2剂。
3.流行季节出现持续高热、头痛、抽搐等类似症状,应立即送医就诊,及早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流脑 百度百科-乙脑

  乙脑(流线性乙型脑炎)和流脑(流行性脑脊髓炎)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首先,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此种病毒通过蚊虫先在牲畜(如幼猪、马、牛等)中传播,而后再传播给人。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是由带菌者或病人经呼吸道飞沫传染。

  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大都在夏季和初秋。流脑流行每于冬末开始,春节盛行,到初夏就明显下降,季节性不如乙脑严格。

  两种病发病开始都有发热、头疼、恶心呕吐,典型病人可以有嗜睡、抽搐、昏迷等,但乙脑病人没有菌血症期,不会出现皮肤淤点,也少有很快出现休克者。重症的病人都会发生颅内压增高的种种危险症状,但乙脑病程进展不象流脑那么迅速。流脑一般病程为7~10天左右,恢复期常在口、鼻周围起疱疹,而乙脑病程约经2周方进入恢复期,甚至在发病6个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两者的脑脊液化验结果也有很多不同。流脑在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时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脑脊液浑浊如米汤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明显增高,而糖和氯化物减少;乙脑的脑脊液呈澄清或微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仅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

  最后,流脑可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控制感染,而乙脑因是病毒感染,至今尚无特殊治疗法。

人体平均每公斤体重含血液70ml~80ml(占体重的7%~8%)
通过血液传染的疾病有可能通过献血传染,

乙肝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进行传播

(1)血液传播:如输入乙肝病人的血、血浆或白蛋白等血液制品,可直接把乙肝病毒注入体内。
(2)医源性传播:也就是找医生看病时,进行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引起的传播。
(3)生活接触:病人的唾液、尿液、血液等可污染各种物品,如各种用具,碗筷、茶杯、毛巾等。
(4)母婴垂直传播

血容量是体重的8%左右。
献血不会传染到任何疾病。
乙肝是血液传播、体液传播和性传播。

你去献过血吗?你知道献血过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吗?
答:献血过多会导致休克昏迷,也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但每次的献血量是有规定的,医生不可能让你一次过多的献血。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献血的体重标准定在男性为50公斤、女性为45公斤。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再加上抽出的是外周血管的血,人体会自动将原来...

请问献血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答:一个正常人一次献血或外伤性出血300-400亳升,对人体健康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机体血容量的减少会刺激红骨髓造血功能,输血后营养适当的话,两到三天血液中的水分即可得到补充。一个月内,铁、蛋白质、维生素、叶酸等也可逐渐恢复,其核心的组成部分血红蛋白也可于两到三个月后回复到献血前数量,所以,...

第一次献血,献400cc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吗?
答:第三是安全的原则:招募献血者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将献血招募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最小化,尽可能避免本来可以避免的风险,将不可避免的风险缩小到最低程度。2、献血400ml是否会影响身体?1).血液的生理构成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正常人体血液占人体重7%~8%,通过计算,一个60kg体重的人含有血液...

第一次献血的人献血后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答:(2)从血液循环上看:人体约有20%的血液存在于肝、脾等器官里,遇有失血,这些存储的血液,会迅速补充血容量,在短时间里恢复正常。不会影响正常的血循环和血压。(3)从新陈代谢来看:同任何生物一样,人的血液是不断新陈代谢的。一般每四个月红细胞要更新一次,献血会刺激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如何正确的献血
答:7.公民献血可献全血或成分血,其中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达到6个月,献成分血(指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要达到1个月。 8.公民献血时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合格的公民才能献血,所以能献血说明身体是健康的。 9.最早发现血型的人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他的这一发现为输血...

海南联通王仁广无偿献血量约相当于17个人身上全身血量的总和
答:一个成年人按50公斤计算,血液占体重的8%,就有4000毫升,17人就有68000毫升。这就是一种计算方法。并不是说献血者真实地捐献了那么多血液。由于媒体喜欢用数字说话,加上不了解无偿献血,所以会有这样的报道。参考资料:http://www.hndaily.com.cn/new/php/20050106/38205.php ...

献血会感染疾病吗?
答:这个要看的,如果不是正规的大医院的采血车,那就比较危险。一般大城市这方面管的比较紧,一般不会出事的。还有去学校的采血车一般也不大会有问题的。总之,献血前还是先做好观察

献血的身体要求
答:7.公民献血可献全血或成分血,其中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达到6个月,献成分血(指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要达到1个月。 8.公民献血时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合格的公民才能献血,所以能献血说明身体是健康的。 9.最早发现血型的人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他的这一发现为...

医生14年累计献血达3个成人血量,你是否会献血呢?献血对身体有何影响...
答:我们人体正常的总血量大约占体重的7~8%,如果按照一个人的体重为60公斤计算的话,那么一个人的总血液量就约为4000~5000毫升。而我们在每次献血的量一般为300~400毫升,失血量不超过总血量的10%。当人体失血量为300~400毫升时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吗?这个大家可以放心,当我们人体在失去300~400毫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