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位移和速度的差,求加速度

作者&投稿:潘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已知加速度怎样求位移?~


解:100km/h=27.8m/s
(1)因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

s=vt/2=125.6m
(2)加速度
a=v/t=3.09m/s²
设时间是t(1),速度是v(1)
s=(1/2)at(1)²
得出
t(1)=8s
v(1)=at(1)=25m/s

估计你对运动学公式不熟悉,要多记了!
公式都有:S=vot+at²/2;2aS=Vt²-V0²;S=(V0+Vt)t/2
所以根据2式有:100a=125,a=1.25

2ax=V^2-V。^2
100a=15*15-10*10
a=1.25m/s^2

可以用末速度平方减初速度平方得两倍加速度乘位移……答案是1.25

a=(V1^2一V2^2)/2x=(15^2一1O^2)/100=1.25

已知初速度,位移末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车求加速度
答:物体到静止的时间是t,就是运动时间 速度方向为+ Vt=0,a=-0.4 Vt-V0=at 0-6=-0.4t t=15s 10s末汽车的速度Vt=V0+at=6-0.4*10=2米/秒 20s末汽车的位移=15秒末的位移,已经静止了 Vt^2-V0^2=2as 0-6*6=-2*0.4*s s=45m ...

一维情况下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即已知位移表达式怎么求出速度...
答:位移关于时间t的函数,求导后即可得到速度关于时间t的函数 速度关于时间t的函数,求导后即可得到加速度关于时间t的函数

已知5段相邻相等的位移,求加速度的公式是什么?
答:迭塔S=aT² 迭塔S为位移差,a为所求加速度 T就是通过时间间隔的那段时间 那么相邻相等的位移,迭塔S=0,也就是aT² ,T是时间不能等于0,只有a=0 所以该运动为匀速运动

...位移.时间.加速度有几种求法 有五段,位移差不同,怎么求加速度...
答:第1段位移为S1,第2段位移为S2,第3段位移为S3,...,第5段位移为S5 ,每段位移对应的时间都是T,且 S1<S2<S3<S4<S5 要算出加速度,最常用的是 a=ΔS / T^2 其中,ΔS是相邻两个位移之差。在实验过程中,可用逐差法求ΔS平均值。(理论上,ΔS=S2-S1=S3-S2=...)...

知道平均速度和位移和时间怎么求加速度?
答:加速度与瞬时速度有关,是瞬时速度的微分,平均速度是总路程/总时间 位移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如果求得一段极限小的时间段的位移就得到此时的瞬时速度,再微分就是加速度了。参考资料:课本

如何求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答:1. 速度公式:v = Δs / Δt 其中,Δs表示位移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2. 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 其中,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3. 位移公式:s = v0 * t + (1/2) * a * t^2 其中,s表示位移,v0表示初始速度,t表示经过的时间,a表示加...

,我用两种方法计算加速度, 用逐差法算不对加速度呢,第一种方法加速度...
答:第一种方法的运用是正确的,结果也对。第二种方法中,公式 ΔX=a * T^2 ,a是加速度,ΔX 是相邻两段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由于本题是“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第4秒内、第5秒内的位移之比是 1:3:5:7:9 ,根据第5秒内位移是18米...

高中打点计时器 为什么求加速度 要用用位移? 而不是直接用两个位移差...
答:逐差法是为了减小系统误差而在实验当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高中阶段逐差法主要就在纸带打点计时器求加速度这一个问题上使用.对于匀变速运动来说,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差是个定值.设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T内,通过的位移分别用S1,S2,S3……表示,则有S1=V...

只知道时间和位移 怎么求加速度和初速度 急!!!
答:答:你的问题中不确定因素太多,没法精确回答。一、什么样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吧!二、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只是知道某一段的时间和位移是无法求加速度和初速度的,因为一共5个量,至少要知道三个量才可以求另外两个量。假设按你说的,还需要知道末速度才可以求初速度和加速度。三、还可能...

求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公式是什么
答:1. 求解速度:当已知物体的位移 s 关于时间 t 的函数时,可以通过对位移关于时间的导数来求解速度。速度 v = ds/dt 2. 求解加速度:当已知物体的速度 v 关于时间 t 的函数时,可以通过对速度关于时间的导数来求解加速度。加速度 a = dv/dt 3. 求解位移:(a) 当已知物体的速度 v 关于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