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 守株待兔 载歌载舞 负荆请罪

作者&投稿:云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韦编三绝 ( wéi biān sān jué )

释 义 韦: 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 处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示 例 元·耶律楚材《过天德和王辅之》:“~耽羲《易》,萧散风神真隐人。”

典 故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 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 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 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 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 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 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
“韦编三绝”是孔子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传统说法,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并且撰写了《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合称"十翼",又称《易大传》。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片写书,再用皮条编缀成册。三,指多次。绝,断。孔子勤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他还说:"如果多给我几年功夫,那么,我对于《易》的知识会更加丰富的。"《论语·述而》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加与假意近。如果五十岁就开始学习《周易》,那么就可以不犯大错误了。

宋欧阳修作《易童子问》,提出许多疑问,认为"十翼"、"皆非圣人之作","亦非一人之言"。以后,对十《易经》和《易传》的写作年代和作者的问题,成为学术界持久华沦的问题。许多人否定孔子与《易传》的关系,进而否定孔子与《周易》的关系。

-般学者认为《易经》作于殷末周初,而《易传》则成于战国时代。《十翼》虽非孔子一人手笔,《易经》、《易传》与孔子的密切关系却难以否定。

《左传》、《国语》记载,春秋时期的人引《易》占卜论事,就有二十余条,通《易》学的人分布于周、鲁、卫、郑、晋、齐、秦各国,说明当时流行《易》学,学习者甚多,可能还是一种时髦。在这种社会氛围中,作为周游列国的大学者孔子怎么会不学《易》、不谈《易》呢? 《史记·儒林列传》还记载孔子的传《易》系统。孔子传《易》给鲁国商瞿,商瞿六世传到齐人田何。田何传东武人王子仲,王子仲传葘川人杨何,杨何又传给齐人即墨成、广川人孟但、鲁人周霸、莒人衡胡、临葘人主父偃。《汉书》把《史记》省略掉的中间四世补齐,他们分别是:东鲁桥庇子庸、江东{马干}臂子弓、燕周丑子家、东武孙虞子乘(又作淳于人光羽子乘)。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残卷附录《易传》六篇,分别是《二三子问》、《系辞》、《易之义》、《要》、《缪和》、《昭力》。据廖名春考证,这些应为战国中、后期的作品,不会晚于《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二三子问》中,记载孔子与子贡等学生讨论《周易》的对话。 从以上资料可见,孔子晚年确实喜读《周易》,而认真钻研《周易》,以致韦编三绝。还向学生传授过《周易》。传统说法,孔子作《十翼》,后人对《十翼》进行研究,发现与传统说法不一致之处,例如《十翼》中常有"子曰",孔子自己著书,不可能写"子曰"。可以作这样的推测,开始,孔子口讲,经几代传授,到战国中期,传《易》者写于竹帛,才真正成书。传《易》者采纳了孔子以来历代传《易》者的说法,整理成系统的《易传》,称孔子所传,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中包含历代传《易》者的研究成果,也是很自然的。因为有的提法、思想不是孔子所写,就认为《易传》孔子无关,是不妥当的;相反,如果认为它是孔子所传,其中每一句话必定是孔子所写,也未必妥当。

1.表示人物品质的:拾金不昧、舍己为人、视死如归、坚贞不屈、不屈不挠
2.表示人物外貌的:身材魁梧、亭亭玉立、老态龙钟、西装革履、婀娜多姿
3.表示人物动作的:洗耳恭听、昂首阔步、拳打脚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
4.表示人物神态的:扬眉吐气、怒目而视、火眼金睛、面红耳赤、热泪盈眶
5.表示“哭”的词语:泪流满面、泪如雨下、泪眼汪汪、泪如泉涌、嚎啕大哭、
6.表示“笑”的词语:喜笑颜开、眉开眼笑、哈哈大笑、嫣然一笑、微微一笑
7.表示“人物心情”的成语:忐忑不安、惊慌失措、闷闷不乐、激动人心、焦急万分
8.表示喜悦的:笑容可掬、微微一笑、开怀大笑、喜出望外、乐不可支
9.表示愤怒的:火冒三丈、怒发冲冠、勃然大怒、怒气冲冲、咬牙切齿
10.表示憎恶的:可憎可恶、十分可恶、深恶痛绝、疾恶如仇、恨之入骨
11.表示悲哀的:伤心落泪、欲哭无泪、失声痛哭、泣不成声、潸然泪下
12.表示忧愁的:无精打采、顾虑重重、忧愁不安、愁眉苦脸、闷闷不乐
13.表示激动的:激动不已、激动人心、百感交集、激动万分、感慨万分
14.表示舒畅的:舒舒服服、高枕无忧、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心旷神怡
15.表示着急的:迫不及待、急急忙忙、急不可待、操之过急、焦急万分
16.表示愧疚的:追悔莫及、悔恨交加、于心不安、深感内疚、羞愧难言
17.表示失望的:心灰意冷、大失所望、灰心丧气、毫无希望、黯然神伤
18.表示害怕的:惊弓之鸟、提心吊胆、惊惶失措、惊恐万状、惶惶不安
19.表示反义词:上行下效、深入浅出、借尸还魂、买空卖空、内忧外患、前呼后拥、异口同声、声东击西:三长两短、凶多吉少、不进则退、大同小异、大公无私、承上启下
20.表示近反义词:天崩地裂、天老地荒、理直气壮、云开日出、粗细各异、长短不同、黑白相间、表里如一、是非曲直:喜怒哀乐、安危冷暖、生死存亡
21.月光似水:茫雾似轻、枫叶似火、骄阳似火、秋月似钩
日月如梭:雪花如席、雪飘如絮、细雨如烟、星月如钩、碧空如洗、暴雨如注、
吉祥如意、视死如归、挥金如土、疾走如飞、一见如故、和好如初
22.山清水秀:早出晚归、眉清目秀、月圆花好、李白桃红、心直口快、水落石出、
月白风清、字正腔圆、口蜜腹剑、雨打风吹、虎啸龙吟、龙争虎斗、
23.载歌载舞:难舍难分、能屈能伸、蹑手蹑脚、有始有终、若即若离、古色古香、
24.摇摇摆摆:恍恍惚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干干净净、飘飘洒洒、顺顺利利、
25.整理整理:(动作)打扫打扫、清扫清扫、舒活舒活、清理清理、忽闪忽闪
雪白雪白:(颜色)碧绿碧绿、金黄金黄、乌黑乌黑、瓦蓝瓦蓝
26.闪闪发光:窃窃私语、津津乐道、欣欣向荣、栩栩如生、滔滔不绝、翩翩起舞
神采奕奕:星光熠熠、小心翼翼、炊烟袅袅、白雪皑皑、烈日灼灼、赤日炎炎
27.绿浪滚滚:波浪滚滚、云浪滚滚、麦浪滚滚、热浪滚滚、江水滚滚、车轮滚滚
果实累累:秋实累累、硕果累累、果实累累、尸骨累累、弹孔累累、白骨累累
生气勃勃:生机勃勃、生气勃勃、朝气勃勃、兴致勃勃、雄心勃勃、野心勃勃
28.无影无踪:无牵无挂、无边无际、无情无义、无忧无虑、无缘无故、无穷无尽
不干不净: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不闻不问、不伦不类、不吵不闹、不理不睬
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自吹自擂、自私自利、自高自大、自暴自弃、自给自足
时隐时现:时高时低、时明时暗、时上时下
半信半疑:半明半昧、半梦半醒、半推半就
29.千辛万苦:千军万马、千言万语、千变万化、千山万水、千秋万代
千奇百怪:千锤百炼、千方百计、千疮百孔、千姿百态、千丝万缕
30.表示形势紧急的成语:迫在眉睫、千钧一发、燃眉之急、十万火急
31.表示声音极响的词语:震耳欲聋、惊天动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32.表示“团结一致”的四字词: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万众一心
33.表示“钻研精神”的四字词:废寝忘食、刻苦钻研、争分夺秒、精益求精
34.表示思想集中的四字词: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一心一意
35.描写课堂上讨论场面的四字词: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七嘴八舌、争论不休
36.描写场面热闹的成语: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37.描写体育运动比赛场面的四字词:生龙活虎、人流如潮、振奋人心、异常激烈
38.描写洁白纯洁的成语:洁白无瑕、白璧无瑕、冰清玉洁、洁白如玉
39.表示“诚信”的成语:言而有信、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信守诺言
40.表示“做事果断”的四字词:毅然决然、当机立断、雷厉风行、斩钉截铁
41、表示“从没有过的”词语:前所未有、空前绝后、绝无仅有、史无前例、
42.表示“做事犹豫”的四字词:犹豫不决、出尔反尔、优柔寡断、狐疑不决、
43.形容“气势雄伟”的四字词:浩浩荡荡、气势磅礴、气势恢弘、气势非凡、
44.形容“植物长势很好”的四字词:枝繁叶茂、绿树成阴、绿阴如盖、
45.表示“有名”的词语:闻名于世、举世闻名、闻名天下、大名鼎鼎、人尽知、
46.表示与“足”有关的词语:手足无措、手忙脚乱、手舞足蹈、足下生辉
47.表示“赞扬”的词语:赞不绝口、赞叹不已、连连称赞、叹为观止、交口称赞
48.表示“豪言壮语”的词语:慷慨激昂、壮志凌云、铿锵有力、语气坚定、
49.描写“日寇罪行”的词语:令人发指、丧失人性、灭绝人性、毛骨悚然
50.描写波浪巨大的词语:汹涌澎湃、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惊涛骇浪、浪花飞溅
51.描写湖面平静的词语:风平浪静、水平如镜、波光粼粼、微波粼粼、碧波荡漾
52.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旭日东升、绵绵细雨、桃红柳绿、艳阳高照
53.描写“山岳”的词语:山河壮丽、高山峻岭、危峰兀立、连绵不断、高低起伏
54.描写“瀑布”的词语:飞流直下、一泻千里、万丈瀑布、水帘悬挂
55.描写“晨”的词语:雄鸡报晓、红日东升、朝霞辉映、金光万道
56.描写“午”的词语:中午时分、丽日当空、艳阳高照、当午日明
57.描写“暮”的词语:暮色苍茫、夕阳西下、天色模糊、晚风习习、华灯初上
58.描写“夜”的词语:月明星稀、灯火通明、漫漫长夜、万家灯火、夜幕降临
59.描写“大雨”的词语:狂风暴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大雨淋漓、暴风骤雨
描写“雨”的词语:秋雨绵绵、绵绵细雨、细雨如烟、淅淅沥沥、暴雨如注、
60.表示“天气晴朗”词语:风和日丽、天高云淡、万里无云、秋高气爽、艳阳高照
61.描写“风”的词语:和风拂面、风狂雨猛、秋风凉爽、北风呼啸、狂风暴雨
62. 描写“雪”的词语:纷纷扬扬、粉妆玉砌、银妆素裹、白雪皑皑、冰雪消融
带有“雪”字的词语:冰天雪地、白雪皑皑、雪花飞舞、大雪封门、雪中送炭
63.形容刻苦学习的:专心致志 如饥似渴 孜孜不倦 全神贯注 锲而不舍
程门立雪 埋头苦干 夜以继日 手不释卷 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争分夺秒
夜以继日 凿壁借光(匡衡) 悬梁刺骨(苏秦) 囊萤映雪(车胤)
64.形容气势大的:浩浩荡荡 万马奔腾 地动山摇 千军万马 风起云涌
65.形容人物外貌的:一表人才 炯炯有神 仪表堂堂 白发苍苍 身材魁梧
眉清目秀
66.形容人物神态的:愁容满面 眉开眼笑 破涕为笑 眉飞色舞 神采飞扬
笑容满面
67.形容有毅力的: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滴水穿石 持之以恒 坚韧不拔
68.描写人物语言的:斩钉截铁 一诺千金 语重心长 吞吞吐吐 信口开河 夸夸其谈
69.表示处境危险的成语:迫在眉睫 危在旦夕 四面楚歌 千钧一发 火烧眉毛
危急存亡 岌岌可危 危机四伏 兵临城下
70.表示人物高尚品格的成语:一身正气 高风亮节 临危不惧 大公无私
光明磊落 铁面无私 见义勇为 拾金不昧 两袖清风 舍己为人 视死如归
71.表示人多场面热闹的成语:车水马龙 门庭若市 人山人海 座无虚席
摩肩接踵 济济一堂 万人空巷 熙熙攘攘
72.表示神话故事的成语
开天辟地 愚公移山 牛郎织女 夸父追日 八仙过海 精卫填海
73.寓言故事的成语
掩耳盗铃 滥竽充数 画蛇添足 画龙点睛 拔苗助长 惊弓之鸟 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南辕北辙 买椟还珠 坐井观天 叶公好龙 鱼目混珠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杯弓蛇影 狐假虎威 郑人买履
74.表示历史故事的成语
负荆请罪(廉颇) 三顾茅庐(刘备) 纸上谈兵(赵括) 手不释卷(吕蒙)
完璧归赵(蔺相如) 望梅止渴(曹操) 卧薪尝胆(勾践) 闻鸡起舞(祖逖)
75.形容注意力(精神)集中的成语
目不转睛 全神贯注 目不窥园 聚精会神 专心致志
77.表示心情紧张的成语
心惊胆战 忐忑不安 心神不定 心烦意乱 心急如焚 惴惴不安
78.出自诗句的成语: 柳暗花明 万马齐喑 万紫千红 寸草春晖
79.形容海面起伏不定、风浪大的成语
汹涌澎湃 波浪滔天 波峰浪谷 波涛汹涌 惊涛骇浪 波涛滚滚
波涛起伏 风急浪高
80. 春天的成语
春风得意 春风化雨 春风满面 春花烂漫 春兰秋菊春华秋实 春意盎然
春露秋霜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花秋月 春雨如油 阳春白雪 阳春三月
雨后春笋 满面春风 满园春风 如坐春风 一场春梦
81.夏天的成语: 夏日炎炎 骄阳如火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炎炎夏日 炎阳炙人 烈日当空 火伞高张
82.秋天的成语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雨绵绵、 一丛金黄、一丛火红、秋意深浓、
秋风萧瑟、秋雨绵绵 秋意深浓、 秋风过耳、枫林如火、 秋风习习、
83.冬天的成语: 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 冻手冻脚 寒气逼人 天寒地冻 寒风刺骨
84.形容天气炎热的成语: 汗流浃背 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
大汗淋漓 挥汗成雨 汗流如注 满头大汗
85.形容人多热闹的成语:
熙熙攘攘 人山人海 逐队成群 门庭若市 车水马龙
觥筹交错 摩肩接踵 宾客如云 花天锦地 挥汗如雨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死守教条,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载歌载舞:
  形容非常的欢乐。
  作谓语、状语;含褒义。作谓语、状语;形容欢乐的场面;动词词头,无实义。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载,读音zài。

  负荆请罪:意思: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示例:我今特来寻贤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近义词:引咎自责反义词:兴师问罪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负:背,背着。(荆是落叶丛生灌木,高四五尺,茎坚硬,可作杖,有刺。荆条长而柔韧,可以编制筐、篮、篱笆等。) 请罪:自己犯了错误,主动请求处罚让对方原谅。(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 负荆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