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揭阳的一处自然遗产 250字

作者&投稿:衅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介绍一处文化古迹的作文250字~

长城,是我早已向往的去处。暑假里,我如愿以偿饱览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长城风光。
八达岭耸立在北京西郊,远望起伏连绵,近看山岭陡峭。长城盘旋在山梁上,像腾飞的龙。站在长城上往下看,只见停车场的一辆辆轿车如甲虫,一个个行人如蚂蚁;往上仰望,蓝天白云,烽火台傲然挺立。登长城看起来容易,走起来气喘吁吁,好不容易才走到好汉坡,大家都累得汗流满面。妈妈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不自满。”听了妈妈的鼓励,我又坚持往上登,终于登上了八达岭长城高处--烽火台。爸爸告诉我:这是古代秦朝,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劳动人民用肩挑手扛,用砖石砌成的。以后逐渐连成了万里长城。我们的心情都很激动,从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的景点,拍下了10多个镜头。
站在长城上,我浮想联翩:二千多年前,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就能烧出那么质好量多的火砖,砌成了坚实的城墙,实在是了不起!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把祖国的各行各业建设得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好长城,更要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我今年9岁了,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要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繁荣游长城
在北京的日子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它却一直萦绕在我心里。
那天我醒得很早,等着爸爸妈妈起来,因为我们约好今天去登八达岭长城。
到了八达岭长城脚下,已经快是中午了,我说:“我们先吃些东西吧”。老爸说:“馋猫”。吃过饭好像有了好些用不完的力量,到了长城的脚下,抬头望去长城是那样的高大宏伟。我奋力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手脚并用,一步步向着长城的顶峰攀登,把爸爸妈妈远远的甩在身后,眼看着就要到达长城的最高峰,长城变得更加陡峭。我往下望了望,啊!真陡!叫人胆战心惊,感觉要掉下去似的,下面的人好像是小蚂蚁在排队搬家。终于凭借着我自己的力量登上了最高峰,我好高兴,可以是小小男子汉了。
在下长城时,老妈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却不以为然,结果一下摔倒了,膝盖也流血,裤子也从裤脚撕破到顶了,穿着这条破裤子好凉快。快到山底了,听到旁边有个小妹妹对她妈妈说:“妈妈,那个小哥哥的裤子可真酷啊”,我脸一下就红了。

  今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我和弟弟可开心了!因为今天爷爷和奶奶要带我们去揭阳的二姨家.
  去车站的路上,我一边兴高采烈地走着,一
  边哼着欢快的小曲.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车站的门口.我们上了车以后,发现车上的人十分少,我找了个靠近窗口的位子坐下来.汽车徐徐开动了,窗外的景色真
  美呀!我愉快地欣赏着这迷人的风景,瞧!小鸟在愉快地唱着悠扬的歌,小鸭在路边的池塘里自由自在地游,鱼儿也在池塘里快乐地嬉戏.远处还有秀丽的高山,茂
  密的树林…… 那美景可真是尽收眼底啊!当车快要到揭阳的时候,奶奶晕车的老毛病又犯了,我赶紧那谁给她喝,奶奶又休息了一会儿.
  不知不觉到达了揭阳.我们下了车,看到街上川流不息,街道两边高楼林立,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爷爷情不自禁地说:“ 祖国现代建设步伐真快呀!

·桂竹园
  桂竹园位于榕城区仙桥镇紫峰山南,池揭公路之北,紫峰苍郁、绿荫掩映,清幽别致。拾级半山,东侧为“仙湖古寺”,西边有室,一巨石天然成顶,中可容百余人,即桂竹园岩(传说迷离的“仙脚迹”便在此)。由此岩北行百余米,可见丁日昌墓,墓西为水流河水库,三面屏三,清可鉴人。水库半山有莲花亭,沿亭上向天螺峰,即到己三墓地(己三姓陈,名首,号光烈,元代清官,死与任上,后人以其袍靴葬于此地)。距水流河北千米便是龙珠马寺,寺内之龙泉洞泉水长流不息,曲饶岩前,山后松茂竹修,风传雅韵,令游人驻足忘返。

  ·黄岐山风景区
  黄岐山风景区位于揭阳市榕城区东北4公里,市区晓翠路一直延伸到公园大门前,榕江北河从山下缓缓流过,主峰海拔293.1米,总面积1180公顷。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自古以“黄歧晚翠”列为揭阳八景之一。山上有九庵十八岩,山颠有歧山塔,山中有月容墓、侣云寺、卧云洞等名胜古迹,有“海滨邹鲁”摩崖石刻等二十余处。还有珍稀罕见的的古槐、风景秀丽的水库和岭南佳果。是一处以山、石、林、水和名胜古迹为特点的自然风景区。包括3个主要景区和8个主要景点。著名八景是:宝塔远眺、石室访泉、古亭春色、侣云钟声、栖凤卧云、竺岗晚翠、上界晨光、百鸟朝凤。登上黄岐山,俯瞰榕江,如彩练萦绕,远眺平畴,尽收眼底,看红日西沉,百鸟归巢,余辉返照,景色动人,更显“黄岐夕翠”之美,一派南国风光,使人流连忘返。黄岐山森林公园是一方融山、石、林、水及名胜古迹于一体、极具地方特色的自然风景区。

  ·禁城
  禁城(也称“金城”)为昔时之县衙,后曾作监狱、考院、中山公园等,始建于元代,城墙用石条交错叠砌,贝灰封缝,历元、明、清至今六百五十多年,几度沧桑,仍岿然屹立。其内北城墙,尚存硕大宋榕三株,蓊郁繁荫,为禁城增色无限,明代有景“金城榕色”即指此。

  揭阳县志载,禁城长200丈,厚1丈4尺,高1丈2尺,全部用石头垒筑,贝灰合缝。那时的禁城亦叫内城,另有外城环城而筑,内外城均有护城河环绕,如今仅存内城而已。禁城筑成之后,当时的统治者为它取了一个昵称:金城,既显其高贵煊赫,又有“固若金汤”之意。不待说,透过这个昵称,筑城者那得意之色是溢于言表的。不过,历史总是有些残酷,一些自诩为了不起的东西难免走向反面,一些被宣扬为固若金汤的东西,恰恰掩盖了虚怯。史载,公元1278年,散落在粤东的部分抗元力量被逼得退到揭阳榕城,元兵猛扑而来,迅速攻破城池,并纵火焚城,杀戮三天,榕城尸积如山,全城仅存6户8人。据说,明天启间澄海解元谢宗?的《过榕城》诗就是追写当时情况的:“萧条兵火后,井邑数家存,海气兼秋阔,潮声向晚翻,腥风牡蛎市,细雨木棉村,入夜多凄警,犹闻铃柝喧。”

  ·关帝庙
  揭阳学宫又称“孔庙”、“文庙”、“红学”。位于揭阳市区韩祠路口东侧,为揭阳古代最高学府。初创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清嘉庆七年(1579年),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占地面积5526平方米。采用中轴线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结构。主要建筑物有照壁、棂星门、泮桥、泮池、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等。主体建筑均为高台基、大圆柱、红瓦绿檐,造型富丽堂皇,庄严肃穆,是广东省同类建筑物之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一座,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水平。大成殿悬挂历代御颁匾额如:“万世师表”、“生民未有”、“圣集大成”、“与天地共参”等。正殿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左设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右设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圣殿前左右列十二尊先哲。

  孔庙又是革命活动旧址,1925年周恩来在第二、二次东征时,曾在此中办公。1927年秋天,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揭阳时,周恩来、贺龙、叶挺等领导人也曾在学宫明伦堂召开军事会议。1957年,学宫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省命名为“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

  历经岁月风霜的揭阳孔庙,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孔庙之一,成了榕城闹市之中一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