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的孩子都有哪些行为?家长怎样做,才能培养出孝顺的孩子?

作者&投稿:占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孝顺父母该怎样做,都做些什么~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父母的养育恩情,孩子们该如何报答、孝顺父母?
嘉宾简介:乐盛,现任六横中心小学德育主任。曾多次荣获校、镇级优秀教师、局级先进工作者。《在经历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等多篇论文在市、区级论文比赛中获奖。
话题之一:有人说,相比母亲细致温柔的爱,父爱来得更为深沉。那孩子们该做些什么来表达对父亲的爱?
嘉宾分析:表达对父母的爱,其实很简单。只要孩子们有一个好的身体,努力学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作为小孩子,还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但一样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爱。对于孩子们来说,可以多陪陪父亲,和父亲说说心里话,帮父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爸爸下班回家,可以送上一句问候,帮爸爸倒杯水、捶捶背,或与爸爸一起下下棋、打打羽毛球、散散步,父亲一定会很开心。在父亲节,礼物不一定要去买,孩子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一张贺卡、画一幅画、给爸爸唱一支歌,这些都是很好的表达方式。
话题之二:给爸爸倒杯水,或捶个背,这些都是表达孝顺的好方式。但孝顺的情感不应只在特殊的节日中体现,而应该贯穿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作为家长又该怎样引导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
嘉宾分析:培养孩子的孝心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从小开始“灌输”。第一,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现在,不少的家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孩子从小以自我为中心,根本就谈不上孝敬父母。第二,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她)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在平时,父母应当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的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这样,就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第三,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父母亲每天下班回家时,孩子要问候一声;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当多照顾、多说宽慰话、替父母接待客人等;有什么好吃的,父母要提醒孩子先想想长辈。总之,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要求。第四,父母亲要以身作则,做好孝顺长辈的楷模。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孩提之意,无不知爱其亲也”就道出了春秋时期人们敬老的情形。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报答养育之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一位因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他9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孝敬父母,是中小学生品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制定的《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把“孝敬父母”作为新世纪中小学品德教育的一项任务来提出,可见,国家对这个问题是何等的重视。
令人不安的是,当今青少年中,孝敬父母之风每况愈下。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孩子和父母的情感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孩子连他的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1)要让孩子明理,知道没有父母便没有孩子的一切(躯体、智慧、思想等等),父母恩深似海。作为孩子有孝敬报答的责任,这是做人的道德。古语“鸦有反哺之义”指的就是孩子必须尽孝的问题。
(2)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得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必然不可能从心底里孝敬父母。为此,作为外出打工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3)要让孩子知恩图报。从留守孩子来说这个“报”是对待父母讲道德礼仪。家长应要求孩子:一是对待父母有礼貌,如与父母讲话要得体,关心父母的工作、身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二是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新人,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三是听从父母的教导,改正自己的不足;四是拓展对父母的爱,把对父母的爱拓展到对师长的爱、同学的爱、人民的爱、祖国的爱。这样的爱就是对父母做好的爱。
(4)从日常小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如要求他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主动关心家长健康,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总之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耐心训练,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5)父母本人也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家长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亲。如果说平时在外打工或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回家后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久天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孝顺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一个子女都应该有的品行,但结果往往不随人愿,很多家长从小偏心某一个孩子,认为长大之后可以依靠,最后却让人失望,最孝顺的往往是父母心里有所亏欠的那一个。

案例

六十年代出生的王大宇一直认为,儿子才是最后给自己养老送终的人,结婚之后他与妻子一共生了两个孩子,他最看重的就是最小的儿子,女儿在他的眼里似乎是透明人,从小不怎么喜爱,也不看好她,对儿子可谓是放在手心里怕摔了,放在嘴里怕化了,可是老了之后,他却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

两个孩子长大之后,性格不一样,人生也截然不一样,王大宇一直看重的儿子因为从小被溺爱,长大之后好吃懒做,成为了啃老族,反倒是从小不被大王宇喜欢的女儿长大之后,成了城里的夸赞对象,事业有成,最主要的是孝顺。

王大宇的女儿长大之后并没有记仇,靠自己勤工俭学读完了大学,工作之后给二老买了智能手机,高档的服装,嫁人之后给父母一笔不菲的礼金,逢年过节都会回来陪伴父母,礼品装满后备箱,这让村里的人非常的羡慕王大宇,大王宇在高兴之余也对自己年轻时的偏心懊恼。

不得不承认,很多事情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甚至狠狠的打脸我们,让人叹息,比如从小最疼爱的孩子长大之后并不体贴父母,反倒是从小不怎么看好地孩子,长大之后却更孝顺父母。

最孝顺的往往是这一个

调查显示,很多家庭似乎都出现了这种局面,看似毫无科学依据,但其实有据可依,家里不管有几个孩子,最孝顺的往往是这一个,其实要想知道一个孩子是否孝顺,家长们应该早就看得出,看孩子身上是否具备这些特征。

1、关心父母

要想知道一个孩子长大之后能否孝顺,看他是否从小懂得关心父母,关心父母的孩子在生活中会主动询问父母身体健康,父母生病之后他会守在身边,给父母做一些适合病人的清淡食物等等,从小懂得关心父母的孩子长大之后也会时刻想着父母,孝顺父母。

2、主动承担家务

主动承担家务的孩子因为懂得父母的辛苦,会力所能及的帮助父母,比如洗碗、拖地、摘菜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类孩子还会主动想着挣点零花钱,减轻父母的压力。懂得主动承担的孩子更贴心,长大之后,会更孝顺父母。

3、有爱心懂分享

要想知道一个孩子长大之后能否孝顺,可以从小看他是否有爱心,有爱心的人长大之后不会坏到哪里去,自然也会对自己的父母好。懂分享的孩子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有好吃的也会第一时间想到自己的父母,长大之后会时刻记挂家里的老人。

不管有几个孩子,父母都不应该偏爱哪一个,尽量一碗水端平,这样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更快乐健康的成长。不管有几个孩子,最孝顺的往往是具备以上这些特征的那一个,父母可以从小观察各个孩子的性格特征,别到老了才明白。

很多家长在年轻时候因为偏爱某一个孩子,结果到老了之后,孝顺的却是另外一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被父母偏爱的那一个孩子,从小养成了养尊处优,不懂分享,自私等一系列坏毛病,长大之后大多好逸恶劳,习惯了父母的庇护,习惯了依赖父母等等,家长要想避免这种现象出现,一定要从自身教育出发。



孝顺不是靠嘴说一说而已,一定要用行动来说话,在一些小事情上做到认真,比如每次去看父母一定要给父母买点东西,让父母感觉自己现在过的挺好,不用父母操心,从小让孩子知道百善孝为先,日积月累孩子自己就懂了。

孝顺的孩子一般都特别听父母的话,想要孩子学会孝顺,其实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讲一些孝顺方面的故事,让孩子听了很感动,家长以身作则比任何方法都是管用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

孝顺的孩子做事情一般都会考虑家人的感受,他们做事情不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也会为对方考虑,孝顺的孩子他们也会陪伴自己的父母,这样的孩子一般都会抽出时间来去陪伴自己的父母,来增加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孝顺的孩子还会把好的东西和家长分享,想要培养出孝顺的孩子就要从小培养,让孩子从小的事情上做起,再就是家长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

孝顺的孩子对父母说话的语气一直都是温柔的,从来不对父母吼,对于父母给的意见不认可的,会慢慢的去说服父母。培养出孝顺的孩子,那么家长就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尊重孩子,这就不会让孩子产生叛逆的思想。做个好榜样的家长,孩子都是效仿家长的。

孩子五岁后有哪几个特征,长大后一定很孝顺?
答:一、好吃的东西交给爸妈 孩子在获得好吃的后,不会自己一口气吃完,反而是会想给爸妈存着,或者直接强忍不要吃,等待爸妈回家才一起吃。孩子有着好产品时可以惦记着爸妈,表明是真心心怀感恩父母,之后也会很孝顺的!二、帮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有的家长太娇惯孩子,在家里什么都不舍得让孩子做,将...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子女们的孝顺是不是真的?
答:有的孩子还会时不时的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关心父母出差的情况,希望父母一切顺利,早日归来。这样的孩子他们内心都是把父母摆在第一位的,那么这样的孩子自然也是比较有孝心的,长大之后,也会更孝顺一些。综上所述,家长不妨对照看看看看,如果你家孩子全都占了的话,先提前恭喜你了,你是一个合格的...

家长要怎样教育孩子养成孝顺的习惯?
答:她每天都要给姥姥擦洗身体、换干净的衣服、给姥姥喂饭。姥姥的精神特别好,只要家里来人,她就说自己福气大,有个好女儿。小姿将家长的行为记在了心里。家长在家庭中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孝心是一种美德,没有孝心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还要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做才算...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孩子以后是否孝顺父母?
答:很多孩子在小时候和家长们非常的近,那么长大之后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变得疏远。但是是否孝不孝顺,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判断方法的,根据很多老人们的经验来判断你的孩子之后是否孝顺,这个方法十分的简单有效。第一方面,你家的孩子是否有善良的心?孝不孝顺父母其实可以看他对待其他人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家...

生活中家长做到哪几点,能教育出乖巧孝顺的孩子?
答:其实不是徐奶奶的孩子们不孝顺,只不过是徐奶奶的控制欲太强了,太严格了。孩子未来孝不孝顺和父母的教育方式还是有关系的,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才会培养出孝顺的孩子?1、正确的教育孩子 有很多父母,采用的教育方式就是简单粗暴,孩子一旦犯了错误,家长们就是动辄打骂,这样做其实是不对的。经常被...

想养出一个孝顺懂事性格好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答:至于孝顺懂事儿,这个就要根据家长的行为来定义了,尤其是在孝顺这一方面,我们都想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但是孩子的笑声完全取决于我们的行为。们对自己的长辈是怎样一个态度,那么孩子的模仿力和学习能力非常强,他们以后也会怎么对我们?你在我看来,孝顺这个事情是有传递性的,只有我们自己把...

身上有哪种特质的孩子,将来对父母会很孝顺呢?
答:孩子生病问题是最让父母揪心的,孩子小,有时候吃不对了,或者是吹着凉风了,孩子就感冒了,有些孩子三天两头就去医院跑,心里有多苦,只有父母自己知道,孩子生病,父母不仅身体累,而且心会更累。孩子一生病就食欲减退,本来就不好好吃饭,这下更不好好吃饭了,相信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

父母平时要怎么做,才能培养出懂得孝顺和感恩的孩子?
答:真的被路子宽一心救父的精神给感动了,小小年纪就懂得承担责任救爸爸,这样的孩子真是善良又懂事!那么父母怎么养才能教育出孝顺的孩子?以下几点一定要学起来:1、对待孩子温和有耐心。很多家长喜欢用暴力去征服孩子,这样的孩子以后不仅脾气暴躁,而且对于父母也会很冷漠,所以父母平时一定要以德服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