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究审计的质量?用什么指标和方法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

作者&投稿:钮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么衡量审计信息质量~

审计质量的第二种主要的衡量思路是利用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盈余信息质量来间接衡量审计质量。
基于这一思路生成的审计质量替代指标较多,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反映客户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用“操控性应计项目”(简称DACC)或“异常应计项目”来衡量。其思路是,审计具有约束客户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尤其是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职能,如果DACC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审计人员允许管理层滥用自由判断的空间越大,盈余质量会越差,而审计质量也就越低。
其二,客户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会计稳健性是一种谨慎、保守的会计确认思路,即对于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报忧不报喜”,对于可能发生的费用、损失或负债,提前确认并记录,对于可能获得的收入、利得或资产,则暂不予以确认,除非其已完全实现。尽管会计稳健性是一种不对称的会计确认思路,不符合中立性原则,但据以生成的会计信息一般认为有助于降低和防范投资风险。在实证研究中,一般认为经审计的会计信息越稳健,审计质量越高。
其三,财务报表重述,即发现以前年度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而对其重新编制后发布。财务报表重述通常被认为是评价审计质量的可靠信号,如果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获得标准审计意见,后来又被证明存在重大错报,这通常会明白无误的表明审计意见出错,审计质量较低。
其他常用来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指标,例如盈余持续性、收益平滑度、盈余不透明度等,有时也被用来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

判定审计质量的高低其衡量标准分别是法规制度、职业标准、社会期望、审计目标等四个方面。法规制度是判定审计质量的高低的最低衡量标准,职业标准是判定审计质量的高低的现实衡量标准,社会期望是判定审计质量的高低的最高衡量标准,审计目标是判定审计质量的高低的理论衡量标准。下面分别从法规制度、职业标准、社会期望、审计目标这四个方面具体介绍判定审计质量的高低衡量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审计质量衡量核心标准是审计目标。随着审计目标的不断演变,衡量审计质量标准的内容也在逐渐地向多元化、规范化、体系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我们有必要从审计质量本身的特性,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出发,从多方位、多层次来考察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体系问题。

  第二审计质量衡量基础标准之一十法规制度。我们要系统地看待审计质量,不仅要以审计职业标准去加以衡量,还要从审计职业标准的基础,即法规制度的角度上去加以衡量。法规制度衡量审计质量的局限性,告诉我们在衡量审计质量时,还应结合考虑其它一些衡量标准。

  第三审计质量衡量基础标准之二是社会期望。社会期望是审计职业标准的起点和归宿点,是审计质量最高层次的衡量标准。社会期望应该也是必须作为衡量审计质量标准的,至少它应作为审计职业界为达到审计质量标准的理想境地而努力去追求的方向。

  第三审计质量衡量基础标准之三是审计职业标准。审计职业标准由职业技术准则(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准则和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三大部分构成。我国在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中也明确指出,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就是指独立审计准则。
  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
  审计的基本特性有真实性、有效性、经济性、及时性以及合法性,虽然审计质量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质量标准,但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不能完全替代。审计质量标准归结为审计程序的合法性、审计计划的科学性、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记录的完整性、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审计处理的公正性、审计报告的规范性、整改检查的到位性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性等十个方面。

  审计质量衡量标准分析
  审计的基本特性有真实性、有效性、经济性、及时性以及合法性。笔者认为,当审计的过程和结果都满足了审计的基本特性,就可以表示该审计的审计质量较高。换句话说,可以用审计的基本特性来衡量审计质量。具体表述为:
  1.经济及时性
  指审计工作必须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审计成本,贯彻“成本效益”原则,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并且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审计任务。
  2.真实合法性
  指审计工作的过程是真实、客观的,审计工作的结果如实反映了实施审计的范围、依据、程序。并且审计工作必须贯彻依法审计的原则,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审计,包括审计程序合法、取证合法、处理处罚合法等。真实性要求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审计人员,分别采用同一审计方法,对同一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能够得出相对一致的结论。使得审计工作的“产品”有助于其用户正确做出决策,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
  审计职业的存在或客观需求在于其可有效降低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代理成本,是由其对外提供服务产品的质量决定的。审计质量主要包括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成果质量两部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工作质量是成果质量的保证,成果质量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只有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能使财务报告具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减少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从而增加经济价值。反之,低质量的审计服务不仅不能增加经济价值,反而纯粹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资本市场的运行中,由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财务报表独立审计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监督、预警和经济补偿三方面的机制对于独立审计质量的要求,正是由这三方面的机制内在决定的。依据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影响审计质量主要有会计师事务所、公司治理以及审计市场这三方面的因素。
  1.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事务所的规模组成形式、审计收费、市场占有率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规模越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单个客户收入的依赖程度越低,而机会主义行为的机会成本越大,所以,一般认为规模大的事务所识别舞弊并出具更严厉审计意见的能力显著强于小规模事务所;行业专长会计师事务所在某种或者少数几种行业的审计业务中培育出的特殊专长,它使会计师事务所在这些行业的审计市场上占据着较大的份额。由于同一行业中的不同客户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组织与营运机制、存在行业特定的会计或审计准则,行业特定的知识可以使作为行业专家(industrys Peeialist)的审计师更好地发挥效应。此外,审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的经验是至关重要的。审计经验决定着审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和收集审计证据的效率和效果。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更可能找到审计风险高的领域,降低审计的风险,提高审计的质量。审计人员需要掌握审计、会计、法律、税务、管理等领域的理论和实务以及计算机技术,同时,由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会计审计活动中的会计判断,要求审计人员具备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能力去关注审计中的风险。专业水平是审计人员必备的。执业经验的缺乏和职业判断偏差,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审计成本,也容易形成错误的审计意见,从而导致低的审计质量。
  2.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塑造真正的审计需求者,防止审计关系失衡,使独立审计真正成为维护和加强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相互信任、合理保障各自利益的基础。相反,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会深度影响审计关系格局[3]。公司治理机制通过激励和监督的方式制约管理层行为,减少其对外部审计师审计过程和发表审计意见的干预,以保证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进而保证审计质量。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的流通股比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独立董事人数的比例以及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都会影响审计质量。
  3审计市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是独立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环境由不同的具体环境因素所组成,既包含审计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有利因素,也包含制约和抵制某些审计活动的不利因素。两种因素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前者产生正面效应,后者产生负面影响,两者综合最终产生一定的审计效果。本文讨论的审计环境主要为审计市场的竞争程度、集中程度和审计的监管体系。

我想要知道审计质量指的是什么?
答: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审计质量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审计结果的质量;二是 审计工作的质量。简言之,就是 审计工作及其结果的质量。审计工作质量是基础,审计结果质量又是审计工作质量的集中表现和最终反映。从社会大众反映来看,看重的是 审计结果的质量;而 审计机关和 审计人员应该把握的是...

我国哪个相关准则有对审计质量的定义?定义分别是什么?
答:在具体确定审计意见类型时应进行定性判断,充分考虑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3.在审计过程中,重要性判断直接影响对审计风险的评估。根据《国际审计准则》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当会计报表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时审计人员发表不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于重要性是审计人员从报表使用者角度进行判断的...

我想要知道审计质量指的是什么?
答: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审计质量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审计结果的质量;二是 审计工作的质量。简言之,就是 审计工作及其结果的质量。审计工作质量是基础,审计结果质量又是审计工作质量的集中表现和最终反映。从社会大众反映来看,看重的是 审计结果的质量;而 审计机关和 审计人员应该把握的是...

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答:一、运用制度控制方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制度控制方法是指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质量控制制度,以监督、约束和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的方法。对于内部审计部门而言:一方面应通过制度控制来规范内部审计行为;另一方面还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控制来明确内部审计的责任。在内部审计业务中实施制度控制,...

审计测试的审计测试的方法
答:2.测试的方法。在进行符合性(控制)测试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证据检查法、穿行试验法和实地观察法。(1)证据检查法。所谓证据检查法是指审计人员根据测试的目的,抽取一定数量的账表、凭证等书面证据和其他有关证据,以检查验证其有关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一种方法。一般情况下,被审单位内部控制...

浅谈如何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答:但在具体实践中,审计人员没有明确的调查实施方案,有的仅限于填写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表,对调查重点、审计的资金量、审计延伸的范围安排不尽合理。对常规审计、专项审计、效益审计等不同审计事项要求达到的审计目标和采取的审计方法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以至于审计实施阶段目标不明确,审前调查结果成效不突出,...

审计项目质量管理指的是什么?
答:根据审计业务流程制定管理目标和管理标准,提出管理方法。在审计作业过程中,应对审计业务流程按照标准和目标进行复核,随时发现问题,随时采取措施制止和纠正。要落实审计质量分级负责制,把质量管理责任层层分解。要严抓奖惩落实。当前要加强审计项目复核的管理,扩充内部复核层次,划分各层次的复核重点,加强现场...

审计证据的质量要求是什么
答:1、客观性指审计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2、相关性指审计证据与被审计事项之间有实质性联系。3、充分性指审计证据证明审计事项并形成审计结论。

如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答:为了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对审计方案的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审计方案的作用。审计方案应具有编制的科学性和方案执行的严肃性的特点。一、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审前调查不够深入细致。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应当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

审计质量的控制方式
答: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工作进行时保持审计质量规定性的一种方式。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部因素一般是指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和经营管理水平,职工的素质和国家的经济法规建设等。这些外部因素是不可控因素。影响审计质量的内部因素一般包括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准则、审计法规、...